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永志不忘!81年前的南京 是每个人心头的刺青……

2020-11-22 04:15:01
相关推荐

中新网12月13日电(何路曼 魏巍 李弘宇) “南京马路上尸首累累。有时要先移动尸体,汽车才能通行”——这是1937年12月18日,美国记者德丁在《纽约时报》上记录下的,当时南京的景象。如今,战火早已远去,但那时的满目疮痍,却早已刻在每个人心头,成为了抹不去的刺青。有一些人,他们一直在为传播历史真相不断奔走。在他们眼里,和平,不是一句空话。

资料图:民众走进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参观,感受“无声的控诉”。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从那以后的每一天,都是寒冬。

——《刺青》

就在几个月前,一部触目惊心的韩国漫画在网络刷屏,这部漫画名为《刺青》。该漫画以一位韩国慰安妇自述为原本,简而又简的画面,却比文字更触目惊心。

漫画中描述,她12岁时被日军抓走,被移送到一个军事设施。那里关着大约400名年轻的朝鲜女性,她们被迫沦为5000名日本兵的性奴隶。期间,她经历的日军种种暴行,令人发指!之后她们被带到中国,她与十几位女孩试图逃跑,但失败了。日军用酷刑折磨她们,在她们全身进行刺青。

有一天,她们被带到一个大坑旁,日军将她们推下去进行活埋。最后,是一位中国男子将她与另一位女孩救了出来。她虽然逃出生天,却逃不出这段惨痛回忆。那代表着耻辱的刺青,终其一生也无法摆脱。

2018年12月10日,南京大学生志愿者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上的遇难者名字“描红”。

重温这一历史事件,有助中日人民了解历史真相,吸取惨痛教训。

——高兴祖

为了追寻历史的真相,作为南京大屠杀研究第一人,上世纪60年代,高兴祖等四位南京大学教师带着七位学生开始对南京大屠杀进行调查研究。

高兴祖有很强的历史责任感。他不畏艰辛,亲历亲为,运用实证的方法,经过多年的实地发掘考查,查阅大量的档案资料,整理公布了丰富的史料,其中有许多珍贵的鲜为人知的第一手资料。

高兴祖撰写了上百篇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论文,用事实证据驳斥了日本右翼势力的谬论,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学术尊严,亦同时打击了日本右翼势力的嚣张气焰。

资料图:中学生向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鞠躬。泱波 摄

我甘愿做一根细微的“毛细血管”,助力还原历史真相,以悼同胞。

——张定胜

出生于1969年的南京人张定胜,并没有亲历过这座城市最惨痛的日子。然而他与南京大屠杀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的爷爷,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他的外公,是一名毕业于黄埔军校的抗战老兵;而他自己,也从没有停止过找寻这段历史的真相与证据。

上世纪80年代,《南京报》上一幅侵华日军屠杀中国人的照片,让年仅14岁的张定胜震惊不已,“日军拎着一颗中国人的人头,得意洋洋的样子把我惊呆了。”从此,他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奉献给了抗战史探寻上面。

35年里,他的足迹踏遍了南京主城及周边地区260多处南京保卫战和南京大屠杀遗迹旧址。35年里,他撰写了60多篇寻访研究文章,绘制了南京保卫战和南京大屠杀遗迹旧址寻访地图。

他说,“我甘愿做一根细微的‘毛细血管’,用自己的勤奋和坚持,助力专家教授还原并印刻下历史的真相,以悼同胞、以慰先烈、以醒后人。”

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会长童增在要求日本政府反省、谢罪、道歉、赔偿的函件上签字。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供图

历史是不容篡改的,也是不能忘记的。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

——童增

为了给受害者讨回公道和尊严,被称为“中国民间对日索赔第一人”的童增,不懈努力了20多年。

就在国家公祭日即将来临之际,童增致函日本政府。他希望日本政府对南京大屠杀进行认真反省谢罪,对所有二战受害者真诚道歉赔偿。

他说:“今天,虽然中日关系有所缓和,但并不意味着日本政府能够逃脱当年的战争罪责,历史是不容篡改的,也是不能忘记的。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

童增曾表示,通过对日民间索赔运动,令西方更多国家的人们了解到这段血腥的历史。

12月12日,“国家公祭日”前,扬州大学生寄哀思。孟德龙 摄

记录应该被永远铭记的过去。

——美国导演罗思

同样希望西方国家了解这段历史的还有美国女导演、奥斯卡奖得主瓦妮萨?罗思。她用一部纪录片,再一次把那段黑暗的历史告诉世界,把那些血与泪的故事流传给后世。

她所执导的纪录短片《女孩与影像》,今年4月在美国首映。影片讲述了如今已89岁高龄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老人的遭遇。

罗思直言:“绝大多数西方人对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知之甚少,这也正是我为什么要拍这部影片的重要原因。”她希望这部纪录短片能被全世界尽可能多的人欣赏到。

影片的电影剪辑师利维奥?桑切斯也表示,这段历史在西方没有多少人知道,我们希望能让西方观众更多了解这段悲惨的历史,记住过去的悲剧,才能防止历史重演。

资料图:4月4日,日本友人松冈环女士将她30年间记录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证言影像资料捐赠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自1988年起,松冈环女士多次来到中国,在南京和周边地区寻访南京大屠杀亲历者,并用DV和录音机记录下口述历史材料。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日本只有拿出谢罪的勇气,才能赢得亚洲邻国的尊敬。

——松冈环

今年5月,日本电视台也播出了一部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这部时长约45分钟、题为《南京大屠杀2——检验历史修正主义》的纪录片,通过在中日两国搜集到的一手历史资料,驳斥了日本国内试图否认或篡改南京大屠杀的错误行径。

这部纪录片可被视作是2015年10月4日播出的同名纪录片的续集。上部纪录片中公开了大量对参与到南京大屠杀中的原日本军人的采访,直接证明了事件的真实性。但随着节目的播出,一些人对节目进行攻击,质疑史实的真实性。

的确,81年后的今天,一些日本人仍在否认南京大屠杀。日本铭心会负责人松冈环女士始终认为,这一历史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责任完全在日本一方。没有彻底清算战争责任,对日本人也是一种不幸。她表示,“日本只有拿出谢罪的勇气,才能赢得亚洲邻国的尊敬。”

21年前,松冈环在日本登报征集线索并开设“南京大屠杀热线”,收集有关侵华老兵的信息,开始了对加害者一方的取证调查,6年后,《南京战?寻找被封闭的记忆——侵华日军原士兵102人的证言》一书在日本出版,揭露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

30年来,松冈环女士不间断走访、收集资料,整理出书籍、证言集、照片集等,已自费制作了三部电视纪录片,并计划自费制作第四部。2018年4月4日,已经年过七旬的松冈环女士,将她在30年间记录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证言影像资料捐赠给纪念馆。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张纯如青铜塑像脚下摆满了鲜花。朱晓颖 摄

历史的真相将一直传播

据统计,登记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已不足百人。就在国家公祭日前夕,又有两位94岁高龄的幸存者去世。

历史见证者正在凋零,但传播这段历史的人数却不断增加。他们,为挖掘更多证据,呕心沥血……

就像华裔女作家张纯如所说:“我相信……真相是不可毁灭的,真相是没有国界的,真相是没有政治倾向的。我们大家要同心协力,以确保真相被保存、被牢记,使南京大屠杀那样的悲剧永不再发生。”(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美丽的校园600字作文 有关文化自信的作文 醒来作文600字 作文题目空几个格 散步作文600字初中 关于扫雪的作文 雅思大作文字数 身边风景也动人作文 一次旅行作文300字 几分甜蜜在心头作文 人与自然作文800字 我的家乡哈尔滨作文 英语四级作文真题范文 关于事的作文300字 有关师生情的作文 抓娃娃作文400字 关于做家务的英语作文 春到校园作文 保护环境作文200字 介绍自己家人的英语作文 吃火锅的作文400字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文 高考优秀作文600字 河南省中招作文 父亲节作文300 打屁股沟作文 我最崇拜的人英语作文 打羽毛球作文600字 温暖的阳光作文600字 冬至包饺子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