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古文赏析:王禹偁《吊税人场文并序》 苛政猛于虎

2020-11-28 15:00:01
相关推荐

大家好,这里是麻雀爱读书,谈诗论文,走进古人。

今天学习的是宋初文学家王禹偁的文章《吊税人场文》(并序),引自《小畜外集》。文章中,人们把老虎所在的地方称作“税人场”,把吃人的老虎比作收税的官吏;反过来,也是说收税的官吏就像吃人的老虎。

《吊税人场文并序》

(序)峡口镇多暴虎,路人过而罹害者,十有一二焉。行役(1)者目其地曰“税人场”,言虎之搏人犹官之税人。因为文以吊之,其辞曰:

(1)行役,因服兵役、劳役或公务而出外跋涉,泛称行旅,出行。

开头交代了背景:峡口镇多猛虎,路过的人十之一二被害。旅人认为老虎吃人就像是官府收税,因此把那个地方叫做“税人场”。

虎之生兮,亦禀亭毒(2)。文彩蔚以锦烂,睛眸赫其电烛。爪利锋起,牙张雪矗。岩乎尔游,溪乎尔育。匪隐雾以泽毛(3),惟咥(4)人而嗜肉。豺伴貙(5)邻,林潜草伏。啸生习习之风,视转耽耽之目(6)。

(2)亭毒,《老子》:“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高亨 正诂:“‘亭’当读为‘成’,‘毒’当读为‘熟’,皆音同通用。”后引申为养育,化育。(3)隐雾以泽毛,《列女传·陶答子妻》:“妾闻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4)咥dié,咬。(5)貙chū,古书上说的一种似狸而大的猛兽。(6)耽耽,贪婪地注视。《易经·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

老虎也是秉天地之气,化育而成。身上披着斑斓的 花纹,目光如炬,爪牙锋利。平时游逛在岩石溪水间,不肯隐藏起来保护自己,偏偏喜欢吞吃人肉,伤人害命。与豺、貙为伴,潜伏在林间草丛中,转动着贪婪的眼睛,发出吓人的虎啸。

始有霜径晨征,阴村暮宿,尔必搏以疗饥,啖而充腹。骨委沟壑,血膏林麓。恨魄长往,悲魂不复。旅人无东海之勇(7),嫠妇起太山之哭(8)。至使贾说商谈,飞川走陆。职彼兽之攸暴,示斯场之所酷。骑者为之鞭蹄,车者为之膏轴。铍(9)者谓之发刃(10),弧者谓之挟镞(11)。来之者有备,过之者在速。鲜不魄骇魂惊,而神翻思复者哉!

(7)东海之勇,《西京杂记》:“有东海人黄公 ,少时为术,能制蛇御虎……及衰老,气力羸惫,饮酒过度,不能复行其术。秦 末,有白虎见于东海 , 黄公乃以赤刀往厌之,术既不行,遂为虎所杀。” 下文的“虽有黄公之力,莫得而戮”也源于此。(8)嫠 lí 妇,寡妇。太山,即泰山。《礼记·檀弓下》记载:孔子路过泰山,见一妇女在坟边痛哭。询问后得知,她的公公、丈夫和儿子都被老虎吃了。孔子问她为什么不搬迁,妇女回答:“因为这里没有苛政。”孔子感慨地对弟子们说:“苛政猛于虎也!”(9)铍pī,长矛。(10)发刃,刀斧等开口或磨快。(11)镞zú,箭头。

这段写老虎对人造成的危害。如果有早晚路过的人,老虎必定将其扑杀、吃掉,骨头丢在沟壑中,树林中沾满鲜血。旅人中没有像东海黄公那样打虎为民除害的人,被老虎吃掉丈夫的寡妇也只能痛哭。这里的“嫠妇起太山之哭”,引出了“苛政猛于虎”的典故,为下文埋下伏笔。

人们对老虎没办法,只是把这件事传播开去。于是,路过此地的人,骑马的快马加鞭,乘车的提前给车轴涂好油脂(为了跑得更快);善于用矛的人把长矛磨得更锋利,善于射箭的人带上弓箭。来的人都做好准备,路过时都加紧速度,人人提心吊胆、惶恐不安。

于戏(wū hū)!虎之搏人也,止于充肠;官之税人也,几于败俗。则有泉涌鹿台之钱,山积巨桥之粟(12)。周幽、厉之不恤,汉桓、灵之肆欲。是皆收太半以充国,用三夷而祸族。牙以五刑(13),爪以三木(14);搏之以吏,咥之在狱。马不得而驰其蹄,车不得而走其毂。铍在匣以谁引?矢在弦而莫属。

(12)鹿台、巨桥,相传都是商纣王所建。(13)五刑,先秦以前是指墨、劓、剕、宫、大辟五种刑罚。汉代以后逐渐改革,自隋律起,五刑正式定为笞、杖、徒、流、死。(14)三木,木制刑具,只有重刑犯才佩戴,也代指重刑。

这一段将老虎吃人与官府收税相比,说明“苛政猛于虎”。

老虎吃人,吃饱后就能满足;而官府收税却会败坏风俗。商纣王建造鹿台积聚珍宝,建造巨桥积聚粮食,供自己享用。周幽王、周厉王,汉桓帝、汉灵帝放纵私欲,不体恤百姓。百姓生产的财富,一大半都被国家收了上去。朝廷又动辄夷灭三族,残暴地对待人民。五种刑罚好比老虎的牙齿,判以重刑好比老虎的利爪;小吏拿人好比老虎扑人,将百姓关押在监狱就像是老虎咬人。对付老虎,人们可以骑快马、赶着车迅速通过,苛政却躲不掉;人们可以用长矛、弓箭抵御老虎,却无法反抗苛政。

斯场也大于六合(15),斯虎也害于比屋(16)。虽有黄公之力,莫得而戮;虽有卞庄之戟,岂得而逐(17)?必在乎立道德而为戟为刃,张仁慈而为阱为机。俾尔兽之驯扰(18),见我场之坦夷。乃芟凶薙恶,除浇涤漓(19)。帝道以之荡荡,人心以之熙熙。自然来驺虞(20)之仁兽,返淳风兮庶几。

(15)六合,指上下和四方,泛指天地或宇宙。(16)比屋,原指所居屋舍相邻,后借称老百姓。(17)卞庄,即卞庄子,春秋时期鲁国卞邑大夫。《史记》中曾记载他刺虎的故事。(18)俾,使。驯扰,驯服柔顺。(19)芟薙 shān tì,原意为除草,引申为除去、消除。浇漓,指社会风气浮薄。(20)驺虞,神话中的仁兽,虎躯猊首,白毛黑纹,尾巴很长。生性仁慈,连青草也不忍心践踏,不是自然死亡的生物不吃。

最后一段提出“除虎”——消除苛政的办法:

苛政不止一个地方有,而是遍布天下,残害所有百姓(老虎只是残害一方百姓)。即使有东海黄公的勇力,有卞庄刺虎的长戟,也没有办法对付。必须在官吏间树立道德,对百姓彰显仁慈,才能除去官吏中的凶恶者,改变社会的浮薄风气。帝王之道才能畅通无阻,百姓之心才能安乐。这样做的话,自然会引来祥瑞,人民重归淳朴。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画肖像作文 按顺序写景的作文 以忘不了为题的作文 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作文 放风筝的过程作文 温暖的作文1000字 分享快乐作文400字 三年级英语作文大全 鲸的自述作文500字 什么难忘作文 未来的地铁作文 英语作文介绍一个地方 我长大了作文指导 我是一头大象作文 2012高考优秀作文 小兔子作文500字 小猫打碎花瓶看图作文 处世之道作文 留住什么作文 描写历史的作文 狗作文 以希望为话题的作文 二年级作文找春天100字 这一天我铭记作文400字 立冬的作文 小学母爱作文 我的感动作文 作文杭州西湖 学校校规英语作文 关于八月十五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