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以老子身份和著作争议切入 探究《老子》之源流

2020-11-28 00:05:01
相关推荐

老子的真实身份,是古今一直存在的争议。老子是否真有其人?若真有其人,那又该是谁?又《老子》是否是一人独创之思想?针对这些问题,学界早有一番论辩。

郭沫若先生曾作《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一文,论及老子其人及其书的问题,就提到“老子是谁”的问题来自汉初,无论成书与作者至今都还争辩未决。

不过,玲珑认为老子确有其人,因为无论《庄子》、《吕氏春秋》、《韩非子》及儒家资料都承认确有此人,这是事实,无可否认。

既然如此,玲珑试图寻找其可依循之脉络,以老子身份与成书时期的争议切入,来探究《老子》之源流。

“老子”可能身份之探究

根据司马迁在《史记》的记载叙述,老子之身份呈现了三个可能:一是老子即是李耳、老聃,曾任周守藏室之史;二是老子是老莱子;三是老子是太史儋。

老子画像

关于老子是否是老莱子,玲珑以三点来论证老子与老莱子并非同一人。首先《仲尼弟子列传序》云:“于周则老子……于楚老莱子”;其次太史公说老子“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又说老莱子“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著篇数不同,内容亦不同;最后太史公在叙述老莱子时,特冠上一个“亦”字,而说“亦楚人也”,这是表明老莱子与老子的关系,仅仅是“老乡”而已。

至于老子是否是太史儋,此争议在先贤之《道德经考异》和《老子考异》则力主老子就是太史儋,然而在《史记老子传证》则予以驳斥,其结论为“老子与太史儋绝非同一人”。

在玲珑看来,太史儋极有可能是老子的后裔,所以在当时人们也称其为“老子”。老子为史官,后离周适秦而隐,百年后传至儋为周太史,也一样去周适秦,是以二人同姓、同官、同行踪,而“聃”又与“儋”同音,所以后世就将二人混为一人。

在三种老子身份的可能性中,后两者(老莱子与太史儋)已被推翻,而关于《老子》作者的疑惑,早在北魏时期,崔浩就已经提出,但后世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其书是春秋后期老聃所作。

如胡适先生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中根据司马迁《史记》的记载资料,认定老子是楚国人,曾为周守藏室之史:“老子者……姓李氏,名耳,字聃。”与此同时,胡适先生也推断孔子与老子之关系和年龄,这也是肯定老子身份与存在性的论述。

《东周列国·春秋篇》孔子剧照

事实上,老子身份呈现三个可能性都有其历史根据,但真实身份则没有明确的证据来予以定论。如此,要定论出一个真实身份,就只能三选一;但,若就多重作者可能性来看待,如此,《老子》之作者就不只此三个可能,或许还存在更多名不见经传的隐匿者,而种种可能性,我们都必须去尝试推测。

而关于老子年代问题的分析,梁启超则曾经有两次截然不同的见解。在《老子哲学》一文中,梁启超根据文史资料研判老子的生年应在孔子之前,约长二十至三十岁左右;然而,七年之后,梁启超改变了自己的观点,认为墨家与道家皆起于孔子死后数十年乃至百年之间,而《老子》一书甚至成在孟子之后。

为何梁启超对老子年代之论述,前后有不一致的论点呢?梁启超的推论,主要是根据《老子》一书内容的研判,这凸显了一个问题:尽管老子存在,但《老子》是否就固定为某一位作者所撰写?或者还有更多可能性?

我们发现如果将《老子》视为特定一位“老子”的个人著作,依史料论述,将会呈现多处矛盾,而梁启超关于老子生平与老子成书之论述,就非常明显地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之后,这些问题随着帛书《老子》之出土,学界争议就更多了。因此,现存史料都难以对《老子》为某“一人、一时、一地”著作这一论点提供论据。

老子画像

“老子”身份与背景渊源推演

老子思想是否只凭借一己之力独创而生?伟大著作势必有其文化思想的渊源可依循,如果就文化起源的脉络来解析,不可忽视的,便是地理、人文、环境与背景。

依老子身份来探究,有些文献认为老子具有“史官”之身份。在玲珑看来,“史官”是古代的知识分子,历史上的“史官”可不止一位,很多“史官”都可以加入《老子》一书的写作。

此外,就地理环境而言,“老聃”不仅是楚人,而且他居住之地原属于陈国,后并入楚,这种文化地理的影响是必须要被考虑进去的。

而就身份背景而言,老子为隐逸之士,老子的思想与殷商遗民发展又存在某种关系。

由此来看,“老子”可能是“史官”,也可能是隐逸之士,又可能为殷商遗民。种种对老子身份的推测,都具有多重身份。可见,“老子”的身份并非只限于《史记》所载。

《史记》作者——司马迁

一方面,从《老子》文本诠释出先秦道家的渊源,追溯其哲理玄思由来,可以理解道家与原始“巫史传统”、盛行于南方楚地的“巫文化”也有复杂的历史背景关系。《老子》思想源于楚地,如此,古老信仰文化背景对老子思想的发展不可能完全没有影响。然而,到底它又是如何影响的?

楚国的宗教信仰是一种自然崇拜的多神教,楚人崇巫信鬼,他们通过频繁的祭祀活动和自然神灵共处,借仪式来表达感恩之心。正是山川鬼神的自然崇拜、丰富的神话想像和宇宙论思想,这三个成分酝酿出老庄思想。

老庄思想是楚文化的特殊产物,它代表古代人文精神的跃动。由此可知,楚地有其特殊的人文风貌,并且酝酿相当丰富的“巫文化”意涵,而这些文化与古老信仰或宗教仪式,都存在密切的关联性,故说其演变过程是有迹可循的。

另一方面,老子身份与其治理思维密切的关联性,以及其对社会、人间的关怀,这种“以民为本”的思想很可能来自于史官角度传统进谏模式。就历史的角度来看,史官的进谏是既有的传统模式,而老子的身份恰恰是一位史官。关于史官的职责,除了负责记载所发生的史实之外,他们也担任执政者的参谋、顾问,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有很多,不枚胜举。

史官剧照

在中国历史上,史官具有重要的身份,而通常都被统治者赋予宗教与参谋的国家事务,我们从相关史实中可以发现,史官不仅要通达天文星宿之理,更要对甚深的天道有一定的体会,正如所谓“吉凶由人”,某种程度上已经展现了史官对天命的思维观点。因此,他们不仅仅从事国家的宗教活动,还要留意国事,记录历史,并且能够推判吉凶祸福与成败存亡。这便是“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模式。

因此,就老子与宗教的关系来论述,说明老子“道”的思想,起源于宇宙论的根基,但就另一个政治影响力的面向来说,老子的“道”思想也在某种程度上左右了君王治国的思维。

就中国之思想史来推测,人与天的关系,就是宇宙起源的思维作为最初老子思想发源的基础。故老子“道”的哲学需要古人对天地宇宙观的奠基,而逐步发展出成熟的文本。若以此观点,老子思想源流亦可从隐逸之士集体创作来推测,而非局限单一著作者来思考。

综上所述,玲珑大胆假设:《老子》的原始文本,是经过远久流传、多方汇集与修润,最后才逐渐成形的。《老子》之思想源流,将不被限制在单一作者思维的局限性中,而可以从哲学整体发展脉络来看,并就每个不同时代的思想演进来探索。这包括了一群参与《老子》写作的人,从不同时代历程来演化“老子”之思想探究。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400字 令我感动的一件事600字作文 什么的端午节作文600字 我的新学期计划作文500字 愉快的端午节作文600字 我和昆虫交朋友作文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作文 你是我心中最美的歌作文 什么的感觉真好作文500字 开心的端午节作文500字 端午节的味道作文500字 难忘的眼神作文600字初中 高考思辨类作文写作指导 你是我最感激的人作文600字 励志电影观后感800字作文 以自信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关于民风民俗的作文600字 幸福就在我身边作文600字 奶奶我想对你说作文400字 关于元宵节的作文200字 我想唱首歌作文800字 2012高考语文作文题 惊喜的那一刻作文600字 以诚信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铃声响过之后600字作文 过小年作文600字初中 人生逐梦正当时作文600字 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英语作文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作文 假如我是孙悟空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