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山深处的脱贫“大文章”:农业升级+旅游提档

2020-11-17 16:35:02
相关推荐

华龙网2月12日12时讯(记者 黄宇)“自从乡里请来了前胡技术员,引来了龙头企业,我家前胡越种越多了,还不愁销路。”2月12日,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光明村一处山坡上,正在查看前胡长势的村民马兹梅向华龙网记者介绍,去年,她家的6亩前胡卖出了18000多元,今年打算再种15亩。

马兹梅所在的中益乡是重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地处大风堡原始森林深处的“两山夹一槽”地带,地广人稀、设施落后、资源匮乏。近年来,当地群众克服自然条件限制,做起了向绿水青山要金山银山的脱贫“大文章”。春节前,华龙网记者来到这里进行了深度探访。

石柱中益乡,正在施工的盘山公路,当地经济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记者 石涛 摄

农业升级——

贫困户种药材 两年摘掉“穷”帽子

冬日的光明村,万物萧瑟,人烟稀少,走在田埂道上,偶尔能遥遥地听到几声鸡鸣。

远远的一处山坡上,静静地伏着一人,身上衣服颜色几乎与环境融为一体。走近后才发现,这人正是伏在地上查看前胡长势的马兹梅——我们此行要采访的村民之一。

“快看,绿芽开始冒头了。”见我们来,马兹梅拍拍身上的土,抬头招呼一声。我蹲下身一瞧,每一块切开的塑料薄膜下,一棵棵前胡嫩苗正探出头来,聚在一起长成一个圆弧状。

地里,前段时间种下的前胡长出了小苗。记者 石涛 摄

马兹梅是光明村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由于丈夫长年患哮喘病,加上两个孩子上学,导致家庭贫困,2014年6月被识别为贫困户。

“这个贫困户的帽子不好戴,不光荣。”马兹梅说,以前,家里种着大量的苞谷洋芋,却卖不到好价钱,“人穷不能穷一辈子,只要有机会有出路,我一个人也能挣到钱,让全家人过上好日子。”

当年,在中益乡政府支持下,马兹梅参加了技术培训,并借助国家扶贫产业启动资金,发展起前胡、辣椒、山羊和生猪等产业,走上脱贫之路。

那段时间,马兹梅起早贪黑,一心扑在产业上。早上放完羊,中午回来喂完猪,下午又到地里查看作物生长情况,晚上还要看书自学技术。通过改变种养模式,2016年底,乡政府来核算收入时,马兹梅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6300元,只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就摘掉了“穷”帽子。

石柱中益乡光明村,村民马兹梅勤奋创业,发展起前胡、辣椒、山羊和生猪等产业,成功脱贫。记者 石涛 摄

更让人高兴的是,今年春节前,马兹梅一家的崭新安置房在山下集中安置点修建完毕,大部分家具已从山上的土坯房里搬走,全家人将在新房里迎来新年。

“现在技术到位了,销路也有保障,我打算2018年再种15亩前胡,10亩辣椒,还要发展一批经果林,预计年底收入要达到8万多。”马兹梅说。

如今,在中益乡,越来越多的村民看到转变种养模式的甜头,纷纷加入到发展生态特色产业的创业大军中来,当地政府也明确提出,2018年要将种植粮食作物全部调整为经济作物。

旅游提档——

大学生回乡创业 啃下避暑游“大蛋糕”

中益乡紧邻黄水,气候与其相当,还有大风堡原始森林风光加持,是天然的避暑胜地。但多年来,眼看着黄水旅游经济越发壮大,中益乡的绿水青山却仍然沉睡着,全乡7个村集体经济基本为零。

如何借助“大黄水”旅游度假区的辐射效应,让中益乡也搭上乡村旅游快车?全兴村的大学毕业生刘志阳决定自己先做“吃螃蟹的人”。

石柱中益乡全兴村,当地居民刘志阳大学毕业后回乡创业。记者 石涛 摄

2015年从大学毕业后,刘志阳在重庆主城找了份快递工作,每天早出晚归,忙得停不下来。“虽然挣了钱,却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体现不出人生价值。”刘志阳说。

正在惆怅时,同事偶然和他聊起黄水的避暑游如何火,这一下子击中了他的心。“我家就在黄水边上,照样有山有水,为啥不打造一下,让游客来住?“刘志阳越想越觉得有搞头,立马辞了工作回家。

要搞旅游,得先整治自家周边环境,客房也要按标准改造,这些都需要一大笔启动资金。刘志阳将自己的想法告知父亲后,父子俩一拍即合,说干就干。

2016年,刘志阳拿着种烤烟挣来的5万元,修缮自家鱼塘,搭建蔬菜大棚,装修客房,正式办起了民宿。

“一家民宿要发展,处处是阻力,多家民宿抱团,处处是吸引力。”刘志阳说,他找来富有经验的“黄水人家”民宿老板,成立“黄水人家”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中益分社,共同分担避暑游“大蛋糕”。

石柱中益乡全兴村,刘志阳在自家农家乐前介绍情况。 记者 石涛 摄

民宿抱团的规模效应很明显。仅2017年6月至9月的避暑高峰期,刘志阳一家的旅游收入就达2万多元。自己家发展的同时,他还与全兴村重点贫困户向世富签订了带动协议,未来5年,该贫困户保底分红将达到2万元。

有了“吃螃蟹的人”带头,中益乡的乡村旅游观念正在改变。目前,在黄水至中益公路沿线,已有近30家“黄水人家”民宿。

2017年,中益乡在乡村游上的招商引资,也作出了不少有益尝试。当地政府把“招商会”开到了大街小巷、乡村院落,广泛吸引社会各界的投资者。目前,已有不少中药材业主、旅游业老板前来考察。

观念转变——

第一书记带头 书写脱贫“大文章”

离春节不到一周时间,中益乡坪坝村的田间地头还热闹不停,一派农忙景象。

溪沟边荒地里,两名中年人正在修整犁耙,准备犁地。旁边,几名同伴将砍下来的枯树枝堆放整齐,留出一块空地来。

摇柄、换挡、起步,在操作者的熟练控制下,小小的农用拖拉机在地里跑起来,留下一行行新翻的耕土。

石柱中益乡坪坝村,韦永胜操作农机在田地里翻土。记者 石涛 摄

上前一问得知,正在犁地的是中益乡坪坝村第一书记,重庆市教科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调研员韦永胜。当天,他正和驻村工作队员一道,帮助还未返乡的村民翻耕土地。

原来,坪坝村在年前召开了多次“院坝会”,决定2018年将传统农作物调整为中药材,种植瓜蒌、前胡,全体种植户和中药材企业签署协议,采取“入股+分红”的模式,提高农户收入。为保证种子按时按量下地,不影响来年收成,必须要在春节前完成土地翻耕。

然而,眼看春节越来越近,村里仍有一些外出打工的乡亲未按时回来。韦永胜和工作队同事商量后决定,自己带头,帮乡亲们犁地!

连日来,韦永胜和同事们给在外的乡亲打电话,确定种植地点和面积后,就带上镰刀锄头,推着拖拉机,下田翻地。

在他们的带动下,原本这个“烤火打牌”的农闲季节,今年竟变成了翻耕土地的农忙季节。有劳力、有土地的农户迅速翻地播种,确实种不了的农户也无偿把土地让出来给愿意种的农户。

韦永胜(右)接受华龙网记者采访。 记者 石涛 摄

“以前乡亲们都是等着吃低保,现在他们主动想着挣钱了,还时不时来关心我们。”韦永胜说,“从起初的不理解,到如今见面都要打招呼,这些改变让我觉得这些事都很值得!”

韦永胜说,2018年,坪坝村将有20万株可药用的黄桅子,中药材种植面积由之前的400亩升至1000余亩,村里的主公路也将由现在的4米扩宽到8米,“希望年底时,我们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以翻番。”

石柱中益乡,一户村民将自家的土地由种植苞谷改为种植前胡。记者 石涛 摄

记者手记——

不等不靠 脱贫有道

地处大风堡原始森林深处的中益乡,贫困发生率高、人均可支配收入低,处处“先天不足”,成为难啃的“硬骨头”。久贫之下,当地3000多户群众发出致富口号,在当地能人、扶贫干部的带动下,不等不靠,掀起干事创业热潮……

华龙网记者探访时,正值隆冬时节,冷风萧瑟处,农人们还在为来年收成忙碌。与往年不同的是,播下地的种子里,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占比90%,复垦的荒地背后,外出打工的人减少了。

如今,当地围绕旅游、大健康而兴起的乡村民宿、生态种植等产业,变“先天不足”为突出优势,让越来越多的目光开始注意到这片土地。在当地政府的合理规划下,保护环境与消除贫困实现了内在统一,大家转变了观念,卯足了干劲,充满了信心。随着回乡创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外来投资不断进入,脱贫自然水到渠成。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3)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2-03-13 19:29残缺的夕阳[安徽省网友]IP:1728290734
    希望更多的地方可以借鉴这种成功经验,让更多的农民朋友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顶0踩0
  2. 2021-02-16 02:48少年流水[贵州省网友]IP:1940407104
    @沉风这篇报道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农村脱贫不仅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思路。
    顶0踩0
  3. 2020-01-22 10:08沉风[宁夏网友]IP:3526614536
    这是一篇鼓舞人心的报道,看到农村地区通过农业升级和旅游发展脱贫致富,真的为他们感到高兴!
    顶7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不完美作文 小学四年级作文300字 初中作文十年后的我 英文简历作文 读书推荐作文 趵突泉作文500字 换位思考作文800字 盼望作文600 青春奋斗作文800字 我向往的生活作文 以赢得为话题的作文 最美不过夕阳红作文 我的妈妈小学二年级作文 2017年6月英语四级作文 九寨沟英语作文 我的小卧室作文 霍金英语作文 武亦姝作文素材 校园文明作文 抒情作文500字初中 介绍食物的英语作文 我选择了诚信作文 关于小动物的作文300字 六年级作文六百字 作文我的烦恼开头结尾 盲目跟风的作文 珍惜什么的作文600字 观后感是不是作文 初中生作文大全 祖国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