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文明礼仪·秀丽“秀”礼」行走稳重

2020-11-23 08:00:01
相关推荐

各位

又到了秀丽“秀”礼的时间啦!

今天,秀丽要为大家讲

“举止礼仪——行走稳重”

1

岭南儒学传播基地——德庆学宫(孔庙)

在古老的西江流域,

有一座千年古城——肇庆。

肇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吴勇强 摄

在这里的德庆县孔庙

是我国南方现存

最古老、规模最大、最具特色的孔庙,

1996年11月,

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德庆孔庙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四年

(公元1011年),

重建于元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

孔庙是祭拜孔子、学习儒家著作的殿堂,孔子学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早就传播到东南亚、欧洲和美洲,形成世界范围的“孔子文化圈”。1984年美国出版的《人民年鉴手册》中把孔子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1988年1月,全世界75个诺贝尔奖得主齐聚巴黎发表《巴黎宣言》,强调指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更好地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德庆孔庙是岭南儒学的传播基地,

从北宋至清朝,

充分发挥其兴学育才、

祭孔尊儒的基本功能。

宋代大儒周敦颐到德庆游历,

端溪(德庆)县令因仰慕周敦颐而创建濂溪书院,

这是德庆最早的书院。

每年的9月28日,全世界的华人代表聚集在德庆孔庙举行祭孔大典。每年的新学开学之际,孔庙也会举行“开笔礼”,学习执笔、认字、写字、读书,是人生中的第一次“大礼”,教授学童们人生最基本、最简单的道理,通过诵读儒家文化,引导学童们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新。

2

“举止礼仪——行走稳重”

“行走”两个字在古代的意思是不同的,汉刘熙《释名》言:“两脚进曰行。”相当今天说的“走”。“行”有走得慢和走得快两种情况之分,“徐行曰步”,慢慢地行走叫作“步”,相当于今人说的“散步”。毛泽东诗词:“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信步、漫游均是古人说的“徐行”或“步”。“疾行曰趋”,古人说是“趋”,也就是小步快行或小跑。而今人说的“跑”,古人叫作“走”,“疾趋曰走”,“走”比“趋”的速度快。

《礼记》道:“帷薄之外不趋,堂上不趋,执玉不趋。”帷薄是指士大夫的家,尚未见尊长不需趋;堂上地方狭窄,不可疾趋,若有尊长在堂,则要徐趋,这是对尊长的尊重;手执玉器,为了防止摔倒,不可疾趋。这里简单说一下“趋”,在某些情况下,“趋”是表示敬意。如在香港大学举办的一个国际学术研讨会的闭幕式上,主办方邀请金庸先生给与会代表赠书,虽然接受赠书的代表很多,年迈的金庸先生却坚持站着向大家赠书,这体现了金庸先生的谦逊和诚敬。

而接受赠书的代表素养迥然有别,有的代表被点到名后立即起身快走至台前,这说明了对金庸先生的尊重之情,也不愿年迈的金老久等。而有的代表在被点到名后,缓缓起身,慢步上前,这就会让人感觉此人倨傲不敬。礼是要表达内心情感,要表达对他人的尊重之意,所以要视具体情况而言。

行走是生活中的主要动作之一,体现一种动态美。“行如风”形容步态轻松自然就像风行水上一般,而走路“八字脚”和歪走横行等走法是不雅的。古人视“趋”为一种礼节,在尊长、贵宾面前走过时,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敬。今天我们在与贵宾见面时,虽不需低头弯腰,但仍有快步迎上前去,点头致意,握手寒暄的礼节,这便是古礼沿用至今的遗风。

《礼记 曲礼》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门”,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间,应靠边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门中间,这既表达了对尊者的礼敬,又礼让他人。传统行走礼仪中,古人强调不同的场合也要采用不同的走相,才符合礼仪的要求。而今天我们对于走姿步态的要求,依然是稳重大方、礼让他人,同时也要符合场合要求,如在工作场所,行走可稍快,以配合工作快节奏;在图书馆,则脚步要轻缓慢,以免影响他人。同时,行走时,要靠右侧行走,将左侧留给急行之人,乘坐滚动式电梯时,也是要靠右侧站立,把左侧留给急行的人。

所有规则的制定都是为了让人们活得更有尊严、更安全,行走礼仪也是一样,当所有人都遵守这种约定俗成的秩序,就会呈现出井然有序、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

行走礼仪首先要有正确的走路姿势

1.行走应身体挺拔、精神焕发、步伐稳健、步履自然。

2.起步时,上身略向前倾,身体重量放在前脚掌上。

3.行走时,目视前方,上身正直,抬头平视,双肩自然下垂,两臂自然前后摆动,重心可稍向前倾。

4.迈步时,脚不可抬太高,不可落地太重,也不可走路有气无力拖泥带水。

5.行走的轨迹为一条直线型。

6.女士的步幅约30厘米,男士的步幅40厘米左右。

3

古礼今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通行于社会各个层面,自古有“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之说。《孝经》说:“礼者,敬而已矣。”礼的核心思想是“敬”,对人、对己、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都要有恭敬之心,这是立身之根基。中华文明历来就强调以礼待人,引领社会向上。礼是教人心生庄敬的美德,礼是使人行事得体的分寸,礼是不违背人情,礼不因循守旧。礼仪文明是中华文明核心内容,它的传承也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的义务和使命,人人都应自觉作中华礼仪文明的实践者和传承者。

参考资料:

1.《中华传统礼仪概要》彭林著

2. 《家教与门风》彭林著

3. 《人文德庆》人文中国系列 陈以良主编

4.《仪礼》彭林译注

5.《礼记》胡平生 张萌译注

6.《服务礼仪标准培训》纪亚飞主编

7.《不知礼 无以立》于媛著

多彩肇庆编辑部

图片来源:市文广旅体局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孝顺作文300字 关于环境作文 雅思作文地图题 未来的书作文400字 雅思g类小作文 一日游作文500字 画嘴巴作文 心情故事作文400字 小学生校园生活作文 假如有个星期八作文 领跑作文素材 作文初中新生活 有关警察的作文 写包饺子的作文300字 叙事作文怎么写 十年后的学校作文 农民工作文800字作文 和为贵作文 思念作文200字 英语作文征文 一件事情作文400字 我眼中的竹子作文 河南高考作文是啥 我最欣赏的一个人作文600字 跳远 作文 推开一扇窗作文 我的哥哥100字作文 帮助我的人作文400字 高中优秀作文700字 压力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