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基因”写入测题 申论聚焦城乡发展 重庆市24270人今日参加国考

2020-11-26 18:55:02
相关推荐

今(10)日,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在全国各考点同时举行,165万人为2.8万余个岗位展开激烈争夺。“2018年首飞的太空发射系统”、“基因”、“第六感”等写进考题。

据悉, 本次招录共有120多个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加,计划招录2.8万余人,招录人数创下历年新高。其中,重庆地区共招录235个职位,招考人数共计437人,我市共设25个考点,24270人参加此次考试。

上午11点行测考完,没人提前离开考场

“基因”、“第六感”写入考题

“今年国考行测总体难度不大,有很多亮点”,重庆中公教育专家分析,今年国考,常识判断考题虽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但是各科目考查比例上存在较大差异,主要是法律部分,地市试卷常识判断部分法律题目所占比重较大,虽然法律题目市地一直比副省考查得多,但今年几乎占据常识题的半壁江山,也引起了广大考生的吐槽。

此外,2018年言语理解所选的材料更具特色,特别是科技前沿类的材料频现,如“人工智能”、“干扰致偏”、“精确制导武器”、“隐身战机”、“无人机送货业务”、“骨髓移植”、“2018年首飞的太空发射系统”、“基因”、“第六感”等。

“2017国考文章阅读作为区别题型出现在副省级考试中,2018年延续去年,副省级仍考查两篇文章阅读,文章材料均为科技类文章,包含‘基因’、‘第六感’等科技素材。但和去年相比,文章篇幅明显长于去年,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阅读量,增加了此题型的难度。”重庆中公教育专家分析。

申论考试聚焦城乡发展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市地级聚焦“城市与农村发展的有与无”,在给定资料的基础上,响应十九大号召,紧跟城乡发展热点。“看到材料很亲切,我就感觉会出乡村振兴相关的申论,这个热点是关注到了的!”当天下午,渝高中学考点,从考场走出来的王同学露出开心的笑容,他告诉记者,虽然是初次参加国考,但他根据往年的考题来推测,申论肯定是热点话题。

据考生回忆,2018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题目设计采取“概括+概括+分析+贯彻+作文”的命题形式。其中,作文题,围绕“城市建设的‘有’、‘无’”进行命题,写一篇文章。

重庆中公教育专家介绍,考生不仅在平时对社会热点事件要有持续的关注,更重要的是要结合相关的政策和理论,强化锻炼公务员考试的基本能力,以不变应万变。

明年1月中下旬公布面试人员名单

除了招录人数较去年增加,今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的公务员招考的一大特点是更加注重基层用人导向,超8成招考名额都在县级以下,并且明确,省级以上党政机关录用公务员,除部分特殊职位和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外,全部用于招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中央机关直属机构市(地)级以下职位,原则上安排15%左右的计划专门用于定向招录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其中重点招录大学生村官。

按照此前发布的招考公告,国考公共科目笔试结束后,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将研究确定最低合格分数线。省级以上职位和地市以下职位合格分数线会有所区别。此外,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职位、基层职位和特殊专业职位等,在划定最低合格分数线时将予以政策倾斜。

2018年1月中下旬,考生可凭本人身份证号和准考证号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查询公共科目笔试成绩、最低合格分数线和进入面试人员名单。2018年3月中旬前将开展面试工作。

笔试成绩公布后,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将根据《招考简章》确定的面试人员比例,面试具体时间由招录机关确定,一般在2018年3月底前进行。

不少家长在考场外守候

现场

想换个工作环境,他年年都考

10日上午11时,行政能力测试结束,记者来到沙坪坝小学考点。“我连续这几年都报考了的,感觉今年比往年难度还大点。”耿先生是四川泸州的一名教师,为何报考公务员?他直言想换个工作环境。

“言语辨析我左看右看感觉几个答案相似度很高,考题费了不少时间。真正做到后面的资料分析题,感觉好简单哦,只需简单计算就能找到答案,不过时间不够了,失策了,做起来抠脑壳的试题就该早些放弃。”耿先生告诉记者,虽说经历了几次国考,但以往过多研究试题,而在通篇考试布局上没有讲究策略,所以考下来并不满意。

复习大半年,应届考生说不难

“我练的题不多,就做了一两套题就来了,”家住大足的王楠去年毕业于西南大学,目前在一家企业上班,她表示自己参考完全就是“找感觉”,并不在乎是否考上,“找到感觉在慢慢考,身边朋友考上公务员的,都是做了持久战的准备。”

每年的国考, 总会迎来不少应届毕业生参考,这次也一样,他们对此次国考准备也很充分。

“总体感觉将就,不算难。”红槽房考点,重庆工商大四学生小李告诉记者,他身边很多同学都参加了国考,“有的是打酱油试一试,有的是有备而来,复习了大半年。”小李说,大四课程较少,复习国考也有时间,他还报了培训班。

“第一次考,更多的是积累经验,考不上也没关系,还可以参加地方公务员招考,都用得上。”小李说。

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 周小平 文/图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全神贯注的作文 陕西高考作文题目 小学生作文范例 十一见闻作文 2021高考作文题目 父母的爱作文600字 王俊凯写的作文 泰山游记作文 雨中的故事作文 成功是成功之母作文 包饺子作文600字 缅怀革命先烈作文 母爱话题作文 关于写雨的作文 改变自己英语作文 秋天的快乐作文 写童年趣事的作文 安全伴我行作文 回忆往事的作文 中国梦英语作文 高考满分作文大全 有关雨的作文 五一见闻作文 2022高考英语作文 感恩祖国的作文 作文素材高考版 初中作文网 六级作文模板万能 关于六一的作文 社会公德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