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豆瓣9.3 这国产节目的高度 恐怕再不可能被超越

2020-11-27 11:00:01
相关推荐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

现在的「新闻」越来越快餐化了。

一个事件爆出,漩涡集中,所有人涌上来哄哄闹闹。

等另一个事件爆出,大家又四散而去,匆忙追赶另一场热潮。

循环往复。

高调开场,低调收尾,不了了之。

狂欢之后只留下一地的关键词:「家暴」「PUA」「虐童」「性侵」

真相是什么?无人真正关心。

可新闻本来不是这样的。

今天,香玉就拿出这档二十多年前的古老新闻,带大家回忆一下,以前的新闻是怎样操作的——

《新闻调查》

海报是祖传的糊图。

的确如此,这档节目于1996年开播,那还是小灵通时代。

因此,香玉先来预警,本期推文,全是糊图。

央视出品,每期40多分钟,23岁高龄,至今仍未停播。

只是现在的《新闻调查》,已经没有什么水花了。

这档节目在豆瓣上的评分是9.3。

豆瓣词条,把它归类为「脱口秀」。

因为在如今的豆瓣上,是没有「深度新闻评论类节目」这种词条的。

网友评论说,「这些年不可能再有了」。

从此之后,我们再也没看到过像曾经的《新闻调查》一样,最像「新闻」的新闻节目了。

那个「黄金时代」是什么样子?

我们去看看。

如今仍然争论不断的话题,在这档节目中其实早有涉及。

就拿前段时间热议的家暴问题来讲。

《新闻调查》早在十几年前就报道过了。

柴静去到石家庄女子监狱,采访了11个杀死丈夫的女犯。

她们之中,最轻的被判了12年,最重的是死缓。

量刑不同,但遭遇相同。

这些女人都蒙受过残酷家暴。

有的是被丈夫打了20多年,打瞎了一只眼睛。

第一次反抗,出手杀了丈夫。

有的是15岁就被卖到了丈夫家中,成年以后,丈夫开始逼着她自杀。

反杀丈夫的那天,也是第一次反抗。

还有的,是因为生了女儿,丈夫不满,想要掐死女儿。

她为了保护孩子,杀了丈夫。

各种各样的女人有各种各样的遭遇,而花样百出的遭遇最终又殊途同归。

她们杀夫,然后被关押。

失去自由,也失去陪伴孩子成长的机会。

这样的报道我们看过很多,前段时间,香玉还就此问题专门写过纪录片《中国反家暴纪事》。

在《中国反家暴纪事》中,香玉设身处地体会到了这些女人的无奈和无助。

然而一切都没有结论,没有后果,好像「死缓」这样的量刑结果,就已经是故事的最终章。

但《新闻调查》不同。

它告诉我们,如此悲恸,仅仅是事情的一个切面。

除了对女犯的大量采访之外,柴静还找到了她们的家人,包括孩子、父母,甚至公婆。

最让香玉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婆婆。

被杀的,是她的儿子,杀人的,是她的媳妇。

当柴静问起婆婆如何看待此事时,婆婆说的是:

「我理解我媳妇」。

一个儿子被杀的母亲,竟然能够理解凶手。

这让人大吃一惊。

更加让人大吃一惊的是当事人女儿的回答。

柴静问她,母亲杀死父亲,给你带来了什么影响?

女孩的回答是,「母亲让我失去父亲,她自己也受到惩罚,而我得到了安全感」。

失去父亲,让她安心。

这很奇怪。

似乎会让观众想当然地理解为,那个曾经习惯于使用暴力对待家人的男人,实在是十恶不赦,死有余辜。

可这时候,采访又换了一个角度。

柴静换了问题。

她问女孩,「你会想你的爸爸吗?」

按照刚才的逻辑,父亲的死使女孩感到安全,那么对于此事她就算是拍手叫好,也不奇怪。

然而女孩沉默了一会,小声说的是,「想」。

她说她想父亲笑的时候;

想以前联欢晚会,和父亲一起唱过一首歌,歌词是「让爱天天住我家,让爱天天住你家」。

唱了一半,女孩眼泪掉下来,唱不下去了。

事情逐渐变得完整了。

开始时,我们看到的是痛苦中反抗的恩怨情仇,女人杀了男人。

后来我们发现,一个人死了,留下来的世界竟然没有仇恨,只有伤痕。

到这里,本以为一切就这样黑白分明地结束了。

没想到,仔细翻阅曾经不幸至极的点点滴滴时,竟然还有过那么一点点水花。

名叫「幸福」。

回到杀夫的女犯身上。

柴静问她们,「你丈夫在施暴的过程中,快乐吗?」

女犯们的回答统统是,「他好像很绝望」、「他也挺可怜的,但控制不住」。

原来,在家庭暴力中,施暴者,其实也是受害者的一员。

他们遭遇了无法化解的精神痛苦,又把痛苦转嫁到别人身上,变成了更加复杂的负面情绪。

节目播出到这里,我们的网友开始在弹幕里表达不满——

「又开始给施暴者洗白了」

洗白。

这个词总让香玉觉得反感。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喜欢归类,喜欢站队,喜欢给自己不愿意了解和接受的事实贴上一个标签。

可是要知道,尽管你不愿意相信,恶魔也还是由人变来的。

这是事实。

只要是事实,我们就有责任去了解。

这并不是要让谁试图理解恶,而是我们要通过了解,给这些恶找到出处,并以此规避更多的恶。

这才是全面,而只有做到了全面,才称得上是「报道」。

我们如今看到的新闻,往往都被几百字的微博一言以蔽之,然后通过想象发酵,变成一个个关键词。

各大媒体平台接到关键词,马上开始命题作文。

「寻求真相」的旗帜之下,我们实际却离事实越来越远。

因为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对立。

非黑即白,非善即恶。

那才不是现实世界,是童话故事。

如今的新闻之所以变得越来越情绪化,越来越片面,其实也是有迹可循。

那是为了维护和讨好公众的脆弱。

《新闻调查》中还有一期节目,名叫《双城的创伤》。

起因是在一个小县城里,一周之内连续有五个小学生服毒自杀。

一个孩子抢救失败去世,其余获救的孩子也都保持沉默。

没有人知道自杀的原因,也没有人知道这些孩子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只是不断有新的线索流传开来。

先是一本白皮书。

其实就是言情小说,里面讲了一些男孩女孩的青春情愫。

接着是一个当地的老旧文物区。

那里供奉着魁星像,孩子们约好了在那自杀。

有文化符号,有约定地点,甚至与事件相关的孩子们都开始在自己的胳膊上刻字。

写的是「519」,那是死掉的服毒女孩去世的日子。

太像是一个县城小学的学生受到邪教洗脑的故事。

因此当时媒体上也出现了关键词:

「小学生集体自杀」「邪教」

可是调查的结果,却并不邪性。

和往常一样,《新闻调查》用采访编织了一个完整的,滴水不漏的关系网。

采访当事的小学生,去世女孩的最好朋友,他们的家长,老师,以及校长,甚至还有邻居。

一个完整的采访结束,这才知道,原来根本与邪教毫无关系。

一切只与少年的情愫与尊严有关。

起因是在一场聚会上,一个男孩强制性地抱了那个自杀的女孩。

女孩开始遭受流言蜚语,而班上也分成了两个阵营。

她的朋友想保护她,却无能为力。

于是几个小学生经历了情感和尊严上的极端痛苦,之后便歃血为盟,有难同当,决定一起死。

不过,在《新闻调查》这一期的正片当中,还是刻意弱化了小学生情愫这件事。

后来,柴静在《看见》里写到了这期节目。

「这是媒体的政治正确。我们叙述了一个事情的基本框架,但只是一个简陋的框架,以保护大众能够理解和接受这个真相」。

就算我们以最接近真相的姿态去挖掘真相,看到的,也往往是它打了柔光的样子。

更别说那些含糊其辞的「关键词」,早已远远偏离真相。

还有现在网友们挂在嘴边的「洗白」。

是拒绝思考,是思维片面的直接表现。

他们脆弱地追求一个真善美的世界,与之对立的统统是丑恶坏,一棍子打死。

两者兼容?

不好意思,超出了理解范围。

托尔斯泰说,他在构思《安娜卡列尼娜》时,原型是新闻中有一个女人做了别人的情妇,然后卧轨自杀的故事。

因此,最初安娜卡列尼娜在她心中的形象是虚荣的,不忠的。

可是当他写下去,却渐渐发现,安娜卡列尼娜不应该罪有应得,因为一个人的深化,使一切都变得愈发复杂。

而这个复杂,早早超越了道德审判,而变成了人类对悲剧的共鸣。

这是「新闻」与「真相」的差别。

也是这个人间,不存在「洗白」的佐证。

或许,真相永远不会直接到达每一个人的面前。

可作为生活在这世界上的,耳聪目明的一个人,追求真相的权利和责任却是永远不能被制止的。

这也是为什么香玉一直万分崇敬记者这个职业。

非典,当新闻报道还在说市民出门不需要带口罩的时候,柴静已经跟随《新闻调查》深入了现场。

报道时,看到的景象已经是躺在病床上的人们一个个死去,呼吸中带着诡异的呼噜声。

由于医疗设备不够,新发现的非典感染者,都是被盖着白布从房子里推出来的。

白布,用以隔离。

在节目正片中的报道,虽说紧张,恐怖,但基调是乐观,医护人员面对镜头也是谈笑风生。

同样的事情,在书里写的却不一样。

书中,前脚一个主任医生跑来跑去汇报疫情,后脚他就感染病毒然后迅速去世。

北京的某官员全家感染病毒。

医院病床不够,两口子便让孩子住院,自己在医院门口的板凳上输液。

孩子痊愈出院,父母已经相继去世。

医院的病例单上,每个人的确诊栏都写着「肺炎」,但那是医生的心照不宣。

每个「肺炎」其实都是非典。

柴静问一声,可这些人连自己到底怎么回事儿都不知道,这该怎么办?

医生说,「没办法,都得在这沤着」。

要是远远地看着,我们有无数种角度去指责,去质疑;

可当记者作为一双深入虎穴的眼睛进入现场时,才发现,什么指责的话都说不出来。

因为那时那刻,病人在这儿沤着,医生也在这儿沤着,连同记者,大家都在这儿沤着。

记者和医生连一次性的防护措施都没有,口罩用完,放在大锅里煮,煮完接着用。

人们像是坐上了一列全是僵尸的火车,外面的人不得已,得用木板把车窗钉死。

大部分感染者都是医生。

而身临其境的《新闻调查》的工作人员,也全都觉得自己已经被感染,每天洗很长时间的澡,采访时拼命把小摄像机带进去。

剩下的信念就是,「总算是没有白死」。

而这种从全是僵尸的火车里爬出来的视角,才能算得上是新闻。

非典事件,又能提炼出什么关键词呢?

是病人还是医生,是医疗系统还是政府机构?

哪一个,都不准确。

而这也正是因为有《新闻调查》这样的视角才能做到的事情。

我们一无所知,在灾难来临时,仅能做到看见。

距离2003年的非典,已经过去了16年,距离《新闻调查》开播,时间过去了23年。

如今我们讨论的方向,常常是「新闻伦理」。

前段时间北大女生遭遇男友精神暴力从而自杀的事情之后,「PUA」一词的新媒体指数暴涨,命题作文开始。

随后,新闻界也展开了大讨论。

有人说《不寒而栗的爱情》一文违背了新闻伦理,认为掐断了男方声量;

也有人说这篇报道最大的问题是,怎么能够基于聊天记录做新闻。

可是香玉在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最大的困惑就是,为什么我们要给一个悲剧事件归因。

美联社的新闻写作指南中,有明确的一条是说,不应该把自杀描述为单一原因的结果。

因为大部分自杀人士,并非抑郁症患者,而是出于社会原因。

那么这个社会原因是什么呢?

是PUA吗?是精神控制吗?

那么PUA和精神控制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

不论是那种形式的精神暴力,我们是不是该探讨它之所以存在的背后的原因呢?

是性别地位所致吗?有没有当下女性生存环境的因素呢?

那么如何解决?

等等等等。

或许我们不知道该如何解决所有的问题,但至少我们需要一种牺牲,一种奉献精神,一种冷静的视角去尽可能地圆满事件的全貌。

而这种勇于冲锋的精神,如今也很少被人提起了。

它叫做「新闻理想」。

回到《双城的创伤》。

节目最终,柴静采访完最后一个小孩,她静静地坐着,看着远方。

镜头摇回到她的身上,摄影师悄悄对她讲「说点什么」。

她说,「孩子在采访中离开,我知道他还有很多话没说,也许这些话才是服毒的真正原因,调查到最后我们才发现,孩子的内心世界,才是最大的谜」。

一段新闻以一个无解来作为结尾,柴静在《看见》中写道,「真实的世界即是如此」。

而如今的新闻呢?

是一家媒体爆出种种带着水印的「证据图」,配上#话题#标签,和几百字极具偏向性的措辞。

是千万家新媒体紧随其后,找出前文中的关键词。

不验证事实真相,人云亦云。

危言耸听,煽动情绪,散播焦虑。

发起一场本质上与事件无关的网络狂欢。

而真相呢?

依然躲在角落无人聆听。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好的学习习惯作文 做手工花的作文 美丽的漓江作文 暑假的第一天作文500字 好老师的作文 三只小猪的作文300字 我的长生果作文仿写 让时间慢下来作文 说说我这个人作文 向着自己的追求作文 公园的一年四季作文 杨树作文300字 什么不容易作文600字 自立作文600字 师恩难忘作文四百字 新学期的所见所闻作文 说说我自己400字作文 学期作文 我的家国情怀作文 关于运动会跑步的作文 动物园作文结尾 神笔作文 初一作文自我介绍 我的奇思妙想作文 怎样写人的作文 我的小伙伴六年级作文 开学第一周作文六百字 我的烦恼优秀作文 与书香为伴作文 端午见闻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