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伪装者》编剧张勇:创作中的“慢”与“细”

2020-11-28 17:40:01
相关推荐

扫一扫,看精彩视频。

16岁开始学习戏剧写作,26岁第一个剧本发表,36岁第一部戏曲被搬上舞台,46岁电视剧《伪装者》播出,编剧张勇用了30年的时间被大众熟知。近10年来,她创作的“谍战三部曲”《一触即发》《伪装者》《天衣无缝》先后被搬上电视荧幕,成了热播剧。

2月16日20时,张勇应《中国青年作家报》邀请来到“青年课堂”,围绕“戏曲创作与谍战剧创作的关系”的话题,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写作过程,与青年文学爱好者在读者交流群里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交流与分享。

“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很多题材的电视剧(剧情)现在的人显然是没有经历过的,请问您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并写出如此精彩的谍战剧本的?”《中国青年作家报》青年读者李欣茂向张勇抛出了自己的问题。

“写每一部作品前,首先要知道自己要什么,把资料做齐了再动笔”,张勇说,前期案头工作的扎实程度最重要。在她看来,一些知青题材的电视剧,人的经历是直接的,作者有一种痛,想要通过文字把它表现出来。而诸如宫廷戏和谍战剧,人的经历就是间接的,对于这些已经发生的事,我们只能通过历史资料、报纸等渠道间接地接触它。

创作前,张勇十分重视前期的案头工作,她将自己定义为类型性编剧,专门写“谍战”,因此她十分看重《申报》等历史资料。她建议,写作前要熟读相关方面的历史,选择你需要写的东西,做到查有实据,有据可依,不闹笑话。

对于在谍战剧剧本的创作过程中,如何做到让人物和典型故事既具有历史的真实感,又能结合社会实际,让其具有现代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张勇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写谍战剧时,张勇选择将英雄人物进行平民化处理,在其背后注入情感和家庭因素。张勇认为,英雄也和普通人一样,有喜怒哀乐、爱和情感,“把英雄写进我们平常人生活的这种状态中,包括他回家的状态、工作的状态等就够了”。

写《伪装者》时,张勇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文件和文献,将那个年代发生的所有重大事件都一一列在了纸上,并将其串联。此外,他还给剧中的每个人物,都找了3个原型。其中一个原型是袁殊,他是历史上真实的五重间谍,怕观众看不懂,张勇就将此人物打薄成三重间谍。张勇说,《伪装者》中的所有故事都来自真实的历史。

“您在日常创作的过程中如何体现慢和细呢?”读者钟伟良问。

张勇回答,从《一触即发》到《天衣无缝》,自己都会花大半年时间做故事,包括把所有历史的真实事件找到。然后,将这些故事的架构搭起来,给这些想象的人物穿衣吃饭,做好背景,再去写小说和剧本。她把写剧本称作养剧本,每养一个剧本都需要3年的时间。

具体的做法是,先把故事框架写在一张白纸上,把故事的桥段一一进行罗列,其中男一号是谁,男二号是谁;女一号是谁,女二号是谁,分别取好名字,甚至细化到他们的穿衣吃饭、生活习惯和教育程度,张勇都会将其化作背景,提前备好。

16岁时,张勇高中毕业,进入工厂当了工人,开始自学戏曲创作。28岁时,她首次发表剧本《撒香钩》和《紫竹院辩冤》,被破格调入成都市川剧研究院,成了一名专业编剧。

“编剧可以将自己的价值观传达给观众,他的气节和精神是万古不灭,可以穿越古今,横跨时代。”张勇说,这是自己从小立志当编剧的一个重要原因。

张勇表示,做编剧最重要的是呈现,你必须用文字去呈现他,“剧本的创作过程就是一个讲故事的过程,主要聚焦三个方面:传奇性、反转性和征服性。传奇性的魅力在于好看,这是剧本的第一需要。反转性主要是意外,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这在影视剧的创作中无处不在,特别是悬疑剧、刑侦剧和谍战剧,(剧中的人物)常常出现多重身份,多副面孔的情况。”

“好的电视剧,开场就抓人,好的小说,开篇就可以产生让人欲罢不能的追读性,作者的文字功底决定了其笔力。”至于笔力从何而来,张勇总结:一是阅读,要博览群书;二是勤奋,多写,多看,多学,多练;三是天赋,就是大家常说的“老天爷赏饭吃”。不过她强调,其中勤奋最为重要。

经历过反复投稿、反复被退稿的过程,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张勇觉得自己尽力了。“写作是我的爱好,我觉得自己挺幸运,爱好即工作,通过30多年的努力我才走到今天,未来我还将继续的努力下去。”张勇说。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600字初三 作文我的同桌 美好的生活作文 积累的作文 蝴蝶的作文 古诗词作文 成长作文800 行动作文 作文素材亲情 英语作文主题 作文亲情素材 三年级作文日记 仪式作文 共享作文 550字的作文 为了作文 善作文 亮作文 夜作文 科学家作文 公园作文400字 四篇作文 老虎的作文 记录生活作文 英雄作文素材 描写外貌的作文 故事作文300 长篇作文 作文的好开头 贡献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