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张清华:未来文学会走向吃喝拉撒的写作景观

2020-11-27 20:15:01
相关推荐

早饭吃什么、午饭吃什么、晚饭吃什么,这是青年作家刘汀的最新小说集《人生最焦虑的就是吃些什么》的头三篇小说的标题,主要讲的是三个男性主人公一直讨论去哪里吃饭,而且开了一个冗长的民主集中制的会。刘汀是天秤座,每天纠结一日三餐吃什么,这是典型的天秤座的选择焦虑症。

除了早、中、晚这三篇,小说集里其余三篇也与吃有关,题目分别叫《夜宴》《大师与食客》《什么时候有空,一起吃个饭吧》,这是一本概念非常统一的小说集。用刘汀自己的话说,他写的是每个普通人忧伤的胃、饥饿的心。或者说,这部小说集写出了一部当代都市人的“吃饭简史”。

刘汀,1981年生于内蒙古赤峰市,青年作家,现供职于某杂志社。出版有长篇小说《布克村信札》,散文集《浮生》《老家》《暖暖》,小说集《中国奇谭》,诗集《我为这人间操碎了心》等。

刘汀

在3月16日的新书发布会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清华、青年作家石一枫、青年评论家季亚娅与刘汀一起分享了文学史上的饕餮之欲。

文学和吃饭扮演的是同样的角色

作为一个喜欢在朋友圈晒吃吃喝喝的“吃货”,作家石一枫喜欢读关于吃的小说。小学时,他着迷于苏州作家陆文夫的名作《美食家》里“腐败”的吃法,读张爱玲的《金锁记》,他看的是老上海的大家庭里怎么吃饭,乃至于读《二十二条军规》,他最爱看的是美国空军的菜单。

在所有写吃的小说里,石一枫最喜欢的还是《美食家》那样的小说,他认为这个作品在小小的吃饭这个事上,把中国如何从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变成社会主义社会,又从社会主义社会变成市场经济主导的社会,很鲜活地写了出来。

根据陆文夫的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美食家》(1985)剧照。

石一枫还分享了一个汪曾祺的小故事。一天,汪曾祺拿了一瓶好酒和鸡爪去一个老乡家吃饭。结果,老乡不在家。汪曾祺就说,我这么远也来了,我先吃吧。他就津津有味地一边喝酒一边啃鸡爪子,吃到一半的时候就走了,嘱咐老乡的儿子等爸爸回家时把这顿饭吃完,就当跟他分享了酒和鸡爪子。后来那个老先生回家果然津津有味地把半份酒和半份鸡爪子吃了。“虽然两个老头没有见面,但是吃了一顿愉快的饭,我觉得我们吃饭的时候应该有这样的情绪,有这样的智慧,也有这样的风范。”石一枫笑说。

刘汀认为,吃饭这件事对于中国人来讲特别重要,它是人们交流的一种方式,而文学扮演的是同样的角色。写小说就像做菜,而好的作品会让我们口留余香。 “这本书确实有很多我生活的影子,我在写这个书的时候也在焦虑自己的早饭、午饭、晚饭。我们经常把吃饭和文学的比喻互相借喻,就是因为我们的思考里面把吃饭看成是非常重要的事,在中国人生活哲学里面有核心的位置。”

吃饭没有诗性吗?

张清华是诗评家,在他的阅读视野里,诗歌很少写吃饭,因为吃饭没有诗性;吃饭可以入小说,但不能入诗。相比吃饭,喝酒更有诗性,因为酒更浪漫,更容易出奇出彩,譬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可以从酒上升到哲学。年轻时,张清华读到“努力加餐饭,弃捐勿复道”这句诗,他觉得这句诗太俗,是中国诗歌里的奇葩。

但季亚娅则提道,诗人欧阳江河就在诗里纠结过吃什么的问题,那首诗叫做《关于市场经济的虚构笔记》,里面有一段如下:起初你要什么主人就在杯子里给你什么,现在杯子里是什么你就得喝什么,下一个轮到你去雪白的洗手间把想要呕吐的全部呕吐出来,这顿午餐本质上是黑夜,要是它的真实性再减少一些,看上去就会像催眠似的让人着迷。

当代诗歌跟小说一样,同时在处理味觉和时代,以及与其他所有伦理的、经济的,以及审美层面上都在接近这个命题。

和陌生人吃饭,更能抒发情感

在《人生最焦虑的就是吃些什么》里,有一篇小说《夜宴》,刘汀虚构了一个约饭App。每个人只能用一次,用生日注册,随机约到一个陌生人一起吃饭,吃完这顿饭之后永远不再联系。

季亚娅认为,这一约饭App的虚构是神来之笔。刘汀在写《中国奇谭》的时候提出一个叫“新虚构”的概念。这个概念的问题意识是:为什么我们今天只能借由虚构发现我们的现实?“因为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情是看不见的,就像这个APP的虚构,如果每个人发现我们孤独到没有人陪你吃饭,我们只有一顿饭想要跟陌生人共享,而不是跟自己的朋友一起吃,这样的人生状态的发现是借由这个虚构照亮我们。”季亚娅说。

李安电影《饮食男女》(1994)剧照。

不过,这样的约饭app原理并非完全虚构,现实中有这样一类餐厅,餐厅里有一个隔板,两个陌生食客在隔板两边吃饭,如果非常想知道对面那个人,对面那个人也愿意的话,你可以按一个按钮,这个挡板就可以打开。而关于约饭App这一设置,刘汀想的是,有时候我们反而跟最熟、最亲近的人,吃了一顿又一顿饭,但是有些话永远说不出来,永远表达不清楚,我们反而需要一个陌生人,借由跟陌生人吃的饭才能把情绪抒发下去。

余华、莫言把饥饿状态下的人性发挥到了极致

张清华认为,可以大书特书“吃”这个事情,但是要把它置于一个哲学境地,从食色性也这个很高的人性命题、哲学命题出发。在刘汀之前,有许多前代作家把饥饿状态下的人性发挥到极致。余华、莫言等作家经历过饥饿,因而对吃极为敏感,特别善于把吃放到哲学命题中处理。这两位作家笔下都有因长期挨饿不知饥饱最后遇到食物没有节制的主人公,比如《活着》里的苦根是撑死的,《丰乳肥臀》里的七姐也是撑死的。

《人生最焦虑的就是吃些什么》六篇小说写人的吃喝拉撒、婚恋、情感。张清华谈道,他有一个预感,未来很多年文学将会走日常生活的路、吃喝拉撒的景观,这是文学的大环境和大趋向,目前的大环境决定了大波大澜、大起大落很难在编辑部门那里通过。

在张清华看来,刘汀通过一日三餐把吃的话题生发出来的社会学意义、经济学意义、伦理学意义发挥得相当充分,但他希望像刘汀这样的80后作家在处理日常生活的问题时可以更尖锐,与前代作家形成一种对话关系,可以是反叛,也可以是致敬。“从日常生活出发,但终点不是日常生活,终点是超越日常生活的世俗性,应该抵达哲学,甚至是类似于宗教式的境地。”张清华认为这是80后作家的未来可能性之一。

《人生最焦虑的就是吃些什么》作者:刘汀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9年1月

作者:新京报记者 沈河西

编辑:沈河西 校对:翟永军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优秀作文高中 英语作文 五年级 相伴作文 一百字的作文 我的青春作文 小鸡 作文 英语作文五年级 写爱的作文 和谐 作文 两百字的作文 信仰作文 作文放风筝 图书馆作文 游玩的作文 心态作文 作文结尾优美句子 笑作文 灯作文 浪漫作文 茶 作文 茶 作文 种子作文 原来 作文 作文二百字 英语作文结尾 我的梦想的作文 初中作文800字 家务作文 海边作文 风筝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