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单元教学分析

2020-11-24 08:20:01
相关推荐

单元学习内容梳理

聚焦文体,主题丰富。本单元四篇课文都是寓言故事,三篇精读,一篇略读。《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狮子和鹿》、《池子与河流》四则寓言取材角度多元,阐述了不同的道理。语文要素是读懂寓言故事所寄寓的道理,学习看图写话。在《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安排学生交流寓言故事及其寓意,并从寓言联系生活实际;“日积月累”积累的词语都是寓言故事;“快乐读书吧”(小故事大道理)中也推荐学生阅读更多寓言故事。整个单元始终围绕学寓言、读寓言、懂寓意展开。本单元另外安排了“口语交际”(该不该实行干部轮流制)、“习作”(看图话,写作文),学写“通知书”以及写好横画、竖画比较多的字。

聚焦语言,不同体裁。本单元四篇课文文体相同,但是表现形式不同。《守株待兔》是文言文,语言精练,不仅让学生读懂故事,而且让学生感受文言文文体的特点和魅力;《陶罐和铁罐》、《狮子和鹿》是童话,语言生动活泼。其中《陶罐和铁罐》以人物对话形式展开,展示人物性格特点,《狮子和鹿》中鹿的语言以及心情变化描写生动。《池子与河流》将人物对话变成简练的诗歌形式。本单元教学中,在让学生读懂寓言,明白寓意的同时,要注重朗读、复述等语文能力的培养。

课文

文体

精彩语句

课后要素

《守株待兔》

文言文

因释其耒而守株

背诵课文

《陶罐和铁罐》

童话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分角色朗读课文

《狮子和鹿》

“咦,这是我吗?”

“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哎,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根据下面的提示,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池子与河流》

诗歌

“你怎是滚滚滔滔!亲爱的姐姐,你难道不会疲劳?”

“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这个自然规律,难道你已经忘掉?”

分角色朗读课文

寓言故事学生喜欢读一是因为它都有道理,二是因为一般寓言故事都很生动,人物特点鲜明,在描写中抓住人物的特点生动描写,因此在课文教学中,关注语言、神态的描写,关注标点和特殊句式都是语言训练的重点,读懂人物对理解寓意有关键作用。

聚焦思维,高阶发展。寓言故事要明白道理,必须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内化。学生明白道理的过程就是思维的推理或者归纳的过程,联系生活就是再进行归纳或者演绎,更是促进思维的发展。在每课的课后习题中都有关于“明白道理”的内容设计。本单元揭示的道理本身就有思辨、审辨的价值。具体看下表。

单元整合教学建议

为把课程意识贯穿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之中,实现主题学习与语文素养双线并行,重组单元以“明白道理”为核心,让学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人物性格,明白故事告诉的道理,同时把感受与语言表达、思维训练、阅读积累等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关联,以此贯穿整个单元教学。

1.基于故事,重组内容。本组课文都是寓言故事,除了四篇课文的学习, “口语交际”和“快乐读书吧”将课内的阅读引向以前所学和课外阅读。在“快乐读书吧”中提到《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和《拉 封丹寓言》,基于单元整组教学就要在课文学习时加以结合,而不是单元学完了再引导课外阅读。要在单元教学时最大限度体现单元重点“读懂寓言故事,明白道理”。

2.基于语言,丰富表达。基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应注重人文性的同时关注学生的语言实践。从课后习题看,都有让学生理解、积累语言,朗读、复述的要求。在教学中可以纵向实施,横向拓展。一是在口头表达上创新方式。

寓言故事适合复述和表演,在教学中可以体裁互换,如《守株待兔》从文言文——现代文,《陶罐与铁罐》、《狮子和鹿》从童话——课本剧,《池水与河流》从诗歌——童话,让学生变换形式进行创新朗读、复述、表演,这样不仅激发学生兴趣,而且利于学生的口头语言发展。二是在语言生动上举一反三。在《陶罐和铁罐》课后习题2中提到“结合课文中描写陶罐、铁罐神态和语言的语句,说说陶罐、铁罐的性格有什么不同,再分角色朗读课文”。文中对铁罐神态的描写有“傲慢、轻蔑、恼怒”,这是前三次对话,在后面的对话中没有,教师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加上提示语,进行举一反三训练。同样在《狮子和鹿》一课中,语气词的使用大大增强了表达效果,也可以在后面的情境中设置运用语气词的表达训练。这两课的教学同时与园地中“词句段运用”的第二题结合,让学生对语言的生动从感知到实践,实现内化。

3.基于思维,链接生活。语文教学发展学生语言是根本,培养思维特别是高阶思维对于未来人才更为重要,基于本单元特点,要充分利用文本让学生明白道理的过程中以及联系生活中训练思维能力。一是教给归纳寓意的方法。如《守株待兔》看题目;《陶罐与铁罐》、《池水与河流》看重点段落和关键语句;《狮子和鹿》看故事的结尾,掌握这些方法,有利于其他寓言的阅读,也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二是在联系实际中深度思维。在明白寓意中联系实际是弄懂寓意的关键,根据课后习题设置话题,让学生根据实际进行比较、分析、选择,在与同伴的不断思维碰撞中思辨,这就是高阶思维的培养,整组课文的教学。都应该考虑这一环节的综合运用:或判断、或辩论、或举例、或拓展。

单元教学目标

(一)语言目标

1.能认31个字,能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2.会写32个字,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不同角色的思想感情。初步体会文言文朗读中的停顿,背诵《守株待兔》。

4.初步学会默读课文,能复述《陶罐和铁罐》、《狮子和鹿》。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

6.能用普通话交谈,小组交流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会认真倾听,养成边听边思考的习惯。

7.能根据图画想象一个完整的内容写下来,学会初步的评改。

8.能根据内容写通知,并做到格式正确。

(二)思维目标

1.在明白故事道理过程中提升分析、归纳思维能力,在链接生活中培养演绎思维,培养透过问题现象看问题本质的高阶思维能力。

2. 对文章阐述的道理能结合自身经验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培养思辨能力和审辨思维。

(三)其他目标

1.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能广泛开展阅读。

2.明白故事中告诉的道理,并能与自己的生活、学习等实际结合,并能加以运用。

单元课时建议

单元课时建议:10-11课时

阅读书目推荐

《中国古代寓言》

本书是从《晏子春秋》、《列子》、《庄子》、《韩非子》等古代书籍中,挑选出比较适合少年朋友阅读的寓言,加以改写而成。本书共有200余则寓言。

《克雷洛夫寓言》

本书精心收录了179篇克雷洛夫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的语言朴实无华,把过去文学中不用的民间普通用语、习语引入创作。克雷洛夫寓言里的形象确切生动,用具有鲜明特点的动物形象来表现相应的各种社会地位的人物的复杂性格,因此其形象的内涵格外深刻,如《乌鸦与狐狸》中的狐狸,《狼和小羊》中的狼等。

《拉 封丹寓言》

本书收录了多个滑稽的小故事,故事中的角色都是拟人化的小动物,轻松易懂,带领读者体会其中的人生哲理。书中大部分都是脍炙人口且富有深意的故事,如《龟兔赛跑》、《乌鸦和狐狸》、《狼和小羊》等。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1-08-14 05:12亲亲美人蕉[海南省网友]IP:738181447
    期待更多类似的分享,让家长和老师都能更好地引导孩子学习。
    顶4踩0
  2. 2020-03-28 03:43じ☆冰泪草☆じ梦原ks[江西省网友]IP:710986530
    这个教学分析很有帮助,对三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顶3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冬至的作文 初二500字作文 江苏语文作文 中考的作文题目 写人作文结尾 初二作文游记 包容的作文 心疼作文 写给老师的作文 写人作文素材 菜市场作文 春天的作文400 尺子 作文 作文目录 游览作文400 京剧的作文 无私奉献作文 五年级小学生作文 一只小狗作文 梦想400字作文 写事作文600 喜欢老师的作文 初中作文六百字 续写故事作文 小中考作文 生存的作文 小学生作文评语 对联的作文 写景作文素材 满分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