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怀念 那些渐渐从课本上消失的文章

2020-11-22 01:20:01
相关推荐

01 《少年中国说》

这些天B站的《后浪》霸屏,看了之后,我也是心潮澎湃。忍不住吟诵了几句: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儿子觉得很好听,问我这是什么诗,怎么这么朗朗上口。

我惊异万分,这不是《少年中国说》吗,这不是课本上的吗,儿子难道没有学过?

果然,儿子说课本上没有《少年中国说》,只是在历史课本上提过一句,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提过《少年中国说》。

我无语,百味杂陈,曾经年少时背的滚瓜烂熟的名句,竟然从课本上消失了。

02 朱自清的《背影》

《背影》讲述的是,朱自清离开南京去北京读书时,他的父亲在浦口火车站送他的情景。

学习《背影》的时候,深深地为文章中那段描写打动。

父亲去给朱自清买橘子,父亲拖着肥胖的身子,吃力地穿过铁道、爬上月台,给作者买了橘子。

笔者上大学时,也是父亲送的。帮我安置好一切后,父亲要走,我把父亲送到校门口,父亲穿过来来往往的车流到对面公交站台坐公交,看着父亲的背影,脑子里浮现的是朱自清的描写,不觉鼻子酸涩。

那时候明白,中国父亲的爱,大多都是沉默的,不易与语言的。但父亲对子女的爱都表现在不经意的动作中。中学时的不懂和不理解,在那时那刻豁然明朗。

可是最近却听说有人建议《背影》从课本中删除,理由是作者父亲在买橘子过程中,翻过了铁轨,这违反交通规则。同时,作者父亲的形象也不潇洒。

用现代的眼光看《背影》,这是多么可笑的事情。那时候的火车能有多快,时速有多少?只怕父亲翻越铁轨几个来回,也不会有火车经过。

父亲的形象不潇洒?难道所有的父亲都是霸道总裁吗?有多少人的父亲不是这样的?有多少人的父亲不是肥胖的、矮小的,甚至丑陋的。

《背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父亲深沉的爱,如此好的文章要被删除,不得不让人唏嘘。

03 鲁迅

少年闰土

上中学时学习鲁迅的文章,很是不懂,但按照要求要背诵。

比如闰土的那段: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比如《社戏》里: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这些少年时不懂的东西,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理解,渐渐明白,也渐渐向往。

但近两年,鲁迅的文章逐渐从教科书中消失了,专家的解释是,鲁迅的文章太深刻、太枯燥,学生不容易读懂,所以将它删除了。

专家的考虑有道理,笔者学习的时候也觉得枯燥难懂,但那些枯燥难懂的东西并不会永远,随着阅历和知识的积累,终归有一天会恍然大悟,犹如柳暗花明又见一村。

可惜,很多鲁迅文章现在中学课本上看不到了。

04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谁是最可爱的人》,报告文学,作者魏巍,文章描写的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真实的事件,主要描述了在抗美援朝战争最激烈艰苦的时期,志愿军战士们为了保家卫国,抵御美帝国主义的那些让人感动的英雄事迹。

作品中体现出来的那种革命英雄主义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中华儿女,那些充满血性和爱国精神的志愿军战士成为所有国人心中“最可爱的人”!它让我们认识到了战争的残酷和志愿军战士们的英勇,进而我们能够感受到如今和平年代的来之不易。

这篇文章最初发表在《人民日报》上,后来又入选了很多中学语文课本。

毛主席曾经批示这篇文章:“印发全军!”朱德元帅更是连声称赞魏巍这篇文章:“写到好!很好!”

但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谁是最可爱的人》开始陆续从中学语文课本中删除,为何?

网上的原因纷纭复杂,有的说这篇文章过度煽情和滥情;有的说文章中关于血腥战争和人类杀戮的描述会对青少年一代造成不好的影响;还有的说当年那个时代和爱恨观与现在这时代完全不一样,不能用“革命英雄主义”继续给新时代的年轻人来灌输,避免对青少年的心智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可是,这么一篇能让无数中华儿女爱国热情爆棚的文章就这么渐渐被课本遗忘,被中学生遗忘。

05 结语

我们总是很奇怪的以现代的目光来看待过去的种种。

说《背影》中父亲违反交通规则会带坏孩子,说读鲁迅的文章多了会有很多“愤青”,说《谁是最可爱的人》不合时宜,说《少年中国说》宣扬狭隘的民族主义。

历史是发展的,前进的。我们有幸生长在这个时代,这个时代和平、安定,没有战争,没有杀戮,没有鲁迅时代的黑暗,但我们之所以如此的和平安定,皆是有先辈在那个年代流血牺牲。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却还要嫌弃前人的付出,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一年级 写小作文 英语初中作文 作文读书 山作文 精神作文 议论作文 作文50 信作文 作文家 美丽的作文 美丽的 作文 作文《家》 初中的作文 450作文 我们作文 作文翻译 作文美食 作文动物 推荐作文 事作文 作文优秀 作文家乡 作文优秀作文 的故事作文 自己作文 篇作文 作文800字作文 的作文怎么写 作文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