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非遗进校园!彩塑京剧脸谱魅力显 | 中国文化遗产日

2020-11-25 03:15:01
相关推荐

文图/梁晨(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

本文节选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那一天爷爷领我去把京戏看,

看见那舞台上面好多大花脸,

红白黄绿蓝咧嘴又瞪眼,

一边唱一边喊,哇呀呀呀呀,

好像炸雷叽叽喳喳震响在耳边……

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艺术,而这首朗朗上口的《说唱脸谱》无疑将舞台上那些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的京剧花脸呈现在人们眼前,可以说,京剧脸谱是京剧艺术中最具有鲜明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出自民间艺术家之手的彩塑京剧脸谱,是泥塑彩绘借鉴传统戏曲演员在面部勾画图案化妆的谱式制成的手工艺品,它是京剧舞台人物脸谱的再现,是中国戏曲艺术的靓丽名片。2009年,彩塑京剧脸谱被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今天是中国文化遗产日,我们一起了解这项古老的艺术是如何走进校园彰显魅力的。

小行为开启智慧大探索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

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

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同学们一边在嘴里哼唱着《说唱脸谱》,一边在脸部模型上进行彩绘创作。不仅如此,参加京剧社团的同学在主题班会活动中还当起了小老师,为大家讲解京剧艺术的常识——包括京剧艺术的行当、艺术特点、表现手法、脸谱的色彩与人物性格等。

“脸谱上最多可以画多少种颜色啊?”“那黄色代表什么呀?”“到底从哪里起笔画脸谱呢?”连连提问,让小老师们应接不暇。对脸谱的彩画勾描,不仅提高了大家的动手能力,还向大家普及了有关京剧脸谱的常识,同学们历经体验制作,更是近距离地了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

除了用笔勾画脸谱,还有同学对脸谱的配饰特别感兴趣。他们利用劳动技术课中学到的小技巧,将彩泥搓条进行巧妙的组合,对花旦的头饰进行了设计和创作,平时在手中不起眼的绒球、绒棒、珠针……经过组合,都合理地发挥了作用。

随着调查的深入,很多同学对京剧产生了兴趣:有的同学加入了京剧社,学习唱、念、做、打;有的拜师学习京胡等民族乐器;有的走进首都博物馆,从视觉上加深对京剧服饰、脸谱、剧本的认识;有的去参观梅兰芳纪念馆,了解艺术大师的演艺经历及爱国情怀;还有同学来到景山公园,感受生活中的京剧给人们带来的愉悦……

通过聆听京剧、绘制脸谱,学生们感受到了最具民族文化特色的艺术载体给予人们唱念欣赏、身段体验、表演互动、色彩内涵、服饰文化、历史知识、道德教育的传递和普及,这使得很多学生参与制作了相关作品,并且很多创作已经成为教室里、走廊里、校园里的教育风景线。可以说,孩子们的小行为开启了智慧的大探索。

技艺传承有要求

紫色的天王,托宝塔,

绿色的魔鬼,斗夜叉,

金色的猴王,银色的妖怪,

灰色的精灵,笑哈哈……

中央教育部在2016年就提出“将大力推进高雅艺术、传统戏曲进校园”的倡导。在此趋势之下,结合2019年1月20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使北京的“非遗进校园”活动有了法律支持,“戏曲进校园”活动如雨后春笋一般开展起来。

学生们参与众多与戏曲相关的学习和体验,收益颇丰。看,他们认认真真地整理戏服,小心翼翼地搬道具,拿着颜料站到化妆老师身边,当起了专业人士的小助理,参与演出的同学则早早装扮好,大家忙得不亦乐乎,都想体验一把脸谱的真实化妆。翻飞的水袖、曼妙的身姿……视觉上的盛宴不仅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了国粹魅力,了解了京剧的艺术神韵,提高了艺术修养,更是领略了“非遗”的文化,促进了孩子们对于彩塑京剧脸谱技艺的掌握与传承。

做泥塑彩绘脸谱的老艺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三分塑,七分画”,充分说明了在制作彩塑脸谱过程中“画”的重要性。“我作为代表,赴澳大利亚友好校南澳本小学开展交流活动的时候,特意画了几幅不同的小脸谱作为见面的礼物送给友好校的同学,他们喜欢得不得了!”学生兴奋地说道。

漂亮的京剧脸谱常常作为设计素材,被印制在文化衫、扇子、杯子等实物上,以此作为礼品赠与友人。但是彩塑京剧脸谱对技术有更高的要求,艺术家林泓魁将其简单地总结为“三画”,一画图案,二画对称,三画神态。每个阶段对于技艺的掌握都需要长期地磨练,才能够画出神态、画出灵气,由此可见,技艺的传授,需要长期刻苦操练,文化的自信需要世代传承。

推广与普及彩塑京剧脸谱

老爷爷你别生气,

允许我分辨,

就算是山珍海味老吃也会烦,

艺术与时代不能离太远,

要创新要发展,哇呀呀呀,

让那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大家都爱看,

民族遗产一代一代往下传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也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本质上就是对文化的认同与认知,构建群众对于“非遗”的认知,成为保护“非遗”的关键所在。彩塑京剧脸谱作为“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推广与普及,对于学生的自身发展和中国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合理开展有关泥塑京剧脸谱等“非遗”项目的相关活动,关注学生的德育、美育、劳育等相关教育,必将增强学生的艺术感受与鉴赏能力,提高个人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有力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是全民的义务,只有普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众化教育,才能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基础和力量支撑对其进行保护。有目的地培养学生保护、传承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意识,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巩固民族情感、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同时,这也是努力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特别鸣谢:北京市丰台区职业与成人教育集团非遗与设计学院、中传笛声教育文化(北京)有限公司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包汤圆的作文 初中亲情作文600字 新年愿望英语作文 贴窗花作文 介绍北京的英语作文 春节作文150字 学会了什么的作文 做花灯作文 写事作文200字 传统习俗作文 我就是我作文500字 新学期的计划作文 包饺子英语作文 寒假的一件事作文 义卖活动作文 写家乡美景的作文 三年级作文300字左右 菊花展 作文 挠脚心的作文 家风作文800字 七年级优秀作文 坚持的作文800字 走出校园作文 回忆往事作文 英语高考满分作文 英语作文七年级上册 记叙文作文500字 冬天的作文600字 快乐的假期作文 描写美食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