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地下40米 轰鸣 昏暗与飘零的人

2020-11-23 18:40:01
相关推荐

文/胡同 图/风雨不收徐霞客

因为轨道交通的发展,广州的房价从1997年的4000元时代,涨到了今年均价超过3万。

修建地铁的工人知晓这一切,但无动于衷。

他们驾驶着数千万元的挖洞机,在地下40米幽暗的隧道尽头,盯着电脑屏幕,回忆着前女友、家人,幻想着自己若隐若现的未来,以沉默的方式渡过青春。

年轻人、泥土、现代化巨型机器,这些元素被埋在地下40米深处,无人知晓。

他们不像那些建设好的地铁隧道,牢牢地扎根在一个地方。他们的生活,一半像身手敏捷的马戏团演员,一半像漂泊不定的吉普赛人。

他们已经习惯与地下隧道为伍,一旦回到四通八达的城市马路,会顿时失去方向。

为一座城市建设好一个工程以后,无法抵御另一个城市项目的诱惑,他们日夜兼程,永不停歇。

正因为如此,他们自称为“流动的工人”。

这是一个群体的缩影,把城市一个个彼此无关的地名,用机器打通,用隧道连接起来,自己却只能忍受孤独、永远飘零。

地下40米

珠江被洲头咀一分为二,顺江南下,隐约可见广州城史。

广州钢铁厂,支撑起城市不断冒出来的新建筑;往南是广州造船厂,这座城有和世界各地通商的能力;再往南是车歪炮台,曾经抵御英军舰入侵,这里是中国的南大门。

如今,广钢和广船都已搬迁,这一片被称为广钢新城,对标这座城市东边的CBD——珠江新城,后者是三大国家级中央商务区之一。

6条地铁将在这座新城融会贯通,还有路上、水上交通枢纽,这些消息是城市发展信号,驱动着这里的房价上涨。

这些城市基建者,从外表上看,与常人没区别,一旦穿上工服戴上安全帽,他们就变成了工人,无论老幼。

24岁的张旭就是这样,两年前,他从陕西赶到广州,还没来得及了解这座城市,便带着一脸的稚嫩,钻到了广钢新城地下40米、地铁11号线鹤洞站的施工现场。

从地面下来,张旭从这条隧道走到尽头,就到了他的工作岗位。

他是盾构机驾驶员,这是一台一边挖洞、一边把泥沙吐出来的巨型挖掘机。一位法国工程师,在观察船蛆在船的木头中钻洞,并从体内排出一种粘液加固洞穴的现象得到启发,之后便发明了盾构施工法。

如今,十几个工人在直径6.28米的刀盘(钻头)后面保养机器、运输材料和进行隧道铺装,统筹和调度这些工作的就是张旭。

这工作不像骑士或者牛仔那么舒适潇洒,除了昏暗,他必须接受空气里混杂着黄油和塑料的刺鼻气味;忍受噪音,语言失去了意义,这里噪音在100分贝起伏。

隧道作业的时候,噪音一度能达到110分贝。

在1个多平方米的驾驶舱,张旭眼睛盯着控制机器的4个屏幕,已经两年。

两年来,他每天要在这待上12个小时,与噪音和浑浊的气体为伴。

张旭却觉得这样挺好,“其实也不怎么累,就是吵一点,其他的都还好”。

和那些不断感受文化和生活多样性的年轻人不同,张旭不爱玩,或许是因为他不大有安全感,和玩比起来,上班好一点,“踏实一点”。

这样的环境,让他失去了女朋友,也陪着他熬过了分手之苦,他甚至不怎么看朋友圈了,因为外面的世界,他开始不懂。

2019年,不堪异地恋,张旭远在西安的女朋友提出了分手。他在广州的隧道里和这个消息慢慢撕磨,没人知道他的天是不是塌了,他的思念无法飘出这个隧道。

“每天都在想她,真的很难受。”在分手以后,张旭会将每个月剩余的工资转给爹娘,幻想他们有多高兴。

张旭和他的“伙伴”——四个显示屏

给自己父母汇款,是在广州工作的外来人员都做过的事。更早些时候,中国南方农村的年轻人都到城市打工,他们在城市生活的余额,回到农村,变成了家乡的新房。

随着中国新农村的建设逐步成型,那个时代正慢慢地远去,张旭意识到要给自己存钱,为了日后娶媳妇。

在存钱这一点上,张旭进展不错,工地包吃包住,每个月有5000到7000元收入,但他总是感觉存不够,“娶媳妇太贵了,不知道要存到什么时候,而且我们这一行,没有机会接触到女孩子”。

回到地面,张旭很少离开板房宿舍,噪音、浑浊的空气和阴暗的环境,吞噬了他的精力。

在广州的两年里,他最远只到过被称为小蛮腰的广州塔,与已经成熟的珠江新城隔江相望,除了感叹,他没有其他情绪。

他不知道广州的历史故事,甚至也不知道头顶这片广钢新城的曾经。

广钢是1957年开始建设的大型钢铁基地,在2013年9月29日彻底关停以前,这座钢铁之城炉火不息,钢筋水泥变成了珠江新城、商品房、跨江大桥这些新型城市建筑。

可广钢的所在的芳村(今属荔湾),仍被老广州视为旧城区中“最乏味”的一个。以前,广州的孩子们学会讽刺以后,会说:你是不是芳村出来的。

搬迁以前的广州钢铁厂。/ @熙慧来琳

那里有广州唯一一家精神病院。这就是广州西部曾经给人留下的印象——没有文化底蕴、精神病院、钢铁之城。

当新一轮城市建设在这里布局之后,这些刻板印象逐渐消失。

2015年,葛洲坝、保利、中海、金融街这些地产商,在广钢搬迁以后,纷至沓来,希望能够分得一杯羹食,那一年,这片区域被正式规划成广钢新城。

新城里时常有新闻诉说着个别建筑偷工减料、货不对板,但都不能阻挡这片土地的开发热,也无法阻挡地铁在这片土地升值过程中产生的助推意义。

甚至新城里的街道,都被统一命名为“开拓”——“开拓路”、“开拓一横路”。

这是城市的纵向发展,往上是新的商品房和房价,往下是四通八达的地铁。

张旭在“开拓”道路的最前端。至于前女友,他淡淡地说:“忘了,已经忘了。”

“忘了,已经忘了”。

操作间外,他的工友兄弟马不停蹄,为新挖的隧道拼装管片。

盾构机有超过3500吨的向前推力,相当于100台波音747发动机同时咆哮产生的动力。

即便如此,这台直径6.28米的机器也只能以每小时1.5米的速度前进,这期间,要用电瓶火车运走挖下来的土石方,还要为刚挖出来的环形隧道,拼上预制的混凝土管片。每6片,成为一环,每环1.5米。

11号线的总长,是43.2万米。

“环”,成了他们工作进度,是工作量,是KPI。

盾构机工作示意图,一圈红色,便是一环,每一环有6块管片,每块3.5吨重。

24岁的张旭,驾驶数千万元的机器,在400亿城市工程里用距离交换自己的未来。他必须稳住600吨的机器,让它在前进的路上没有一丁点误差,哪怕是1厘米。

但他自己的人生,却没有目标和方向,甚至连拼接过往岁月的碎片都少得可怜。

他的愿望开始变得很简单:我想回到地面上。

600吨

与广州地铁11号线并行施工的,还有一条地下综合管廊。

地下综合管廊示意图。/ 网络

地下管廊就像好莱坞电影里的下水道,6米多的直径,可以兼顾排水和线缆铺设,除了没有轨道,施工和地铁隧道一样。

这是广州第一条地下管廊,投资超过60亿元。

管廊的33号井到31号井施工现场,直线距离大概有1.7公里左右——马路上不过10分钟的车程。

在地下,盾构机走完这段旅途,要花整整一年。

滕焘在7月中旬一个酷热的晌午,正在指挥将盾构机从31号管井口吊装上来。这意味着中铁五局承建的这条管廊工程已经完工。

将盾构机从地底吊装到地面之前,要对超过600吨的机器进行拆解,一个普通的部件都超过30吨重,盾体甚至超过100吨,普通的龙门吊没那么大的力气,滕焘不得不找来履带吊车,这种工程机械可以吊装350吨的物体。

履带吊,有350吨的力气,是施工现场的大家伙。

滕焘曾经是盾构车驾驶员,现在,他回到了地面,像张旭希望的那样,负责指挥这个庞然大物的吊装和运输。

他和张旭同龄,来自安徽阜阳,但说到和张旭过往经历的根本差别,是滕焘毕业于中南大学,有扎实的机械理论功底,而张旭来自于陕西的一家职业技术学校。

这是滕焘经历过的第二条隧道,在这一行,随着经验积累得越多,回到地面的希望就越大。

无论是在吊装现场,还是在施工隧道里,女性都极为罕见,尤其是施工隧道,禁止女性进入。

过去,隧道施工总是伴随着粉尘、巨大的噪音以及超过40度的气温,男性兄弟们干到热得受不了时,就脱到只剩裤衩继续干。

盾构机吊装现场,来自东北的汉子和汗水。

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12个小时,回到地面上,女性、生理需求甚至连饥饿感都无法掩盖疲态。

正因为与女性物理隔绝,异性话题就成了日常消遣的核心。一旦这个话题重现,滕焘就会受到所有工友兄弟的妒忌。

因为他是工地上同龄人唯一有女朋友的,而且每天见面。

“他们每天都想打我。”这句话,暴露了两性话题每天出现。

滕焘的女友和他隶属同一个项目部,负责管理工地的工程经济。

这许是施工单位无法明说的用工策略,女性同事最好内部消化。这样的话,夫妻双方可以随着工地的变迁一起迁移。策略背后,是前辈们知道工人内心对家庭角色失位的愧疚。

滕焘现在只看结果:毕竟每天都可以和女朋友见面,而无需等待每个月只有一两天的假期。

提起自己有女朋友,滕焘很快表现得低调和腼腆起来。

永不停歇的工程,让很多年轻人刚开始谈恋爱就遭遇分手,相聚时间短是一个问题,另一个原因是身份认同。

即便是重点大学毕业,滕焘也无法摆脱“工地工人”的身份,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不是对等的学历和工作置换。

就连滕焘的家人,都不理解他的决定,“重点大学毕业干工地,相当于读了个假大学”。

小时候,滕焘写过关于人生理想的作文,目标是科学家。

那个宏大的方向如今越来越具体——改进盾构机。 “只有在工地上才能接触到这种巨型机器,所以我对他们的评价不大在乎。”对于自己喜欢的活,这样的选择没有错儿。

如果说张旭的业余时间用来补充体力,滕焘除了陪女朋友以外,还会用电脑为盾构机建模,试图改进盾构机结构。女友的支持,和自己的爱好,在这一点上融成了一体。

“以前,我们用的盾构机都是德国海瑞克的,动辄上亿一台,国产后造价变低,而且做得越来越大,我就想有朝一日,能开上直径15米的国产‘春风号’”。

吊装隧道管片。

这让滕焘对未来很有信心。爱好上,促进盾构机的发展,或许能拿到专利,成为真正的科学家——这个称号来得多晚,都比不来好。

工地上,再干几个项目,或许能升到管理岗位,稳定下来就考虑买房结婚。

但广州的房子,滕焘从未考虑,因为买不起。

这个城市的另一个交通枢纽——广东东站商圈,2013年新开发的楼盘平均售价大约每平米4万元;2019年末,报价已经达到了每平米9.5万元。

滕焘工作的广钢新城,现在的房价都在5万以上。5年前,这个价格不过2.8万。

当然,买不起是一方面,虽然是自己干的工程,才让这里的房价升值,但作为流动的人,他没有广州的购房资格。

中铁五局的总部在长沙,在限购的政策下,他没有办法在这个挥洒青春和汗水的城市定居。

不过,在同质化的施工设备和审美环境中,城市风貌开始趋同,对于滕焘来说,长沙和广州,只是两个语言不大一样的城市而已。

“当然广州的人文气息和长沙也不大一样,但城市给人的感觉都差不多,所以我在长沙买房也是一样的,未来,我会在那儿定居。”

在管廊工地搭建的临时板房里,滕焘和他的工友兄弟们,就这么窝在一堆麻布袋上解构着自己的青春。

休息时,滕焘和他的工友兄弟们们回来到临时板房休息,这里有空调,他们席地而坐。

他们看上去很辛苦,但似乎也很愉悦,或许干隧道工程的,就是年轻男人的世界。

半岁

中铁五局地铁和城市管廊建设的指挥中心,在两个工地的中间,虽然项目还没有结束,但过几个月,他们要搬到马路对面,为这一块区域整体拆迁让路。

陈旭泉对这一点无动于衷,这是他工作的第9个年头。过去参与的所有项目,周边的房价都飞速涨了,虽然和他都有关系,但又毫不相干。

“虽然参与了城市建设,但我没有资格购买房子,当然即便有资格,我也没有钱。”这个说法和滕焘一样。

陈旭泉是中南大学2011年的毕业生,今年30出头,专业是地下工程和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如今他是中铁五局的工程师,管着广州地铁11号线鹤洞东站到南市路站区间(鹤南区间),以及城市管廊修建的所有技术和测量。

土地结构,岩层性质的一点点区别,都会影响盾构机的掘进,陈旭泉要保证在各种情况下,工程都能顺利进行。

作为广州市重点投资项目的11号线,由中国中铁总承包,其中鹤南区间交给了他们的成员企业——中铁五局,因为这一段的隧道挖掘,要从珠江底部穿过。

据说中铁五局在这一点上经验丰富,他们凿通了地质条件复杂的湘江段隧道,业内把这个事成为“湘江第一洞”。

陈旭泉曾经也在隧道里和兄弟们一起干活,但挖隧道的活,终究是年轻男人的世界,随着年龄增大,建设公司需要留下这些经验丰富、但体能又拼不过年轻人的“老高材生”。

而真正从事体力劳动的老人,到最后只能痛苦流连地离开,或者被安置在相对没有风险的岗位上,接受新的年轻人指挥。

在盾构机内运送管片的工人兄弟。

像陈旭泉这种有专业背景的,便开始担任管理或者技术管理岗位,除了处理项目本身的情况以外,还要处理更多的棘手问题。

和其他区段相比,陈旭泉的开工时间提前了两三年,先把最难的过江隧道打通,其他的路段就可以安心作业,这个工程进度的监测者,就是陈旭泉。

他也曾有过像张旭和滕焘那样对未来的向往和年轻的忧愁,但现在看来,真正的烦恼才刚开始,虽然他说自己从农村出来,不怕苦不怕累。

和那些喜爱建筑工程的男人一样,传统的两性生活和流动的建筑工作,他们都想拥有;偶尔,家人也会跟着他们,住在施工工地边的板房里,但对妻小来说,这是一种非人的生活。

“几个月以前,我送老婆回长沙待产,没想到刚到长沙,她就生了。”初为人父的陈旭泉无比激动,但只和家人呆了几天,就匆匆赶回广州。

现在孩子很快就半岁了,“在今后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这个父亲的角色,很可能就失位了”,虽然是项目部里的中高层,但每个季度,他只有一两天的假。

陈旭泉说起孩子的时候,有些哽咽。

在有孩子以前,陈旭泉只考虑自己的职业规划、行业发展,只想着自己,没考虑过与家庭有关的未来。现在,愧疚感从四面八方涌进他心头,尤其是家人把生活的酸楚忍受下来,不向他抱怨,他却孑然一人的时候。

“太心酸了,我希望孩子不要从事这个行业,万一他喜欢我也不让他干,流动性太大,对家庭伤害太大了。”陈旭泉说,如果时光可以倒流,自己回到高考以前,绝不会再选择这一行。

对孩子的念想偶尔变淡的时候,陈旭泉会用工作把时间塞满。除了日常对工程的掘进、测量和解决各种技术问题以外,偶尔还要处理和周边市民的关系。

“一个工程,一干就是好几年,周围的人难免会对我们有情绪,这一点我自己都能理解,尤其是有了孩子以后,会希望老人小孩,在一个相对安静和干净的环境中生活,所以他们不大能看到我们工作的风险和付出,这也让我挺失落的。”

几年前的一个春节,陈旭泉亲历了深圳地铁与市民的一场误会。

当隧道工程结束后,施工现场附近的居民投诉他们影响了正常生活并且破坏了房屋强度。

谈起这段往事,陈旭泉回忆起当年在调解室里的场景,五局的负责人对不满的居民说:“我们在这里施工了两三年,你们可能不知道我们长什么样子,有时候我们的确是吵到你们了,你们从楼上扔矿泉水桶、砸电视,我们都理解。但也请你们能理解一下我们,你们的房子因为这条地铁,一年(房价)至少涨了一万,我们从中没有获得任何好处。有时候,我们只是想得到大家的尊重而已,但我们这身装扮,邋遢得连地铁都没办法去坐,可这地铁是我修的啊!”

有了孩子以后,陈旭泉开始理解那些对他们不满的人。“我现在特别希望我的孩子和我的父母,可以生活在安静和空气清新的环境中,我不想让他们像我一样终日与噪音和污泥为伴。”

盾构机里的饮水机。

这是所有城市发展中必须直面的痛苦,离别与荣耀,事业与家庭,不断冒出来的新建筑与不断流动的人,当这些基数足够大,城市便出现了。

轨道交通从无到有,也是一个这样的过程,从过去的幽暗无光,到技术和测量的介入,最后变成了和效率、生活便捷有关的概念:方便、快速、准点。

这三个特质演变成地铁的概念,淹没了像张旭、滕焘、陈旭泉这样的隧道工人。

偶尔,陈旭泉也会去坐一下地铁,当列车经过他干过的路段时,他能感受到自己曾经来过这里,当时在隧道里的施工画面、轰隆轰隆的声音、身边的兄弟都会浮现在自己脑海里,有时候,他甚至有冲动向身边的陌生人说:这条地铁是我修的。

一辈子

陈旭泉坚决不让自己的孩子子承父业,但中国的古话却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

刘华龙就和他的父辈一样,都是干工程的。 “那时候靠放炮,用人力挖,一辈子才干几个工程,挖十几公里,我干七八个工程挖的长度,相当于他们几辈子挖的”。

即将交付的城市管廊。/ 胡同

他是中铁五局在广钢新城隧道项目的书记,最近一直腰疼,但仍然在隧道里爬上爬下,干完这个项目,他说想退休,否则可能就要去长春了。“那里离我贵阳的家太远了”。

虽然是第二代桥隧工人出身,但他不愿让孩子再吃这碗饭。

不过在酒桌上,他们马上就忘记自己的誓言,因为在他们酒后的话语中,描绘出来的是一个充满奇迹的世界,一个“儿子们”不可能不受诱惑的世界,这个世界应有尽有:冒险,开巨型机器,挣钱,还可以周游各地,和全国各地的人变成兄弟,建造出那些巨大而永久的工程。

多年后,再重新踏上这片土地时,像张旭、滕焘那样的汉子,可以自豪地说:儿子,你坐过这趟地铁了吧。我年轻时一天要在这个洞里呆12个小时,每天要挖十几米长。

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从骨子里,他们是热爱这份工作的,否则无法和长久的孤独、飘零为伴,那些巨大而永久的工程,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方式,却只是他们流动人生中的一部分,这说起来,又辛酸又带劲。

他们会向孩子讲,自己的父辈是如何用炸药和铁锹开凿出大瑶山隧道的,这个故事听起来像是发生在中国的边远山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的确如此。

大瑶山隧道曾是中国最长的铁路隧道,14.3公里的隧道动用了4000多名工人历时5年,于1987年5月6日贯通。

即便是在今天,他们仍把自己看做拓荒者。

数十年前,广州除了荔湾、越秀、(老)东山区以外,大多地方都可以视为荒地,珠江新城的崛起,也不过才用了28年。如今,那里是中国300米以上摩天大楼最密集的地区。

这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城市建设者的青春。

如今,在广州的城市建筑工人,有166万,作为一群流动工人,广州是他们短暂的家。

广钢新城建设者的故事还没有结束,因为他们承受的代价,越来越大。

“2019年的应届生,一个都没有留下。”陈旭泉说这个行业越来越难招到优秀的人才。

“太苦了。”

鹤南段项目的总指挥,人称“槐总”。过去的10年,昆明、哈尔滨、大连、深圳都曾是他短暂的家。

他真正的家在长沙,聚少离多,让他对孩子的描述变成了“语文、数学不错,英语差一点”。

至于孩子的年龄, “11岁?应该是11岁!”

会开了一半,槐总接到儿子打来的视频电话,他生病住院了。

刘华龙说,不记得孩子的年纪是正常的,他们甚至会被自己的孩子叫成叔叔。

他们擅长以自嘲的方式,化解生活中随时出现的痛心。比如偶尔回家和妻小团聚,孩子在白天和父亲可以打成一片,但到了晚上,就会被孩子质问“为什么‘这个叔叔’还不回工地”。

“甚至不让我们上床,因为平时,床是孩子和妈妈的空间。”在地铁指挥部的饭堂,槐总说完以后笑了起来,笑声不走心,甚至有点难过。

他身后是一副巨大的山水画,主题是“黄金满地”。

当城市大兴土木,建筑工人的就会赶上“淘金”潮。他们大多来自发展缓慢的农村,他们是带着理想加入的大学生。逃避现实走投无路的中年人、试图赚钱结婚的成年人。

他们流动在一个接一个的城市建设风潮中,借此逃避家乡的贫穷和枯燥的生活。

临时板房是他们的宿舍,傍晚五点,工人兄弟在里面睡觉,上铺是他的行囊,两个小时候以后,他将回到地下。

广州鹤南段的工程或许将在今年年底结束,他们心里忽然有一种瘙痒的感觉,许多人开始思考,“下一个工地在哪里”。

隧道工程即将完工,当然,这并不是说地铁已经可以通车,只是意味着剩下的工作可以交给其他公司,铺设轨道,安装线缆,调试运营,但最危险的工作已经完成,挑战已经结束。

继承他们不允许一丝一毫偏差工作的,是安全、是准点、是效率,是我们普通人普通的一天。

1997年,广州地铁1号线开通。这条地铁的年纪比张旭和滕焘都要小一岁。

23年,广州的地铁网络,逐渐织成了一张丰满的蜘蛛网,让这座城市的物理边界渐渐消失,北到增城,南至南沙,西通佛山,往东甚至到了东莞,地铁总长已经超过600公里。

地面以上,是繁华的都市生活。/ 胡同

这是大湾区发展的缩影,是珠三角城市集群的基础,这些宏大叙事的背后,是这些每小时推进1.5米的城市建设者,让他们西装革履地讲述自己的故事,他们可能会不自在,但在宵夜摊上聊起那些和挖掘有关的故事,他们可以滔滔不绝,只不过大多人不知道他们是谁,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

这项数千亿的城市工程的结果是,住在不同地方的售货员、工程师、程序员、记者、会计、教授、学生可以在这个城市自由穿行,带着各自的心事,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和生活方式。

故事的主人公们,很可能就像陈旭泉一样,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也许是四五年以后,忽然回忆起当年曾经干过的一段隧道。

然后,他们会特意改变日常生活习惯,买票,进站,接受安检。当广播响起下一站“鹤洞东站”的时候,他们的年龄和思绪,回到了现在,和往日的兄弟们再度重逢。

(新周刊APP视频记者孔大吉 对本文亦有贡献)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1)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1-02-02 17:11王者之风[北京市网友]IP:2871881584
    在地40米地方听着轰鸣声感受着昏暗与飘零让人不禁感叹生命脆弱和渺小。
    顶31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有关拔河比赛的作文 用名言警句写作文 我不是我作文 与书共眠作文600字 生活计划作文 生命最重要作文 品尝幸福作文500字 我的家乡作文100 高中校园作文800字 考试前的心情作文 突破作文600字初中 我能变成什么的作文 成长的挫折作文800字 那一次我真后悔500字初一作文 秋风的作文200字 什么的旅行作文 遇到的困难作文 我终于作文 以读书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制作手工作文 常州文笔塔作文 慢慢才明白作文 作文温暖的时刻 吾师之风作文800字 风景作文500 英语作文秋天 我与班集体作文 自然现象作文100字 发明创造的作文 我成功了作文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