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唐朝妇女追逐时髦新潮 中国历史上最瑰丽诡奇的服饰是怎样的呢?

2020-11-25 03:25:01
相关推荐

“丝碧罗冠,搔头坠髻,宝妆玉凤金权。

轻轻敷粉,深深长画眉绿,雪散胸前。

嫩脸红唇,眼如刀割,口似朱丹。

浑身挂异种罗裳,更熏龙脑香烟。”

这首敦煌杂曲子,非常生动地描绘了一位珠光宝气、浓妆艳抹、服饰华丽的唐代贵族妇女形象。

唐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空前昌盛时期,它开创了中国古代历史一个璀璨夺目的辉煌时代。唐朝文化继承魏晋南北朝中原文化与周边民族文化近两百年的交汇融合,兼容并蓄、广采博收。丰富的文化交流和开放的社会风尚促成唐代妇女服饰文化前所未有的绚丽面貌,成为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中最精彩也最丰富的篇章。

唐代妇女的服饰,承续六朝的浮华遗风,由于与西域来往密切互相影响,追逐时髦新潮的唐朝妇女最终发展出中国历史上最为瑰丽诡奇的华美服饰。种类之多,造型之奇之艳,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一、唐代妇女的服饰

唐代妇女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服装有襦、衫、裙和半臂等。襦和衫为上衣,织物偏好罗。襦的服色,有红、翠、青、紫等,襦上刺绣图案多禽鸟类,如凤凰、燕、雀、鹦鹉、孔雀、黄莺、金鹤鸽、雏等。衫的服色,有红、黄、绿、藕、紫等,衫上也多刺绣禽鸟类图案,如凤凰、黄莺、黄鹏等。襦比较厚重,为冬季抵御霜寒的衣物;衫较为轻薄,乃夏季凉爽消暑的服装。长裙是唐代妇女喜好的着装,其他款式也有笼裙、幅裙、破裙等。服色上,红裙最受欢迎,其次是绿裙,黄裙的追捧者也不少,其他服色有白、月、藕、紫、蓝等。裙上图案主要是禽鸟类,如凤凰、鸳鸯、燕、孔雀等,其他还有蔓草、豆范花和蝴蝶等植物昆虫类图案。半臂是穿在襦、衫外的短上衣,有点类似今日的背心。有半袖、短袖等其他称呼。半臂的袖子由短袖演变为无袖,襟口有对襟,在胸口结带的,也有套衫式的。既能束在裙内,也可罩在裙外。因为穿在外面,半臂的装饰较为华丽,有锦半臂的称谓。

李唐皇室长期与北方少数民族混居联姻,又直接继承鲜卑族建立的北朝政权,造成其浓厚的胡风特质,社会风习受胡化极深。胡服、胡妆、胡舞和胡乐等盛行一时。窄衣、窄袖、袒胸、胡帽、胡靴、回鹊装、椎髻和储面等,是唐代妇女受到胡风影响的服饰代表。唐代妇女服饰的豪华俏丽,与自然流露出来的自由开放之风,为我国妇女开拓出绮丽而充满异国情趣的崭新局面。

二、唐代妇女的发式与发饰

中国古代妇女发式的演变由披发、辫发到结发为髻。唐以前己出现各种样式的发髻,其中许多留传到唐代。有唐一代,流行的发髻式样繁多,见诸文献记载的发髻名称多达数十种以上。唐代妇女的髻式大致可以分成高髻、低髻和特殊髻式三种类型。半翻髻、反缩髻、双环望仙髻、回鹊髻、峨髻、抛家髻、闹扫妆髻、惊鹊髻、椎髻、云髻、螺髻、乌蛮髻等属高髻。堕马髻、楼堕髻、练垂髻等归低髻。特殊髻式则有花髻、宝髻、凤髻等。

高髻在唐前已经流行许久,到了唐代发展到高峰,种类繁多,髻式高大,极尽夸张。梳挽高髻必须有足够的头发才能做到,对于发短、发稀或发秃的妇女,为了使自己的发髻也能达到时尚的标准,只好在发间结上一些假发或乾脆戴上假发。唐代假髻使用相当普遍,甚至有用铁丝等材料织成框然后在外编上发者,称为假髻、义髻,或巾帼。

发不往上梳,而给髻于脑后即为低垂式发髻,称低髻、垂髻,或短髻,除练垂髻、丫髻、”厂鬓等儿童发髻外,低髻形式并不多见,唐代流行也不广。特殊发髻中凤髻、宝髻、花髻等,简而言之即是髻上饰以凤钗、珠宝、花朵等。

唐代鬓发样式也很有特色。初唐时,一般妇女都较重视发髻的梳理,而对鬓发的修剪并不注意,有时甚至不作处理。到初唐晚期至盛唐时期,妇女的鬓发多被整理成尖状,其长度大多在耳垂以上。中晚唐时,妇女会将鬓发留长,并把鬓发的下部修剪整理成圆角,有的贴附于耳部,有的下垂于颈间。鬓发依其厚薄、疏密、大小、多少,以及形状等,有多种名目。唐代妇女鬓发的形态主要有缓鬓、鸦鬓、薄鬓、丛鬓、云鬓等。

除将头发挽成各种形式的髻鬓外,妇女们也会在发髻上替插许多装饰物品。单股发算、发替,双股发钗,以至钗上镶嵌随步而摇的“步摇”;或是插上鲜花、假花或花锢;甚至把原本用于梳理头发的梳篦作为装饰品,以各种形式插于发髻之上。制作此类装饰物的材料不一而足,有矿物类金、银、铜、铁、玉、石、翡翠、琉璃、水晶,也有植物类木、竹、花、草,动物类的犀、骨、象牙、牛角、砒帽、羽毛等。装饰形状与数量,则是由简至繁,由朴素无华至满头插上图样复杂的首饰。高髻的盛行,促使唐代妇女在发上发挥的空间很大,也使得发式与发饰的形态变化多端,令人目不暇给。

三、唐代妇女的面饰与面妆

唐代妇女化妆程式可分成敷铅粉、抹胭脂、画黛眉、贴花锢(或染额黄)、点面膺、描斜红、涂唇脂等七个步骤。

古代妇女尚白,涂抹白粉是化妆的基本功夫。唐代妇女不仅在脸上,有时也在颈、胸、手等部位敷施白粉。粉主要有金属类的铅粉和植物类的米粉。红粉也是常见的面部化妆材料,多以白粉加上红色颜料制成。为了表现红嫩的健康面色,唐代妇女进一步在两颊涂上胭脂。胭脂本来只用来涂两颊,但后来也有涂于嘴唇作为口脂之用。还有将胭脂与铅粉调合,使变成檀红—粉红色,涂抹于面颊,或是先涂抹一层胭脂,然后用白粉轻罩等化妆法。

唐代宫中或民间各阶层妇女都以画眉为乐。画眉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将材料点染于眉上,一是先剃除眉毛再重新画上。眉式种类众多,形式上可在粗细长短浓淡以及眉头眉梢等作变化,重要的有蛾眉、柳眉、却月眉、八字眉,连山眉,桂叶眉等。眉毛化妆,主要是以黛画眉,故称黛眉。黛,一般指深黑色的画眉材料,称黛黑。也有以青黛画眉,而呈绿色或蓝色,后者泛称翠眉。

额黄与花锢是唐代妇女的两种特殊化妆。涂黄粉于额头眉间称额黄。贴于额头的花锢有别于插于发髻上的花锢,亦称花子,一般是将金箔、色纸、鱼骨等剪成各式图样以呵胶t}贴在额头或眉间。花锢起源有秦始皇说、寿阳公主说、上官婉儿说和模拟佛像说等多种说法。花锢式样繁多,由最简单的小圆点至相当复杂的动植物图案都有。依颜色分花锢有金黄、翠绿、艳红三种。

斜红与面墙同样是唐代妇女脸部极为特殊的一种妆饰。斜红指在两颊位置绘两道艳红色的月牙形妆饰,有的甚至画成残破状。一般以胭脂等红色化妆颜料涂染而得,据说是由三国魏文帝宠妾薛夜来之伤痕而来。面庸原指在脸颊两侧酒窝处各画一个红色的圆点,即假酒窝;但后来却发展至以金箔、翠羽之类掣作成钱形、星形、花卉形等勃贴于脸部,点饰的范围也自两颊逐渐扩大至额中,或鼻翼两侧。面后起源有两种说法:一是三国时吴国太子孙和宠幸的邓夫人为遮掩伤疤而点;二是天子诸侯的后妃逢月事,脸上点小点,女史见之即不列其名。不过斜红常被视为面看的一部分,二者容易被混而为一。

唐人倾向于娇小浓艳的嘴唇为美。在化妆上,先以粉将脸包含嘴唇一起覆盖,再以唇脂点染,使成浓艳的樱桃小口。点唇颜色主要是大红或浅红。口脂原来呈液体状,后来加入油脂改良成脂状,唐以后已有类似今日口红之管状物。

将脂粉等化妆品依一定的方式涂抹在脸上,即形成各种式样的面妆。妇女面妆,由不施脂粉到满脸面履,有各式各样的变化。唐代妇女的面妆因受胡风以及社会开放风气的影响,样式更为多变。唐代妆面种类有数十个之多。如新妆、朝妆、暮妆、晚妆、淡妆、浓妆、胡妆、异妆、宫妆、黄妆、梅妆、仙娥妆、醉妆、芙蓉妆、半面妆等等。唐代妇女较普遍的面妆形式,大体可以划分为白妆与红妆两类。白妆包含泪妆与啼妆等,红妆则包含檀晕妆、酒晕妆、桃花妆、飞霞妆等。而紫妆、褚面、墨妆、情来妆和血晕妆等为特殊面妆。

总之,唐王朝疆域广阔、国力强盛,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空前昌盛时期,开创了中国古代历史一个璀璨夺目的辉煌时代。唐朝文化继承魏晋南北朝中原文化与周边民族文化近两百年的交汇融合,兼容并蓄、广采博收。丰富的文化交流和开放的社会风尚促成唐代妇女服饰文化前所未有的绚丽面貌。唐代妇女的服饰,承续六朝的浮华遗风,充分吸收异域服饰因子,融入胡服、胡妆的成分,在文化昌盛与经济繁荣的基础下,在广纳百川、刻意求新的文化氛围中,更进一步加以革新与扩大,最终发展出中国历史上最为瑰丽诡奇的华美服饰。种类之多,造型之奇之艳,无不令人叹为观止!在历代妇女妆饰之中追逐时髦新潮的唐朝妇女服饰独领风骚、别具一格,构成中国古代妇女服饰文化不可或缺的美丽篇章。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和爸爸比童年作文 爱的作文素材 写出一个人的特点作文 回忆性作文800字 实践活动作文200字 红海滩作文 童年的滋味作文 难忘的一幕作文600字 介绍一种物品作文400字说明文 关于小狗的作文二年级 第一次哭的作文 初一作文遇见 用梅花托物言志的作文 垃圾分类作文800字 十八岁成人礼作文 家乡的苹果作文 我最喜欢的课外书作文 美丽的校园作文怎么写 仙人掌作文结尾 李清照的作文素材 描写臭豆腐的作文 我真佩服他作文 你的和我的作文600字 小学生作文动物 你学会了什么作文 好书伴我成长作文400字 篁岭晒秋作文 逛作文 中学作文500字左右 作文大全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