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六则重磅教育类新闻 当老师 你必须要了解的几个事实!

2020-11-23 22:10:01
相关推荐

2020年,一个不一样的年头。即将面临复学,老师们也要重新走进课堂,以下几条新闻也一定进入过老师的视野。

01

六则重磅新闻

不知老师可否看过

1、70名老师集体辞职

一名辞职教师的母亲反映,因为她看到教师工作稳定,还有两个假期,能照顾家庭和孩子,就让女儿考了编制当了老师,但是一年以后,女儿死活要辞职,女儿给母亲甩出6个理由:

一、学校将最累的活,最烂的班交给新手老师来干,拿最低的工资干最多最累的活,心里极不舒服。

二、评优评模照顾老教师,年轻老师与荣誉无关。

三、没有荣誉的年轻教师评职称没有任何希望,只能慢慢熬,职业体验极差。

四、职称限额后,中级职称和高级职称名额少之又少,有可能从教20年也难以评上,职称低,工资就低,生活没有保障。

五、老师教学工作与各种非教学工作不断叠加,每天忙于乱七八糟的工作,没有价值感。

六、老师地位低,想教好学生又不能管,管理不当或者学生有意外磕碰,遇到难缠的家长,没人护着老师,老师又得赔钱又得道歉,还要受处分,实在太难了。

而她的女儿就恰好遇到了难缠的家长,女儿班上一名调皮的男孩下楼梯时不小心自己摔下楼梯,打电话给家长,家长来到学校上来就要打老师,嘴里骂骂咧咧,称老师不称职,之后去医院做全身CT检查,确定孩子没伤后,还是不依不饶,最终让老师当着全班学生的面道歉赔钱,乡教委还给了处分……

2、教育部门计划招10万特岗教师

(图片来源:教育部)

“特岗教师”计划将增加招募规模5000人,今年招募规模将达到10.5万。适当扩大“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中央基层项目实施规模。将招收40多万毕业生补充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队伍,采取“先上岗、再考证”的举措,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配备。

3、熊老师辞职

熊老师以48岁的“高龄”,距离退休仅剩7年的时间。一般而言,到了这个年龄,按部就班熬到退休,接力棒交出去,拿着退休工资,颐养天年。她说:“我想将这7年赏赐给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活一次。生命无法重来,不愿一生被人安排。”每个人都想按自己的想法活着,可是,有多少人真的能够做到随心所欲呢。年轻人力挺熊老师,对这样的任性赞赏有加,在于在她身上看到了生命的活力,看到了对未来的期许,看到了活着的意义。还在于,她又一次勾起了我们想象中的“诗和远方”。

4、200万招老师

5月26日,清北网校发布招聘启示称:200万年薪招聘网课教师,上不封顶!

得是什么样的老师,才能拿到高达200万的年薪?

学校的招聘要求是这样的:

名校毕业,热爱教育事业;

能有效输出1-9年级优质的课程体系内容,或完整的课程产品内容;

在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任一学科中具备丰富的线上或线下大班课主讲经验,在对应学科的教研教学上有较深的造诣;

具备相关学段的教师资格证;

擅长把控线上授课的课堂节奏、营造良好的线上课氛围;

有突出的个人特点,表现力强,有幽默感。

5、教师工作不低于公务员

5月19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教育督导局局长田祖荫表示,教育部就“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水平不低于公务员”连发2个通知,要求今年底以前必须完成这项目标任务,作为一项硬任务,要求各地开展自查,下半年9月10月将组织实地的检查督查。

6、中科院院士沈岩建议:取消各类职称评审!

在此次两会中,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副主任沈岩建议取消各类职称评审,弱化院士社会影响力,引发很多人的共鸣。沈岩代表说,建议教育部将博士学位管理下放到大学,取消大部分科技成果评比,取消各类职称评审,弱化院士社会影响力。

02

增涨的工资

不会缓解经济压力

对于老师涨工资、提待遇,很多同行听到就想笑,就想吐槽,甚至有人还这么说过:

年年听到涨工资,从没见到一分钱。教师法颁布都二十几年了,教师待遇不低于公务员依然没有实现。媒体上天天炒作教师涨薪,外行们都以为我们一个个富可敌国了。总说面包会有的,这么多年连颗面包渣都没吃到。

一线中小学教师的真实收入水平,与外界的普遍认知之间存在巨大鸿沟,这是不争的事实。杯具的是,这个事实,大都只有老师们才明白。外行们则一直在无限高估我们。

因此,为了多挣钱补贴家用,老师们将工作中会学、会教、会唱、会跳、会画、会演、会写、会算的十八般武艺,都迁移到了一地鸡毛的生活中:

有的老师兼职开滴滴;

有的老师兼职送外卖;

有的老师兼职卖石榴;

有的老师兼职当会计;

有的老师兼职贴瓷砖;

有的老师兼职种水果... ...

种种全能、种种非议之下,他们一个个都被现实逼成了网红,尽管这里面尽是“不在其中混,谁解其中味?”

而更多的同行们,除了教书育人,真没什么别的很擅长的谋生技能。他们唯一的指望,就是靠那点按月到账的死工资补贴家用。手头紧的时候,真恨不得一块钱掰成两块用。

我们为什么对一切涨工资的消息如此敏感?因为那是我们的身上衣裳口中食。

不可否认,近几年国家对尊师重教已有了足够的重视,对于保障和提高教师待遇的问题,也正在启动越来越强力的手段确保落实。我们的职业一定会有个非常光明的未来。

面临很多老师现在生活的窘境,也必须要说:任何时候,都不要把改善生活质量的希望仅仅寄托在涨工资上。

回顾过去的几十年,教师的平均月工资已经从几十元涨到了现在的几千元。虽然翻了数十倍,但这些年来物价涨得有多快?

工资再怎么涨,涨不过物价变化的速度,也达不到你所在地区每平米房价的均数,这是毫无疑问的。

想要成为这个行业中傲视群雄、名利双收的人,终究还是得靠自身实力,靠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合理创收。真正的强者从不躺在舒适区。

不妨看看近些年的几个因辞职而走红的教师同行:

一个是河南内乡县的张景娟老师,辞职前,她已运营有粉丝数可观的几个公众号,公众平台上的写作收入已是十分不菲。辞职后,她创办了自己的品牌“金小贝教育”,专职做语文阅读、作文培训。如今事业搞得已是风生水起。一个是江苏才女史金霞,她因自己的授课视频需要付费观看,被家长举报愤而辞职。如今也有了自己的教育品牌,日子过得一点不比在学校里差。还有5月份因离职而走红的全国名师熊芳芳,一句“不愿被安排”让无数对现状不满的教师仿佛看到了诗和远方。

她们敢于辞职,一是因为有足够的能力离开体制,二是因为自己的才华和抱负只适合单干,不便屈居人下。但归根到底,她们的底气来源于前者。

无论是要成就自己的教育王国,还是成就其他领域的王者,都需要丰富广博的知识和能力作为内涵支撑,否则,青铜级也只会欲抛而不离。

想追求更多的物质财富,终究还是得自己创业。但前提是,你得有脱离单位、另起炉灶的资本。让一家老小过得更好,不单单需要勇气,更需要实力。

你强大了,有自己的擅长领域和技能,工资涨与不涨都与你无关。因为实力已经流淌进入血液,与你同在,强大如薇娅、李子柒等,一人盛于一家公司。实力,才是保证名利双收的首要条件。这一点,哪一行都一样。

03

不要幻想晋职称

可以变得更加容易

职称,教师行业的另一大痛点。辛苦几十年,一个副高却从不敢指望。更多的人,别说是副高,从教二十多年,连个一级教师都还没评上。

苛刻的条件、名额的限制,种种不合理的要求,堵死了无数教师的上升空间。“张景娟们”选择离开体制,很难说与职称评聘制度没有关系。

更有人这样调侃过:哪怕你会造航母,只要没名额,你也评不上职称。

因为评不上职称,无数教师熬白了头,最后含恨退休。更有甚者,因为争名额大打出手、反目成仇,上演一出出宫斗、谍战剧。

因此,一直有一线教师呼吁:取消职称评聘制度,改为按工作年限自动晋升。

对于这种声音,每个业内人士,自然都是赞成的。但非要对这种呼吁给出两个字的评价:做梦!

不妨稍微想一想:

第一,职称评聘制度的设计者都是从体制内的条条框框、方方面面考虑的,所以,既定的方针和政策不会轻易改变。

第二,职称评聘制度的设计初衷,是鼓励一线教师们热心教育科研,为祖国教育事业多做学术贡献。若是取缔这个制度,只怕负面影响反而更大了。

很简单的道理:只要平静如水地混下去,熬够资历和年限,职称和涨薪就水到渠成,谁还费心费神去搞研究、做论文、做课题、写专著呢?

其实有这种想法的人都犯了一个错误:幻想不学习、不努力、不付出,就可以轻而易举得到一切。

当别人在加班时,你在追剧;当别人牺牲休息时间研讨课题时,你在逛街;当别人在为学校的发展费尽心力做谋划时,你在呼呼大睡。

你什么都不付出,却幻想在评职时和奋斗几十年的人讨要公平,这合理吗?

没有一种制度是绝对公平的,更不敢保证晋职称过程中没有“暗箱操作”的事情。职称制度合理也好,不合理也罢,既然改变不了,那就只有去适应。抓住一切机会去赛课、去得奖,去准备论文、课题、专著,早日为评职做好准备。

不付出不要幻想回报,未雨绸缪才是水到渠成的法宝。

04

不管多累多烦心

别忘了内心的自我调节

随便在网上一搜,我们可以看到一幕幕触目惊心地案例:

不忍心再罗列下去了,无疑,抑郁症的病毒正快速地向教师群体蔓延,抑郁症正无情地“杀死”负责任的教师。

教育工作压力,似乎是引发抑郁的罪魁祸首,杀人于无形。

据一份调查统计,教师工作时间长,工作压力大。54.5%的老师每天工作8-10小时,26.2%的老师工作时间超过10个小时,只有19.4%的老师每天工作时间少于8小时。

调查问卷列举了 11 类身体疾病。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教师 92.6%患有一种以上身体疾病,47.2%教师同时患有两种以上疾病,10.9%的教师认为自己有心理障碍。

抑郁症的病毒在向教师群体蔓延,让人猝不及防。

工作辛苦,压力巨大,这是很多老师的真实写照。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注定我们可能承受多种多样的压力。有源自工作本身的压力,有源自生活方面的压力,有源自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方面的压力……职业倦怠、身心透支等现象侵袭着教师群体的身心健康及职业幸福感。有老师直说“不敢想,心乱如麻是现状”。

让老师陷入抑郁无法自拔的,是来自社会环境、行业本身、工作中的人(同事、学生、家长等)和客观经济水平等多方面的焦虑。教育工作者这个行业,要求老师们用自己的一双眼睛去面对来自孩子、家长和社会的几百、上千、甚至无数双眼睛。老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还要对学生的安全、情绪心理负责,教师的特殊职业,决定了他们的压力是很大的。尤其是近年来社会上对教师和教育行业的非议与日俱增,一些地区的教师的应有待遇长期得不到保障,也让很多饱含教育情怀的优秀老师逐渐放弃了教育理想。

面对压力如何调整:

1、表达情绪: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如痛哭、倾诉等方式给情绪一个宣泄的出口,来降低情绪的强度,让情绪得到缓解,可以更理性的看待事物。

2、学会接纳自己: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适当调整自己的目标,不要过分苛责自己,接纳自己的不完美,积极的评价自己。

3、运动:研究表明,运动促进大脑分泌多巴胺、内啡肽等有益于情绪稳定的神经递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如跑步、游泳、瑜伽等,通过运动来减压,调节情绪。

4、放松训练:通过腹式呼吸、冥想等方式来放松心身,学习有意识地控制使肌肉放松,同时间接地松弛紧张情绪,从而达到心理轻松的状态,有利于身心健康。

5、学会求助专业人员:当通过上述方式仍不能改善自己的情绪和躯体问题时,请务必寻求专业人员如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或精神科医师的帮助,尽快得到专业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人非圣贤,老师更不是神仙。老师也需要升职加薪,也梦想更广阔的职业前景,也坚持着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所以,请停止道德绑架。也请老师们在关注学生的健康和成长的同时,也一定要留意自身健康和内心的幸福指数。期待我们的教育事业会更好!

两会提案:建议减少家长陪作业任务!支持请转发!教师抱怨工资低!网友:工资低就别干啊!校长:好老师真走完了!词汇图| 让英语融入生活,快收藏起来吧!一组趣味漫画帮孩子巧记英语介词,孩子马上记得牢牢的!全国名师主维山课堂教学实录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1)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1-02-08 18:34心门口。[甘肃省网友]IP:3407462195
    这篇新闻真是太重要了!作为名老师我必须要了解这些教育类新闻和事实提高自己教学水平。
    顶46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如何写好作文 我的春节作文 写秋天的作文 熊猫的作文 作文我的梦想 军训作文 材料作文 关于幸福的作文 关于亲情的作文500字 我想对你说作文400字 以劳动为主题的作文 关于宽容的作文 运动会作文600字 关于大自然的作文 我和我的祖国作文 关于冬天的作文 清洁工作文 状物作文 优秀作文开头 春的作文 感恩父母作文300字 三年级植物作文300字 我的家乡作文200字 六年级第一单元作文 榜样的力量作文 关于雨的作文 写猫的作文 植树作文 作文书 关于爱的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