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协同黄巢反朝廷的皮日休 在鹿门山蓄势待发 鹿门故事傲帝王之四

2020-11-27 05:20:01
相关推荐

在孟浩然仙世一百二十年后,皮日休住进了鹿门山。

皮日休(约838—约883),晚唐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自称襄阳人。因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醉士等。

皮日休画像

皮日休年少时,和父母、兄弟们一起春耕秋收,他白日劳动,晚上苦读。在《皮子世录》里自言其家:“至于吾唐,汩汩民间,无能以文取位。”又说:“自有唐以来,或农竟陵,或隐鹿门,皆不抱冠冕,以至皮子。”

他在青少年时期的生活是比较清苦的。他说:“皮子少且贱,至于食,自甘粢粝而已。”(《食箴序》)又说:“贫家烟爨稀,灶底阴虫语。门下愧车马,廪空惭雀鼠。尽室未寒衣,机声羡邻女。”(《贫居秋日》)他参加过农业生产,“老牛瞪不行,力弱谁能鞭”。

皮日休自幼胸怀“兼济天下”的大志,为了专心致志地学习治国平天下的本领,他不顾家族众人的责难非议,离开了老宅,毅然地搜罗图书典籍“千百编”,隐居到鹿门山。

皮日休在鹿门山隐居了五年,这期间,他醉卧山林、游赏名胜、学道作文、干谒官宦、交游士人,用诗文咏赞了襄阳的山川名胜和名人耆旧、揭露官场的黑暗、反映民众的疾苦。

皮日休在《鹿门隐书》序中写道:“醉士隐鹿门,不醉则游,不游则息。息于道,思其所未至;息于文,惭其未周。”

鹿门山远景

唐懿宗咸通四年(863年)初,皮日休走出鹿门山,怀着“匡皇符”(纠正政弊)、“济苍生”之宏伟抱负远游。僖宗广明元年(880年),时任毗陵(今江苏武进)副使的皮日休在离长安南下途中,参加了黄巢的农民起义军。

义军破长安,黄巢称帝,建立农民政权——大齐。皮日休为新生的农民政权高唱颂歌,为起义军的发展和壮大进行强势的舆论宣传,深受黄巢信任,倚为重臣,任命为翰林学士。

唐中和三年(883年),起义军失利,黄巢在狼虎关(今山东莱芜西南)自杀。皮日休从此下落不明,时年49岁。

皮日休的下落,一说他因故为黄巢所杀(据孙光宪《北梦琐言》、钱易《南部新书》、辛文房《唐才子传》);一说黄巢兵败后为唐王朝所杀(据陆游《老学庵笔记》引《该闻录》);一说后至浙江投靠钱镠(据尹洙《大理寺丞皮子良墓志铭》、陶岳《五代史补》);一说流寓宿州以终,墓在濉溪北岸(据《宿州志》)。诸说并存,今无定论。

《中国通史》评论:“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最后虽然失败了。但他们转战了十二个省区,建立了大齐政权。并且第一次提出‘冲天’‘均平’思想,把我国农民革命斗争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

“冲天”“均平”的政治主张,皮日休是主要的构思者,他能在封建王朝的唐代构思如此政治主张,是了不起的,是我国民主思想运动的首创。鲁迅说,皮日休是唐末“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

位于鹿门山和香炉山之间的山谷中,今鹿门风景区停车场的东北角,有一连山石台,叫晒肚石。

晒肚石

此石长2.5米,宽0.9米,高1.2米,又称“读书台”、俗称“升官台”。相传皮日休在鹿门山隐居时,六月六日这天,当地有“龙晒甲,人晒衣”的习俗。富家大户趁这一天把值钱的东西弄出来放在显眼的地方,摆阔露富。皮日休酒后见人家都在晒衣物,想想自己无物可晒,就掀衣露腹,躺到大石上晒了起来。他妻子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怕肚里的书发霉了,晒晒。晒肚石由此得名。

我们站在晒肚石旁,仿佛看到了狂狷倨傲的皮日休躺在晒肚石上。从鹿门山走出的皮日休,岂止是傲帝王,他是反帝王了。

(杨立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走向作文 奇迹作文 作文自拟 画图作文 个性作文 回归作文 作文精彩片段 假日作文 作文关于青春 三月三作文 落叶作文 小溪作文 乌龟的作文 作文二年级下册 作文分论点 英语七年级作文 迷茫作文 作文评语怎么写 小学三年级的作文 清晨作文 情书作文 写母亲作文 作文议论文素材 作文600字初三 作文我的同桌 美好的生活作文 积累的作文 蝴蝶的作文 古诗词作文 成长作文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