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初一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20-11-23 01:50:01
相关推荐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7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据说下雨的时候看姑苏会更接近她的灵魂,春绵、夏暴、秋瑟、冬冷,无论哪种情行下,雨水会洗出水乡的原色,或浓或淡,或疏或密,都有着姑苏的线条和yùn( )味。yōu( )然流淌的小河、挂着鸟笼的临水露台、带点jīn( )持感的青石板路、体态大到与小街不成比例的老树、满脸褶皱而表情淡然的阿婆,与我们温暖相遇。一场雨,让姑苏退回到时间的更深处。慢下来,人不多,独白与níng( )望,出神或沉致,不再是一个夕日的梦。

(1)请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yùn( )味 yōu( )然 jīn( )持 níng( )望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①____改为____ ②____改为____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者、篇名。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 )《登飞来峰》)

(4)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5)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龚自珍《____》)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7)水何澹澹,________。(曹操《观沧海》)

(8)________,惟闻女叹息。(《木兰诗》)

3.名著阅读。

(1)下列关于名著内容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鹦鹉螺号上的人睡的是大叶藻做的床,穿的是贝壳类的足丝制成的衣服,他们还用墨鱼(乌贼)的分泌物来制成墨水写字。

B.在《五猖会》一文中,我兴奋地笑着跳着,想去东关看庙会。但出发时,父亲却让我背诵《中庸》,背不出来不许我去看庙会。

C.祥子从农村来到军阀混战的上海,省吃俭用,终于买了第三辆车,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后来娶了虎妞。

D.悟空看见观音菩萨手中有一顶嵌金花帽,抢过戴在头上,从此头戴金箍;取经成功后,在悟空要求下,唐僧除去了悟空头上的金箍。

(2)在《骆驼祥子》中,祥子送曹先生去看电影,在茶馆里碰见饿晕在地的老马和他的孙儿小马。这件事给祥子带来怎样的思想转变?

4.请为下面的新闻拟一则标题,不超过15个字。

本报讯(记者 姜锋)昨天晚上,第十六届文华奖决赛结果在上海揭晓,苏剧现代戏《国鼎魂》摘得文华大奖。这是继滑稽戏《一二三、起步走》、滑稽戏《青春跑道》之后,我市专业舞台艺术作品再次荣获这一国家级政府最高奖。近年来,我市舞台艺术创作进入新时代后,正在由“高原”迈向“高峰”。

苏剧发源于苏州,多巨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昆曲、评弹并称为苏州艺坛的“三朵花”。由苏州市苏剧传习保护中心创排的《国鼎魂》是江苏省参评第十六届文华大奖唯一大戏,讲诉了苏州潘氏一族保护并捐赠大盂鼎、大克鼎的故事,描绘了华夏子孙重礼崇文、守护文脉的家国情怀,谱写了一曲为国护宝、九死不悔的“时代正气歌”。

第二部分

阅读下面这首六言绝句,完成下列小题。

过山农家

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①焙②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注释】①嗔:嫌怨。②焙:用微火烘。

5.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赏析其中的表现手法和作用。

6. 这首诗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

阅读(甲)(乙)两篇文言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失,可据理臆断欤?

(选自《河中石兽》)

【乙】楚人和氏①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②其左足。及厉王薨③,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④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恶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选自《韩非子·和氏第十三》)

【注】①相传名为卞和,春秋时楚国人。②刖:读yuè,古代一种断脚的刑罚。③薨:读hōng。古代大臣或诸侯的死。④璞:未经加工藏有玉的石头。

7. 选出对加点字理解错误的一项( )

A. 如是再啮:冲刷《河中石兽》

B. 宜乎众矣:应当《爱莲说》

C. 关山度若飞:越过《木兰诗》

D. 即更刮目相待:更加《孙权劝学》

8.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

②王闻之,使人问其故。

9. 甲乙两文分别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日前,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报告发现,虽然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期刊的阅读时长有所增加,但纸质媒介的阅读时间整体较短,人均每天读书、读报和读期刊的时间总和不及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的一半。在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中,49周岁以下中青年群体是主要人群,50—59周岁人群仅占10.6%。

【材料二】

图l《厚度决定高度》(上图中也是这六个字) 如图《阅读成就梦想》

【材料三】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下表是某同学搜集到的本校学生阅读情况:

点击

【材料四】针对数字化阅读越来越普及的现象,专家们各抒己见:

徐升国(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数字阅读基本以浅阅读、碎片化阅读为主体,阅读的主要内容并不是电子图书,而是一些相对轻松娱乐、篇幅较短的文章等。这跟数字阅读主要载体——手机自身限制有关,屏幕小,相对而言很难进行深度、长篇的阅读。综合起来看,纸质书能提供系统的、体系化深度阅读,目前并没有好的数字阅读载体可以实现替代。

严锋(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数字阅读时代后,所有过去阅读不能发生的地点和时间,现在都被阅读抢占过来,所以整体来看,人的阅读时间是增加的,只是媒介变了。电于阅读不仅在量上迅速扩展,在质上同样是提高的,它走出了过去传统、封闭的阅读空间,人更容易接触到关于书的推荐信息,专家荐书、社交媒体荐书也都开始成为日常。电子阅读使得人在不同阅读材料、对象间穿梭跳跃,完全打破了书的物理形态的局限。

10. 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A. 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期刊的阅读时长有所增加,纸质媒介的阅读时间整体较短。

B. 由“某中学学生阅读调查表”可以看出,近年来这所学校喜欢阅读的学生人数逐年增长,并且喜欢纸质阅读和喜欢数字化阅读的学生人数同步大幅增长。

C. 徐升国认为数字阅读的主要内容是一些相对轻松娱乐、篇幅较短的文章,很难进行深度、长篇的阅读。

D. 严锋认为数字阅读在质和量上都得到了提升,数字阅读使读者和书的关系突破了传统阅读的限制,是一种创新。

11. 假如你是学生会宣传委员,请从材料二提供的图片中选择一幅作为学校“读书日”活动的宣传画并说明理由。

12. 请根据上述材料内容,谈谈你对未来数字化阅读与纸质阅读发展趋势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空屋

唐池子

①老家花湾的祖屋空了,成了花湾最后一幢空屋。

②我家祖屋是爷爷买下来的。木结构的老宅子,古老宽阔。宅子后面是茂盛的竹山林。当年爷爷凭精湛的木匠手艺,赚了一笔钱,渡过河买下宅子安家花湾。

③等我们出生长大,宅子已至暮年。记得我上初中那会,外面落大雨,屋里落小雨。下雨天第一件事是四姊妹拔腿飞奔找盆接漏雨,妈妈则冷静自若地指挥。

④好多次妈妈和父亲商量盖新房,父亲不响;妈妈找父亲吵,父亲还是不响。

⑤最后父亲摊了自己的底牌:“造屋不如育人,唐家的每分积蓄都得花在孩子的教育上,任何人不能动一分。生活再艰难,咬咬牙就过去了,孩子的教育绝不许吃亏。”父亲说话时眼光一一掠过我们,“记住爸爸的话,只要你们有志气读,我就有能力供你们读,就是读到外国去,爸爸也认。”

⑥爷爷留下的老宅子虽然老旧,但给童年留下许多珍贵的记忆。两条家蛇曾与我们共居一宅多年,我的小说《花湾传奇》就是写这段记忆。木结构的房子与自然契合,我在老宅子的幽深神秘里,听见天地万物呼吸的声音:结蜂窝长绿藓开野花的墙壁,摆嘎吱嘎吱纺纱机的黑阁楼,蹲在青石板、老用那双黄宝石眼睛仰着没脖子的头呆呆望我的老蟾蜍,春天从黧黑瓦上冒出来、撑把带仙气小伞的洁白菌类……老屋中很多很多细节,像捞刀河的水,滔滔流动在我的血脉里。

⑦我上高中时父母实在是无奈生计艰难,把一片房出租给酿酒夫妇。到我上大学时,房子不再出租,基本恢复到原先的样子,只是老屋已经千疮百孔。

⑧我上大三那年,发生了大改变。从深圳打工的弟弟,回来提出要起新屋,而且要起那种两层的洋楼。在爸爸反时前,弟弟掏出了他的设计图纸,还有五万现金。那是弟弟挖到的第一捅金。精干的弟弟,首先让全家人实现了多年的梦想,住上了新洋房。

⑨这幢房子完全改变了爷爷老宅子的结构,焕然一新。那时乡村还很少套间洋房,房子建好后,成了花湾最漂亮的房子,人人羡慕不已。父亲很有些得意,下雨时,把左邻右舍喊拢到院子里坐,几排木靠背椅,一张大圆桌,边饮新茶嗑瓜子边看雨花落,那场面好像他们正喜洋洋欣赏一场雨幕电影。

⑩可惜辛劳了一辈子的父亲,没在新楼里住上多久,就在一次意外事故中突然离世。父亲虽然走了,一家人的心却贴得更紧了。这些年弟弟挑起大梁,承袭父亲精益求精的精神继续修整老屋的环境。节假日,大家从四面八方赶回来,尽享乡情亲情。

然而花湾已经不再是花湾。去年以来,乡路变得越来越窄,钢铁机器不分昼夜在附近挖掘施工,稻田和房屋已寻不着踪影,花湾变得面目全非了。

妈妈再不舍,也终是同意搬离。“你是花湾最后一幢空屋,是花湾人对故乡最后一点念想,能多留一天就多留一天哦。”搬家时妈妈眼泪汪汪转头低声嘱咐空屋。

我这次回老家,就是为了去看花湾的空屋。

即便是站在隔着院子的大门边,我感觉自己依然听见了空屋的心跳,噗咚,噗咚,噗咚。虽然祖屋空了,感觉却是满满的。这里盛着我们一家四代人多少幸福的记忆和爱!

(选自《文汇报》2019年5月27,有删改)

13. 说说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14. 母亲要盖新房,和父亲商量,甚至找他吵,父亲都不响。可是新屋落成后,“父亲很有些得意”,请分析父亲前后的行为是否矛盾。

15. 文中两处画线句都是写下雨时家人在祖屋中的活动,有何作用?

16. 文章题为“空屋”,却用了大量笔墨写老屋及新屋,试探究这样写的意图。

第三部分

17.作文。

生命中常会面临告别,告别亲友,告别家乡,告别幼稚,告别一段生活……你曾经告别什么?

请以“那一次,我告别”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如需本题答案解析,请私信回复“答案”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推荐一本书500字作文 感恩父母作文400字 堆雪人作文300字 他笑了作文500字 写事的作文800字 以感动为题的作文 我的童年生活作文 我不想长大作文 第一次走夜路作文 我的母亲作文500字 有家真好作文 我的乐园300字作文 高考微作文 关于桂花的作文 关于微笑的作文 小学生童话作文 初三优秀作文 运动会开幕式作文 他陶醉了作文 大自然的声音作文 学会宽容作文 同桌的你作文 生活的启示作文 戏剧作文 写海的作文 关于童话的作文 关于水的作文 呼唤作文 安全教育作文 回眸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