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散文:与江阴有关的二三事

2020-11-21 16:10:01
相关推荐

文/王建平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从无锡驱车入S19线进入江阴,满足好友赴江阴顾山镇会友。按图索骥,俩友的手紧紧相握,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似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描绘。江南的男子,单薄瘦弱,书生气样。“落花时节”来到江阴,有免费导游,无不欢喜。

一,谈起四川老乡千年之前在江阴

中国的昆山、江阴无疑是同级县市的标杆,于是在茶舍我只好搬出与现代化毫不沾边的古事来。我听说在N年前,我们四川老乡在江南一带可留下过不少墨宝。好友的朋友反应很快。哦,你老兄莫不是在指苏东坡。我点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秉性旷达,性情豪放,这首《水调歌头》最能体现,他老家肯定想不到千年之后,会有数不清的粉丝。我们品茶,呤听江阴人口中的东坡轶事。

当时江阴属常州府管辖,苏东坡在常州一带为官时结识了不少挚友,后来他的杭州好友和尚参寥,常州的钱世雄等好友经常派信差带礼物、药物、信件往惠州、雷州和海南岛。苏东坡在江阴,写下七言诗《芙蓉城》:“芙蓉城中花冥冥,谁其主者石与丁。珠廉玉案翡翠屏,霞舒云卷千娉婷。”他用诗述说芙蓉仙子梦游芙蓉城的梦境。古时江阴城池形似盛开的芙蓉花,所以江阴也叫“芙蓉城”,木芙蓉花成为除成都之外又一作为市花的城市。江阴依山傍水,山为黄山,水指长江。据说苏东坡南来北往,曾在香山山顶的梅花堂小憩,亲笔手书过“梅花堂”匾额,但在1958年被毁。光绪年间《江阴县志》有载:“苏墅桥,白龙山南,万历间(1574~1619)土坼得碣,为东坡别业,故名。顺治五年(1648)陶尚虞及子字尹重建,桥成,遂作粥赈饥,时呼活人桥。”1992年,苏墅桥被列为江阴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传说当年苏东坡在江南查灾放粮心急如焚,坐骑来到蔡港独木桥,猛抽一鞭,身下的马长嘶一声跃河而过。后人感公盛德,重架石板桥,取名为“马嘶桥。”在江阴忠义街上有一座“苏东坡纪念馆。”馆里阵列不少物件。如那时东坡先生一路走行丢下他刻有“苏东坡到此一游”的物件就好了。

二,第一次在江阴吃河豚

当晚,好友的朋友带我们带到“河豚渔村”,还说,到了江阴不吃河豚,就如同我们到了成都不去都江堰就等于没到成都一样。话语真切,无法婉拒。大家坐定,好友的朋友才提到苏东坡的另一首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中说春天才是吃河豚的最佳季节。

说着话两大餐盘红烧河豚上桌了,我看着鲜亮生香的河豚没动筷子,对面却哈哈哈大笑起来,说江湖上那句“江阴人拼死吃河豚”是吓你们的话, 现在是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土里钻的、圈里养的,人除了秤砣外啥都敢吃。连毒素最强的河豚也敢吃。好友的朋友带头吃,大家跟着吃,我慢吞吞尽拈小块吃。我知道一个吃河豚的故事发生灾荒岁月。说在海边,一个男人从外面讨回一篮子河豚,妻儿见了均手舞足蹈,此时男人心里恐怖得喘不过气来,男人嘱咐妻把河豚煮煮全家吃。男人借故外出。他回避,不吃河豚,是不忍见到一家人临死的惨状。中午过去了,孩子们缠着母亲要吃,妻子没答应,想好东西得全家吃。太阳落西,河豚依然煮着。男人到家茫然。“爸爸,我们等你回来一同吃。”长久没闻过鱼腥味的全家人感到分外鲜香。后来男人在床上静待死神降临。但毕竟因煮烧多时,河豚的毒性消失了。男人一觉醒来,叹道:“这年月真是求死也不得呀!”

我第一次吃河豚想起故事,是我多虑了。后来才得知烹饪河豚方法很讲究,我听后悬浮的心才得以安放。眼下申港河豚渔村已建成为江南最大的人工河豚繁养基地。江阴不仅是现代化科技城的明珠,也是一座海鲜城。江阴拥有30多公里长的长江岸线,江面宽阔,除了有河豚、刀鱼、鲥鱼“长江三鲜”外,还有鮰鱼、鳜鱼、白虾等水产。“鲥鱼不唯江阴有,但至江阴鲜”。

我第一次吃河豚,第一次受到江鲜文化的洗礼。“芽姜紫醋炙银鱼,雪碗擎来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莼鲈。”这是苏东坡笔下的鲥鱼。“清明螺,赛肥鹅”道出江阴人还爱吃螺蛳。在江阴月城镇,小小的螺蛳,不仅注册了正式的商标,还成为了非遗美食。

这天晚上,我睡得香,梦里梦见苏东坡这位烹饪特级大师,穿着白色工装,正在为我们烹饪他的拿手菜品——东坡肘子。

三,在“中国华西村”前合个影

在江阴,徐霞客是一张永远的名片,另一张当属华西村。华西村从2001年开始,通过"一分五统"的方式,帮带周边20个村共同发展,建成了一个面积35平方公里、30000多人的大华西,成为“有青山、有湖面、有高速公路,有航道、有隧道、有直升机场”的新型乡村。先后获得荣誉无数,被誉为“天下第一村”。

华西村从来不缺乏公众关注,赞扬与质疑声音从不中断。为此,2017年“走进华西村”系列活动在杂议声中如期举办,目的是想让更多人去关心华西村这个造就梦想的村庄。

我觉得华西村了不起地方就是华西人的底气,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有过一大笔的浓墨重彩,祝华西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走实华西路,坚实地前行。

在“中国华西村”五个大字下,我欣悦迎接了一声“卡嚓”。我想,我的这张合影,不只是见证一个人来过路过。

(图片来自于网络)

【作者简介】王建平,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多年间断创作,有作品散见《四川文学》《小说林》《青年作家》等报刊,有多篇作品参赛获奖并入选集,出版小说集《那一盏灯》和《甜月亮》。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父亲节祝福语作文 迎国庆贺中秋作文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 渴望什么作文500字 我心中的一幅画作文 写一篇关于新年的作文 童年的回忆作文四百字 西湖游记作文400字 新年感悟作文600字 关于写人的作文五年级 关于诚信的作文400字 我的同学作文好开头 可爱的小狗作文100字 河源的变化作文 2050年的地球作文 今年吉林高考作文 难得这样作文600字 走进大自然作文600字 成人高考专升本英语作文 我有一个梦作文600字 我爱我家作文450字 快乐春节500字作文 母亲让我自豪作文 写去哪里玩的作文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作文 什么也是一种幸福作文 今年中考的作文是什么 关于冬的作文600字 有关科学技术的作文 五一见闻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