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阻海峡论坛 蔡英文当局到底在怕什么?

2020-11-26 18:20:01
相关推荐

两岸关系的主体是两岸同胞,两岸关系的最大动力来自于民间。培植两岸民众情感,两岸需要同情的相互理解,两岸民众之间需要同理心、包容心,两岸民间机构、民间团体、民间组织之间需要共体时艰,坦诚合作。

众所周知,由于历史原因,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因两岸间政治谈判和政治协商一直无法开启,使得两岸间官方互信始终没有建立,而仅有的一些善意,也常因岛内或域外反华势力的介入,时而变得十分脆弱。可以说,2008年之前的20多年间,真正支撑两岸交流的动力,主要依赖根植于两岸自发的民间互信。

直到2008年后,也就是马英九执政时期,两岸恢复制度化协商后,为因应和平发展的新形势和日益形成的大交流大发展的局面,也顺应两岸人民的统一愿望,海峡论坛在厦门应运而生。

走民间道路,契合大陆现阶段“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拉近同胞心灵距离”思路,也切合化解两岸“政治互信不足,民间互信待提升”的需要。

在当前一方面因为两岸官方沟通机制完全停滞可能出现误判,另一方面又因蔡英文当局的“依美谋独”等逆行倒施行为,致台海地区和平受到挑战,以及去年以来蔡英文大肆炒作“芒果干”(“亡国感”),致两岸民间“台独”和“武统”声浪双升背景下,要避免擦枪走火,进一步增强民间互信,疏减两岸民间对立情绪,从总体上创造性地、积极地维护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良好局面,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螺旋上升、不可逆转,举办类似海峡论坛这样的交流活动,在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尤显格外重要。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面对这一有利于两岸和平永续发展的交流活动却遭到民进党当局阻挠,两岸舆论不禁质疑:难道蔡英文当局真的要求战,想亲自拆掉两岸民间互信的引擎?

■台胞来与不来困于民进党当局“反渗透法”

林明章是屏东县一位靠做餐饮养家的普通市民。几年前,林明章的生意主要在垦丁景区,得益于两岸关系缓和的大好局面,他一年一个人做小吃挣得就够一家人花销两三年,虽然累,但林明章却幸福感满满。

自从2016年年底,尤其到了2017年蔡英文上台的第二年,林明章逐渐感觉到生意在下滑。

“陆客遭受‘火烧车’事件,蔡英文当局的处理缺乏人味儿,可能让大陆游客寒心了,此后垦丁景区大陆游客急剧下降。”林明章说,那一年起,由于蔡英文当局对陆客的不友善,加上一些绿营支持者和台湾网民针对大陆游客的一些尖刻、挖苦等事件的时有发生,让大陆同胞改变了原有“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的看法。

即便这样,那两年林明章的生意不红火了,但还没到赔本的地步。直到去年8月,由于蔡英文当局在两岸关系上越走越远,基于保护大陆游客人身安全等因素,大陆叫停个人赴台游,那一时期开始,包括林明章在内的台湾旅游业涉及的多个行业从业者,感觉到了多年来罕见的寒冬。

“用哀鸿遍野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林明章说,我们知道导致这样的结果,是蔡英文当局的咎由自取,虽然没有预料到,但又不觉得意外,“蔡英文上台后就大搞‘去中国化’运动,对大陆充满敌意,而民进党为了在台湾长期执政,动用各种执政资源,豢养网军,靠现代化手段在台湾岛内的中青年群体中搞离间两岸关系,挑起台湾中青少年对大陆的仇视。”林明章坦承,蔡英文上台5年,不仅两岸官方互信荡然无存,因台湾岛内仇视大陆的民间情绪上升,也让大陆同胞,尤其广大网民要求武统台湾的声量大增。

林明章说,自己就是普通民众,虽然和很多大陆同胞接触过,但本人却没有来过大陆,对大陆不了解,所以去年海峡论坛时原打算来大陆参加的,顺便去漳州寻找宗亲。但由于适逢其父送医住院,未能成行,他就想:反正海峡论坛每年都举办,干脆就推迟一年到近年来。但今年又遇到了疫情,更重要的是几天前他被当地派出所的警察“查了水表”(“警告”),警察半威胁地告诉他说,“陆委会通知,民众要谨慎赴大陆参加海峡论坛”,说陆委会强调海峡论坛是大陆统战台湾的平台,还拿“反渗透法”吓唬他,说去了厦门,返台后可能遭到台湾情治部门“调查局”按照“涉及危害国安”调查。

林明章说,自己还不知道什么是“反渗透法”,他的本意只是觉得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官方的事他不懂,但他接触到的大陆游客,对台湾同胞都很热情、坦诚,很友好,和外国游客不同,两岸同胞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我想去参加海峡论坛,目的没有蔡英文他们想得那么复杂。我一个老百姓有什么统战价值,我只是想,我要把我的心声和大陆同胞说一说,我想告诉大陆同胞,在台湾,虽然很多人暂时对统一还有抗拒心理,但多数人不希望两岸发生战争,民众心理还有中国情结。”林明章说,挑衅大陆的那些人其实是少数政客和那些为了获得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的投机分子。这些人真的想“台独”吗?他们不敢!“这一点,我们期待大陆同胞能了解,期待大陆同胞不要因为台湾少数人的高声量,就高分贝地谈武统。”

谈到19日还能不能来厦门参加论坛,林明章说,还在和台湾村里长总会的朋友在评估,看到底会不会违反“反渗透法”和“国安五法”再定。

来还是不来厦门参加海峡论坛,横在台湾同胞面前的最大坎儿就是台湾当局去年制定和修改的所谓“反渗透法”和“国安五法”。不仅仅林明章,包括去年在海峡论坛上发表《发台湾带回家》演讲而感动14亿中国人的台湾知名媒体人黄智贤都要受到该“法”威胁。

就在9月3日,当国台办和中国国民党公布十二届海峡论坛举行日期和国民党、新党、亲民党将派代表参加论坛当天,台湾陆委会副主委邱垂正召开了一个所谓“对中共举办‘海峡论坛’之政策说明”记者会。会上,作为曾经参加过2009年首届“海峡论坛”的邱垂正却将海峡论坛歪曲为“为中共主办的大型对台统战平台”,妄称海峡论坛“历年来借由活动拉拢及分化台湾,以达其‘一中’政治目的”,“也将宣传统战操作成果,并批判伤害台湾社会。”继而,邱垂正强调:“无论实体或视讯、录像,‘海峡论坛’活动不改变其统战本质。陆方不可在台举办论坛分支活动及延续性活动;我地方政府、人民或团体不得与陆方在台合办论坛相关活动。不希望我方人士透过视讯参加,或造成任何在台办理事实。”在不允许大陆与台湾民间合办论坛的同时,还威胁台湾民众和政党人士不要赴大陆参加海峡论坛,理由是“当局已完成‘国安五法’及‘反渗透法’等修订”。邱垂正还赤裸裸“提醒”台湾民众“参加海峡论坛”或触法被调查。

■蔡英文当局到底怕“海峡论坛”什么?

“真应了‘屁股决定脑袋’这句老话。”邱垂正在发布会上的发言和陆委会这份说明引发台湾岛内舆论的挞伐,舆论直指蔡英文当局习惯了搞“双重标准”,来大陆参加海峡论坛或者在岛内办海峡论坛或被禁止,或被台当局百般阻挠。而事实上,过去国民党执政时期,民进党就有不少政党人士和学者参加过海峡论坛,就比如邱垂正本人,当年以金门大学大陆事务学系副教授的学者身份参加了2009年首届“海峡论坛”,甚至以研究两岸关系作为主攻方向的邱垂正其博士论文就是《台海两岸和平整合模式之建构》。他在论文中提出“台海两岸最需要和平,最重要目标是维系和平,两岸避免战争的唯一路径就是透过和平整合”。而蔡英文执政后,邱垂正加入了台陆委会。而邱垂正之外,当年参加首届海峡论坛的绿营政治人物,还包括民进党前主席许信良、民进党“中国事务部”前主任颜建发等。

海峡论坛是两岸共同举行的定位民间交流的大型活动,每年上万人参与。论坛有文化、商业、科技、青年、妇女、社会等等主题。用黄智贤的话说,“这就是一个欢乐的,大家交交朋友,往来往来,让台湾人有机会了解了解大陆的,欢庆的大拜拜。”论坛往年都在6、7月份举行,今年因为疫情,延到9月中下旬,考虑到实际情况,今年论坛设线上线下,规划用视讯搭配现场的模式,让两岸民间有更多互动。

就这样一个充满了草根性的交流,却被蔡英文当局污蔑为大陆“统战平台”,一个海峡论坛,台当局到底紧张什么?

蔡英文当局为何害怕海峡论坛?台湾资深媒体人黄智贤说,在蔡英文眼里,任何台湾人,必须“仇中”“恨中”“反中”,否则不但是背叛台湾,还要司法对付。

“为什么两岸的民间交流,要被民进党当作洪水猛兽,限制台湾人的言论自由和人身自由,严厉禁止?”蔡英文反对“海峡论坛”,很多大陆同胞不一定理解,黄智贤表示,其实很简单,因为两岸民间交流了,就对蔡英文塑造“反中”的民意不利!

民进党的战略非常清楚,任何会让两岸关系亲近,让台湾人对大陆有一丁点好感的人、事、物,都得从台湾消失,“这是为什么爱奇艺要被禁代理的原因。”

黄智贤说,为什么台湾花莲县地震,蔡当局坚决拒绝大陆搜救队来台湾协助,而要卑躬屈膝求日本来?因为蔡英文不想让台湾人看到大陆搜救队的英勇和血浓于水的感情,“禁止参加海峡论坛,禁爱奇艺,让我们看到的,是台湾不忍卒读的荒谬,和迫不及待参加反华联盟的背祖弃宗。”

■蔡英文应向柯文哲学习

两岸血脉相通、文化同根,但由于台湾自1895年到1945年经历了50年被殖民的特殊性历史记忆,加上1949年以后几十年间两岸长期隔绝,两岸间未能分享相同的经历,加上两岸资讯交流受到限制,造成相互封闭、讯息扭曲等现象,两岸民众彼此不容易全面了解真实的对方。此外,近年来台湾民进党和“台独”势力及其政治人物操纵政治对立,两岸本就薄弱的民间互信变得更加脆弱。

积累互信才能减少台海战云出现的风险。台湾舆论认为,没有哪个时期比现在更需要积累互信更迫切更重要,当前在两岸交流上,蔡英文不应该阻挠交流,而应该学习民众党主席、台北市长柯文哲。

柯文哲今年7月下旬在参加上海和台北市的双城论坛上,除了再次强调他一贯强调的“两岸一家亲”理念。柯文哲更强调,两岸之间历史文化相连,经济往来密切,交流比断流好,合作比对抗好,一家亲比一家仇好。两岸可以通过沟通与对话,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追求两岸和平发展。

而在去年,柯文哲来上海参加双城论坛时也强调,两岸有交流总是比较好,因为有交流,见面三分情,彼此会有更多认识,可以建立互信、增加善意。

柯文哲指出,台湾与大陆在政治上分离100年,从1894年算起,有隔阂是蛮自然的,但只要大家能维持交流,增加善意,就算很多很难克服的事,至少也能增加互相谅解的空间。

建立两岸民间互信非一日之功,但民间互信对两岸关系发展有深远意义。两岸有识之士都曾建言,“柢固则生长,根深则树久”,民间互信若不能建立,上层互动乃至互信建立则更加艰难。当前两岸关系进入更加严峻复杂时期,美国介入更加重了两岸间战略互疑,因此,只有扩大交流、增加互信才能创造共同生活的经历乃至共同历史记忆,也才能有助于互信,继而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

记者:高杨

编辑:魏芯蕊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四年级优秀作文400字 我的课余生活 作文 快乐是什么 作文 春天的色彩作文 初中优秀作文800字 包包子作文 高考作文素材摘抄 坚持的作文600字 我的梦想600字作文 亲情作文400字 我的爸爸作文400 字 作文 20年后的我 科幻作文600字 关于云的作文 游故宫作文 爱是什么 作文 新年作文500字 五年级下册英语作文 读书类作文 玩雪的作文 介绍家乡的英语作文 春天来了的作文 北京旅游作文 作文助手 个人成长作文 我的妈妈英语作文 英语作文我的一天 理想作文600字 关于科技的作文 青春励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