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高中语文科目将成为“拉分王” 杭州名师直呼:刷题没用!

2020-11-27 06:15:01
相关推荐

浙江新高考改革后,语文在高考中的地位愈发重要,甚至有人喊出“得语文者得天下”。杭州语文名师呼吁: 一到初中,学生反映没有时间阅读,这是我最担心的,语文学习要从题海到书海,靠刷题根本没用!

2019年高考语文卷满分150分,阅读和作文占了130分,其中阅读70分,作文60分。高考语文考查的不再知识点,而是「整本书的阅读」和「考生的文化底蕴」。

2019年高考语文卷中有一道节选自《呼兰河传》的阅读题,给高中语文老师们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

这篇阅读理解题目要求如下:

1.简析文中以下文字的语言特点:“太阳一出来了,那些在夜里冷清清的丝蔓,一变而为温暖了。于是它们向前发展的速率更快了,好像眼看着那丝蔓就长了,就向前跑去了。因为种在磨房窗根下的黄瓜秧,一天爬上了窗台,两天爬上了窗根,等到第三天就在窗根上开花了。再过几天,一不留心,那黄瓜梗经过了磨房的窗子,爬上房顶去了。后来那黄瓜秧就像它们彼此招呼着似的,成群结队地就都一齐把那磨房的窗给蒙住了。”

2.结合故事情节,概括“我”的形象。

3.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征。

4.如果给本文拟一个标题,你会选“磨房里外”还是“冯歪嘴子”?为什么?

一些考生离开考场后,仍对这道题目印象深刻。

高考语文「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阅读能力差,题目做不完

命题将更加注重阅读量及阅读速度,题量会增大

(二)不读名著,直接不会做

命题将更加注重阅读量及阅读速度,题量会增大

(三)不积累古诗文,重本变二本

加重文言文比例和难度,增加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

”整本书阅读“对老师的教学也是巨大挑战

而整本书背景下的阅读就要求学生养成整体的、深度的、自主的阅读意识,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韦老师说,2017年的新课标,第一次提出了整本书阅读的概念,今年高考首次出现整本书阅读,跟新课标对接,还是蛮有意义的。

“现在的教材中,有一些课文节选自《边城》《红楼梦》等名著,一般上完这篇课文就好了,不会深入地去了解整本书的内容。而全国多地2019年启用的语文新教材中,有专门的‘整本书阅读’单元,要求学生阅读大篇幅的有深度和厚度的文本,对老师的教学也是新的挑战。”

新形势下,高中语文学习策略该如何调整?

新形势下,高中语文学习策略该如何调整?

语文名师许涛给出了几点建议:

(一)从课内到课外,结合生活思考探究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是相通的,如果一个学生只拘泥于课堂,那么他的源头活水会非常少,思路枯竭。有的孩子,高一到了高三,语文学习包括作文变化不大,唯一的变化是字写得越来越丑了。

显而易见的是,这位学生将所有的语文学习都集中在了课内。这肯定就出问题了。其实生活当中的一切都可以跟语文挂起钩来,可以去思考可以去探究。

(二)从题海到书海,刷题成绩未必提升

理科刷题相对有效,强调熟练和精确性,但语文更强调积累,强调思维。很多学生到初中就对语文不感兴趣。

多做练习对语文学习有没有帮助?许老师举例,某重高一个语文老师暗暗地做过一个比较,在一段时间内,对校内某一班的学习加强训练强度,另一个班题量保持不变,用阅读的方式来弥补。结果发现,加量的这一班级,语文成绩并没有提高。

这个结果引发关注。学校老师又做了另一组调查,一个班做一本练习册,另一个班增加一本练习册,其他学习方式都不变,发现做两本练习册的这个班语文成绩未必出现提升。

(三)从功利到超脱,养成阅读生活习惯

学生经常说,教的都没考,考的都没教,这是因为学生和老师仍在点对点地学,点对点地教,用套路去学习,比如知识点整一整,背出来。但从现在的语文学习要求来看,这方面呈现得越来越少,更多地走向了能力层面。在生活中养成经常阅读的习惯才能获得这种能力。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行走 作文 乐乐作文 写美景的作文 意外作文 奋斗作文素材 一千字作文 那一次 作文 作文有你真好 做自己 作文 表白作文 作文600字左右 草莓作文 冬季作文 小作文300字 万能作文素材 创新的作文 我自己 作文 伤感作文 路的作文 秘密 作文 感谢 的作文 善良作文 作文550字 学习的作文 作文两百字 细节作文 散文作文 寻找 作文 偶像作文 乐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