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叮~收到一封来自辽国和龙门石窟的联名邀请信

2020-11-24 15:20:01
相关推荐

作者:露露猫酱

来一场穿越时空的涨知识之旅

说说这次旅行

2020年真是让人感概万千的一年,受新冠的影响,既然不能出门旅行,那我们就到省博物馆来一场穿越时空的涨知识之旅吧!

虽然是新冠疫情在国内已经渐渐平息,但是端午假期,博物馆和平时相比,人流量还是少了很多~

契丹印象

内蒙古地处长城内外,是中原农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相互碰撞和交融的重要地带,中国历史上这里产生了许多古代北方游牧民族,而契丹族就是其中的一个杰出代表。

契丹族时代聚居在内蒙古东部地区西辽河上游地带,属于东胡后裔。唐朝末年开始在北方草原崛起。契丹族建立的大辽王朝,曾雄踞中国北方200余年,南与中国五代、北宋长期对峙,开启了中国第二次南北朝的局面。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

“无闻中国有北宋,只知契丹即中国”,辽王朝不但创造出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而且在中华文化交流、草原丝绸之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时至今日,在俄罗斯仍称中国为“Khitan”,即“契丹”

这个让杨家将的男人都被拼光,消失后仍是中国代称的朝代到底有多强?

开启我们的穿越千年之旅,通过那些文物,感受一下大辽帝国的草原文明吧!

古代的“一国两制”

契丹族本是游牧民族,后吸收农耕技术,为了保持民族性将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分开管理,主张因俗而治,开创出两院制的政治体制。设南面官和北面官双轨官制,以“本族之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这张图体现的就是这一情景。

石雕契丹男、女侍佣

辽代(916-1125)

赤峰市巴林左旗,白音罕山韩匡嗣家族墓地出土

此为陪葬用人偶,双俑低眉顺眼,男侍双手置于胸前,女侍双手捧一浣巾,表现契丹人风俗习惯与服饰艺术。韩匡嗣家族在辽代是一个特殊的家族,它的兴衰是辽朝兴衰的一个缩影,它是辽朝第一家赐姓耶律的汉官家族,地位显赫。是中原汉人贵族契丹化,进而推动契丹社会封建化的主要力量。韩匡嗣家族墓地出土契丹人俑,体现了韩氏族人对契丹文化的吸纳。

关于韩匡嗣家族墓地:

它是迄今发现的辽代最大的家族墓地,是辽中晚期墓葬形制的大全,是中原汉文化堪舆学与契丹文化相融合的典范。

骨鸣镝

辽代(916-1125)

赤峰市松山区大营子辽驸马赠卫国王墓出土

骨鸣镝由铁镞和骨哨结合制成,俗称“响箭”,为战争武器与狩猎用具,使用时可发出声响。

云纹鎏金铜马具

辽代(916-1125)

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代钦塔拉辽墓出土

这套马具包括马鞍饰,马后鞧【qiū】饰和马项饰、马络头等五件器物。马鞍是固定在马背上用于乘骑使用,鞧带与胸带用于将鞍具稳固在马背上。马项饰悬挂銮铃,起装饰作用。

辽代墓葬出土的大量马具体现了辽代马具的精湛工艺。

哈哈哈哈哈,马项饰的超级可爱的铃铛,就算现在看也觉得造型设计的一点不过时~

镶玉银鞓【tīng】蹀躞【xiè】带、鞧带

辽代(916-1125)

通辽市曼旗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出土

装饰后鞍翅的鎏金银饰,通体錾刻精美的缠枝花卉纹,鱼子地,穿孔上的锤揲兽面纹。带饰上装饰的玉质卧狮。这套带饰品自然下垂,一条链接鞍翅的带饰可套在马的臀部。

带饰上装饰的形态各异的玉质卧狮

鎏金錾花银盒

辽代(916-1125)

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耶律羽之墓出土

此银盒为妆奁【lián】盒,盒盖和盒身外壁刻有双鹿、双虎等纹饰。

“秋捺【nà】钵”时,虎、鹿为游牧民族狩猎的对象,契丹人把猎物作为饰物装饰,具有特定风格。

四时捺钵:辽王朝保持着契丹人在游牧生活中养成的习惯,居处无常,四时转徙。皇帝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即所谓的“春水秋山,冬夏捺钵”,合成“四时捺钵”。皇帝一年四季巡幸于四捺钵之间,政务皆在捺钵中处理,捺钵之地实际上是辽国的政治中心、最高统治者所在地,这是辽立国以后政治管理的一大特色。

花瓣形金盏

金盏为盛酒茶用具,辽代金银器早期器具样式多以花瓣形为主,如此金盏的器具口就是五瓣花形。外壁錾刻五组双雁衔花纹。鹅,雁为辽代重要祭祀物,辽代金银器频见鸿雁纹,或与契丹人“春捺钵”捕鹅猎雁的独特制度有密切的关系。

石卧狮镇

辽代(916-1125)

赤峰市宁城县辽中京遗址出土

狮镇用于压帷帐或席角,具有辟邪驱恶的作用。

寄锦图壁画,赤峰市宝山辽墓出土,该墓是迄今发现的纪年辽墓中最早的契丹贵族墓,里面发现大量精美壁画,其中最著名者一个就是这幅《寄锦图》

左上角榜题文字:“□□征辽岁月深,苏娘憔悴□难任,丁宁织寄迴,表妾平生缱绻心。”

讲述的是魏晋才女苏若兰的爱情故事,苏惠,字若兰,十六国时期东扶风人(现今陕西咸阳武功人),生于公元357年。若兰容貌秀丽,举止娴雅。她丈夫窦滔因厌战不从军令,被革职发配到流沙,遇到了歌妓赵阳台,娶作了偏房。窦滔奉命出镇襄阳,本欲携妻妾同往,可苏蕙为赵妾之事赌气不从,窦滔只带着赵阳台赴任。苏蕙独守长安空闺中,日子稍长,便感寂寞难耐。她便用吟诗作文来排遣孤寂的时光。她将所写诗词编排整理暗藏在29行、29列的文字里,织在八寸锦缎上。她把这副锦缎命名为“璇玑图”。苏蕙派人把璇玑图送交窦滔。窦滔捧着“璇玑图”,细细体味,完全读懂了其意思。窦滔派遣了人马,到长安接来了苏蕙。

这副锦缎命名为“璇玑图”。璇玑,原意是指天上的北斗星,之所以取名璇玑是指这副图上的文字,排列象天上的星辰一样玄妙而有致,知之者可识,不知者望之茫然。其中更暗寓她对丈夫的恋情,就象星星一样深邃而不变。

定窑摩竭形提梁注壶

辽代(916-1125)

赤峰市巴林右旗乌兰套海苏木出土

文房用具,契丹独有器型。或为文人磨墨时用来装水与滴水的用具。这件注壶将人、鱼、龙、鸟等融为一体。

【摩竭】读作mó jié,亦作“ 摩伽罗 ”,是梵语makara的译音,意为大鱼;鲸鱼。出自 《洛阳伽蓝记·闻义里》。摩竭本是印度神话中水神的座骑,后成为佛教圣物,大约在东汉随佛教一起传入了中国。唐朝中晚期,摩竭图案添上翅膀。辽代在继承中加以创新,其摩竭图案更加像鱼,契丹器物上的摩竭纹饰均有这种特征。

彩绘汉白玉释迦佛涅槃像

辽代(916-1125)

赤峰市巴林右旗辽庆州释迦佛舍利塔出土

释迦佛身着袈裟,侧身卧于长方形亚腰石床上。佛螺发肉髻,神态安详,右手托于腮部,左手平置身上。

石床四侧开窗浮雕有八只雄狮。通体施红绿彩。

涅槃像表现的是释迦佛圆寂时的场景。根绝佛经记载,世尊涅槃时,于宝床右胁而卧,该涅槃像依此而作。

金銙【kuǎ】银鞓【tīng】蹀躞【xiè】带

辽代(916-1125)

通辽市奈曼旗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出土

蹀躞带时北方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系于腰间,带有穿孔,以便随身携带各种小工具。在魏晋时期传入中原,在唐代成为文武官员必配之物。辽代的蹀躞带上有无垂下的蹀躞时区分契丹盒汉式服装的重要标志。

这套蹀躞带由方形金代銙、桃形有孔金銙、圭形金銙尾、长方形金带扣和金带箍构成。錾刻有凤、祥云、兽面等纹饰。

鱼形玉盒

该玉盒为腰饰,由白玉饰、玉坠、珍珠、琥珀珠、绿松石珠、水晶珠等组合。玉坠为相互扣合的鱼形盒,可装纳香粉等小物品,适合契丹的游牧生活需要。

辽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规格仅次于帝陵,而辽代的帝陵几乎破坏殆尽,因此其中出土的文物大多独一无二,改写了辽代历史,堪称辽代文化的海内孤例。

陈国公主(1001年—1018年),耶律氏,辽景宗皇帝孙女、秦晋国王辽圣宗皇太弟耶律隆庆之女、吴国公主之妹,尽管死时才年仅十八岁,但因为家世地位高贵显赫,死后则给以厚葬。驸马萧绍矩为圣宗齐天皇后之兄,历任泰宁军节度使、检校太师。

陈国公主在16岁的时候,她嫁给了年长自己十余岁的舅舅萧绍矩。“他们那时并没有近亲结婚的概念。”据辽史研究专家盖之庸介绍,为保证家族血统的纯正,在契丹皇族中,耶律只能与萧姓通婚。这场令人瞩目的婚姻只持续了两年。1018年,36岁的驸马与刚满18岁的花季公主先后过世。不过,根据墓志记载,二位的死和宫廷争斗没有关系,两人均因病而亡。但是18岁的公主为何会突然病逝,是不是和近亲结婚有关,究竟是身患何病去世,这些都还是谜团。

动物形玉佩

白玉玉佩一组6件,上端为花边方形玉雕,下用金链垂挂蛇、猴、蝎、蟾蜍、蜥等动物玉佩饰。方形玉璧上阴刻十二生肖像。

这个玉佩,猴子的造型真的超级可爱~

围棋子

辽代(916-1125)

赤峰市征集

白色棋子由砗磲制成,黑色棋子由煤精制成,各30颗。春秋战国时期已存在围棋,隋唐时得到普及。契丹族汉化的加深使围棋这种游艺活动进入了辽帝国。辽墓壁画中反映围棋的场景比较多,反映出辽人对围棋的喜爱。

砗磲是稀有的有机宝石、白皙如玉,亦是佛教圣物。在中国佛教与金、银、琉璃、玛瑙、珊瑚、珍珠一起被尊为七宝。

鎏金铜狮子

辽代(916-1125)

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吐尔基山辽墓出土

通体鎏金,扬首张口似咆哮状,狮尾后翘,端坐于平台上,平台下有插杆,应为栏杆上的柱头装饰物。

狮子于西汉时自西域传入,被视为祥瑞之兽,佛教对狮子极为推崇,认为是文殊菩萨的坐骑。狮子或以狮子为主的组合纹饰随着佛教在辽的传播而为契丹人所崇尚。

迦陵频伽形金耳饰

辽代(916-1125)

赤峰市巴林右旗巴彦尔登苏木和木特哈达出土

该耳饰为手托脸话、浮于祥云的迦陵频伽形象。迦陵频伽上半身为人,下半身为鸟,双翅,头部为筒子或者菩萨形象,手中常持各种乐器或者手捧束花。据传其声音美妙动听,婉转如歌,胜于常鸟,佛经中又名美音鸟或妙音鸟。

辽代迦陵频伽造型延续了唐代花叶形尾的特点。莲花纹在佛教中寓意圣洁、美好、吉祥、幸福和圆满。早期的契丹人信仰的是以崇拜自然物的萨满教。但是随着契丹的崛起,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为了稳定汉人笼络民心,故开始建汉城,引佛教。由此开启了佛教在辽代的发展和兴盛时期,佛教题材也成为了契丹器物、壁画中的常见题材之一。

摩竭纹金花银盘

辽代(916-1125)

赤峰市喀喇沁旗哈达沟门窖藏出土

锤揲錾刻而成,花纹鎏金。六曲花瓣形,宽折沿,平底,三足缺失,唇边下卷。折沿錾刻六组团花图案,为相间的牡丹纹和葡萄纹。底心錾摩竭戏珠纹,四周围以六组牡丹团花纹。

金花银奁【lián】

盛放化妆品的奁盒,盖顶中心饰有龙戏珠纹,盖侧与盒身侧壁各饰飞凤和折枝牡丹,沿口上下各饰一周海棠纹。契丹妇女涂脂抹粉是当时的风尚。

忘记拍介绍了....被我开玩笑说,好想痰罐,哈哈哈哈哈哈

不过此罐精美的纹饰,还是值得放出来的~

鎏金錾花孝子图银壶

辽代(916-1125)

赤峰阿鲁科尔沁旗耶律羽之墓出土

银质鎏金,直口高颈,肩部折棱,其造型显然受到粟特银器的影响,同时也是吸收突厥金银器文化的结果。主题花纹是8幅孝子故事图,说明辽早期契丹贵族已经接受汉族儒家的孝悌观念,主题花纹周围饰折枝花卉,腹底饰仰莲纹。

契丹建国后,统治者为实现“以孝治天下”的目的,在原生尽孝行为和观念的基础上,又完全移植了中原王朝传统的孝悌行为和观念。他们通过统治者的率先垂范、诏令嘉奖,着力宣传汉儒伦理道德观念等,全面推行孝道教育。因此,“于家存孝,于国尽忠”成一代之风气,巩固了辽朝社会的统治基础,终使辽代政权垂续200余年。

阿拉伯文錾花铜盆

辽(916-1125)

通辽市奈曼旗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出土

口沿内壁錾刻三周联珠纹,上部两周联珠纹之间有一圈阿拉伯铭文,器底正中刻一六角形图案,六角形图案周围刻几周弦纹,内饰鱼子地纹。

此盆的造型和纹饰在辽代不见或少见,却与伊斯兰宫廷中的同类器物相近,很可能来自伊斯兰世界。

在古代西亚,六角纹被认为是驱病辟邪的符号,通常由一个黑色三角形和一个白色三角形组成,直至后来六边形成为伊斯兰艺术中普通的装饰纹样。

在陈国公主墓里,与这件铜盆伴出的还有7件伊斯兰玻璃器,他们都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证据。

魏唐佛光

北魏迁都洛阳后,龙门石窟造像受南北文化交流的影响,出现了“秀骨清像”“褒衣博带”式的造像风格。到了唐代龙门石窟造像艺术受社会时尚熏染,向“雍容华贵”“富丽健美”的风格转变,达到形神完美的艺术高峰,被成为“大唐风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社会教化作用。

北魏造像特征:

秀骨清像 宽袍大袖 清丽典雅 潇洒飘逸

唐代造像特征:

面向圆润 躯体丰腴 隆胸细腰 典雅瑞丽

狮子头像 (Lion Head)

时代:北魏

狮子头像为浮雕,与北魏孝明帝时期开凿的六狮洞(第1418窟)狮子相似。

此狮子头颅前伸,耳朵竖立,额骨凸起,怒目而视,獠牙尖利,凶气十足,慑服众生。

中国境内不产狮子,但关于狮子的文化艺术却源远流长,丰富多彩,除了狮子本身所具有的威力和中国社会崇拜灵兽的心理外,狮子文化之所以能在中国大地迅速扎根并完美融入本土,与佛教东传密不可分。

狮子在佛教中成为护法者的形象,因其孔武有力凶猛彪悍,在民间也被人们用来作为护卫者和辟邪物,起着保护主人平安、吓阻凶恶的作用,在后代还衍生出了标识主人地位,权威,寓意富贵昌盛的符号意义,发展成为一种独立于佛教中的中国狮子文化。

菩萨残像 (Fragment of the Standing Bodhisattva)

时代:唐

此尊菩萨残像上身缺失,仅余腿部及右足。双绺璎珞下垂至膝部而绕向身后,裙带扭转似绳索状穿环结花结,精美繁复。下裙褶纹疏密有致,颇为写实。右腿前伸,跣足立于半残的圆形莲台上,呈现出菩萨舒展自然,轻盈婀娜之美。

大势至菩萨

时代:唐

大势至菩萨又称得大势菩萨或大精进菩萨,简称为势至,据《观无量寿经》,此菩萨以独特的智慧之光遍照世界一切众生,使他们解脱血火刀兵之灾,得无上之力,因此号为大势至。

相传大势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胁侍,他与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在一起,合称为西方三圣,在中国佛教寺院中,大势至菩萨单独被作为礼拜尊相的情况极少,一般都是和观世音菩萨一起随侍在阿弥陀佛的身旁。

据《观无量寿经》描述,大势至菩萨身放紫金色光,其形相大小及身上装饰,均与观世音菩萨相似。唯其宝冠上以宝瓶为标志,而观世音菩萨的宝冠上一般是以化阿弥陀佛为标志。

夜叉像 (Yaksha)

时代:唐

夜叉高高绾起的头发在天王两足间呈涡形上升状,右腿贴地,右手支于膝上,左膝屈起,左手托天王足,双肩承重。怒目,口紧闭,颈微缩,表情决然振奋,显得用力极大,全身肌肉的写实表现,传达出夜叉竭尽全力支撑天王的紧张感。

佛头像 (Buddha Head)

时代:唐

此尊佛头像肉髻较低平,螺发,脸部面相方圆,双眉高挑,嘴角微微上扬,给人一种亲近之感。

后记

看一次展览,我们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很多生字~

哈哈哈哈,看来以后要多看展,借以提升我们的文化水平才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山茶花的作文 写黄山的作文 假期感受作文 我的妈妈600字作文 有关学习的作文 端午节作文开头 我的英雄英语作文 开心的一件事作文 小学生获奖作文 什么的爱作文 桂花糕作文 春天的植物作文 五年级作文200字 英语作文假期生活 五百字优秀作文 描写龙的作文 学校的操场作文 六年级写事作文 题目自拟作文 潮汕美食作文 想象作文六年级 印象深刻的事作文 读书的作文400字 三年级过年的作文 太阳花的作文 游上海作文 发现春天作文 四级作文结尾 周末作文600字 有趣的一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