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如何看待五年级女孩缪可馨坠楼事件?

2020-11-23 01:50:01
相关推荐

我据媒体报道,6月4日,江苏省常州市5年级小学生缪可馨,从教室跑出后翻越栏杆坠楼身亡。

6月12日,常州市金坛区政府办、教育局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称,未发现当天课堂中存在辱骂、殴打学生情况,“排除他杀”。

对于这一结果,家属并不认可,随即通过微博“缪可馨世界第一可爱”和豆瓣“缪可馨坠楼案”账号爆料,质疑这一结论。

从网上披露的这些“爆料”中,不少内容是关于缪可馨小朋友的生活日常、奖状、作文等。

在家属提供的这些信息给人的感觉是,一位品学兼优,乐观懂事,家人疼爱的小朋友,怎么会无缘无故选择轻生呢?这背后是否另有隐情?

在家属的“爆料”以及自媒体的推波助澜,这一事件在网络上激起了公众极大的情绪。

但是,仅凭家长的“爆料”和自媒体的评论,就代表了全部的事实和真相吗?

作为一个老师,我非常理解家长的心情,也非常支持家长通过正规途径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我也深知,普通百姓维权的不易,也非常理解家长通过拉横幅、网络发帖等方式维权的处境。任何人在这种情况下都很艰难。

可是,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舆论完全被带跑偏了。

“在事实不清晰的情况下,很多讨论都是建立在想象、猜测、推论的基础上,这既不科学,也不利于在事件中找寻明确的责任归属。”

令人不解的是,在事实并不清晰的情况下,舆论却急于给涉事老师“判死刑”,仿佛断定涉事老师就是“杀人凶手”。

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在没有权威的第三方介入调查的情况下,作为围观者的我们应该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关注事实真相。在此事实真相尚不清晰之前,不应该妄下结论。

中国人讲究“死者为大”,家长作为最大的受害者,更加容易获得公众的同情和支持。

相反,社会舆论对老师充满揶揄,这使得老师在类似的事件中,明显处于被动。

老师不仅要承受学生的死带来的伤害,还要遭受来自舆论潮水般的指责,攻击和谩骂。

前不久,广东一家长在网上举报自己女儿的老师明知学生患有哮喘,仍罚跑10圈,致其吐血。

后经警方调查证实,系家长编造,雇人炒作。

在真相公布之前,涉事老师承受着多少舆论的压力。真相公布之后,又有多少人为自己的错误言行道歉?

家属的豆瓣和微博的“爆料”帖子我都认真看了,可能是因为种种原因家长没有拿到更有说服力的证据。

也可能是一时之间家长难以接受这种结果,进行有罪推定,寻找老师“劣迹斑斑”的各种蛛丝马迹来告慰自己受伤的心灵。

可是,至少到目前为止,我始终没有看到有充足的证据证明,老师的行为和孩子的坠亡之间有因果关系。

接下来,我将对家属的这些“爆料”一一进行分析:

1.往届生“爆料”。

这是家属贴出的涉事老师往届学生的留言,在微博中,家属并未给老师的名字打上马赛克。

问题是,往届学生的留言就能够证明是涉事老师的责任?

首先,对于一个老师而言,即便自己再优秀,再负责任,都会有学生不喜欢。比如,温柔的老师,有学生会说老师没有威严。严厉的老师,有学生会说老师太凶了。

而且,有些学生你对他严格要求,他并不理解,觉得你这是针对他。所以说,众“生”难调。

其次,如果这位网友说的确有其事,建议相关部门予以调查,让道德的交给道德,法律的交给法律。

再者,老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有其历史背景,对此,全社会不能无限追责。

90年代,我读小学那会,就因为有一次上课没有认真听讲,就被老师罚跪讲台,打过耳光。在那个年代,老师打学生被认为是天经地义,家长也会认为“打得好”。

随着时代的发展,体罚已经不被社会接受了,老师也改变了教育教学方式。

可是,我们不能以现在的标准去无限追责老师在特定年代的教育教学行为,这对老师来说,并不公平。

最后,我想说的是,不管怎样,这位“往届学生”说的是真是假,都和这起事件没有因果联系。

就像,你不能因为“窃格瓦拉·周”曾经偷过电瓶,现在你电瓶丢了,就说是他偷的。应该就事论事,用事实和证据说话。

在这一事件中,真正有价值的信息是,那一天,在那间教室里,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是有待进一步调查的。

2.爆料涉事老师的其它违法违规行为。

在家长的“爆料”中,不少是关于涉事老师的信息。根据家属方面的说法,涉事老师曾收受家长红包,之前有过体罚学生的情况。

涉事语文老师曾经办过课外作文班,而缪可馨报了别的作文班,家属怀疑老师因此对其产生看法。

在学校里,缪可馨有没有在遭遇不公正的对待。这些信息,学校和当地教育部门应该予以正面回复。

但是,在正式结果出来之前,公众不应该武断的认为,一切都是老师的责任。

当然,对于家长群中多名家长为老师点赞,这一行为极为不妥。

3.缪可馨的性格特质和心理品质

从家长提供的这些零碎信息(生活视频,作文截图)来看,并不能得出小朋友的性格和心理品质。

任何一个小朋友,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候,都有其快乐的时刻。任何一个小朋友,都有其可爱稚嫩的一面。

对于家长来说,要找到这些片段,实在是太过容易了。但不能由此得出,是学校的责任,与家庭环境无关,这样的结论。

也有声音说,缪可馨之所以做出这么反常的行为,不是因为学习上的事情,而是因为父母生了二胎,让她觉得“不够爱她了”。那么,这种家庭影响论究竟成不成立呢?(via 光明网)

关于中国式亲子关系的问题,有着太多鲜活的案例。

杨仁荣,是江西省抚州市宜黄高考状元。在父亲的口中,杨仁荣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家里贴满了奖状,也是全家的骄傲。

与家里失联9年,直到母亲患病通过媒体求助,才与其取得联系。杨仁荣自述:我没出息不敢回家,承认自己不是天才挺痛苦。

家长眼中的杨仁荣和杨仁荣眼中的自己发生了一定的偏差,导致其与家长之间产生隔阂。

这种现象在中国式家庭中,还较为普遍。

就像我从小到大基本上和家长不怎么说话,但是在朋友面前,是一个非常活泼和话多的人。

同样的,自从成为老师之后,发现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很多家长会和我说,“我家的孩子和我们多一句话都不会说,他在学校有朋友吗?会和人交流吗?”

可见,随着孩子的渐渐长大,其实,很多家长可能对孩子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了解。相反,家庭环境会极大地影响一个孩子的成长。

其实,要还原缪可馨小朋友的心理品质和性格特点,并不难。如果媒体能够从家庭、学校和街坊邻居等多角度探析,要接近真相,并不难。

就目前的信息来看,家属方面提供的信息很多,网友们脑补的情节很多,而涉事学校和相关部门,主动回应的较少,这也使得老师和学校方面非常的被动。

这也反映了,不论是学校还是我们的主管部门,在处理舆情方面,经验不足,手段较为单一,这也客观上也为舆论的发酵推波助澜。

4.作文“传递正能量”

02:34

坠楼女孩作文老师详述课堂经过,家属:说女孩抄袭是泼脏水

更让人不解的是,老师关于“传递正能量”的作文评语居然让涉事老师成为众矢之的。

我不是在为正能量背书,我只是在陈述一个基本的事实:在大型考试中,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则就是传播正能量(讲述好人好事),传播负能量是很难拿到高分的,不能表达自己,这也是为什么学生写作文喜欢套作的重要原因。

学生作文和分数直接相关,而全社会对于学生和老师的评价标准都是分数。

而且现在不仅是在考试中如此,现在整个大环境都在要求个体要多“传播正能量”。

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出于对自我利益和学生发展的考虑,指导学生“传播正能量”,完全属于情理之中,何错之有?

虽然我个人认为小朋友的作文没有不正能量,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多元表达。

但是,不管怎样,我们都没有权力去苛责一个个体以一己之力去对抗整个教育环境,这不公平。

老师也是要生活的,总不能要求他们冒着丢掉自己工作的风险去做一些事说一些话吧。

如果实在要批评,那也应该是批评以分数为导向的教师评价体系。

如果实在要批评,那也应该是批评要求写正能量的中高考。

不考虑个体所处的环境,就妄下结论,横加指责,在我看来,这就是流氓逻辑。

不去探究这些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只是简单的把锅甩给老师,在我看来,这就是挑软柿子捏。

如果大家都喜欢挑软柿子捏,最后的结果只会是:弱者与弱者间的互相伤害。

最重要的是,大家一起反思,这是我们想要的“正能量”吗?

当然,我希望,老师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应该尊重多元价值,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自由,让他们能够成长的更好。

5.学校“无限责任”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趋势,就是任何事情,只要发生在学校,学校就难逃干系。难道学校真的是万能的吗?

6.写在最后

目前,涉事老师已被停职。官方也正在与家属协商补偿事宜。

“当我们讨论那么多,回头看看,其实最迫切的、最需要的、最能够实际解决问题的,还是还原缪可馨跳楼前后的因果链条,窥探孩子的内心世界,探求究竟是什么让她抛弃恐惧和不舍,纵身一跃。而一份详实的调查报告,不仅仅是为了查清楚缪可馨的真正死因,同时也是为了让教育者从类似的事情中吸取教训。总之,我们不能让一个孩子,就这么不明不白地离去。”

同样,在事实还不清晰的情况下,也不能让一个老师,承受这么多的攻击和指责。

如果最后事实清楚,还是那句话,道德的交给道德,法律的交给法律。

作为老师,这个事情,教训太过深刻。对于任何一个老师来说,无论最后事实真相如何,都是职业生涯不可承受之重。

所以,这里我提醒各位同行,身为老师,一定要堂堂正正,身正不怕影子斜,这样我们教书育人才有底气。

另外,我也呼吁全社会要善待老师。

这让我想起,前不久,某高校一大学生在考场上作弊,被老师当场抓获,之后学生跳楼坠亡,当事家长指责监考老师和学校,“未及时安抚”。

一个成年人作弊还要老师安抚,安抚什么?

“下次作弊小心点?”还是“作弊都是小事情,学校不会处理你的?”

不得不感慨一句,现在当老师真的很难。

我们要步步为营,说的每一句话都要严丝合缝,小心谨慎的保护着自己,暴风雨来临之后,我们的任何一句并不得体的话都可能成为众矢之的。

可是,谁能保证自己这一辈子,说的每一句话都恰如其分的准确和得体呢?

最后,从公开的报道中,可以看到今年已经发生多起学生自杀事件,在此也呼吁全社会关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于这样的悲剧,任何家庭都难以承受!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三年级一百字作文 四年级写人作文 景色的作文300字 英语高分作文 想象力的作文 志愿服务作文 英语作文读后感 一个字的作文 感想作文400字 六年级语文下册作文 四年级100字作文 四年级作文写人 坚持的作文题目 出炉作文 写人的作文600 二年级作文50字 青年担当作文 文竹作文 昙花作文 作文我的妈妈怎么写 想象作文四年级 协作文档 介绍我的家乡作文 作文辅导老师 关于自我的作文 雪400字作文 英语作文推荐电影 写人类作文 书作文300字 写事5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