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孤苦伶仃的李清照登上高楼 写下霸气之作 仅28字令多少男儿汗颜

2020-11-17 20:10:01
相关推荐

在很多诗词迷心里,两宋词坛,一半的光辉属于男人,还有一半属于李清照。历代才女,虽然也不乏蔡文姬、薛涛这样的大气诗人,但论及作品最牛、最有名气的,似乎只有李易安一人。

事实上,词坛也还有朱淑真这样的断肠女词人,但与李清照相比,总感觉欠缺一点什么。究竟缺什么?李清照为什么在古代文坛,能够拥有其她女子无法媲美的地位呢?关于这个问题,李清照有一首霸气之作,或许可以予以解答。这首作品就是《夏日绝句》:

《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如此豪迈霸气之作,纵观千百年来的文坛,大约只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诸如此类的诗句才可媲美。

然而,上面几句诗,全部都是出自民族英雄或民族脊梁之口,文天祥、谭嗣同、鲁迅,都是数百年才出一个的民族精神的象征。然而李清照不过是一个女子,而且常常被认为是一个柔弱女子,却能写出这样的霸气之作,确实令人赞叹。

如果说这首《夏日绝句》是因为被丈夫气着了,那么下面这首《题八咏楼》就是李清照家国情怀的体现:

《题八咏楼》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这首诗创作于南渡之后,当时李清照丈夫赵明诚已经去世,只留下她这位弱女子在乱世中颠沛流离。为了避难,李清照投奔了赵明诚的妹婿李擢,在金华生活。在此期间,李清照写了很多作品来感叹自己的漂泊无依,也写了很多作品表达了对国破家亡的愁苦。当时她时常登临八咏楼,某次,孤苦伶仃的李清照再次登上这座高楼,眼看着眼前的大好河山,不由悲从中来,于是便提笔写下了这首《题八咏楼》,胆识气度非一般文人能比。

这首诗首句描写了八咏楼的不凡,可谓是千古风流。八咏楼原本是叫作玄畅楼,后来改名为元畅楼,是南朝著名文学家沈约于公元494年建造。沈约在八咏楼建造好之后,先后多次登临此楼赋诗,留下了很多传于后世的诗篇,其中最为出名的当属其中八首,称为《八咏》诗,广为传唱。到了唐朝,由于沈约的诗名,元畅楼也正式改名为八咏楼。一直以来,很多文人墨客都曾写诗赞美八咏楼,所以李清照所谓“千古风流八咏楼”可谓是将八咏楼的风采写尽,虽不是实写,却写出了八咏楼的风骨。

八咏楼自修建之日起,便是东南名胜,一直以来给世人的印象都是波澜壮阔,是壮丽的风景。但是现在这一切都已改变,南宋朝廷羸弱,中原已经陷落,八咏楼所在之地会不会也步了中原的后尘?每每思及此,诗人便止不住忧愁,而且这种忧愁并不是诗人的个人忧愁,而是当时每个人都会有的家国之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这两句是化用了唐代诗僧贯休《献钱尚书》中的“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而这两句其实主要是着力在写八咏楼所在之地的广博,“遥遥三千里,浩瀚十四州”,可见此地的重要性。而且李清照的诗句,气势更是比贯休的更为宏大,让人读之很难相信这是这是出自一位女子之手,而且还是在同一地点写下“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女子。

而且李清照借用贯休的“十四州”也是对当时的朝廷有讽刺的意味。当年贯休将《献钱尚书》一诗进献的时候,钱尚书大为赞赏,不过却觉得“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两句不够气势,不能体现他的远大志向,便要求贯休将其中的“十四州”改了“四十州”,但贯休却不愿意,飘然远去。不管是“十四州”还是“四十州”,其实都是诗中的土地,但贯休连这诗中的土地都不愿割让,但南宋朝廷呢?却是轻易便将自己的土地拱手相让,这样的对比不可谓不讽刺。

不得不说,李清照虽然是婉约一派的代表人物,但是她并不是只有小女儿姿态,也有了不起的家国情怀。她这首《题八咏楼》虽然仅仅28个字,却令世间多少男儿汗颜,真可谓“巾帼不让须眉”!

对于李清照的《题八咏楼》,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冬天真美作文500字 金黄色的秋天作文 这才是真正的青春作文 写一篇描写花的作文 时代造英雄作文 沉潜作文素材 游记作文600字初二 亲情作文600字初三 荷花池作文600字 秋天的枫叶作文500字 和谐之美作文600字 有关节约的作文 知恩图报的作文 包粽子作文300字三年级 初中新闻作文 梦想作文1000 歌颂祖国作文600字 感人作文素材 我的梦想三年级作文 憧憬作文600字 感动就在身边 作文 我的端午作文500字 采桔子作文 我懂了一个道理作文 我喜欢的语文课作文 真挚的友情作文 河流污染作文 在什么中什么作文 什么是叙事作文 关于桂花糕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