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薛宝钗:人情练达即文章!

2020-11-23 21:15:01
相关推荐

《红楼梦》中有这样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何谓人情?我理解为处理自身与他人关系、自身与世界关系的技巧。低层次的人情使人深陷于世俗的泥淖中不能自拔。而高境界的人情,却能使人出淤泥而不染,行走在尘世间却有自己的姿态。

贾雨村,在全书的开头,是个吟出“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户仰头看”的意气书生,然而好不容易进入官场,却惨遭排挤。当他得到第二次做官机会时,他懂得了“人情”。依靠“护官符”乱判葫芦案,讨了贾家的欢心却对于甄士隐的女儿置之不理。甄士隐可是他贾雨村的大恩人呐,想当初,若不是甄士隐好心给他写盘缠资助他进京赶考,他怕是只能一辈子“玉在椟中”“钗于奁内”了。

而后,他为了讨好贾赦,抢占石呆子的几把古扇而把石呆子害得家破人亡。他自以为在官场上混得如鱼得水,深谙各路人情世故,殊不知,这一切都在为他日后的堕落埋下伏笔。“身后有余忘缩手”,待到“眼前无路想回头”时,只听到一声叹息:“晚了!”

这是低层次的人情。为了攀附巴结权贵而不择手段,一味的阿谀奉承而不顾道德底线,把“护官符”当作官场的“通行证”。这,便是我们平日里最憎恶的“人情”的丑恶嘴脸。

而若是觉得这人世间污浊不堪,所有的人情都是强加的累赘负担,深感无可留恋而后一刀斩断呢?贾惜春,她看到了贾府的大厦将倾,目睹了元春死去、迎春误嫁、探春远嫁,深觉所谓“桃红柳绿”不过是过眼烟云,于是她选择了“独卧青灯古佛旁”。只是到了那时,她会不会听到旁人“可怜绣户侯门女”的叹息,她会不会想起那一副还没有完成的大观园图,还有那一日黛玉说的“母蝗虫”的玩笑?她究竟是思想上已经觉悟,还是仅仅想要遁入空门,来逃避这悲惨的现实?

而若是没有出世的果断,却又想要与世隔绝呢?妙玉,带发修行就是她的真实写照。她于栊翠庵修行,却又带着丫鬟,有着尼姑的身份却把自己当作小姐。她自称“槛外人”,却又在宝玉的生辰给他送去信笺,粉红色透露出她那颗萌动的少女心。她说:“古人中自汉晋五代唐宋以来皆无好诗,只有二句好,‘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却在请黛玉宝钗喝体己茶时拿出贵重的器具,那样子俨然像一个许久未见人的小孩急忙向他人炫耀自己的宝贝。入世,她觉得世间过于肮脏;出世,她觉得世间余情未了。其实,她并没有真正的觉悟,带发修行只是她故作清高的形式罢了,最后只叹道:“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所以,真正的人情练达,大概就是以一颗出世之心,做好每一件入世之事。《红楼梦》中借牡丹花这样形容薛宝钗:“任是无情也动人。”

许多人都说宝钗一心要争上个宝二奶奶,然而在我看来,宝钗并不热衷于追名逐利,相反,她的内心早就生出了“出离”的念头。她在生日宴上告诉宝玉热闹戏曲中的戏文:“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引得宝玉落下泪来。她的屋子里“如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贾母看了埋怨凤姐没有照顾周到,而凤姐却说是她不要,简单朴素得仿佛在过修行的生活。送宫花那一回,薛姨妈也透露出她的“古怪”,“从不爱花儿粉儿的”。这便是宝钗的“无情”,她似乎已经明白了人生其实是由虚无走向虚无的过程,她的思想已经到达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境界。

然而,确确实实,宝钗很会做人,八面玲珑滴水不漏,贾府上下无人不称赞她。书中这样写道:“宝钗因见天气凉爽,夜复渐长,遂至母亲房中商议打点些针线来。日间至贾母处王夫人处省候两次,不免又承色陪坐闲话半时,园中姊妹处也要度时闲话一回,故日间不大得闲,每夜灯下女工必至三更方寝。”每每读到这一段,心里就不免有些苦涩,不禁感慨:宝姐姐太懂事了,也太累了。的确,宝钗看似谙于世故的一个原因,就是责任,对于家族的责任。她的哥哥薛蟠是个纨绔子弟混世魔王,而母亲又对于他过分溺爱,于是家族的重任就落在了她的身上。薛蟠在外闹事,宝钗一方面要想办法息事宁人,一方面又要讨母亲的欢心,她在这样的环境中被迫成熟。

另外,我想宝钗对他人的体贴,一定还出于她对这世间的热爱。海棠诗社初建,湘云自告奋勇做东却安排不妥当,宝钗便替她谋划,从形式到菜品再到诗社拟题,无不周到细致。黛玉生病,宝钗前去探望,宽慰了她一番,劝她吃些燕窝粥。听了黛玉的顾虑后,宝钗又主动提出叫丫头送来燕窝,令黛玉感慨“你素日待人是极好的”。探春改革,大刀阔斧兴利除宿弊,而宝钗却看到了此次改革中的弱势群体,急忙想了方案,小惠全大体。她本可以不这么细致地去做这些事,但是,她疼云妹妹、怜林妹妹、更对大观园有着深厚的感情——那里有她和姐妹们的诗和远方,所以她想尽她的所能,来让身边的人感受到更多的温暖。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它。”在听曲文宝玉悟禅机这一回中,宝钗见了宝玉写的偈语,便撕了个粉碎。大概她也明白,从认清到热爱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跨越,她的内心是否担心着宝玉不能完成这个跨越?而这个跨越,正是宝钗“无情”却又“动人”的原因。

思想上出世,行动上入世,行走在世俗中却又与世俗保持距离,这是宝钗的智慧,也是“人情练达即文章”的境界。她写下“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人情练达”后的“逍遥”?

作者:望舒姑娘,零零后妹子一枚,热爱《红楼梦》,热爱诗词,喜欢用文字构建自己的世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好高兴作文300字 为什么点赞作文600字 感恩母亲作文1000字 我的梦想是当一名老师作文 上海市高考作文题目 什么的启示作文500字 成长的味道作文600字 当我面对困难的时候作文 关于国庆的作文450字 我们是一家人600字作文 关于六一的作文三年级 一个什么的人作文400字 里的微感动作文600字 五年级上册英语第三单元作文 难忘的一件事作文100字 可爱的小兔子作文400字 做一个有准备的人作文 雪中情作文800字 以酷为题的作文 快乐的一件事作文400字 游黄鹤楼作文400字 我眼中的自己作文600 全运会作文800字 一个有趣的人作文600字 我真的很棒作文500字 作文怎样算套作 快乐的一件事作文300字 那次玩得真高兴300字作文 难忘的一个人作文400字 我的梦想作文600字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