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这个世界要是没了方言 那该会多无聊

2020-11-24 17:50:01
相关推荐

支持方言教育,利大于弊。/《白鹿原》

你会做家乡的美食吗?你还记得家乡的年俗吗?如果连方言都不会说了,你拿什么来证明自己“从哪里来、祖先是谁”呢?

“时间一天一天一天地走,汗一滴一滴一滴地流,有一天我们都老……”

茄子蛋的一首《浪子回头》,浓浓的乡土味道,把许多即便听不懂闽南话的人们,都唱哭了。这首歌告诉我们,要珍惜身边人,珍惜时间。

这种质朴的情感,用乡土的闽南方言表达出来,它产生的心理共振是普通话代替不了的。

普通话就像白开水,而方言则是妈妈亲手煲的一碗热汤。但只是,这碗“热汤”传到我们这一辈,已经很多人都不会煲,甚至品都品不来了。

不久前,作家十年砍柴在文章中说,他十八岁北上读大学时,曾为普通话说得很差而自卑和焦虑。而今,听儿子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却不会任何一种方言,又有一种莫名的惆怅。

面对这种惆怅,上海的家长们坐不住了。最近,一些上海家庭将孩子送去纯沪语早教机构,期望孩子可以尽早接触上海方言,并熟练掌握。

但这种举动引发不小的争议。

虎扑步行街的调查中,接近80%的网友支持孩子学方言。/微博@虎扑的步行街

有网友称,“现在吴语日渐式微,就应该从小抓起,至于普通话,自然会有老师来教,但是方言老师可不会教”。

但也有网友认为,“孩子正处于被教育的基础时期,教孩子说方言之后普通话难免会带口音吧?况且在成长的环境里接触到的就是方言,自然就能听懂,何必推行什么早教?”

还有人担心,方言早教会造成地域歧视问题,尤其在上海、广州等方言强势的地区。

但其实方言教育和普通话教育并不是非此即彼,这些问题通过双语教育都可以解决。

对于所谓的地域歧视问题,普及方言教育恰恰可以让外地孩子更好融入所在地的生活圈。

支持方言教育,并不是反对普通话教育,而是反对强行用普通话教育取代方言教育的大一统思维。这种倡导一元审美的思维,弊远大于利。

方言,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大一统思维,正在瓦解多元文化

自秦以来,车同轨,书同文,初步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地理版图,也为形成中华文明奠定了文化基础。虽然“书同文”了,但“语同音”却是让历代都很头疼的问题。

各朝各代也都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就已经出现了早期“官话”,即官方倡导的统一语言——“雅言”。《论语》有载:“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隋朝时期出现了迄今发现最早的韵书《切韵》,以南京雅音和洛阳雅音为基础正音形成了当时的官话。朱元璋时期颁布了《洪武正韵》,雍正还下令敕造正音书馆。

但在古代毕竟人员流动范围有限,顶多也就和周边的人有一些往来,所以方言始终都是主流的存在,官话这样的“通语”也只有少数人掌握。

而且有时官话并不统一,明清时期官话的相对标准至少有南北两套。

《洪武正韵》是明太祖洪武八年乐韶凤等奉诏编成的一部官方韵书,共16卷。/数字古籍馆

明中后期形成的昆曲,就既有“南昆”也有“北昆”,“南昆”唱南京官话,“北昆”唱北京官话,到今天也仍然如此。正是这样“南腔北调”的语音体系,构成了丰富多元的中华文明。

1949年之后,取自河北滦平的“普通话”被大力推广,“语同音”才基本上得以实现。普通话甚至开始走向世界,“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开始变成热潮。

2004年,为了进一步推广普通话,“防止方言中的粗口俚语破坏语言纯洁性”,广电总局发布了“方言禁令”,禁止各电视台用方言译制境外节目。

这其实比较好理解,毕竟电视节目小孩子也看的,向上积极的语言氛围对于成长十分有利。

但一刀切式地强推普通话,消解淡化方言,这样对其他地方的人真的不公平。

今年上海中考作文以《这事,真带劲》为命题,要求学生写作。“带劲”这种北方俚语出现在一个南方城市的考卷里,这真的是推普的初衷吗?

去年上海小学语文教材还把“外婆”改成了“姥姥”。一时间“姥姥的澎湖湾”上了热搜。

同样是在去年,广州一所知名小学向家长发短信,要求不能说方言……

上述短信中很滑稽的一点是第一句,“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难道方言不属于祖国语言的一部分吗?我们连说方言的自由都没有了吗?还不允许转变语音,说不标准怎么办?是罚抄字典还是怎么样?

普通话自然是要推广,但把方言作为“敌人”一样对待就不合适了。这种大一统的思维,就跟统一店铺招牌、强行清理“大洋怪”地名、禁止艺人上综艺染发文身,是一种逻辑。

这种逻辑强行消灭多元文化和个性表达,不仅蠢而且坏。

别让博物馆成为方言的归宿

都说方言是古语考证的“活化石”,什么入声啦、倒装之类的。这里的关键是“活”字,是要有人说的。而有的方言已经近乎没有人说了。

目前,粤北土话、桂北平话、湘南土话等方言都处于濒危状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1987年出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显示,当时有两百多万人口使用桂北平话。

但北大博士研究生赵媛完成的桂北平话调研显示,2015年桂林北部灵川县内的11个乡镇,40岁以下的人已经基本不会说平话,都改说西南官话或普通话了。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行动起来,保护方言。

湖南汉语方言分区图。/长沙晚报

2015年,湖南卫视主持人汪涵发起了一项方言调查“響應”计划,计划用5到10年的时间,对湖南53个调查地的方言进行搜集研究,用声像方式保存方言资料,进行数据库整理后捐给湖南省博物馆。

2016年,首届关注方言电影创作的电影节——足荣村方言电影节在北京大学举办,承办方说:“我们希望借电影节,激发以方言为载体的地方文化保护。”

而有的方言已经成为非遗一般的存在,到了要抢救才能保护下来的地步。

2018年,太原市财政拨付专项经费,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开始对18种小片区方言进行录音、录像,然后上传至山西省非遗数据库,进行永久性保存。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有顺认为,“中华文化是平铺在中华大地上的,几乎每一个村落都保存着独特、复杂的文化基因,而方言可能是了解这些文化基因最为基本的单元,这些单元看似渺小,但彼此勾连一起,就能够充分感受到中国文化的丰富性”。

微博网红“戏精牡丹”的走红,让太原话也火遍了全国。/微博@戏精牡丹

越来越少人说方言,人们嘴里的方言也越来越像普通话。川普、粤普、塑普、太普流行的背后,是文化多样性凋零的缩影。

现在的教育制度只要求普通话,而忽视了对方言的考查。这样只会使得方言更加式微,中华文明的完整性也越来越被这种表面的统一蚕食。

别等到一种方言凋零到要进博物馆了,才想起来要保护。

从传统到流行,方言始终是身份认同的终极奥义

最近大热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让四川话又火了一把。网友们也开始让自己父母用方言读“哪吒”,热闹一时也让人反思。

为什么让父母读?因为我们现在这一辈很多已经不会说方言了,或者说不出那种味道了。

不过至少跟父母交流的时候,熟悉的乡音还是会唤起故乡的底色。

除此之外还剩下什么呢?你会做家乡的美食吗?你还记得家乡的年俗吗?如果连方言都不会说了,你拿什么来证明自己“从哪里来、祖先是谁”呢?

《金瓶梅》就被考证出其中含有大量的山东方言,“那月娘房里玉筲和兰香众人,打发西门庆出了门,在厢房内乱厮有成一块”。

其中的“厮有”就是山东方言“撕揉”的借音字——这样的韵味,只有了解山东方言才可以理解。

而《红楼梦》中涉及的方言则更加丰富,“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一首《葬花词》,“侬”“痴”皆吴语。而其中还有湘语、赣语等其他方言。

这些记录的既是文化,也是乡土认同。

反观现在的流行文化,涉及方言后,获得认可和传播的可能性也更大。

GAI的走红,让“勒是雾都”成了流行语。/《中国有嘻哈》

从《中国有嘻哈》中走出的GAI,让重庆话说唱火遍全国。今年的《中国新说唱》又火了长沙的C-BLOCK,一首《策长沙》,更唱出老长沙的许多韵味:

“马王堆的辛追娭毑 现在不住马王堆……记住长沙有 花鼓戏和湘绣听哒我们现场就不想走”

而不久前大热的《乐队的夏天》中,九连真人的客家话也让人印象深刻,一首《莫欺少年穷》表达出客家少年在外漂泊的艰辛与执着。

在影视作品中,《我爱男闺蜜》《老炮儿》把老北京话“胡同串子”的风趣直率展现得淋漓尽致。《地球最后的夜晚》中的贵州话少了几分蛮气,多了几分忧郁。

贾樟柯《江湖儿女》中赵涛的太原话,《天注定》中姜武的“唐山味”山西话,都以方言作为主要语言,这样不仅显得真实,而且也多了一些生活的厚重感。

《都挺好》中虽然主演们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让片子的苏州味变得很淡,但是其中出现了苏州评弹《白蛇传之赏中秋》的唱段,这还是让片子显得贴近了不少:“七里山塘景物新,秋高气爽净无尘。今日里是新逢佳节同游赏,半日偷闲酒一樽……”

感受一下东北方言的独特魅力,不服不行。/新浪网

方言的魅力是用文字概括不完的,因为一样的汉字却可以读出上千种地方风味。

方言教育是绝对需要从娃娃抓起的,只有这样才能让方言保护“活”起来。但是现在人才缺乏,也没有形成一致的社会共识。

不过至少,还有人在抢救,在坚守。只是这样的坚守,能维持多久呢?

会不会真的有一天,我们中华文明丰富多元的方言体系,只有到博物馆里才能再见。到时候博物馆里不仅有文物,还有难以言说的乡愁……

参考文献:

科技加市场化,能为方言续命吗,十年砍柴,2019

语言政策视角下的方言“禁令”研究,俞书敏,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

抢救方言:与加速衰亡的赛跑,新华文摘历史,2018

太原方言被进行抢救保护,山西晚报,2018

汪涵发起方言“響應”计划 欲搜集湖南53地方言,长沙晚报,2015

作者 | 李香菜

欢迎分享文章到朋友圈

新周刊原创出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高考英语作文题目 春天作文100字 写小兔子的作文 多肉植物作文 微笑作文500字 难忘的什么作文 新年英文作文 写人的英语作文 怀恋作文 路作文500字 无私奉献的作文 英语续写作文 我的爸爸妈妈作文 动物园作文400字 写人的优秀作文 我最喜欢的人作文 一篇写事的作文 母爱作文800字 做馒头作文 十篇英语作文 英语作文五年级上册 推荐信英语作文 四季作文400字 春节作文100 我家的故事作文 如何制作文件 互相帮助 作文 三年级作文一百字 写物品的作文 关于数学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