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读《山居笔记》一个背影的学问 解读余秋雨散文写作的多层内涵

2020-11-20 15:25:01
相关推荐

不管是读书爱好者,还是写作爱好者,阅读始终是你无法绕过的一条路,对于前者,只有你会阅读作品,你才能真正知道,文章和作品的优秀是源自文本的那个位置,文学的美,它美在哪里?对于后者,只有会阅读,你才能真正在前辈的文章中,找到你值得临摹的对象,找到给你启发的那一个巧妙的创意和灵感,这些恰恰是你未来去独立完成写作,由模仿、学习,直到你可以独立的原创的写作必走之路。

对于余秋雨的散文作品,历来文坛是有争议的,曾经在九十年代因为他的作品而引发的一场激烈的争论,以至于都可以称之为文坛的大事件,然而我们也要清楚的看到,所有的争论都来几乎自于文化的争论,批评的源头都指向文化的批评,而非文学艺术的批评,因此我们今天必然的要抛开文化审视,而专心的在文学艺术的层面进行解读,从而获取我们想获取的艺术价值,而其他。

在余秋雨的这本《山居笔记》中,开篇就是这一篇《一个王朝的背影》的文章,要解读这篇内容,我们首先就要从这一个题目入手,这个题目对于作者的拟定是具有一定的意义,我们从其表层去看看这种标题的拟定,它有着什么的美学逻辑思考在里面?结合文本,“背影”应该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时间上的,一层就是空间上的。

对于时间的思考来自于这种王朝更替,以当代人视角看繁华过境的背影喻象,以此理解背影的含义;而从空间的思考来自于之后避暑山庄的地理位置,他处在王朝的后院,仅仅是一个避暑纳凉的后花园,从这里看到的也许只能是一个时代的侧面,一个时代一隅,它不是历史和王朝的正面。在这里我们可以引用文章这样一句话来进一步的形象化理解,他就是作者在第一章最后写下的这句:“只要轻手轻脚地绕到这个消夏的别墅里,去偷看几眼也就够了。”偷看而不是大张旗鼓的考察以至于再去考据。

文学与文化很多人并没有进行一个必要的理性的区分,总觉得文学应该服务于文化,或者文学应该依托于文化,而把这种文化内容非要以一种学术的方式,进行严谨的理性的表达,也许这也是源自我们多年来对于知识传授方面的方式影响,导致我们不曾去试图用自己的思维来虚构一个历史,从而完成一种情感的抒发与寄托。

这一点余秋雨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范例,他这所谓的“偷看几眼”,其目的并不在于对历史做客观的学术性阐释,而在于自己的主观情感表达,就像我们站在球场观看球赛,不时的站起来大声狂喊,“后卫,盯住9号……”我们并不试图像裁判和教练那样决定什么,而仅仅是一种感性的情感抒发,当然这种情感的抒发还是先验思维逻辑的一些必要组成部分,在这里我就不进行展开陈述。

因此这种文学的自由想象,很容易被实用性的文化条框所束缚,这也是我们所必须了解的,作者给我们这样一种打开历史的方式,一个打开想象的角度,颠覆了灌输式的被动接受,完成了一种由联想为基础内的艺术内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整篇文章以山水为起点,终点却落在了人文,这是作者用诗性的语言话语层对其山水进行一个修辞预设,从而延伸到了文本的修辞设计,最终完成了通过截取避暑山庄这一个王朝后院角落,来对一个王朝兴衰的理解和认识表达。这就是一种一气呵成的首尾贯通主题,虽然篇幅比较长,但始终没有让我们感觉到散文里的散,而是层层递进的最终由山水一步步的走向了人文的目的地。

当我们读到第二章的时候,有这样一句话:“这山岭便是避暑山庄北部的最后屏障,就像一张罗圈椅的椅背,在这种罗圈椅上休息这一个疲惫的王朝。”在这里题目里的“王朝”两个字在此被作者加以利用,其意义又是什么?

首先作者巧妙的把避暑山庄比喻成一把罗圈椅,又把题目嫁接到这里,通过拟人化的修辞来形象的表达和提升自己的文字艺术美感,从而实现以小说场景化的叙事,来继续推动整体内容继续前行。接着他又用牌匾上“避暑山庄”的四个字的字体所流露出的书法艺术感,形象的联系到一个胜利者身份的康熙所表现出的从容与安详。

在写避暑山庄的时候,作者实际上已经淡化了避暑山庄的有形实体,同时引入了长城的内容,通过整体的内容写作来看,作者始终有一种“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写作策略,把引入长城的内容来为避暑山庄进行修辞幻想进行建构,最终喻指避暑山庄就是一个王朝的“无形长城”。

我们不妨把作者对于避暑山庄做修辞化展开来看,看看作者对避暑山庄做文学艺术处理所体现出的文字魅力,避暑山庄从一开始的一个王朝休息的“罗圈椅”,然后写出它是一个无形的长城,最后又写成一个康熙皇帝生命吐纳口站、到之后的一座吉宅,直到其倾塌,王朝的覆灭,所有的这一切构思已经不再单单是散文化的构思,而是以一种写小说的那种喻象铺陈,最终完成提升自己表达情感的立体感。

纵观全文,我们看到作者对于历史的表现方式,既不是那种无厘头的颠覆式“戏说”,也不是考据学者的那种正襟危坐、严谨、刻板的学术姿态,而是一种诗话的散文来对历史做主观性的艺术化概括,在这里我们重要的永远不是去分析、辩论作者表达的内容是否和官方教科书的立场保持了一致,文献与史料再也不是局限和束缚文学艺术联想的镣铐,艺术性的自由在这里真正的自由起来。

我们对于历史的认识总喜欢进行对与错、是与否的二元对立,这样显然是一种干瘪苍白的认识,没有颜色,更不形象,通过多角度,多人的艺术想象,就像我们认识一个人,有的人说这个人很小气,有的说这个人很有洞察力,有的人说这个人很顾家,通过几个人对这个人的评价,会显出一种人物形象的立体感,而不是一味的进行学术上的否定,甚至是主流价值立场的否定,最后只剩下这个人是一个坏人还是一个好人的粗暴判断和认识,这无疑是黑白单调的,甚至可以说是无趣的。

因为这种单调的对立形成的思维匮乏,从而形成认识的单一具有的狭隘性,作者在这篇文章开篇即已经对其进行一个态度阐明,那就是一种所谓“正统轮”的观点,但作者也感受到了这个话题的敏感性,对此做了一个暂时搁置的处理方式。

表面上是掩盖,其实却是否定的立场,这种对“正统论”的态度,也是对其艺术化、散文化的文化内容抒写做了一个呼应,最终其实作者的整篇内容同时算是双重阐释,完成了对情感和历史的抒写,同时也间接的完成了对开篇“正统论”的回答,所以我们看到开篇那冗长烦琐的情绪描述,并不是一个虎头蛇尾的、不了了之的话题,而是作者对其主题的深层回应。

文:饼子

欢迎关注,和我一起读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欢乐闹元宵作文 小学三年级作文我的妈妈 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作文 心中有盏红绿灯作文 世界上最短的作文 打屁股作文小贝 有一种记忆叫温暖作文 梅花香自苦寒来 作文 父亲节怎么写作文 温暖作文450字左右 越来越好作文600字 发现作文500字左右 毕业对老师说的话作文 端午节踏青作文 四年级上册写人的作文 学雷锋做好事的作文 假如我是神笔马良作文 最美的时光作文800字 思念作文300字 舍不得离开你作文 游隐贤山庄作文 小学四年级作文我的乐园 快乐六一作文四年级 快乐六一作文五年级 高中作文议论文范文 人物描写作文100 告别过去作文600字 火把节作文600字 英语作文自我介绍50字 铭记那份美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