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种下“致富薯” 收获新希望——写在全国马铃薯产业现场推进会和2022年中国马铃薯大会

2020-11-24 21:40:02
相关推荐

种下“致富薯” 收获新希望

——写在全国马铃薯产业现场推进会和2020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之际

杨唯伟

百味马铃薯。 张子恒

以马铃薯为主的地方特色美食体验。 张子恒

马铃薯已成为定西“名片”。 张子恒

9月24日至28日,全国马铃薯产业现场推进会和2020年中国马铃薯大会将在定西市安定区召开。届时将带来一场数字化、产业化、学术化、市场化的“薯”乡盛宴。

近年来,我省立足资源优势,把马铃薯产业作为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来扶持,促进了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其已成为带动我省农民致富的支柱性产业。

从“宝贝蛋”“救命薯”“温饱薯”,到如今的“脱贫薯”“致富薯”“小康薯”。马铃薯,这个如今被农民视作“金蛋蛋”的作物广泛种植,展现出省委省政府及广大干部群众推动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决心和力度。

2018年以来,省委省政府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确定了“牛羊菜果薯药”六大扶贫特色产业,甘肃马铃薯产业发展迎来新机遇——产量持续稳定增加,品质不断提升,产业链不断完善延伸,产业面快速升级。2020年,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达1030万亩,总产量预计超过1500万吨,马铃薯产业总产值将达到265亿元。

硕果累累,尽展产业蓬勃朝气。行至陇原大地,马铃薯产业蓬勃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育种、种植、加工、销售……每个环节,都全面发力,各显优势。

育出新希望

种子是发展农业的灵魂。对于马铃薯来说更是如此。

可以煮着吃、炸薯条吃、炒菜吃、制作淀粉……马铃薯的多种食用及加工方法,体现了马铃薯品种的多样性。

特别是随着消费市场变化,人们对中早熟菜用型、加工型专用型,富锌、彩色等功能性品种需求增多。为适应生产区域及营养需求,甘肃积极致力于马铃薯品种选育工作。

对此,我省通过加快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强新品种选育、引进、示范力度。立足自身优势,瞄准优质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和优质淀粉型加工薯两个方向,统筹做好品种发展规划,努力打造优势马铃薯生产片带。基本形成了以省农科院、甘农大等科研院所为主的马铃薯新品种育种科研队伍。按照市场需求、加工需求,先后培育出在国内处于领先或先进水平的陇薯、甘农薯等新品种,登记马铃薯新品种十多个,推动马铃薯品种更新换代速度。建立健全了脱毒苗、原原种、原种、一级种扩繁体系,提高我省马铃薯种薯生产水平。

据了解,仅甘肃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先后选育出42个陇薯系列马铃薯品种,种植面积超600万亩,约占甘肃马铃薯种植总面积的“半壁江山”。

选育出的种子,要被农民接受,必须进行大力推广。定西市安定区称钩驿镇周家河村的村民刘凡对此深有感触。

“以前种马铃薯不讲究。这几年蓝天公司和合作社进行合作,带动我们种植“庄薯3号”。这个品种很适合加工淀粉。蓝天公司这几年大面积带动推广,进行订单收购,比之前我们种杂七杂八的品种收入好太多。”刘凡说。

据了解,甘肃蓝天马铃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股份合作的形式在安定区各乡镇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联合社再组织各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订单合同,统一马铃薯种植品种、统一收购马铃薯。2019年,蓝天公司的联合社与30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订单,建成淀粉加工专用马铃薯种植基地10万亩以上。

在定西市安定区,通过培育壮大爱兰薯业、凯凯农科、农夫薯园、定西马铃薯研究所等种薯企业15家,形成了5亿粒的优质脱毒种薯繁育能力,分别占全市的62%、全省的50%和全国的29%。每年整合专项扶贫资金2000万元以上,按照“户均1000斤、扶持5亩薯”的标准,对需求贫困户进行“全覆盖”调种扶持,带动贫困户户均种植马铃薯10亩以上。大力实施“微型薯补贴入户”工程和“户均一亩种子田”工程,构建“温室生产原原种、基地扩繁原种、田间应用一级种”的梯级种薯繁育推广体系,确保种植环节脱毒种薯“全覆盖”。

此外,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技术指导,我省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建设逐步标准化,培育了具有种薯生产经营资质的单位71家,年生产原原种12亿粒以上、原种10万亩以上、一级种薯20万亩以上。2017年,定西市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第一批马铃薯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2019年,山丹县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第二批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渭源县被认定为国家马铃薯脱毒种薯制种大县。

依托良种繁育体系的建设,甘肃形成了中部高淀粉及菜用型,河西及沿黄灌区全粉、薯条(片)加工型,陇南、天水早熟菜用型和高海拔区脱毒种薯繁育等马铃薯生产四大优势区域。

长势旺盛的马铃薯。

甘肃马铃薯产业近几年得到长足发展,种植技术进入国际前列,产品受到国外专家青睐。 张子恒

种好“致富薯”

说起马铃薯的收获,安定区香泉镇陈家屲村村民陈录元脸上就难掩笑意,“原来种着吃,现在能卖钱;原来全靠人力,现在全程机械化,轻轻松松就能种出‘金蛋蛋’!”

多年来,陈录元家中靠种植6亩马铃薯维持生活,基本无其他收入来源,还要供两个孩子生活,家庭生活比较困难,2013年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针对实际情况,镇村干部积极鼓励陈录元发展马铃薯产业,为其投放了马铃薯良种。

有了良种还远远不够。为了能够掌握马铃薯种植技术,镇政府组织陈录元及其他村民参加了种植技术培训,他很快掌握了平田整地、配方施肥、种薯处理、覆膜种植、田间管理等关键技术。2015年,借助国家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的8.56万元,他又自筹资金8万元,购置了一套农业机械,为马铃薯发展奠定了基础。

现在陈录元一家种植马铃薯达到15亩,全部实行机械化耕作,马铃薯亩产达到1500公斤以上,亩收入达到1200元左右。通过发展马铃薯产业,陈录元家年收入达到2.5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6250元,真正实现了脱贫致富。

要种出“致富薯”,种植环节尤为关键。对此,我省依托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提升马铃薯种植水平。据了解,我省已集成应用脱毒种薯、深松耕、起垄覆膜、绿色防控、机械收获等技术,实行“统一品种、统一施肥标准、统一病虫害绿色防控、统一机械作业、统一田间管理”,建设绿色化、标准化、规模化连片种植基地。

绿色化标准化种植的马铃薯,已与蓝天公司签下订单,1亩地纯收入约1400元,万亩基地就可以创造1400万元的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全省已建成千亩以上的种植基地399个,万亩以上的种植基地14个,绿色标准化种植面积达到284万亩,打造了一批集中连片、技术集成的万亩以上绿色标准化产业基地。现有安定区国家级马铃薯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渭源县省级马铃薯现代农业产业园。

通过集中打造一批种植地块连片、配套设施完善、高产优质、全程机械化的马铃薯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全面推广“黑膜覆盖+脱毒种薯+配方施肥+统防统治+机械化耕作”等综合实用技术,马铃薯种植过程实现了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

希望的种子得到精心耕种,必定能结出致富的果实。秋收时节,一颗颗沾着泥土芬芳的马铃薯硕大滚圆,洋溢着丰收的喜气,让流着汗水、辛劳一年的农民满心欢喜。

生机勃勃的马铃薯脱毒瓶苗。 何春喜

渭源县马铃薯喜迎丰收。

安定三丰马铃薯农民合作社正在机收马铃薯。 张 寿

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业专家参观定西马铃薯产业园。

延伸产业链

走进渭源县甘肃田地白家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在生产线上有序加工。2018年,公司“来点土豆”系列自主品牌产品被全国马铃薯产业联盟授予“十大特色食品”荣誉称号。

“目前,半成品车间生产粉面饼200万多个,成品车间已生产各类产品8万多件。”甘肃田地实业集团总裁办主任张博介绍说,复工复产以来,公司半成品车间、成品车间已全面恢复正常生产,产能逐渐提升。

产业做大做强,离不开产业链的不断延伸。目前,渭源县已发展马铃薯加工企业2家,其中淀粉生产企业1家、主食加工企业1家,年淀粉生产能力达到2万吨。“马铃薯产业年吸纳劳动力3.25万余人次,其中贫困劳动力1.88万余人次,贫困劳动力人均劳务收入达5500元。”渭源县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心负责人介绍道。

每到马铃薯上市季节,在安定区巉口镇的定西马铃薯产业园精深加工区都会看到来交售马铃薯的各类车辆排起长队,园区内的企业开足马力生产,人头攒动,一派忙碌。

近年来,安定区不断发展壮大马铃薯加工企业,加强自我消化能力,稳定马铃薯价格,提高附加值。经过多年发展,现有马铃薯加工企业11家,马铃薯及其制品生产线49条,生产能力达62.06万吨,形成了以精淀粉、全粉、变性淀粉、休闲食品为主的加工体系,有力地推动了马铃薯产业向全产业链、循环化发展。

在安定区,马铃薯加工产品由精淀粉、全粉、变性淀粉延伸到主食粉、马铃薯面粉、蛋白粉、粉皮、粉丝、粉条、水晶粉、饼干、薯泥、糕点等主食化产品及休闲食品,加工产品不断丰富。同时,实施了淀粉全降解环保餐盒及包装材料项目、马铃薯休闲食品生产项目等精深加工项目20多个,以淀粉加工等低耗能低污染产业为主的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目前,安定区马铃薯产品转化率达30%以上,有效延长了产业链条,实现了马铃薯产业就地加工增值,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全省已建成规模以上马铃薯加工企业100余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36家,年马铃薯制品加工能力80余万吨,实际加工精淀粉30万吨,全粉3万吨,休闲食品及主食化产品3万吨,粉条、粉皮30多万吨,累计加工鲜薯500万吨左右,加工转化率达到30%以上。

全省贫困地区依靠马铃薯产业脱贫2.39万户9.75万人,为全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出重要贡献。

促进马铃薯产业精深加工,加快形成高端产品与低端产品、终端产品与半成品相结合的产品结构,打造全国马铃薯精深加工集群中心……已成为我省发展马铃薯产业前进方向。

售出好价钱

“以前种洋芋根本卖不了几个钱。如今合作社带动我们种植,1公斤1元保底价收购,去年我就收入1万多元。”渭源县五竹镇村民雷迎龙说。不仅如此,通过在镇里的马铃薯种薯产业园打工,雷迎龙的工资涨到4000元。一家人稳定脱贫,全靠合作社带动发展。

“去年,合作社收购了当地农户的种薯6500万吨,盈利约100万元。”据产业园负责人刘永红介绍,今年,合作社将组建自己的组培室,生产脱毒瓶苗,进一步降低生产原原种的成本,带动833户贫困户建设马铃薯原种繁育基地1500亩、一级种繁育基地2000亩。

为了让农民辛苦劳作获得一个好价钱,我省坚持政府市场两手并用,构建产业均衡利益链。在推进马铃薯全产业链发展中,始终坚持政府市场两手并用,做到推动产业发展政府有力、市场有效。特别是充分发挥马铃薯资源的比较优势,结合市场需求及其变动趋势预估、资源承载能力与最优生产规模确定、产业延伸与配套产业发展能力等关键要素,科学规划产业可持续发展,依托基层党政部门对农民的有效组织和管理,从区域层面统筹与调控鲜薯及加工产品的有效供给,稳定和保障了马铃薯种植、流通、加工等各个主体的利润均衡,确保价格不大涨大跌,产业不大起大落,为马铃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安定区积极推进“订单托底”发展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民的产后销售问题。当地通过引导区内企业和合作社按照“价格托底、订单收购”的原则,由经营主体与种植农户以最低0.9元每公斤的保护价格签订收购订单,建立了马铃薯销售环节“价高时随行就市、价低时保价收购”的市场风险防控体系。2019年,安定区30万亩标准化基地全部实现订单化种植,稳定了4万多农户的收入预期。

近年来,蓝天公司与安定区80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了马铃薯种植订单,由合作社与农户签订马铃薯种植合同,最终由公司以高于市场均价的价格收购。蓝天公司通过订单种植,每年发展马铃薯标准化种植基地12万亩,带动包括2.6万户贫困户在内的10万多户农户发展马铃薯产业,户均年增收8300元。

订单托底帮助农民群众特别是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的效果固然好,要闯过市场这道关,必须打通马铃薯产后通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在安定区,以蓝天、薯香园等为代表的定西马铃薯加工企业与康师傅、徐福记、海底捞等知名企业都建立了稳定供销关系,这让企业可以放心放手建立品种优良、稳定优质的原料薯订单种植基地。

为增强“订单托底”的“后劲”,安定区突出品牌培育,充分发挥“定西马铃薯”作为中国驰名商标的品牌优势,创建了“全国马铃薯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注册了“新大坪”“爱兰”“幸泽”等10多个知名商标,有效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和市场认可度。同时,安定区积极完善仓储体系,健全市场网络,创新营销模式,坚持“占领低端市场、巩固高端市场、开拓超级市场,挺进国际市场”的营销战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经销协会的作用,与北京新发地、上海江桥等大型终端市场建立稳定营销关系;依托国家级定西马铃薯批发市场平台,构建以国家级市场为龙头、集中产区乡镇市场为主体、专业村和种植大户收购网点为补充的三级市场购销网络,实时收集、整理、发布终端市场供求和价格信息,有效提高了马铃薯销售的组织化程度,拓宽了销售渠道。

不止安定区,近年来,甘肃马铃薯品牌影响力逐年放大。全省已入选“甘味”品牌目录的马铃薯产品11个,已建成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10个、购销网点1500多个、运销大户3500多户、营销从业人员10万多人。每年销往北京、上海、广东、福建、河南等20多个省(市)的鲜薯达500万吨,占年鲜薯总产量的30%以上,鲜薯储藏能力达到200万吨,种薯储藏能力46万吨。

更令人欣喜的是,“定西马铃薯”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先后获得农业农村部全国地理标志认证和原国家质检总局“定西马铃薯脱毒种薯”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干旱贫瘠的甘肃,做大“小土豆”,绘就“小康图”,探索出了一条产业为基、龙头引领、主体带动、农户参与、联合经营的马铃薯全产业链产业扶贫路子,谱写了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种下“致富薯” 收获新希望——写在全国马铃薯产业现场推进会和2020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之际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描写我的作文100字 我的幸福之家作文 英语作文万能模板初中 师恩似海作文 不期而遇的温暖作文600字 回家作文结尾 长沙游记作文 成长为话题的作文题目 作文我最快乐的一件事 关于花的作文600 我的朋友作文100字 我爱家乡的作文400字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作文 观察黄瓜的作文 六年级500字作文 进与退作文800字 我的校园作文三年级 作文怎么写开头 作文难忘的小学生活 我的自传600字作文 有那样一个人作文 介绍杭州作文 描写天柱山的作文 秋游作文英语 七年级上册一单元作文 高中500字作文 稻草定律作文素材 三年级写童话故事作文300字 六年级作文批改评语 关于广场舞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