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劳动教育是“浪费”时间吗?对劳动的理解应与时俱进

2020-11-28 03:15:01
相关推荐

河北乐亭县小学生在劳动实践基地果园内观察桃子的长势。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能用吸尘器、请家政帮忙,为什么还要自己扫地?把时间“浪费”在体力劳动上有意义吗?面对劳动要求,不少青少年心存疑惑——

【劳动教育,难在哪儿③】凭知识拼能力需要靠劳动立足吗

本报记者 于忠宁

当下,劳动教育正在中小学校如火如荼地开展,我国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只有12分钟的现状正在逐渐改变。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青少年对劳动教育的认识还存在不少误区,认为自己将来是靠知识拼技能,并不需要凭体力在社会立足,劳动教育价值不大。

如今的劳动与传统意义上的劳动,从内涵到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如何适应时代,培养青少年对劳动的兴趣,也成为摆在教育者以及家长面前的待解命题。

能用吸尘器,为什么还要自己扫地?

最近几天,高一学生杨思羽有点怏怏不乐,甚至还有些委屈、不解。起因是自己宿舍的吸尘器被班主任拿走,代为保管起来了。

杨思羽在北京一所高中就读,因为离家较远,平时寄宿在学校。宿舍六名同学没被繁重的功课难住,反而是为第一次离家独自生活犯了难。习惯了母亲包办洗衣服,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杨思羽自己洗衣服经常连泡沫都没冲干净就晾晒,自己洗了两周就不做了,索性周末带回家让妈妈洗。其他几位同学情况也没好到哪去,有几位甚至连内衣裤也攒一周带回家。

面对要叠整齐的豆腐块被子、宿舍要窗明几净的要求,同学们也经历了类似自己洗衣服的狼狈。过了一个多月,大家索性不再拿扫帚扫地,而是凑钱买了一个无绳吸尘器,这一下解放了双手,再也没有为寝室卫生受到老师批评。然而,没高兴多久,就在最近一次老师检查宿舍时,她们藏在床底下的吸尘器被发现了。

女孩们被班主任批评“劳动观念差,自理能力不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在除尘之苦中体味自立的一点前兆,成长是百利而无一害”,却有些想不通,“用扫把扫地经常弄得尘土飞扬,不卫生,又辛苦,吸尘器既节省体力,又吸得干净,为什么老师一定要强调自己动手扫呢?”

杨思羽对记者讲道,“现代科技越来越发达,很多传统劳动都可以被科技产品替代,我觉得没必要把时间浪费在学习这些生活技能上,因为对每个人来说都应该做自己擅长、能为社会做出最大贡献的事。”

就这个话题,记者采访了多名中小学生,发现对待日常所需劳动技能,大多数学生抱着和杨思羽类似的看法。

苗淼是北京市海淀区一所重点中学的班主任,在开展劳动教育时,有同学认真地跟她探讨,像家务劳动、户外清扫等工作,可以用高科技家电,也可以请专业人员清扫。科技越来越发达,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能够拿金钱换时间,能够让专业人做专业事,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生活质量。如此,劳动教育强调让同学们体力劳动,是不是有些形式主义,为了“劳”而“劳”呢?

“这些孩子绝大部分成绩优秀,家境优渥,目标都是上名校将来做精英,但是对劳动的态度却是疏远,对劳动教育面上配合内心并不认同,这值得我们家长、老师深思。”苗淼对记者说。

劳动太辛苦,得努力“成长为高端人才”?

学织布、掰玉米、磨豆腐、做饼干……家长王益正在读初二的儿子在十月份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学农活动,在农训基地度过一周与田野大地、劳作生活亲密接触的时光,回校后写的作文《学农二三事》还获得高分。

学农活动正成为学校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悉,今年北京共有近3万名学生基本完成学农活动,覆盖同届学生近30%。

儿子笑嘻嘻地对王益说,“虽然累,但是很开心,比农家乐还有意思。”再问到儿子学农、职业体验活动等一系列劳动教育深层次的感受时,儿子一脸严肃地讲道:“体力劳动实在辛苦,所以我得用功学习,上好大学选好专业,成长为高端人才。”

儿子的话让出身农村的王益陷入深思。他对记者讲道,孩子写的学农感想作文很漂亮,树立劳动意识、磨炼意志品质、更加尊重劳动人民等话讲得很棒,但是让这些都市孩子发自内心地亲近土地,尊重劳动,对劳动这一概念有一个整体和完整的认识,仅仅是让他们体验体力劳动的辛苦是不够的。

对此,苗淼也有同感,“劳动教育不能停留在传统的体力劳动层面,还得创新形式与内容,让孩子体悟到劳动对意志品质和责任意识的锻炼,理解劳动对创造创新的价值。”

“我们没条件进行劳动教育,抓学生学习还来不及呢。”谈到劳动教育时,在山东省烟台市一所县中担任班主任的姜震对记者讲道,学校学生有八成来自农村,多数孩子根本没有亲身体验劳动的辛苦,自理能力极差。父母或者务农,或者在外打工,对他们的要求就是好好学习,将来不要像自己一样辛苦。“不少农村孩子对劳作是陌生的,对土地也没有多少感情。大家的想法就是努力学习,将来不要过种地下车间的生活。我们的劳动教育严重缺失。”

如何培养青少年对劳动的兴趣?

在一次劳动教育研讨会上,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叶宝生讲起自己身边的故事,曾经有个研究生向他讲道,考研是因为不想本科毕业就参加工作,只想靠退休的父母啃老。退休是父母对社会贡献的回馈,他这位学生并不理解劳动创造的价值。他发现不少孩子到大学年龄阶段还不懂“不劳不得”这个道理。因此更有必要在中小学就完成这种教育,让孩子从劳动层面知道怎么尊重劳动,尊重劳动创造的价值,劳动才是创造的源泉。

如今,劳动教育在中小学轰轰烈烈地开展。然而,在记者采访中,不少受访学生讲道,学校的劳动教育就是组织大家开展一些简单的手工活动、义务劳动,几乎等同于体力劳动。这也导致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不认同劳动教育,认为自己将来是靠知识拼技能,并不需要凭体力在社会立足,学校的劳动教育价值不大。

看到孩子在认识、理解劳动方面的不足,家长王益认为,我们既要重视传统的劳动教育,也要更新对劳动的认识,因为如今的劳动与传统意义上的劳动,从内涵到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只有适应时代才能培养青少年对劳动的兴趣。

针对在认识和推进劳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吴颖惠讲道,在传统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被部分机器取代之后,未来一定会产生新的劳动形式。因此,我们对劳动的理解也应该与时俱进。

如今的劳动教育应该“新”在何处?它不仅仅是学习劳动技术,也不仅仅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补充,而是有着丰富性以及多元性的内容,是全面育人的重要抓手。

记者了解到,不少地方的教育部门以及学校正在努力从形式到内容,切实提高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牵手中小学,承接职业体验活动,作为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劳动观和人生观,培养生涯规划、实践创新能力。

“提高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真正开启劳动教育在全面育人中的新篇章。”苗淼如是说。

记者手记

全面理解劳动教育的时代内涵

于忠宁

如今,劳动教育重新被拾起,学校逐步开始与社会、家庭联合开展劳动教育实践。但现实中,走进青少年群体,倾听他们的心声,我们发现,轰轰烈烈的劳动教育在不少人心里却是雁过无痕。

时代在变,如今的孩子生活学习的环境与上一辈人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现实中,劳动教育却常常还是老调重弹,是日常教学中简单的任务、单纯的体力性教育、技艺学习,甚至异化为娱乐活动、惩罚及驯化手段,致使劳动教育成为与脑力劳动、日常学习无关的活动,被认为是学生的额外负担。结果往往是家长不配合,学生也不理解,也因此使劳动教育的价值没有得到彰显。

现在的孩子赶上了物质充裕的时代,他们衣食无忧,不知稼穑之艰,他们的眼界更为开阔,自我意识也前所未有地强烈。如果劳动教育还沿用传统的体力劳动,让学生体验吃苦流汗,显然难以让他们深刻理解劳动的意义。如今,劳动的功能逐渐转向使个人自我价值实现,获得存在的价值感和意义感等功能,从这个角度来讲,对于青少年来说,完成劳动未必能比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价值感和存在感更多。因此,要达到通过劳动能够全面育人的目标,开展创造性劳动势在必行。

劳动教育怎么搞,是摆在所有教育工作者以及家庭、社会面前的一个时代难题。在众多歌颂和提倡劳动的声音中,教育家陶行知对于劳动的阐发,具有较强的启发意义。陶行知倡导“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关于劳动与创造的关系,陶行知讲道:“手脑一块儿干是创造力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陶行知的思想,对于劳动教育乃至于“五育”并举如何开展,都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

“五育”并举是手脑并用、心手相生。劳动教育更是如此,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固然重要,不过,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创造性劳动教育,让青少年因为取得劳动成果感到满足、愉悦,体验到劳动的价值感和存在感,切实感受劳动不仅光荣,劳动还让人获得幸福,能够让身心获得全面发展。如是,劳动教育方能落地生根。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题目亲情 暗恋的作文 这一天作文 作文 我的名字 小学的老师作文 秋天的作文怎么写 小松鼠作文 我和爸爸作文 春天300字作文 家乡作文800字 母亲600字作文 感动600字作文 生日快乐作文 写感动的作文 感动中国作文 见闻的作文 与众不同作文 三年级上作文 变化作文素材 善意作文 春天里的作文 关于爱国作文 作文学习 泰山的作文 青春期作文 家乡的特产作文 小狗作文300字 重拾 作文 梦想作文500 写端午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