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从民女到“海神”:封号长达64字的传奇女子林默娘 是何来历?

2020-11-28 20:50:01
相关推荐

引言:

她本是福建湄洲岛的寻常女子,死后却被民间百姓尊为海神,江湖上处处流传着她呼云唤雨,济世救民的神奇传说。她屡屡受到朝廷敕封,升格为国家祭祀的唯一女神,封号长达64字,其庙宇遍布海内外,广为崇奉。你知道她是谁么?快来一起看一看吧!

一、传奇的“民女”

相传妈祖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县湄洲屿的一个仕宦之家。其祖上为东晋时期福建晋安郡王林禄。妈祖父母常年行善积德,唯独膝下无子。夫妇二人特地拜南海观音以求子嗣。继而其母王氏便梦见观音大士,观音赐丸得孕。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天后圣母事迹图志》中上册第一幅图就以“感大士赐丸得孕”描述了妈祖父母求神得子的传奇故事。文献记载北宋建隆元年(960)农历三月二十三傍晚,林氏家中忽然红光乍现,香气不散,室外轰鸣作响,天地璀璨。王氏腹中震动,便生下了妈祖。明代和尚照乘《天妃显圣录》记载妈祖从出生至满月竟然一声不哭,因此取名为“默”。又因闽南风俗在小名后多加娘字,故时人常称默娘、林默娘等。

感大士赐丸得孕

而“妈祖”这一称谓则兴起较晚,是民间的一种尊称。清代学者赵翼撰写的《陔余丛考》中曾道:“台湾往来,神迹尤著,土人呼神为妈神。尚遇风浪危急,呼妈祖,则神披发而来,其效立应,若呼天妃,则神必冠帔而至,恐稽时刻。妈祖云者,盖闽人在母家之称也。”在闽南方言中,“妈”是对年长者或德高望重者的最高尊称。妈祖去世时年仅二三十岁,可见民间对其敬重之深。

二、从“海神”到“万能神”

妈祖自幼聪慧,八岁入私塾,精通天文、地理、气象、医学,后来又遇神人传授法术,长大后便立志不嫁,从事巫术,扶危济困,护航出海,救助无数海上遇难的百姓。在《破惊涛遂救严亲》图中描绘的是妈祖本正和姊妹纺织,其魂魄却已飞到沧海上空,救父兄于水难的传奇故事。

破惊涛遂救严亲

不幸的是,这样一位女中英雄,在一次拯救海难的行动中血撒大海。而其英勇无畏、乐善好施的精神终广为人所传颂,在宋雍熙四年(987年)湄洲岛上建起了第一座妈祖庙——“灵女庙”,从而开启了妈祖由民女升格为海神,成为我国闽南沿海及台湾地区的主要信仰神之一。例如我国港口城市澳门的葡萄牙语称为Macau,就是由粤语“妈阁”音译而来的。

澳门妈祖庙

妈祖最初受到宋代沿海地区及海外华人等民间信仰崇拜在于保护航海,庇佑漕运。这在依靠捕鱼航海以为生计的百姓中拥有强大的吸引力。渔民们每造新船,必定做一只小船模供奉在妈祖庙内,以求妈祖的保护。在行船上也供奉着妈祖像,一遇狂风暴雨便拈香祭拜。妈祖俨然成为海商出海贸易的精神寄托。民间流传着“有海水处有华人,华人到处有妈祖”的说法。在官府的战哨舰队之中也常常可见象征妈祖的印记。

装有妈祖旗杆、妈祖旗与妈祖神龛的清代战哨船

地区若遇旱涝灾害也会向妈祖求助。仅在宋代,因妈祖救旱抗涝就被官府加封数次。百姓苦雨,妈祖显灵止潦;大旱望云,妈祖示梦降雨。作为海神,这一信仰崇拜是可以得到理解的,但妈祖的职能却不仅于此。在北宋以来外族不断南下入侵,倭寇骚扰沿海地区之时,妈祖承担起抵御外敌,维护地区安全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在南方一些地区,乃至降妖除魔、治病除疫、恩祈子嗣等日常所求的各个方面,都充斥着妈祖的广大神力。妈祖逐渐成为“公务之神”,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不断增强着社区的凝聚力,成为社区存在的重要象征。“至于居常疾疫,孕育男女,行旅出门,必以纸币牲物求媚而行祷焉”,可见妈祖已渗透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正如从元至清妈祖庙的修建者都一再强调“夫神无依,惟人是依”,“人赖神以安,神依人而立”的说法。妈祖作为一种民间信仰,其形象与象征不断随着人类自身的需要而改变。甚至到了明代末期,闽人已将其视为无一不管的“万能的神”,“上而国家之大事,下而草野之细故,凡竭诚致敬而祷者,如影之随形,响之随声,靡匆匆期其愿而锡之福”,成为安民定邦的重要超自然力量。

草化木垂救商舡

如在明清时期的会馆中,有些专为举子服务的“文人试馆”也大都供奉天后妈祖,一方面是因为福建举人北上入京考试时大多坐船,祈求妈祖护航;另一方面他们渴求妈祖能助其金榜题名,因而妈祖也受到了文人的尊崇和祭拜。

妈祖本作为一种地区性的民间信仰,但也渐渐受到官方政府的承认与尊崇。历代统治者对其敕封不断抬高,宋代就有“灵女”“夫人”等称法,元代时晋升为“天妃”,至明代永乐七年,妈祖信仰就被确认为“官祭”,由国家宗庙礼仪机构来专门进行。清朝康熙年间继而抬高,将其列为朝廷祀典,固定在春秋两祭。咸丰七年,文宗加封妈祖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宏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祜安澜利运泽覃海宇恬波宣惠道流衍庆靖洋锡祉恩周德溥卫漕保泰振武绥疆天后之神”,封号长达64字,作为国家祭祀中唯一的女神,足见妈祖的精神感召力和强大的稳定作用。

三、海内外传播

宋元以来,随着商贸及运输的需要,河运和海运得到快速发展。妈祖这一信仰,也随着贸易商人及海外移民传播到国内外各地。为反映不同阶层及地区群体的利益诉求,妈祖自身的宗教信仰内容愈益扩充,从而在各地不断落地生根,倍受尊崇。

妈祖广泛传播到南洋地区,南洋凡华侨之地,便有祭祀妈祖之处。在古代航海尚不发达的时代,华人想要远渡重洋,往往担着生死的危险,只能寻求神的超自然力量的保佑。另一方面,郑和在七下西洋之时也积极寻求妈祖的守护,在经过东南亚这一必经之地时,也对妈祖文化的传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马拉西亚、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都供奉有大量的妈祖庙。

闻鼓吹郑和免险

随着全球贸易及华人范围的扩大,妈祖信仰扩散到东亚乃至欧洲、美洲等地,美国纽约流传有“一条华人街,两个天妃宫”的说法。如今更是遍及世界35个国家和地区,信仰民众超过3亿人。妈祖文化不断融入到当地文化当中,也成为海内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妈祖信俗在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建构东亚共同体的今天,妈祖文化必将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每年农历三月廿三纪念妈祖诞辰

文史君说

妈祖的历史演变大致经历了由民间到官方、由区域到世界、由专一到万能的过程,其内涵在不断扩大过程中始终凸显着“立德、行善、大爱”的品质,这也正是中华民族千年延续的文化品格。在全球化、多元化的今天,妈祖已成为了全球华人的文化认同符号之一,是沟通海内外的文化纽带,更是我们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妈祖历经朝代而不衰,作为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传承这一古老的精神传统,历久弥新,是我们新时代的重要课题和任务所在。

参考文献:

1、吕埴:《〈天后圣母事迹图志〉中的妈祖文化》,《收藏》2019年05期。

2、苏亚红:《“妈祖”形象和名称演变的历史研究》,山东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3、陈兴贵:《“神圣与世俗”妈祖信仰的社会文化功能演变》,《中国宗教》2009年12期。

4、李伯重:《“乡土之神”、“公务之神”与“海商之神”──简论妈祖形象的演变》,《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7年02期。

5、林晶:《妈祖文化在日本的传播研究:从变异体到共生》,《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05期。

6、李正西:《走近妈祖》,《中国宗教》2019年04期。

(作者:浩然文史·郑大嵩阳国学会)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都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描写我的作文100字 我的幸福之家作文 英语作文万能模板初中 师恩似海作文 不期而遇的温暖作文600字 回家作文结尾 长沙游记作文 成长为话题的作文题目 作文我最快乐的一件事 关于花的作文600 我的朋友作文100字 我爱家乡的作文400字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作文 观察黄瓜的作文 六年级500字作文 进与退作文800字 我的校园作文三年级 作文怎么写开头 作文难忘的小学生活 我的自传600字作文 有那样一个人作文 介绍杭州作文 描写天柱山的作文 秋游作文英语 七年级上册一单元作文 高中500字作文 稻草定律作文素材 三年级写童话故事作文300字 六年级作文批改评语 关于广场舞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