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自我介绍”是一扇窗:看名牌大学校训 品名牌大学底蕴。

2020-11-24 01:45:02
相关推荐

许多大学强调自己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以此吸引学者学子。那么这个历史底蕴从哪里体现出来、又从何处去考察呢?是不是全凭一张嘴,想怎么说就怎么有?其实不是。本号认为,大学的历史底蕴可以从“自我介绍”和校训中品味出来。

校训有两个共同之处:(1)高度凝练,短小精悍,少则四个字,多则十几字。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和天津大学的校训都是四个字:实事求是;浙江大学:求是创新。西安交通大学:果毅力行,精勤求学,忠恕任事,敦笃励志。(2)提倡一种精神、表示一种追求、强调一种风气,这是校训的作用。这种精神、这种追求、这种风气既有道德修养的内容,也有学术追求方面的内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校训“红专并进,理实交融”和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得最为明显。哈工大是著名工科大学,其校训是“规格严格,功夫到家”,似乎专指学术方面,其实“规格严格”也包括精神、追求、风气方面的要求。规格既包括业务方面的,也有包括管理方面,还包括道德方面的。

制定校训的目的是规范办学行为。有人说,校训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大学文化内核,是办学理念的体现,是治校方法的导向,决定校风、教风、学风的走向。但是,制定出来的校训能否一以贯之落实并形成一种风气,则是另外一回事。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的校训可能变得不合时宜,于是有的高校就会修改校训。校训制定之后,既有落实得好的,也有沦为摆设的。校训落实得如何,从各校的“自我介绍”可以看出来。细心体会,你会发现这是观察高校风气、品味高校底蕴的一个窗口。

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清华的校训出于《周易》。《周易·乾卦》的《象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说,上天的运动刚劲有力,君子也应该有天一般的精神,努力向上,永不停歇。《周易·坤卦》的《象传》:“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所以能够承载一切,君子亦应与大地一样,容载万物,而这需要德厚,即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应该说,清华的校训要求师生效法天地,在追求学问上就象上天运动一样刚劲有力、永不停歇,在道德修养上就象地层一样深厚,能够承载一切。

清华大学校园

从历史看,清华大学确实很好地传承这个要求,这从清华大学的概况中能够明显看出来。清华大学的概况极其简单,可能是大学里字数最少的“自我介绍”,抄录如下:

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设有文、法、理、工、农等5个学院、26个系。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工业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改革开放以来,清华大学逐步确立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长远目标,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学校先后恢复或新建了理科、经济、管理和文科类学科,并成立了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1999年,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合并成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12年,原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并入,成为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在国家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实施“211工程”“985工程”,开展“双一流”建设,清华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目前,清华大学共设20个学院、59个系,已成为一所具有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和医学等11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面向未来,清华大学将秉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坚持“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办学风格和“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培养特色,弘扬“爱国奉献、追求卓越”传统和“人文日新”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正确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国家、坚持改革创新,持续深入推进综合改革和“双一流”建设,努力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方面走在前列,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清华大学校园

从清华大学的“自我介绍”看,确实是一部自强不息奋斗史,不论多么困难,不论在哪个时期,都是努力向前发展。同时,清华大学始终把国家放在中心位置,具有极强的爱国情怀,既“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又始终不忘“国家和社会的大力支持”,既有培养“又红又专、全面发展”人才的目标,又有坚持立德树人、服务国家的实际行为。再看清华的“自我介绍”朴实无华,全文没有一字自夸,确实是德厚。

武汉大学:自强,弘毅,求是,拓新。

武大的校训同样出于《周易》等古典文集。“自强”与清华大学相同,不再赘述。“弘毅”出自《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意谓抱负远大,坚强刚毅。“求是”出自《汉书》“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意为博学求知,努力探索规律,追求真理。“拓新”意即开拓创新,不断进取。

对这八个字,不应作碎片式的理解,而应该看作是一个整体。自强是核心是基础。如何自强呢?首先要有远大抱负并为之奋斗,其次在奋斗过程中既要实事求是,追求真理,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又不能因循守旧,而要开拓创新。

武大“自我介绍”同样体现了校训的要求,与清华大学相比,字数稍多,但却多了几分诗意和文采。毕竟武大原是文理为主,而清华则是理工为主。江城多山,珞珈独秀;山上有黉,武汉大学。黉就是学校的意思。《后汉书·仇览传》:“农事既毕,乃令弟子群居,还就黉学。”

武大的简介直述事实: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溯源于1893年……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第一批用词准确)。1946年,学校已形成文、法、理、工、农、医 6大学院并驾齐驱的办学格局。新中国成立后,武汉大学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58年,毛泽东主席亲临武大视察……2000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揭开了学校改革发展的崭新一页。2018年,学校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257位。

回眸过去,筚路蓝缕,励精图治,玉汝于成。珞珈山上风云际会,周恩来、董必武、陈潭秋、罗荣桓曾在这里指点江山;辜鸿铭、竺可桢、李四光、闻一多、郁达夫、叶圣陶、李达等曾在这里激扬文字。一百多年来,武汉大学汇集了中华民族近现代史上众多的精彩华章,形成了优良的革命传统,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培育了“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大学精神。

在这一小段之后,便是校园面积与建筑、学科情况、师资队伍、科研平台、获奖情况、参与重大工程和努力方向等介绍。

从武大的“自我介绍”看,确实体现了校训的要求。首先是自强与创新,既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一直处于发展之中。其次是肩负国家与民族重任,武大既有优良的革命传统,又有参与重大工程的最新业绩。其三,介绍全文与清华大学一样,没有一丝自夸,确实是实事求是。

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与清华、武大的校训相比,复旦大学的校训似乎有一种埋头做学问的味道,少了道德规范。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论语·子张》,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意思是指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复旦的校训,是对如何做学问的要求,这与大学功能是一致的。有的认为,这就是复旦的学生博闻强识,知识渊博的重要原因。其实,复旦大学并不是只要求师生埋头做学问,不要求道德修养。之所以校训中没有体现道德要求,是因为校名中包含了最高道德修养,在校训中就不必重复了。校名撷取自《尚书大传·虞夏传》“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中的“复旦”二字,本义是追求光明、复兴中华之意。复旦原是私立大学,却抱有复兴中华之志,而且一直如此,实属难得。

复旦大学校园

进入复旦网页,“复旦概况”之下就显示出“辉煌校史”,分为筚路蓝缕、两次腾飞、跨越发展三部分。从标题中就充分体现体现了国家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以至于能够两次腾飞、跨越发展,表现出浓浓的感恩情,并在介绍中处处体现出来。比如,对于1952年的院系调整,复旦不象有的大学那样耿耿于怀,而是认为“复旦大学成为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的全国重镇,奠定了后50年学科发展的基本格局和师资基础。”1958年“大跃进”(注意用了引号),复旦大学理科新建了计算数学、力学、原子核物理、放射化学、无线电电子学、生物物理、生物化学等新专业。此前,文科重建了法律系、哲学系。这些新专业的创建,标志着复旦开始探索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综合大学之路。1984年之后,复旦大学认为是跨越发展阶段,奔走在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社会主义综合性大学的道路上。

复旦的“自我介绍”完整地体现了复兴中华、潜心学问的精神,表达出对国家对人民大力支持的感激之情,1952年调整“奠定了后50年学科发展的基本格局和师资基础”,新专业的创建“标志着复旦开始探索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综合大学之路”,而且一直是“奔走在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社会主义综合性大学的道路上”。复旦大学的爱国之情、感恩之情、追求卓越之志在“自我介绍”中体现得非常明显,但却又是在叙述中的自然流露,没有丝毫的矫情成分,这就是复旦大学深厚的历史底蕴,复旦的爱国不是说出来的,而且自然流露出来的,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社会主义大学。

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南开大学原来也是私立大学,但其校训却有些特别。南开的介绍称,1934年,张伯苓化《诗经鲁颂》中“允文允武”为“允公允能”作为南开校训。“允”为文言语首助词,“既、又”的意思。实际上是将能文能武改成了能公能能。这个“公”到底是指什么?是公正还是公德,很难说清楚。目前南开的解释是培养学生“爱国爱群之公德,与服务社会之能力”,不见得是原意。

“日新”出自《礼记大学》:“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个被刻在洗澡盆上的句子,有的解释是:假如今天把一身的污垢洗干净了,以后便要天天把污垢洗干净,而且还要坚持下去,就是天天洗澡的意思。应该知道,几千年前的古人,不可能象现在的人们这样天天洗澡,即使现在的人也不是每一个人天天洗澡。在古代,天天洗澡确实是只有帝王才能享受到的奢侈。将其作为校训,让人难以理解是什么意思。日新月异的意思应该是每天有小变化,每月有大变化,多用于描述面貌变化的结果。对于做学问来说,不应该日新月异,而应该具有能坐十年冷板凳的耐心与执着。

南开大学校园

南开自己认为“允公允能,日新月异”“表达了南开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品质”。但一些人理解不了。只是“日新月异”就让人摸不着头脑,更不说“允公允能”。如果说某个方面的面貌确实不断发生了变化,描述时用“日新月异”是非常恰当的,但如果要求做学问的学者和求学的学生去追求日新月异,则就有些怪异了。做学问追求“日新月异”,必然是总想弄出新花样,而不断进行折腾,这是做学问之大忌。[这些有一种舆论,南开大学没落了,也许与此相关。

南开大学的“自我介绍”,既无清华的“在国家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下”,也无武大的“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亦无复旦的“探索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综合大学之路”之意,却首先彰显南开的创办者是如何的“秉承教育救国理念”,而对在解放后七十年里发展壮大却没有丝毫彰显之意,让人十分费解。同样是表述西南联大,南开却加上了“被誉为‘学府北辰’”这样的主观评价,不如清华朴实无华。

南开大学校园

武大“自我介绍”参与了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电东输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参加了南北极科学考察、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等科技攻关,出了马协型、红莲型杂交稻、高频地波监测雷达、GPS全球卫星定位与导航、高性能混合动力电池等应用型科技成果,南开大学却是“自我介绍”先后授予多少名人名誉博士称号、多少名人名誉教授,多少人客座教授、兼职教授,表现得十分的自我。

清华大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正确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国家、坚持改革创新……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复旦大学一直奔走在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社会主义综合性大学的道路上。南开大学将继续坚持南开道路,光大南开品格,弘扬南开精神,……为建设南开品格、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许多人不知道南开道路到底是什么道路?有的认为,南开“私立风气”太盛,观念落后于时代,并非没有道理。

从上面几个方面的对比中,你会发现,各自底蕴确实有所不同。不知道你认可哪些高校。值得一提的是,不管现在的高校原来是公立还是私立,解放后都按照社会主义教育的需要进行了调整,而且一直要求按照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办学育人,都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到了新时代,还是过分强调70年以前的所谓“成就”就让人不能理解了。

南开大学校园

为了品味名牌大学的历史底蕴,下面列举一些高校的校训,供读者思考。

上海交大:饮水思源,爱国荣校(在90年代初提出了“饮水思源”为校训,不久又拓展为“饮水思源,爱国荣校”)。

中国人民大学:实事求是。

天津大学:实事求是。

浙江大学:求是创新。

中南大学:经世致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红专并进,理实交融。

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中国农业大学: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德才兼备,知行合一。

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山东大学:气有浩然,学无止境。

四川大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山东大学:气有浩然,学无止境。

吉林大学:励志图强,求实创新。

哈尔滨工业大学:规格严格,功夫到家。

华中科技大学:明德厚学,求是创新。

中山大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西安交通大学:果毅力行,精勤求学,忠恕任事,敦笃励志。

(本文为原创,可以转发;文中图片源于网络和相关高校网页,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有你真好的作文 童年作文300字 日记作文400字 北京故宫作文 给闺蜜的小作文 关于新年作文 高考满分英语作文 写人500字作文 读书作文400字 成长类的作文 过年作文300 高中作文素材积累 抗美援朝作文 满分作文800 幸福作文400字 关于爱情的作文 难忘的经历 作文 五年级上册的作文 喜欢的食物作文 真了不起作文 做好自己作文 饺子英语作文 牵牛花作文 春天作文500字 我的书包作文 好的作文素材 路600字作文 追赶作文 二年级作文200字 看日出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