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谋划脱贫之后“大文章”——决胜全面小康话短长之三

2020-11-20 13:45:01
相关推荐

朱永华

2020年是全面小康决胜之年。奋战在扶贫战线的党员干部正铆足干劲展开最后冲刺,迎接人类文明这一历史性时刻的到来。

按照省委部署和各地实际工作的进展,贫困地区及扶贫对象如期“摘帽”“出列”实现既定目标当无疑义。然而,脱贫不是终极目标,只是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阶段性成果。在当前攻城拔寨之际,我们既要瞄准考核指标补短板强弱项,也要考虑到后续衔接,为下阶段发展目标做好铺垫。如果说让低收入群体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确保全体人民进入小康社会只是第一篇文章,那么下一步我们要书写的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后续“大文章”。

毫无疑问,脱贫之后首当其冲的一项工作就是要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中央已经明确,全面小康决胜之后,对于实现脱贫的相对贫困人口实行“四不脱”政策,即脱贫“不脱责任、不脱政策、不脱帮扶、不脱监管”,目的就是确保脱贫成果不出现反复。这是实现后续发展的“压舱石”,为乡村振兴谋篇布局创造有利条件。

世间有万象,无非人与事。决胜全面小康,实现中华民族第一个百年梦想,必须具备前瞻的战略眼光。

看长远而图强,需夯实产业之基。产业是脱贫之基、致富之源,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发动机”。巩固脱贫成效,就必须扭住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引导农民向现代农业产业方向发展,带动农民在发展产业过程中培养规模、特色、品牌意识;用公司加农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组织形式把农民带入产业链;要“着眼后三年、衔接三年后”,用发展产业的标准,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

既扶志又扶智,纾解人才之困。除了对少数确因劳动能力弱需要兜底扶助之外,要对大多数贫困人口实施精神扶贫,去除“穷根”。一方面要“靶向治疗”,戒除“等靠要”思想,激发其自强致富的愿望;另一方面加强培训、培养技能,让他们在脱贫攻坚中学成本事,能适应农业产业的需要。乡村振兴最缺的是人才,依靠农民、培养乡土人才,是最重要、最持久的人才培养渠道。那些“带富”能力强和知穷而后勇者,最有可能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角。

格局不同,做法不同,效果自然不同。以前瞻性思维来布局当下的脱贫攻坚工作,能更顺利地完成与乡村振兴的衔接,也将使投入的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益。

原载《湖南日报》(2020年1月13日08版)

[责编:戴蓉]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爱我家作文800字 我的同学500字作文 中秋节英语作文高中 关于中国长城的作文 庐山之旅作文 穿过迷雾作文800字 孟晚舟事件作文素材 小学童话故事作文 描写香蕉的作文 热闹的场面作文 五年级英语作文下册 珍藏的作文 成长的快乐与烦恼作文 越努力越幸运作文素材 关于老师的爱的作文 无法抹去的记忆作文 战胜困难的作文 什么的温暖作文 家中趣事作文500字 满分作文大全初中 我家的星期天作文400字 一句鼓励的话作文 小学三年级作文人物篇 爱护环境的作文300字 做个学生不容易作文 无言的父爱作文400字 关于憋尿的作文 明确的目标作文 写人的作文800字初中 秋天田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