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高考作文辅导60:文化无定格 贵在鲜活(争议性时评写作)

2020-11-16 18:10:02
相关推荐

争议性时评写作

01

作文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湖北某大学一位讲古诗的教授成了“网红”。网友们赞誉他用“接地气”的幽默为诗歌讲解增加了许多不寻常的现场感。该教授深受网友喜爱与他独特的讲课风格分不开。他生活化、个性化的“另类解读”常常与诗人在大众心目中的固有形象形成巨大反转,再加上口音浓重的“麻辣普通话”和激情澎湃的现场表现,造就了这些授课视频巨大的影响力。

但随着授课视频被大量转发,该教授的讲课方式受到一些专业人士的批评和质疑。有人指岀该教授讲课中的幽默感裹挟着一些错误的认识,误导了不少文本的理解向度,甚至消解了诗歌本身的美。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02

审题指导

本题为时事类多角度材料作文,事件本身具有一定的争议性。要求考生既能就事论事,又能挖掘深度。考查学生看待问题的辩证思维,既要立场鲜明,不做骑墙派,又不能简单粗暴、武断绝对地看问题。

材料的核心是有关传播优秀诗词文化的讨论。早在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如今,积极弘扬传统文化已成为时代共识。而用什么样的方式来传承传统文化包括古典诗词文化,使其生生不息、焕发生机,则成为一道需要认真思考和审慎作答的命题。

既然事件有争议性,也就意味着观点没有绝对的对与错,而是各抒己见,见仁见智。可肯定赞同,可批评质疑,可一分为二,辩证理性分析。

03

立意参考

对“网红”教授的做法,对广大“网友”的态度,对“专业人士”的观点,都可以有相关评论。比如,对“网红”教授的解读方式,可以有如下角度。

①赞成角度

解读优秀的传统文化应不拘一格,与时俱进,采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

高雅的传统文化不应该躺在故纸堆里,也不应该只成为小众的爱好,而完全可以充分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激发自身活力,走向人民大众。

②不赞成角度

凡事过犹不及,如果对中国经典文化过度解读,可能会导致庸俗、低俗化;

弘扬传统文化,是要使之具有长久的生命力,而不是为了迎合大众降低文化品位,而求得短期效应;

作为古代文学领域的教授,应该更敬畏学术和文化,尽量避免粗浅、错误的解读,否则可能消解诗歌本身的美。

③辩证角度(示例)

不可否认,“网红”教授生动诙谐的解读,使得很多受众改变了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固有看法,也纠正了人们对大学教授的某些偏见,有利于优秀诗词文化的积极传播。

与此同时,无论我们怎样生动解读,创意传播,都应带着敬畏心,避免错误解读,共同维护优秀传统文化的尊严和美感。

04

优秀标题

肯定网红教授的角度

接地气,得人心,有何不好?

解读古诗词文化,不必拘于一格

有趣,也是古典诗词的高级魅力

何必让古典诗词一本正经?

“网红”教授,“红”得有理

这样的“网红”教授,给我来一打!

期待更多教授成“网红”

教授成“网红”是文化之幸

让古典诗词走出象牙塔

高雅诗词文化,同样属于大众

激发古典诗词的现代活力

古典诗词的现代演绎

与时俱进的生动解读

对待“网红”教授,何必吹毛求疵?

质疑“网红”教授,是什么“酸葡萄”心理

放低身段,是古典文化的存活之道

否定或持辩证态度

侃诗词,应注意一个“度”

幽默解读,而非低俗

教授做网红,防止过犹不及

创新突破,但不要用力过猛

对“网红”教授,不宜过度追捧

对“网红”教授的冷思考

防止“网红”教授走偏走样

对待古典诗词,常怀敬畏之心

解读古典诗词,应避免庸俗化

弘扬古典诗词,不代表要迎合大众

05

文化无定格,贵在鲜活

【标题表明立场,肯定“网红”教授】

最近,一位老教授幽默解读古诗,迅速蹿红网络。他以亲切的口吻,诙谐的语句,加之“蹩脚”的“麻辣普通话”,圈粉无数,网友捧腹大笑之余,也在无形之中感受了古典诗词的恒久魅力。

【开篇“老实交代”,引出材料】

人红是非多,也有业内人士质疑老教授,认为他误解文本,消解了诗歌本身的美感。而以我观之,教授成网红,是大好事,授课风格广受好评,就是明证,毕竟文化无定格,贵在形式鲜活。

【继续结合材料,点(析)出争议之处,接着提出文章观点】

拿中国古典诗词来说,门派林立,诗人灿若群星,名篇数不胜数。古诗词文化从来就不是以“固态”传世,而是仪态万方。对其解读,也从来就没有一把固定标尺。以鲜活生动的样貌面世,而不是让人读之可憎,岂不是好事?

【结合中国古典诗词的发展历史,阐述标题前半部分——“文化无定格”,再次点出“贵在鲜活”的观点】

形式鲜活,传之更远。网红教授别具一格的授课,深受网友喜爱,流传度也颇高,因为这种形式,人们喜闻乐见。正如大家愿意听王立群讲《史记》,易中天《品三国》一样,他们的讲解不拘泥,不刻板,让写在书本上的板固语句变得格外有内涵,也有活力。

【此段可视为文章分论点之一,段首句为观点,简单列举多个事例,证明观点】

爆红的《朗读者》节目,就是以让文化“活起来”的方式,使之传得更远,甚至飞出了国门。在此之前我国的著作名篇也早已对外开放,可传诵效果却不尽理想。而该节目通过名家分享,名家诵读的方式将一页页经典,一行行佳句呈献给观众,文字、声音、视频相得益彰,为外国友人提供了别样的中国体验!

【以《朗读者》为例,继续分析】

形式鲜活,其美自现。有专家认为老教授的讲解有误读,“消解了诗的美感”,未免就吹毛求疵了。诗句的美绝不只是通过正儿八经的学术研究来彰显的,网红教授活灵活现的演绎,接地气的语言,无疑带给我们身临其境的现场感,一种如同和古人对面的既视感,然后快乐陶然。就算有些小错,也不影响诗歌美感得到另一种传达。

【分论点之二,阐述形式鲜活和“美感”的关系,驳斥了“专业人士”有争议的观点】

你看,“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对这些诗句,文学教材早有相对“权威”的固定解读,但我们除了考试去背背,之余可谓了无兴趣,怕是品不出多少“美感”?而网红教授以不一样的解读路径,为我们提供了不一样的诗人心境与生活情趣,让人捧腹,让人迅速脑补出千百年前的诗人生活画面,岂不美哉?

【结合具体的诗句,正反对比,再做分析】

龙应台曾说:“文化绝不是一副死的挂在墙上已完成的画,油墨已干,不容任何涂改。”再厚重的历史也需要轻盈的传播,比如故宫文化,不应只是留给人们红砖青阶的固有印象。《上新了,故宫!》堪称600岁网红的真人秀。故宫通过多变的形式红爆全世界,故宫口红、故宫火锅等一系列衍生品备受追捧,传得够远,也不乏美感。

【引用名言,且恰到好处,可见作者不俗积累,用故宫一例再综合分析,对应两个分论点——“传得远”与“有美感”】

诚然,活泼也好,幽默也罢。但“度”的把握仍很重要,物极必反。若老教授为了迎合受众的爱好,一味追求搞笑,一味营造课堂效果,真正将古诗内核抛之脑后,那么这种独特风格怕也无法代表文化的传播方向,而只是人们茶余饭后的娱乐罢了。

【退一步海阔天空,辩证分析,让论述更严谨】

无论是综艺遇上诗词,还是网红教授妙讲诗歌,都是让传统文化拥抱现代生活,延续古典之美,又承载现代之新,灵动摇曳,渐行渐远。我们的文化征途是星辰大海,愿在星空渺远下,海面迷途里,多一些戴老教授这样的拓路人。

【末端精炼,回到材料,总结观点,语言精致有文采。不过考虑篇幅,删去也无妨】

(来源:2020届高三四省名校大联考作文题,感谢分析点评者。)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父亲节祝福语作文 迎国庆贺中秋作文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 渴望什么作文500字 我心中的一幅画作文 写一篇关于新年的作文 童年的回忆作文四百字 西湖游记作文400字 新年感悟作文600字 关于写人的作文五年级 关于诚信的作文400字 我的同学作文好开头 可爱的小狗作文100字 河源的变化作文 2050年的地球作文 今年吉林高考作文 难得这样作文600字 走进大自然作文600字 成人高考专升本英语作文 我有一个梦作文600字 我爱我家作文450字 快乐春节500字作文 母亲让我自豪作文 写去哪里玩的作文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作文 什么也是一种幸福作文 今年中考的作文是什么 关于冬的作文600字 有关科学技术的作文 五一见闻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