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教师专业发展的热情——深圳市福永中学教师专业成长纪实

2020-11-21 13:10:01
相关推荐

用创新撬动教师专业发展的热情

——深圳市福永中学教师专业成长纪实

平怀林 曹义妹/深圳市福永中学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要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人才,关键在于与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教师。作为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的基层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才能跟上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现状分析

深圳市福永中学是一所有着40年办学历史的、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初级中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教师流动性加大,一批批骨干教师被调到城区学校。目前学校存在的普遍现象是:教师工作负担重,自我学习时间受限。教师们感到教学压力很大,总担心学生成绩上不去。所以,教师的主要精力用于抓考试成绩,越抓越凶,结果学生学习成绩反而进步不大;越是进步不大,教师抓得越紧——这样形成了恶性循环。通过教师专业发展以促进教学改革并从而促进教学效益提高的事业便被弃置下来。

部分教师对专业发展的认识不够。专业发展给教师带来的提升是综合性的,对教育教学改革的促进不能立竿见影,不如教师紧抓一阵来得效益高。因此许多教师认为专业发展提高的是自身,对学生的影响不大,所以对专业学习与发展显得热情不足。譬如要求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教师们觉得很累,并且对于学生成绩的提高成效慢。这就好比翻越山头一样,大家习惯了从山上的羊肠小道走,年复一年,不觉得累,也不觉得繁琐;但要让他们打一条隧道,一劳永逸长年高效通行,不过要几年时间才能完成施工任务,大家就不愿去做。因此,教师对专业发展的认识不足,影响了其主动发展的积极性。

顶层设计

心理学大师马斯洛曾说,“杰出团队的显著特征,便是拥有共同的愿景与目的”。教师专业发展关系到教师能否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关系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以上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学校召开座谈会。大家一致认为,教师自身的需要是其实现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让教师认识到位,才能更好更快地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大提高、大飞跃。结合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学校决定大力推进教师专业成长,建设一支优良的教师队伍,以教师的发展带动学生的发展,从而推动学校全面发展。

为此,学校制定了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深圳市福永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成立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和落实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各项相关事宜。

思想指导行动,思路决定出路。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学校对教师思想的引领、思路的引导将对教师教育格局的规划以及其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

保障措施

(1)准确把脉,掌握学校师资结构和建设概况。

学校教育要发展,离不开优秀的教师团队。福永中学的教师团队有着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的工作作风。之前由于城市发展的原因,骨干教师流失到城区的现象比较严重。但现有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数量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2016年,《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发布,明确了未来深圳经济中心将进一步西移。新的深圳市会展中心落户福永,为福永的发展加入了助推剂。学校新的教学楼、体育馆等已投入使用,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这些都为学校的发展创设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也对学校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校进一步严格按照教育部门的管理规定,合理使用编制,优化了我校教师队伍;同时加大教师培训力度,逐步增加我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努力打造一支素质精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2)合理规划,明确教师专业成长奋斗方向。

合理的规划就如大海的航标,为前行指明了方向。我校抓住新的时代发展契机,集体制定了《福永中学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全体教师对学校发展的蓝图和美好愿景有了非常明确的共识。为此,学校制定了《福永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对老、中、青年教师提出了明确的成才与发展目标,并完善与之相应的《校本培训制度》《青年教师“英才成长”培养方案》《名师培养制度》等,确保规划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在多途径激发教师树立个人发展规划意识的同时,学校聘请深圳市有名的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专家到校,指导全体教师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制定了《教师个人成长三年规划》,为教师的个人专业成长指明航向。学校还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促进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实践历程

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学校与师生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过去的一年里,学校积极推进人才战略,加大了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并采取有效举措,进行了系列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探索。

(1)入职培训,奠定新教师专业发展高起点。

2016年暑期,我校组织20名新入职的以及3年教龄内的共40名新教师,开展了为期10天的高规格培训。培训分别在学校本部、户外拓展基地以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三地进行。采用集中培训与个人反思研修相结合、一线知名教师与教育教学专家讲座相结合,分组研讨汇报与教育主题竞赛相结合、室内学习与团队户外拓展相结合的方式,对新教师进行教师职业规范和职业生涯规划、学校文化建设及规章制度管理、新课标与学科教学技能、班主任工作艺术与心理健康教育、基础教育现状与发展分析等全方位的培训。10天的高规格培训,让新教师得以在新学期迅速融入集体,扫除了入职初期工作和生活上的障碍。同时,也为新教师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专家引领,提升教育技能与情怀。

一线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但是运用教育理论驾驭教学的能力相对较弱;长期重复的校内教学在限制教师教育视野的同时也容易导致教师职业倦怠感的产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度。“请进来走出去”是突破这一难题的有效办法之一。

过去的一年里,我校邀请了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刘堂江、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熊川武等国家级专家以及市区教育部门的专家、名师到校进行教师论坛和专家报告;超过教师总数一半、共100多位各学科教师分批次到北京、成都、南京、西安、杭州、徐州以及香港等地的知名学校进行学习提升;2016年寒暑假期间,共有3个批次共34名教师与300多名参加游学的学生一起,远赴加拿大、美国进行学习;在提升学生国际素养的同时,我校的老师也接受了国外顶级教育专家为期一个月的封闭式培训;此外,我校还与英国兰德福瑞中学、香港浸会大学附属学校、香港佛教沈香林纪念中学结成姊妹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校级师生互访交流活动……频繁而高规格的学习培训活动,对提高教师理论水平、更新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开阔教育视野、提升教育情怀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构建共同体,为教师提供实践成长的平台。

俗话说,一个人也许走得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路上,发挥群体智慧,博采众长,才能走得更高更远。学校通过多种途径,为教师搭建了沟通、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

针对教龄在三年内的新教师人数较多的情况,学校在2016年秋季学期启动了“教师发展青蓝工程”。通过落实“青蓝工程”各项举措,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素质,促进师徒双方专业成长。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学校鼓励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既要博采众长,又要大胆探索,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同时,学校通过开展校内公开课、汇报课、研讨课以及加强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等,营造了良好的创新课堂教学氛围。一年间,体艺科组的模块化走班教学、语文科组的批注式阅读教学、思维导图作文教学、数学科组的小组合作教学、英语科组的外教浸入式小班教学……校内多元课堂教学模式正在涌现。

此外,学校还通过加强集体备课、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技能竞赛、进行小课题研究、开展主题读书成长论坛等举措,提高了教师磨练教学内功、夯实业务基本功的意识,调动了教师不断学习、共同提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有力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

(4)熔炼团队,增强集体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紧张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余,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团队活动,提升教师从教的幸福感,增强集体凝聚力。一年来,学校组织了两个批次、80多名教师到海边开展户外拓展活动;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羽毛球、篮球、广场舞等文体竞赛活动;通过生日鲜花、蛋糕工程,为过生日的教师送上温暖祝福……多样的活动,营造出和谐愉悦的团队氛围,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成效初显

通过系列举措,学校实现了两个转变,促进了师生的共同发展:

(1)指导思想的转变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学生不应该只是有能力参加中考、高考的人,而更应该是具备基本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性人才。要培养这样的人才,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合作者的教师至关重要。因此,学校不仅关注学生的成绩,而且关注师生的成长。摒弃了功利性,改变仅以考试分数论英雄的单一评价标准,采用显性评价与隐性评价结合、自我评价与多元评价结合、绩效量化与发展跟踪结合的系统性评价体系,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发展潜能。

(2)工作态度的转变

成就学生,幸福自己。我校教师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育者,要收获自己的职业幸福、实现人生价值,就要将追求专业成长内化于心,不断学习、善于合作、勇于创新、努力挖掘潜力,使自己成为教育的研究者。在教与学的求索路上,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实现自身的成长。

(3)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教育的发展靠教师。只有教师真正主动、健康、和谐地发展,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学校大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让教师成长为道德高尚、务实创新、善于合作的终生学习领跑者,既能教书更懂育人。让教师在成长的过程中收获成就感和幸福感,从而实现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好的教育让学生终身受益。教师的专业水平的高低,不仅仅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更需要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主体实践、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情、意、行诸方面的协调发展;在培养适应社会所必需的各种基本素质的同时,根据自身潜能、兴趣、特长等因素成长为具有民族情怀、创新素养、发展潜力的世界幸福小公民。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资源、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推进和改革,为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能力和生存智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系列创新而又务实的举措,让学校教师队伍焕发出勃勃生机。老教师热情回归,骨干教师豪情满怀,青年教师激情四溢。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激情被点燃,将促进专业成长内化为实现自身教育价值、收获人生幸福的必然途径。他们在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路上奋力前行。相信在这样的教师团队的带领下,素质教育之花将开遍整个校园。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花开 旅行作文英语 作文坚守 一本书作文 作文3年级 作文背影 简单英语作文 屁股作文 水果的作文 好看的作文 猴子作文 道理作文 作文梅花 的心愿作文 草作文 天津作文 作文懂得 作文写人怎么写 山西作文 手机的作文 放弃作文 作文四年级下册 拍照作文 四年级作文400 实验的作文 300字左右作文 作文素材高考 爱情的作文 食物的作文 搞笑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