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真实记录:中国3个阶层孩子的10年人生轨迹 穷人富人差异太明显

2020-11-25 19:35:02
相关推荐

这是个富者越富,穷者更穷的时代,如果你不能勇往直前,那就只能沦落底层。中国导演郑琼拍了部纪录片《出路》,跟踪拍摄了来自3个不同阶层孩子的10年人生,结局引发无数中国人的思考。

我们常说“没有伞的孩子,只能努力奔跑”,而这3个孩子也恰好代表了中国的三个家庭阶层:富人家庭、小康家庭、贫困家庭。他们一个是来自大都市北京的时尚少女,一个是靠高考改变命运的小镇男孩,一个是渴望去北京上大学的农村少女。

一、北京少女——有伞的孩子

2009年,导演第一次见到这位浑身散发艺术气息的女孩,就被她的随性所折服。女孩叫袁晗寒,北京女孩,父亲做房地产生意,母亲做金融,而孩子则学的是艺术。

她上的学校是北京著名的央美附中,全国艺术顶尖学校,是全国各地多少艺术学子梦寐以求的学校,在袁晗寒这里她却轻易地放弃了,理由是有几门科目总是不及格。

办理退学后的她,在胡同里闲逛,无意间看到一间正在转租的门店,袁晗寒找妈妈要了2万块钱租下了门面,打设成一间酒馆。导演问妈妈为什么会给2万块这么多钱,妈妈说“就当交学费了”。

2012年,袁晗寒正在德国有名的杜塞尔多夫学习攻读艺术硕士,空闲时间她会和妈妈聊天,和朋友闲逛,像所有青春期的小孩一样,活得肆意张狂让人羡慕。

2015年,从德国回来的袁晗寒已经是一家公司的CEO,在和同事交流聚餐呢的时候,他们会讨论生活和工作,也会和同事交流明星和艺术,没有丝毫的压力。与之前一样,妈妈对袁晗寒的公司能不能赚钱不太在意,只要孩子喜欢就好。

不得不说,袁晗寒的人生是非常成功的,也是万千普通家庭的孩子最为羡慕的,毕竟她不用为经济担忧,家人支持她的梦想,给她无尽的财富做后盾支持。似乎在父母眼里“读不读书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开心就好。”

二、小镇青年——看见伞的孩子

“即使是打工,也要高文凭高!”生于中国一个普通的小镇少年徐佳,是众多想要利用高考改变命运的普通阶层的小孩。她的妈妈一直奉行“读书有用论”,独立赚钱艰难的培养儿子成才。

2009年,导演接触到徐佳的时候,他正结束自己的第二次高考,还是497分,和去年参加高考是一模一样的分数,比湖北的二本分数线还要低7分。

上不了二本,那就意味着自己的辛苦努力再次白费,不免心焦。面对导演的镜头,他会不自觉地吞口水、冒冷汗、手握不住笔。尽管亲戚总在身边劝慰他不要紧张,保持平常心,可高考的艰难还是让他感到压抑。

2012年,“皇天不负有心人”,徐佳终于考进了湖北工业大学。在大学那几年是轻松的,他们可以随便在课堂上睡觉玩手机,也可以逃课打游戏,对此老师不会批评也不会在意。徐佳实习进入了一家保险公司,每天的任务就是给别人打电话推销保险,很多时候电话一接通就被挂,徐佳对此早已习惯如常。

2018年,徐佳在电力公司工作很久了,多年的积蓄使得徐佳买了车买了房,成为了中产阶级。他真的通过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在武汉这座大城市站稳了脚跟,也在乡村父老面前挺直了腰板。

三、农村少女——没伞的孩子

马百娟来自甘肃一个偏远贫穷的农村,爸爸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妈妈是位智障患者,家里还有一个哥哥,14岁就去了大城市打工。

马百娟长到10岁都没有上过学,在她爸爸看来,孩子读了书也要打工,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读书浪费钱呢?还是学校校长看到孩子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几番劝说下才同意孩子去上学。

导演在拍摄她的时候,马百娟正好12岁,同龄的孩子刚好准备升初中,可她却还在学校上二年级。在山坡上,马百娟念着自己的作文:“我长大后要去北京上大学,然后出去打工每个月挣1000块买面吃。”

12岁的马百娟还是个眼神里充满着求学的少女。可2012年,导演再次见到她的时候,她已经辍学在家,每天跑到镇上找工作。有一家店正在招工,上面写的一个月1000多块的薪资吸引了马百娟。

当老板问:你可以做些什么的时候,马百娟说“我可以拖地”。老板说,我们只需要前台,可前台需要会电脑,你行吗?这句话将马百娟的心彻底浇灭,她满心欢喜的赚钱机会,就这样一句两句话以失败告终了。

2014年,导演再次见到她的时候,爸爸不准拍摄,声称女儿已经是别人家的孩子了。没错,16岁的马百娟结婚了,对象是她的表哥,在陶瓷厂工作,每日赚着微薄的薪资。她的人生还没开始,就已经看到了结局,和众多妇女慵懒的聊着怀孕的心得,以后她的人生将会是换尿布、奶娃子、照顾老人……

这3个孩子都曾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唯一不同的是徐佳是唯一一个坚持读书改变命运的孩子,而袁晗寒则天生自带光环优势,不必为买房买车和生计买单的孩子。其中,最让人可惜的16岁就早婚的马百娟,不到16岁的年纪就结婚生子,她的一生都将停留在那个落后的农村小城。

可能,看完他们的故事,我们会羡慕出身袁晗寒这种家庭的孩子,可现实却是徐佳才是大众最常见的宿命,只有马百娟的人生让人遗憾。作为父母,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路程中,是否也会出现这3种心态,这是值得中国家长深思的话题。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信的作文 事情的作文 作文150 未来的作文 作文《梦》 奶奶作文 作文游记 我喜欢 作文 英语高中作文 信 作文 信 作文 作文 幸福 作文 梦想 作文 春节 摘抄作文素材 学校作文 作文二年级 美丽作文 100作文 中国作文 和谐之美美在友善作文600字 初中记叙文优秀作文600字 初中亲情作文800字优秀作文 令我难忘的一件事作文300字 写事的作文450字六年级 那一刻我长大了的作文600字 七年级下册语文作文600字 二年级作文200字左右 六年级下册语文书作文 二年级劳动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