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核心价值及美好前景

2020-11-26 11:25:01
相关推荐

* 本文摘自国家社科基金“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基于学习科学视角的游戏化学习研究”(课题编号:BCA170072)研究成果。

肖睿,肖海明,尚俊杰.人工智能与教育变革:前景、困难和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20,(4):75-86.

如果希望将人工智能有机地融入到教育中,理论上说,我们应该知晓教育中到底存在哪些问题?人工智能在教育中到底有哪些应用价值,可以解决哪些问题?综合前面对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发展历史的分析,结合其他专家学者的建议,我们认为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核心价值如图1所示。

(一)学习:实现个性化自适应学习,培养个性化创新人才

自从夸美纽斯提出班级式教学以后,教育领域逐渐形成了以班级授课、学校学制为主的教育模式,并逐步演变成现代主流的学校管理模式。这种方式确实大大提升了效率,为工业革命培养了大量急需的人才。但是这种整齐划一的培养方式必然会带来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学习的问题[23]。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每一个人都是天才,但如果你以爬树的能力来判断一条鱼的价值,那么这条鱼一生都会觉得自己是一个笨蛋”。随着时间推移,时代变革,当今个性化学习越来越受重视。我们知道,如果真想“一个都不能少”,就需要仔细分析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学习行为,然后给予精心的个性化指导,这样才能尽可能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可是现实中教师一般要面对几十位学生,他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分析每个人的每次学习行为。

依靠人力不太现实,那么是否可以依靠计算机呢?比如,借助英语作文自动批改软件,教师就可以反复精心批改每一个学生的每一篇作文[24]。事实上,企业领域在这方面用得比较早,比如10多年前就有超市靠分析购物小票发现买啤酒的人经常买尿布等规律,借此他们可以决定进什么货,怎么摆放。在教育领域,过去很多数据都不是电子的,比较难以分析,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数据已经变成了电子数据,因此就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深度分析,借此发现更多以前靠经验未能发现的规律,然后给予学生更加科学、更加个性化的指导。

我们设想一下未来的学习场景:计算机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基于学生以往的成绩和课堂表现给学生讲合适的学习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根据学生的表情反馈适当调整(如果是教师讲,也会根据系统的提示进行调整),下课后会基于每个学生的水平、课堂表现布置适合的、个性化的作业,计算机也会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精心批改,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给教师提供学习报告。

简而言之,实现个性化学习基本上是教育领域终极追求目标,过去依靠传统教育方法很难实现,依靠人工智能技术也未必就能实现,但是至少是目前看来最具可能性的方法(当然,需要结合小班教学等方法),所以,实现个性化自适应学习也是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最重要最核心的价值。

(二)教学:人机协作打造超级教师,让教师更幸福

虽然个性化学习是教育领域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从前面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历史发展可以看出,人们最初最看重的是利用人工智能来辅助教师工作,让计算机像老师一样来指导学生。原因也很简单,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但是社会对教育的投入是有一定限度的,这中间就有一个矛盾,而解决的办法就是让人工智能来辅助教师。

事实上,有很多学者研究过中小学教师、乃至大学教师工作负担的问题,比如邵忠祥等人对贵州省黔东南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师的调查显示,因为工作负担比较重,工作压力比较大,超过20%的小学教师表现出职业倦怠[25]。解决教师压力大的问题,一方面可以是加大教育投入,增加教师编制,缩小班级规模,优化工作流程等;一方面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帮助教师完成一些事务性辅助性工作。

现实中也有地方在试验人工智能教师的价值,2009年,日本一所小学就引入了机器人“萨亚”老师,它可以回答一些简单的词语和问题。2018年,芬兰一所小学也引进了几名机器人教师。其中有一位教师会多种语言、还会跳舞[26]。在国内,余胜泉等人尝试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的育人助理系统——“AI好老师”[27]。方海光等人也在探索人工智能教育机器人支持下的“双师课堂”[28]。

面对这样的现象,人们可能会产生一个疑问:人工智能真的能替代教师吗?2016年初,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在一门课程中安排了8位人类助教和1位机器人助教,他们总共回答了大约300位学生在线提出的约1万个问题。其中只有一名学生对机器人助教的身份产生了怀疑[29]。当然,机器人能当助教不代表能真正担任教师,卡尔·本尼迪克特·弗雷(Carl Benedikt Frey)和麦克尔·奥斯博(Michael A. Osborne)曾进行了系统研究,他们认为,“在美国,未来20年内大约有47%的岗位会受到人工智能的威胁,不过,其中小学和中学教师被替代的概率分别只有0.44%和0.78%,其他学段教师被替代的概率也很小”[30]。主要是因为教师从事的工作包含较强的社交能力、同情心、创意和审美能力等能力,所以很难被人工智能替代。

当然,人工智能不能替代教师不代表人工智能不重要,懂得利用人工智能的老师可能会替代不懂得利用人工智能的老师,人机协同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31]。人工智能教师可以协助人类教师自动出题、自动批阅作业、自动诊断学生存在问题、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指导、对学生的心理和身体健康进行评测、对学生的生涯发展进行规划等[32]。简而言之,让人工智能教师做机器该做的事情,让人类教师做人该做的事情[33]。这样,未来的教师就可以变成一天二十四小时不知疲倦地工作,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但是又很幸福的“超级教师”。

(三)管理:提升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实现看不见的服务和管理

对于教育来说,技术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确实是最重要的价值,但是也是相对比较难实现的,而最容易实现的可能是在管理方面的应用。江凤娟和吴峰指出,“信息技术对于高校的变革首先是从管理领域开始的,管理信息化可以降低高校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益,扩大高校最佳学生规模,促使高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34]。事实上,目前众多的大中小学正在努力将人工智能应用到食堂、购物、门禁等领域,确实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率,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提升决策水平。

相对于政府、军队、企业等组织来说,教育组织相对容易忽视效率。比如在高校中,最受关注的可能是学生培养、科学研究等与建设一流高校紧密相关的业务工作,而对于基建、后勤、财务、行政等日常事务工作往往容易被相对忽视。所以,在全世界的高校中,管理效率似乎都不是很高[35]。当然,高校管理效率可能比较低,但是办得却很有效,这是由知识分子组织的特点决定的[36]。关于这一点本文不再展开讨论,但是需要去思考,如何能够在办的有效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同时提升管理效率、促进科学决策。

如果仔细分析一下,在高校包括中小学中其实可以做的事情非常多,尤其是在行政后勤服务支持系统中,因为学生的各种学习、餐饮、上网等信息都被记录下来,因此几乎每一件事情都可以通过优化流程、结合数据分析得以大大提升效率。从而可以通过精致化管理实现“看不见的服务和管理”,让服务和管理无处不在但是又不可见,从而给师生节省大量的时间,可以让他们去做更多的世界一流的教学研究工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介绍宜兴的作文 梦想是医生的英语作文 感谢老师的英语作文带翻译 六年级毕业考作文题目 写春游的作文500字 作文我眼中的春天400字 他怎么了作文400字 小学生活作文400字 美丽的巴音布鲁克作文 小草的作文 铭记历史作文300字 美丽的颜色作文600字 记人作文300字 介绍桥的作文 家有什么作文600字 暑假生活作文200字 成长的半命题作文 秋思300字作文 作文猫的特点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作文 一个人给我的启示作文 秋天的雨四年级作文 四六级作文预测 一本魔法书作文 我的心里话作文300字 二年级作文30字 关于一篇植物的作文 上台表演作文 以恒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写人大方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