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一年级就被学校劝退的小女孩后来怎么样了?

2020-11-22 19:00:01
相关推荐

有一个小女孩,上一年级一个月就被学校劝退了。

老师对她的妈妈说:我实在是教不了您的女儿了。

她自己玩,不好好听讲也就算了,还影响到其他的小朋友。

怎么说也改不了。

觉得课桌的抽屉是可以翻开的,觉得太好玩了。一节课就能开合课桌几十次,引得所有小朋友都在看她,老师根本上不了课。

所以,她很多时候都被罚站。

她还太爱讲话了,能一节课说个不停,她坐在窗口的位置上,要是正好路过一个人,她就能和人家说半天话。

她还是个好奇心太重的小姑娘。

有一次,看见地上铺了一张报纸,她就很好奇的蹦在上面,想试试是什么感觉。

可谁知,那是学校厕所掏口的一个水泥盖子被打开了,学校负责修理的校工大哥哥正好那时去取工具了,怕臭气浮上来,就在上面临时垫了一张报纸。

可想而知,这个小女孩一下子就掉了进去,还好大哥哥及时发现,那一天,她足足洗了七遍澡,才把自己给清理干净。

还有一次,她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路中间堆了一堆很高的沙子,她在想,跳在沙堆里会是什么感觉呢?

她就背着书包,手里提着拎着鞋袋“扑哧”一声跳了进去。

可谁知道那不是沙堆,而是一堆抹墙的灰泥,她就这样陷到了灰泥里面,一直没到她的胸口。

她拼命想挣扎出来,可是只要一动,脚下就又滑滑的往下陷,如果不尽力止住,脑袋都有陷进去的危险。

她只好努力保持不动,然后向路过的阿姨小声叫一声“哎”。

可是人家都以为是小孩子在做游戏,只是笑笑就走过去。

还好妈妈不放心出来找她,当沿路来找孩子的妈妈看到在高高的沙堆上面露出小豆豆的脑袋后,真是吓了一大跳,最后妈妈连拉带拽把她拉出来。

妈妈说:下次能不能先看看到底是什么,观察一下,再决定要不要跳进去。

这个小女孩名叫小豆豆,所以她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被学校给退学了。

妈妈想,才一年级就被退学,如果让孩子知道了,该多伤孩子的自尊心啊。

因为即使和小豆豆说了,她恐怕也不会理解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吧。

如果因为退学这件事,在孩子心里留下了自卑的情结,那就不好了。

等她长大以后,再找机会告诉她吧,妈妈是这样决定的。

所以,妈妈带她去了另一所学校。

这所学校就叫做巴学园。

在那里,小豆豆遇见了可敬可爱的小林校长。

并且和小林校长整整聊了四个小时的天,小豆豆开心极了,从来没有人肯耐心听她说四个小时的话。

最后,小林校长对小豆豆说,从现在起,你就是巴学园的学生了,明天就来上学吧。

就这样,小豆豆开开心心的就转了学校。

小豆豆的妈妈并没有对小豆豆说:你给我老实点,表现好点,如果这个学校再面试不上,就没有学校肯要你了!

也并没有对小豆豆说:一年级就被退学,你怎么就搞成这样,你怎么就不能和别人一样,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丢脸的孩子!

在当时,小豆豆也没有被贴上多动症的标签,也没有被家长带着去医院检查有无多动症,是否需要药物治疗。

小豆豆被退学的事,一直被妈妈藏在心里,一直到20年后,小豆豆上大学的时候,妈妈才告诉了她。

小豆豆长大了,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本来就极具生命活力,不怕挫折,越挫越勇的小豆豆更是极大的发挥了自己的性格特色,善良、活泼、能够敏锐发现别人的需要,成为了一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她主持的节目非常受欢迎,并且还成为了日本著名的作家,著名电视台NHK最受欢迎的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

她将自己小时候的这段真实经历写成了《窗边的小豆豆》,而书中的教育理念发生在七十多年前,二战结束前的东京。

她是黑柳彻子。

小豆豆小时候所接受的教育,即使在今天读来,依然觉得非常理想,理想的就象是个美好的梦。

“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出版后,收到了来自日本各地孩子的来信,其中最让人伤心的是一名女高中生从少年管教所寄来的,来信中说:“如果我有一位像小豆豆妈妈那样的母亲,或者遇到像小林校长那样的老师,也许我就不会到这个地方来了.........

我们到底需要给孩子怎样的教育?

在中国,关于教育的争议和矛盾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对于教育的思考、反思和选择,对于中国的家长们来说,是焦虑的最大来源。

公立教育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遭到这样多人的垢病和吐槽。

公立教育也一直不停的在改进,变化,然而收效甚微。

再看那些形形色色的“新”教育。

面向出国的私立学校,以兴趣、多元化为主,但是学费高昂,一般家庭承受不起。

而无论公立还是私立,只要是以国内高考为导向的学校,那么刷题和考试会是整个学业生涯的主流。

除了这两类,还有不少探索孩子身心健康,良性发展的新式教育。比如李跃儿老师创办的巴学园,比如在中国不少地区的秉承华德福教育理念的很多学校。

很多新式教育都会引用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一句话:“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听上去很美,很动心,可是怎样落地?

我们的孩子到底需要怎样的教育?我们教育最终的目的又是什么?

新式教育提倡的是对孩子人格、能力的培养,是从“人”的角度出发,对孩子的培养是以现实世界为舞台,终生为目标。

而我国以高考为主的应试教育整个系统所负担的功能是层层的淘汰和选拔。

我们以为经过多年的扩招,我国的大学普及率已经很高了,其实不然。

全国人口中,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只有12%,本科以上学历就为数更少。即使如今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了48.4%,但是其中一半以上仍是高职院校,而普遍的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如何,相信大家都心中有数。

而为数不多的那些985,211因为受到教育政策的影响,国家每年都在不断加大投入,尤其是为了推出几所世界一流大学 ,教育经费更是投向那些头部高校。所以造成了高校资源和质量上非常的不均衡和差距过大。

因此,几乎所有家庭的孩子都为了争抢那些为数不多的一本院校名额,所以才使得这个选拔机制竞争更加激烈。

而因为高考的竞争激烈又倒逼了高中、初中、小学甚至是学前教育优质资源的争夺和竞争。

在这种淘汰和选拔模式下,想让公立教育变得多元、注重心灵、人格的培养,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

这也是我们看到了教育改革改了几十年,但却收获不大。作业沉重的时候,家长不满意,当减负之后,家长们更是焦虑重重,孩子们早早放学之后,反而都被送去了各种课外辅导班。

我的邻居专门把孩子送到了一所口碑不错的公立学校,那年学校素来以作业严格而著称。可上了一年级以后,她开始焦虑了,我问她为什么?她说现在教育局规定,二年级以下不可以留书面作业,因为现在孩子们的视力都太差了。

好吧,作为一年级的孩子,不应该就是学好拼音,把字练好吗,孩子们即使视力差,也绝不是写作业写的,少玩一会儿手机、电子产品就好了。

可想而知,这项规定能实施多久,家长们又会如何应对?

目前高考的形势如此,家长们如何敢带自己的孩子脱离这种应试教育体系,如果不是自身实力强大,普通人家的父母敢不在乎成绩,不在乎升学这条路吗?我不敢。我相信绝大多数普通家庭都不敢。

那么,既然生在中国,那就老老实实的按应试教育走呗,纠结啥呢?

问题是,家长们全都心知肚明,真实的世界绝不是靠唯分数论来运作的。

在高考这一层层过滤和淘汰的筛选机制下,最简明最有效的量化数据就是分数,所以考试分数是学生的命根。

可是,孩子们长大以后所面对的是整个复杂而又矛盾的世界啊。

这个世界不止有黑白,还有大量深浅不同的灰。考试有标准答案,可是人生的每一次选择和决策,从来都没有标准答案。

人生的考试就是要每个人在面对没有正确答案的世界里,找出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

回想一下我们的人生历程,我们花了十几年时间学会了应试教育的那一套东西,当自己踏入社会以后,最初的那几年都是蒙圈的。

因为应试教育的标准答案,不允许我们独立创新和独辟蹊径。

而踏上社会之后,我们进入一家公司,开始做文案的时候,发现这不是命题作文。消费者到底想要什么,品牌方想要达到的效果和市场实际需求之间到底差距有多大?需要我们在大量的数据之间去寻找、发现那一点点规律。我们做了财务,发现实际走账的大有玄妙,和课本上的完全不同。

我们做了销售,推进一个项目时,发现不是自己一个人能做好就可以了。而是要协调多方资源,从人员分工、调整,项目进度,客户沟通及跟进,还要协调上下级关系,甚至还要提防同事之间的挖墙角。

这些都需要思辨的能力,洞察世事的能力,出色的表达和沟通能力,以及领导和把握大局的能力。

而这些能力,都有一个前提。

就是要从小逐步去学习和认识这个真实世界运行的规律。

地球运行的规律,经济运行的规律,植物生长的规律,商业和公司运行的逻辑,历史发展和国家变迁背后的规律。

而这些在应试教育中,我们学到的知识是碎片的,不完整的,也是很少去思辨的。

我其实发现,很多小孩子,无论男孩、女孩,在小时候他们都对这个世界产生极度的好奇,他们会问很多为什么,如果你给他们一本太空或者植物、昆虫的书,他们都会很感兴趣,孩子们都在努力的去探索和感知自己成长的这个世界所运行的规律。

而这些,在应试教育系统中,都是不被提倡的。

应试教育中不提倡的,恰恰是现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所以,我们以及我们孩子的人生,基本都被切分成了两个阶段。

先用十六年学习通过考试,毕业后再从头开始学习应对人生。

看看那些年轻人,被大V们一遍遍的贩卖焦虑和收割,被情感大V、财经大V们那些人生至理名言和毒鸡汤感动的稀里哗啦。

而这些,原本在价值观形成的青少年时期,旺盛的求知欲就该被满足和引导。

到底该怎么做呢?

既然应试教育的学校中无法给到这样知识和能力,那么只能由家庭教育来补足。

家庭教育应该和学校教育有分工和协作。

只是这样,为人父母就得不断的成长、学习,成为孩子情感、精神、心灵的合作者和引导者。

而不是一味的逼着孩子非要考一百分,逼着他上各种补习班。

因为,孩子长大之后,他所面对的世界,绝不是他当年考了一百分还是60分的能力,而是面对压力和困惑时,如何认清自己,认清环境,做出判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种解决方法。

未来之路很长,世界也很大,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来成长。

共勉。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三年级童话故事作文 关于秋的作文 欣赏自己作文 自然景物作文 家乡的秋天作文 听雨作文 说明文400字作文 关于实验的作文 中考作文满分范文 我们的校园作文 我的小伙伴作文 我爱妈妈作文 教师资格证作文 800字作文大全 研究报告作文 初一作文大全 英语六级作文 美丽校园作文 一瞬间作文 传记作文 专升本英语作文 综合素质作文 小伙伴作文 感悟人生作文 作文评语大全 往事作文 竞赛作文 见闻作文 初中作文范文 作文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