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四川美食:没有辣椒的日子里 川菜啥味道?

2020-11-26 06:50:01
相关推荐

只要对四川有一点儿了解的朋友大概都会认为“四川人无辣不欢”,觉得“辣,再加上一点麻,就是川菜最大的特点”,但其实啊,这个判断并不十分准确,因为史料证明:辣椒是很久历史才传入中国的,而川菜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在没有辣椒的时候,川菜又是什么味道呢?

答案出人意料,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有那么一段时间,川菜一点儿也不辣,反而是有点甜。你没听错,确实是有点甜。不过有一点是一致的,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一直以来,川菜都是深受广大食客的喜爱。从偏甜到麻辣,川菜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舌尖上的四川,今天,我们就来给你讲讲这里面的故事。首先,让我们从川菜的起源讲起。

说起川菜的历史,可比辣椒长多了。早在先秦时期的巴国、蜀国,川菜就已经孕育萌芽,这从现在出土的各式各样的餐饮器具中就可见一斑,商代以前,巴蜀的餐饮器具有鼎、杯、盘、碗、盒等等。到了商周时期,川菜更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不仅有丰富的烹饪原料和一定数量的菜肴品种,还能组合成为一桌筵席。到了秦汉魏晋时期,川菜又有了新的变化。据史料记载,战国时期,秦国吞并巴蜀,设置郡县,为了巩固在巴蜀的统治,秦惠王开启了一项“移民巴蜀”的计划,许多秦国人迁入蜀地,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

到了秦昭王时期,蜀郡守李冰兴修都江堰水利工程,使蜀地农业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食物资源。《华阳国志·蜀志》曾这样描述当时的蜀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食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可见在当时,成都平原的老百姓已经不靠老天赏饭吃了。由于有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灌溉用水可以人工控制,使得成都平原旱涝保收,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天府之国”。

统一全国后,再一次进行了大规模的入川。这些不仅带来了中原文化和先进的技术人才,也慢慢影响着巴蜀的饮食习惯。不过那个时代川菜的口味已经难以考证,直到汉代,喜欢吃甜食的四川人高唱着“我们不一样”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汉赋大家扬雄在《蜀都赋》中有云:“调夫五味,甘甜之和。意思是说,这个时期的川菜,在调味上讲究酸、苦、甘、辛、咸调和,比较偏爱甘甜之味,而甘就是甜的意思。三国时期,川菜的口味也与汉代基本相同,魏文帝在《与朝臣诏》有言:“蜀人作食,喜著饴蜜,以助味也。”可以看出,当时的蜀人爱用饴糖和蜂蜜调制偏甜的食物。

蜂蜜大家都知道,饴糖又是什么呢?饴糖的“饴”就是成语“甘之如饴”的“饴”,你一听就知道,它的味道也是甜的。其实饴糖就是麦芽糖浆,它是用粮食经过蒸煮、发酵、等一系列工序提炼出来的。这就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那个时候的川菜偏甜了。正是由于都江堰水利工程改善了自然环境,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川人自然就能够用多余的粮食来制作饴糖,烹饪菜肴了。

到了晋代,川菜的味道又一次发生了变化,当时的川菜,在讲究五味调和、口味偏甜的同时,喜欢用姜、葱、食用茱萸等调料调制辛香之味。东晋常璩在《华阳国志·蜀志》中将川人饮食习惯的基本特点和川菜的基本风格总结为“尚滋味”、“好辛香”,意思就是崇尚美味,尤其喜欢辛辣、刺激和芳香的味道。从此以后,“尚滋味”“好辛香”,这个基本特点和基本风格被逐渐定格、形成传统,深受一代又一代四川人乃至外省人的喜爱。

这个“喜爱”究竟达到什么程度了呢?用一个词概括,那就是“现象级美食”。现在有多少人给自己的爱豆、偶像写小作文,古时候就有多少人为川菜吟诗作对,疯狂打CALL。这种“用爱发电”的行为,在隋、唐、宋,三朝达到了顶峰。唐代的“诗圣”杜甫曾经称赞用川菜中用槐叶汁和面粉制成的凉面:“碧鲜俱照著,香饭兼苞芦。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比珠。”意思是说凉面色泽青翠,口感凉爽,让人食指大动,大快朵颐。

而宋代大诗人陆游则认为成都名菜蒸鸡“美不数鱼蟹”,薏米饭“大如芡实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满屋”,赞美四川的蒸鸡味道不亚于鱼鲜和螃蟹,薏米饭个头大、香味足,让人意犹未尽。说起陆游,那可是川菜的“铁粉”,他在四川生活、工作了8年,回乡以后依然对四川的“巢馒头”和“红绫饼”念念不忘。

“巢馒头”是当时四川流行的点心,四川人将野豌豆或野蚕豆合着肉馅包入馒头中做成“巢馒头”,据说有一种独特的口感;“红绫饼”则是一种高端糕点,专门用红绫包装。从杜甫到陆游,这些文人墨客用自己的生花妙笔,对川菜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和赞美,也正因为这些佳句名篇,让川菜被更多人所熟知。

到了宋代,川菜成功杀入外省市场。在这佳肴遍全川的年代里,四川出了不少名厨,虽然史料没有记载他们的姓名,但我们仍可以从一些文章的字里行间看出,当时有不少四川人出川开店、从事烹饪业。这些出川的餐饮业者,不仅让川菜第一次迈出巴蜀大地,进入都城,更是使众多外地人对川菜有了切实而具体的感受和认识,扩大了川菜的知名度。

在宋朝人吴自牧所著的《梦梁录》中就记载了南宋杭州许多川菜的菜名,有面食、有菜肴,其中不少名字都和现在的菜名一样,比如鸡丝面、臊子面等等。川人喜欢用姜、葱、食用茱萸等调料调制辛香之味的传统维系了几百年后,川菜再一次迎来了变化。明末清初,四川经过战乱,导致人口急剧减少。康熙皇帝,为了发展经济,巩固统治,采取了包括入川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便是“湖广填四川”。

这一政策,直接影响了川菜的口味,来自湖广以及东南、西北地区10多个省份的移民为四川带来了数不胜数的烹饪原料和调味品,比如番薯、番茄、土豆还有,辣椒!辣椒!辣椒!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其中,辣椒完美契合了四川人“好辛香”的饮食传统,很快便成为川菜厨师们的“宠儿”。辣椒的引入,促进了川菜最终形成独具一格的风味特色,可以说,辣椒对川菜的发展起到了划时代意义的重要作用。

细数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在辣椒引进之前,川菜也是独具特色、深受喜爱的。虽然到了现在,很多古老的菜式已经失传,但我们仍能从史料离,从人们口口相传的故事中窥得一二。川菜,才不只是“麻麻辣辣”这么简单,它的发展、变化,它的风格、特点。

本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作者删除。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写花的作文 作文例文 采访作文 高三作文 春天来了作文二年级 作文《难忘的一天》 包饺子 作文 我的同学 作文 老师我想对你说作文400字 描写秋天景色的作文 我的爸爸作文300字 描写大海的作文 元旦节作文 感恩母亲作文 篮球比赛作文 温暖作文600字 规则作文 挨打的作文 写运动会的作文 议论文作文600字 冬至作文 考研英语作文 多彩的活动作文500字 这样的人让我什么作文 关于珍惜时间的作文 我的老师作文200字 成长中的快乐作文 坚持就是胜利作文 运动会作文400字 高考0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