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诗经》里的绝美意境丨有没有一些美得不行的古代诗词文章?之二

2020-11-19 14:40:01
相关推荐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周南·雎鸠》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 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 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关关:鸟叫声。

雎鸠:一种吃鱼的水鸟。

一首《关雎》,中国文学史的起点。古代私塾发蒙,多半是从“关关雎鸠”开始。

《关雎》出自《国风·周南》。所谓周南,是周王朝南方采集的诗歌。《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

过去的道学家,一直认为谈恋爱是不等大雅之堂的。所以面对这样一首诗,就硬说这是咏后妃之德。这说法唬唬小孩还差不多,等他长大了看到女神时想起“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的句子,恐怕少不得一翻三观尽毁。

因为,按现代的说法,本篇纯粹就是单身狗追女神、在那里爱而不得辗转反侧的痛苦。

写对联贺人新婚,少不得“诗咏关雎”。“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这样的意象也是婚联中的常客。话说当年卧榻先生在老家结婚时,按乡俗“歌了一次诗”(礼书带着宾客诵诗)。文本就是《关雎》。这大概是敝乡残留的一点传统吧。

课外作业

民国的结婚证,句子实在优美,下面有两个版本,请看有哪些句子来自《诗经》: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

喜今日嘉礼初成,良缘遂缔。诗咏关雎,雅歌麟趾。瑞叶五世其昌,祥开二南之化。同心同德,宜室宜家。相敬如宾,永谐鱼水之欢;互助精诚,共盟鸳鸯之誓。此证。

按:二南即《周南》《召南》。二南之化,诗经温柔敦厚的教化。为什么诗经有教化之功呢。《毛诗序》云:“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延伸阅读《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夭夭:花朵怒放,生机勃勃的样子。

灼灼:花朵色彩鲜艳,明亮鲜艳的样子。

于归:女儿出嫁。

《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 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 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诗三百里最好的篇章,没有之一。想一下,这是两千多年前的诗,到现在依然流畅无比,景与情浑然天成,诗境朦胧灵动。

本诗出自《秦风》,即秦地的民歌。蒹葭,就是芦苇。其它不用怎么解释吧,我们的琼瑶阿姨为我们做过搬运工,一首《在水一方》是这么唱的: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

《王风·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黍离之悲,就是从这里来的。什么是黍离之悲?简单地说差不多就是亡国之痛。

该作品出自《王风》。王风是指周王室周边的民歌。主要写诗人行至宗周,过访故宗庙宫室时,只见黍苗葱绿,而当年的繁盛、奢华已经不再。不仅如此,还有人不理解,谓我何求,”不由得质问苍天,这是为何呀。

“一切景语皆情语”。黍苗的葱绿反衬作者的悲痛。因此,悲从中来,更加难以自已。

这种体验,王朝末期的文人体会更深。南宋的姜夔有一首《扬州慢》,他的老师萧德藻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扬州慢》——姜夔

序:淳熙丙申正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壁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清孔尚任的名剧《桃花扇》,在【离亭宴带歇指煞】中,老艺人苏昆抒发一段对南明五十年家国兴亡的悲痛。结合起来一起读,更耐人寻味。

俺曾见,金陵玉树莺声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过风流觉,把五十年兴亡看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诗三百中,最有文学韵味的是风。雅次之。颂则差不多只有研究价值。《小雅·采薇》的最后一句,煞是惊艳,简直是高考语文必背名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一年级 写小作文 英语初中作文 作文读书 山作文 精神作文 议论作文 作文50 信作文 作文家 美丽的作文 美丽的 作文 作文《家》 初中的作文 450作文 我们作文 作文翻译 作文美食 作文动物 推荐作文 事作文 作文优秀 作文家乡 作文优秀作文 的故事作文 自己作文 篇作文 作文800字作文 的作文怎么写 作文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