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践行“四力”打造新闻精品

2020-11-26 13:25:01
相关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井堪 高会坡)9月1日,第36届河北新闻奖评选结果揭晓,本报7件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是近年来获得奖项最多的一次。同时,本报一等奖获奖作品主创者代表以《践行“四力” 打造新闻精品——河北工人报系列报道的新闻实践》为题,在当日召开的河北新闻奖颁奖座谈会上分享了采写心得。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站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节点上,作为工人报,如何讲好河北故事,展示好职工形象?如何在媒体“同题作文”中彰显特色、独树一帜?答案就是:践行“四力”,打造新闻精品。

为此,2019年新春伊始,报社就落实中宣部、省委宣传部关于开设“壮丽七十年 奋斗新时代”专栏要求,多次组织召开碰头会、策划会,确定了“以小的新闻切入点反映宏大时代主题”的采访思路。于是,《生于1949年,我的名字叫“建国”》大型主题系列报道应运而生。

做好系列报道首先要练就一双“铁脚板”。2019年4月3日,本报在头版头条刊发《寻找与共和国同龄的“建国”》启动消息后,报社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题报道组,分赴基层一线寻找“建国”。工作中,记者们甩开脚板,或通过各地工会会员信息查找,或在社保数据库中筛选,或求助当地公安部门……最终在全省各地各行各业找到了200多位“建国”。

选择有代表性的“建国”需要练就一双慧眼。经过反复斟酌、筛选,本报从来自不同渠道的200多个“建国”中,筛选出数十位带着时代烙印、具有行业或职业特点的“建国”,进行了报道。由于所选择的主人公的故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职工,感动了广大读者,更感动了采访对象。

增强脑力,就要练就一种缜密的思维。由本报记者去采访那些生于1949年,在各行各业献身于国家建设的“建国”,既具有工人报的独特视角、行业特点,更容易展现出普通职工的家国情怀。该系列报道在全省媒体中率先刊发,短短数日“寻找建国”便成为全省广大干部职工心目中的“网红”,被点赞、转发无数,唱响了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的最强音。

练就笔力千钧,才能让笔下有魂。该系列报道历时6个月,行程上万公里,记者将笔墨和镜头聚焦这些一线名叫“建国”的职工,蘸着工人阶级的特殊情感,把这些身边人、身边事与新中国成立70年发展历程有机融合,通过新颖的形式、鲜活的语言、凝练的故事,娓娓道来,在全省广大职工读者的心底唤起了“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的情感共鸣。

随着报道的推进,活动影响力不断扩大。山东电视台从本报的报道中选出两位生于10月1日的“建国”,参加了他们迎国庆特别节目。“学习强国·河北平台”推出《生于1949》专栏,先后转发了23个“建国”故事,使河北工人报成为全省首个在该平台开设专栏的媒体。

河北新闻奖是我省新闻界的最高奖项,每年一次的评选活动是对全省新闻宣传成果的全面检阅。在第36届河北新闻奖评选中,本报除了系列报道《“生于1949年,我的名字叫‘建国’”》外,新闻摄影《无声送餐工》也获得一等奖,深度报道《“三只脚”破冰工伤先行支付困局》获得二等奖,消息《“裁审衔接”有了首批职工》、副刊作品《山地阜平今胜昔》、媒体融合类新闻作品《我去省会戴红花》、新闻摄影《网红直播人》获得三等奖。本次颁奖座谈会旨在通过表彰获奖作品、交流创作经验,引导全省广大新闻工作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践行“四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来源:河北工人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争做好少年作文 生活需要微笑作文 什么使我快乐作文 保护地球的英语作文 什么让我着迷作文 mytrip作文 成长作文500字初中 看电影作文400字 哥哥打屁股作文 学打羽毛球作文 含泪的微笑作文 埋下一颗种子作文 最熟悉的陌生人作文 课间10分钟作文 厦门植物园作文 把握当下作文 香港迪士尼作文 中秋有感作文 辞旧迎新的作文 什么温暖了我作文 成长需要挫折作文 生活需要勇气作文 我渴望成功作文 描写汤圆的作文 我眼中的色彩作文 写妈妈的作文600字 三年级写景作文300字 坚持的作文400字 快乐的春游作文 初一优秀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