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这位乐清人闯荡“上海滩”40年 马云 袁隆平等都为他题字

2020-11-22 04:15:01
相关推荐

人物名片

高慎盈:男,中共党员。1952年8月出生于北白象镇高岙村。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进入上海解放日报工作,历任《解放周末》主编、周末部主任、解放日报报业集团讲坛活动部主任、文化讲坛总监、《讲刊》编委会副主任。高级记者职称,获“长江韬奋奖”。

最是乡情动人心

“忠直方正”“老来趣味”“献计献策不献媚”“文章真处性情见、谈笑深时风雨来”……天高云淡的八月,当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走进高慎盈现居的上海住处时,一幅幅各具特色的书画首先映入眼帘。“这是韩美林先生的书法赠言,这是余秋雨教授的书法赠言。”

看到家乡媒体记者的到访,高慎盈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说话间,他带着记者走进了他的书房。“这是我的第三个小书房,这里的几排书,都是名家签名赠书,比如袁隆平、余光中、陈忠实、莫言、姚明、马云,等等。”“这是我的第四个小书房,适合冬季阳光下阅读,一个书柜,一张椅子。” 看着琳琅满目的藏书,他镜片后的眼睛是闪亮的。

思维敏捷,十分健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这是高慎盈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他于1952年出生于乐清北白象镇高岙村,是明代工部、刑部尚书高友玑的第十六代裔孙。他自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就一直在解放日报工作了四十年,退休几年了,但依然是一颗“少年心”。他说,这颗“少年心”,是指好奇心、童心。当然,也包括与生俱来的家乡感情。他认为,家乡是根、是脉、是土壤、是基因。所以,最是乡情动人心。

乐清的“雁山论坛”,就蕴含着高慎盈的浓浓“乡情”。余秋雨、钱文忠,就是他代为牵线搭桥,帮忙邀请的。

更是因为这份乡情,他在上海居住的几十年间,多次搬家,多次装修,“断舍离”了许多物品,但源自家乡的诸多旧物,一直珍存,并引以为豪,常常睹物思情。

他边说边“搬出”了这些珍藏着的时代缩影、历史见证的“宝贝”,并一一展示给记者看。有乐清撤县设市、世界温州人大会、南怀瑾书院成立等多个证件及邀请函,还有一些早年重要的文件、证明,虽然这些证件有的纸张已发黄,但每一页都保存得完好无损,字迹清楚,可见用心与倾情。

刻骨铭心年少时

思绪回到少年时代,高慎盈说,那个时候,家家户户都很贫穷。读书对他来说,是最快乐的一件事,但放学后,他要赶到农田里帮家人干农活,插秧、割稻、砍柴、挑粪,样样不落。

他记得,多次五更起床,与叔叔一起磨刀,然后穿着草鞋,摸黑到山上砍柴。

他记得,几次与父亲在夜里徒步走到盐盆,采购食盐,再赶到琯头,坐渡轮去温州。天蒙蒙亮时,趁着温州市民开门,挨家挨户去问,“阿婆、阿婶,盐要吗?”看着小小年纪的乡下人赶来做小买卖,大多人都动情地照顾了他的小生意。

他记得,一天,放学后干农活累了,他买了一个大饼充饥,想不到同样饿了的邻居叔叔过来就抢走了他的饼,年少的高慎盈只能蹲在地上嚎啕大哭。

往事历历在目,说起这些,记者看到高慎盈的眼眶湿润了。

生活条件的艰苦,并没有让高慎盈自甘沉沦,反而促使他从上学读书中寻找快乐。

让他记忆犹新的是,在高岙村读小学三年级的一个傍晚,在村里晒谷场露天观看了《狼牙山五壮士》电影。当晚,他写了一篇题为《观〈狼牙山五壮士〉有感》作文,他记得开头第一句是“夜幕渐渐降临”。想不到这篇随手写下的周记,被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王达桂老师看中,并推选去参加全国小学生作文大赛,得了一等奖。过了一些时日,老师敲锣打鼓上门祝贺并送来了奖品——一本《小学生字典》,高慎盈才知道获奖的事,“当时心情那个激动啊,那种受鼓舞啊,真是难以言表!”

此后,王达桂老师每次看到高慎盈写的作文或周记,都会拿到课堂上,当范文读给同学们听。高慎盈笑着说:“于是,上语文课,特别是作文课,成了我的最爱。当然,王老师的偏爱,也造成了我的偏科,上体育课时,王老师说:‘高慎盈,你去写篇周记吧。’这样一来,我的体育成绩就可想而知了。”

农村的孩子放学后,就帮家里干农活。高慎盈记得,到山上放牛,当牛随地吃草时,他就打开了随身带的书本或课外书。身边没有纸笔,他就在泥沙里,用手指一笔一划练起字来。白天忙了,准备晚上看书复习,可每当高慎盈点上油灯时,母亲总是催他早点睡觉。为此,高慎盈想了个办法,躲在被窝里,然后把小凳子摆在被窝里,撑起被子点油灯,借光看书,如饥似渴。

“为什么当年那么痴迷于上学读书?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师,这是幸运。另外我想,这应该也是高尚书留下的文脉与基因吧。我们这个村庄的崇文风气,代代相传。”

少年不知愁滋味,初生牛犊不怕虎。高慎盈回忆说,当年居然还做了两件胆子挺大的事:一件是在18岁那年,斗胆给国家教育部写了一封希望早点恢复高考的建议信;另一件也是在18岁那年,写了一篇题为《必须坚持“业余排练”的原则》的评论,斗胆寄给北京《人民日报》总编辑收,没想到竟被采用发表了,成了当时温州地区难得登上《人民日报》的一篇评论。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为了活着,为了更好地活着,高慎盈说自己当时身在村庄、心往外飞,总有一颗“驿动的心”,蓬蓬勃勃,抽枝发芽。

抓住机会用心学

“有句话说,上大学是难得的学习机会。而在我看来,对学习机会的珍惜,就在于抓住机会用心学。”高慎盈回忆说,当他终于如愿走进复旦大学新闻系之后,眼前洞开的,是知识海洋的澎湃。

复旦图书馆,成了他最开心的地方。他恨不得把图书馆里的书,统统复印到自己的脑海里。当时图书馆中午是要关门的,为此,他早上特地多买了个面包带进图书馆。中午时分,图书馆管理员喊话了:“里面还有人吗,要关门了,赶紧出来。”此时,高慎盈就会悄悄地躲起来,然后等管理员把门关上了,他就开心地像个孩子般跳出来喊:“现在好了,整个图书馆就我一人啦!”他一边啃着面包,一边抓紧看书,抓紧做笔记,一本又一本。

走出复旦校门,他就进入上海解放日报当记者。这一干,就是40年。这漫长的四十年里,他从一名普通的记者,到主编,到部主任,“这期间的采访故事、策划经历、感受体会,那真是千头万绪、万千思绪啊!”

他举了一例:2004年首次带领团队赴宁夏“西海固”。在一个贫困小学生的家里,目睹其父,光着身子,蜷于破被,病在床上,缺钱买药——这个家庭的年收入,是200元人民币!高慎盈看在眼里,听在心里,泪水夺眶而出。他当即掏出200元钱,表示心意。此后连续多年,高慎盈带领解放日报周末部的年轻记者,从上海走进这个被联合国认定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宁夏西海固地区,探望并资助20多名贫困家庭的小学生,并用真情的笔触,鲜活传播“西海固”的近况,其中《“西海固”告诉我们》,被评为2005年全国副刊新闻作品金奖。

多年来,高慎盈还利用业余时间,撰写出版了《信息流与弄潮儿》《你与你的社会角色》《社会心理效应透视》《身体语言之谜》等12本专著,其中两本荣获“全国优秀青年读物奖”。

值得一提五件事

“我归纳了一下,有五个一,或许略感欣慰。”回望四十年的新闻职业生涯,高慎盈向记者讲述了五件印象尤深的事。

第一件事,是“一份内参”。邓小平同志唯一一次对解放日报内参所做的批示,是写于高慎盈1982年采编的一份《情况汇报》上。如今,这份批示还被收录于公开出版发行的《邓小平手迹选》。

第二件事,是“一个团队”。高慎盈带领的这个团队,被解放日报领导称赞为“具有精神气质”。这个团队被中宣部评为“全国新闻工作先进集体”,被全国总工会评为“工人先锋队”,被上海市委宣传部评为“媒体优秀品牌”。

第三件事,是“一种爱好”。他认为仅有一点新闻传播学知识是不够的,必须拓展学习的领域,为此他选择社会心理学作为自己着重下功夫的学习爱好。1983年,他连看了两遍《第三次浪潮》这本风靡全球的著作之后,他一有空就去逛书店,如获至宝般买了一本又一本国内外的专著,他指着书柜说:“你看,这个书柜里,这么多的社会心理学的书,都是当年买来,一遍又一遍阅读的,看书的笔记,也记了100多本。”

学海无涯苦作舟。高慎盈回忆说,当年看这些社会心理学的国内外专著,然后萌生了写书的念头。当时住在上海闸北区,房子只有十几个平方米,儿子幼小,为了能安心写书,他与妻子约定,晚上他吃过饭就先睡觉。当妻子陪儿子开始睡时,就叫醒他,下半夜就是他著书的时间了。在厨房间的一个角落里,一台缝纫机、一盏台灯,便成了写作的案头。寒冬腊月,为了取暖,他把脚伸进上海人当年做饭保暖的棉胎草编筐里,用来取暖。完成一本书,这样的日子,度过的往往是半年时光。

第四件事,是“一家俱乐部”。高慎盈向记者展示了一份“感谢状”,上面写着:“衷心感谢您,用真情浇灌生命之树”。他说,“这家上海癌症康复俱乐部,已经走过三十年了,这份‘感谢状’,蕴含的是生命的分量,沉甸甸的,让我感到尤为珍贵。”高慎盈回忆,当年一位通讯员给他投稿,约定交稿的时间已过,仍没有收到稿件,他甚为生气。第二天,他发现这位通讯员来交稿时,脸色铁青,就问他:“怎么了?是熬夜的原因吗?”想不到对方告诉他:“高老师,我是一名癌症患者,目前我们这群人组织起来在一起抗癌。”闻此言,高慎盈的心一下子沉了下来,赶紧道歉,但对方说,没事的,我们都很坚强,如果我们中有人“闯”过五年大关,大家就会为他庆祝“五岁生日”。这事听得高慎盈激动万分,当即邀他尽快写出详细故事。几天后,高慎盈在这位通讯员写出的初稿上,写上了《上海,有家癌症患者“俱乐部”》的醒目标题。文章发表后,引发社会强烈反响。高慎盈又接连釆编了多篇整版文章,然后帮助他们成立了当时中国第一家依法登记的群众性团体——上海癌症康复俱乐部。此后,年复一年,倾情帮助这个特殊群体所创造的“抗癌模式”,影响力从上海走向国内外。“在这三十年的陪伴过程中,我从这家俱乐部成员的生命故事中,得到的是一次又一次的良善洗礼。”

第五件事,是“一个讲坛”,即2005年7月诞生的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文化讲坛”。作为文化讲坛总监的高慎盈,言简意赅地向记者介绍说:“这个文化讲坛,有别于其他论坛的地方,一是多位嘉宾同台共论,而不是一位嘉宾上课开讲座;二是嘉宾身份跨界,地域跨越国内外;三是内容原创,嘉宾围绕主题发表最新的思考,而不是炒其过去的冷饭。”正是由于其高端的定位、高端的嘉宾、独特的形式,在国内众多论坛中独树一帜,形成品牌,各界好评如潮。从季羡林先生的挥毫题名,到中央领导先后六次的批示肯定;从全球五大博物馆馆长的聚首纵论,到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欣然出席并发表演讲;以及远赴美国、意大利、捷克的成功举办,都彰显了其品牌影响力。

人生需要“对得起”

“人生需要两个‘对得起”:在岗位上,要对得起职业;退休后,要对得起生活。我很认同这句话。”

说着,高慎盈捧出一本厚厚的书——《印痕—解放日报创刊六十周年版面集粹》,然后一页一页地翻看着。

“解放日报六十年,领导与专家们选了当时的六十个版面,记述报史中的六十件大事。我拿到这本书之后,发现其中与我有直接关系的,竟然有五件,与有荣焉。人生短短几十个秋啊,所做的一些事能记载于历史,我深感荣幸。”

文化讲坛,就是其中的一件。对此,高慎盈说,文化讲坛在集团领导的靠前指挥下,从主题策划到嘉宾邀请,从论题设计到后续传播,我浸润其中十来年,交往300多位“影响力人物”,所收获到的,往往是“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因为邀请这些名人,就逼迫你做一些面谈前的功课,逼迫你去买书、看书,以求努力跟得上重量级嘉宾的思考脚步。这是巨大的压力,也是巨大的动力。视野的打开,格局的拓展,思维方式的激荡,是豁然开朗的人生关怀。所以我感怀,更是感恩。

年龄不饶人,走过四十年新闻路的高慎盈,退休之后,自然调整到“对得起生活”。

高慎盈认为,比以前更加重视家庭、后辈的温馨生活,比以前更加珍视“温州人”“乐清人”“高岙人”的家乡角色,比以前更加珍惜与友人、恩人的情谊交融,是生命的一种本真。

“避免与社会生活脱钩,这也是‘对得起生活’的题中应有之义。”高慎盈说,他退休后,之所以受聘担任韩美林艺术基金会战略发展专家兼新闻总监、正泰集团传播顾问、温州南怀瑾书院顾问,目的是让自己的生活,与社会不脱钩、不脱节。

为了让大脑呼吸新鲜空气,多方位地接受信息刺激,从而激发不断学习的自觉性,避免一种“老朽”现象——人一“老”脑就“朽”,如今,他每天都安排一定的时间读书,着重于纸质阅读、厚重阅读,“读苦书,苦读书”。他说,“读书是至关重要的生活方式。因为,所有的读书与思考,本质归于两个字的追求:文明。”

采访临近结束时,他想起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历史研究》开头所写的一句话:“事实上,文明才是观察人类世界发展的标尺。”

高慎盈由此认为,人生各个阶段的“对得起”,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要对得起文明。

记者采访手记

采访高慎盈老师的当天,上海的气温仍高达摄氏30多度,从出租车里下来,行走在烈日下,感觉脚底滚烫滚烫。

从乐清出发至上海,一路上,高慎盈老师多次发来微信,告知地址,吩咐是哪一幢楼,从哪个门进;还几次嘱咐,有一部电梯近几天在维修,只有一部电梯在运行,麻烦要多等一会儿。到达上海时,他再次吩咐,电梯需要多等一下,辛苦了。

电梯到达,高慎盈老师提早在门口等了;进门后,他赶紧让记者先坐下,同时送上两杯茶,他说:“这杯是冷的,这杯有点热,你看看,想喝冷的还是热的。”

采访之后,他用家乡话说,乐清人习惯,人客走来,要吃点心。当记者表示还有其他任务时,他说,那太辛苦了,点心都不吃,怎么好意思啊。

点点滴滴无不让人感动。看见过世界,又让世界看见他的高慎盈,虽然是第一次面对面的采访,但平时的微信联系及沟通,让人看到了一个善良的文化人。

古人说:“真味是淡,至人如常”。真正的高人,不是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的,而是与普通人没什么两样。周到体贴、平易近人,相处起来让人感到如沐春风般的舒服,高慎盈老师就是一位这样的人。

来源: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 叶长一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暑假日记英语作文 敬畏作文 平凡的作文 初二作文辅导 互相关爱的作文300字 我是小小啄木鸟作文 美是到处都有的作文 初一语文月考作文 初秋的风作文 鹅鼻嘴公园作文 写博物馆的作文 不期而遇的幸福作文 动物性格的作文 第一次受打击作文600字 原来如此的作文 北京高考作文题 开心的那一刻作文 儿童节英语作文带翻译 什么了不起的作文 打枣作文200字 关于心态的作文800字 难以忘记的一件事作文 盼雪作文 互相关爱作文 有关于阅读的作文 成功的背后作文 关于天目湖的作文 小小发明家作文 自知之明的作文 我的收获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