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江津:下好先手棋 推动劳动教育落地生根

2020-11-29 19:05:01
相关推荐

用VR技术体验工业机器人组装生产让学生更具劳动素养

孩子们在学校收割自己种的小麦

教师带领学生观察记录农作物生长情况

学生在香蕉园中积累作文素材

江津,扼守长江上游入渝的“第一关口”。

积极融入和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江津奋力扛起大担当、展现大作为、实现大发展,争当“融入主城的先行区、渝西发展的领头羊、川渝合作的排头兵”,正加快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战略支点。

江津是全市的教育大区,教育考核指标连续5年获评全市同组12个区县一等,曾获得全市教育改革试点成果一等奖,教育扶贫工作入选2019年中国基础教育30个典型案例。江津以“人文江津 美好教育”为愿景,全面推进共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

劳动教育,植根于中华优秀文化,承载以立德树人理念。

在加强劳动教育方面,江津区下好先手棋,积极打造学生劳动实践基地,补齐劳动教育短板,构建完善五育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让劳动切实发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育人功能。

如今,江津正以劳动教育作为教育发展、学生成长整幅画卷中最亮的底色,舞动每一个学生的双手,共同绘就一幅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新时代劳动画卷。

重庆工商学校

校企合奏唱响劳动之歌

重庆工商学校是我市办学规模最大、综合办学实力最强的中职学校之一,学校秉持“精其技以兴家、铸其德以立业”的育人理念,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劳动教育,为社会培养并输送了数以万计德技双馨、崇尚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据悉,该校持续强化劳动教育体系构建,通过课程建设、校企协作、社团活动、文化浸润等方式扎实推进劳动教育落地生根,形成德智体美劳同心同力、同频共振大格局。

尤其是近年来,学校在校企协同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上出实招、见实效,逐渐形成机制健全、课程完善、资源丰富、形式多样的校企协同育人格局。

校企协同

探寻劳动教育新动力

校企协同是重庆工商学校探索发展劳动教育的新思路、新动力。

站在学校的角度看,校企协同推进劳动教育是提高职业学校服务能力、彰显职业教育存在价值的内生需要,是推动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站在企业的角度看,校企协同推进是满足产业转型升级、技术进步、经济发展以及行业产业链、企业生产链对高素质劳动人才的现实需要。

因此,重庆工商学校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的双主体育人作用,将劳动教育作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举措,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劳动力需求,探索创新劳动教育机制,构建起“思想教育 实践教育 文化教育”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与此同时,学校还和企业积极探索劳动实践教育与“现代学徒制”“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的融合,进一步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扎根实践

创新共育未来工匠

无论是校企协同推进,还是劳动教育落地,归根到底是实践。

重庆工商学校依托企业有计划、有组织开展实习实训活动,突出“勤动手、多动脑”的教学模式,并以社团、协会为依托,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和技能服务,提升学生劳动技能和服务意识。

此外学校还发挥区域资源和教育类型优势,与园区、企业共建校内外劳动实践基地,组织学生代表进行休闲现代农业、新兴产业、高新技术等方面的劳动实践和职业体验,进一步拓宽劳动教育途径和方式。

新时代,职业教育勇立潮头,乘势而上。重庆工商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将持续深化校企合作,对接企业、产业、社会需求,积极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输出新时代劳动教育实际行动,为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工商技工”。

江津区双福第二小学校

农耕教育中撒播幸福的种子

农耕教育,已经成为双福二小,甚至是江津区劳动教育的一张“特色名片”。一馆一园一吧,展示着孩子们质朴的劳作之美;农耕特色课程,解读了孩子们独特的成长密码。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在江津区双福第二小学校的劳动教育中得以充分体现。

把劳动课

开到菜地里、灶台上

提起双福二小的农耕教育,就不得不谈到该校的劳动教育“三空间”——农耕文化展览馆、红领巾种植园、生活体验吧。

学校高标准建设的农耕文化展览馆,用于展示农业耕种所需的劳动工具和农耕文化发展史,并结合校本课程弘扬“耕读济世”的精神文化。展览馆既能培养学生的农村情怀和感恩精神,也是传承校园精神和文脉的物化典章。

红领巾种植园是学校专门开辟的一块果园、菜地,既是劳技课、科学课的一部分,也是学生的课外实践基地。2-6年级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种菜、种庄稼,体验“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同时学习生活、生存的本领。

在生活体验吧的小小灶台上,学生可以用自己亲手播种的蔬菜,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做菜,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同时领会中国饮食文化、礼仪的博大精深。

一馆一园一吧给学生更直接、生动的教育视野,成为课堂的延伸、课程的载体,孩子们也在和阳光、土地、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进行劳动与生活教育。

在农耕课程里

学会爱劳动、懂生活

以农耕文化为主线,双福二小开发了农耕特色课程,编写了《农耕课程指导纲要》以及农耕系列读本,与一馆一园一吧、学科课程相融合实施农耕教育。

学校还深入挖掘农耕课程的内涵和教育功能,在农耕的大框架下开展小课题研究,如玉米的生长、农具的发展、农耕与节气等,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观察、记录,让学生在行动中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实践。

在农耕课程之外,学校还开发了生活、阅读和社团课程。以生活课程为例,孩子们在六年里学会12道菜,在学习厨艺的同时向父母表达感恩之情。学校还计划创设生活训练馆,让学生真正学会一些简单的生活技能,个个都能成为生活小能手。

在双福二小看来,教孩子学会劳动和生活,也是学校的教育职责。正如学校的“幸福教育”理念所言:尽力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最好的自己,爱劳动,懂生活,成为一个幸福的普通人。

江津第六中学校

“红色精神”照亮劳动教育之路

重庆市江津第六中学校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是解放前中共地下党“津綦边特支”所在地和《挺进报》薪火传承的中转站。依托于丰富的革命资源,学校大力开展红色教育,弘扬和培育红色文化。

“红色精神”的注入,也为该校劳动教育增添了更加绚烂的育人色彩。

以“红色精神”为引领,江津六中坚持错位发展、特色强校的办学思路,推行以身作则、敢于担当、干净做事、积极作为的工作作风,发挥劳动教育的“全方位”育人价值,构建起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实现了学校发展的新跨越。

营造劳动氛围

增强责任意识

“热爱劳动、劳动光荣”的意识已经深入江津六中每一个师生心中。

据了解,江津六中通过班级、学校、家庭多个环境中创设热爱劳动的氛围,并通过活动搭台引导学生积极融入劳动中去。同时学校注重发挥榜样激励的作用,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故事会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快乐,深入理解劳动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为推动劳动教育课程的落实,学校成立了特色劳动社团。社团以劳动教育责任田的形式,让每个班认领一块公地和草坪进行维护,带领学生亲身融入劳动体验,进一步加强校园劳动教育的渗透性。

学校还成立了自律委员会,通过团支部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和农耕活动,将劳动教育变成校园文化的一部分,真正做到“为学生持续发展奠基,对学生终身幸福负责”。

传承红色基因

涵养教育情怀

自开展劳动教育以来,江津六中不仅建立了特色劳动社团,开展了众多特色劳动课程、劳动实践,并将红色精神融入劳动教育中,展现了独具特色的劳动育人风采。

讲述红色故事,让孩子们在追寻历史中体会到劳动才会有收获的真理;参观历史纪念馆,让孩子们领悟到“我劳动、我奉献”的深刻内涵;学生独立完成红色诗词篆刻,在感悟红色精神的同时进行劳动创造......

红色基因的传承,不仅体现在劳动教育中,还体现在学校的特色发展里。江津六中成立了红色六中宣讲队,用党的光荣历史和革命传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播红色文化。

劳动教育与红色教育的深入推进,促使江津六中驶入了文化兴校、内涵发展的快车道。近年来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声誉日益提升。去年来学校高考上线率达100%,学生参加比赛获市、区级一、二等奖共计59人次。

江津区石蟆小学校

现代科技为劳育创新注入“智”能量

石蟆小学以“高质量发展”为主旋律,坚持“学至乐,行至善”的核心理念,致力于在5年内打造成为重庆市农村名校。

近年来学校积极推进劳动教育的探索和创新,以“五育融合”为出发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有机融合现代科技和智能化手段,探索劳动教育发展的新路径。

目前,石蟆小学有专业劳动技术教师14人,还聘请了若干能工巧匠、劳动能手作为兼职教师。拥有20余亩的劳动教育试点基地,已经基本完成劳动教育基地土地租用改造、劳动机械采购等工作,实现传统、现代、科技于一体,体现出学校劳动教育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

多种实践活动

推动以劳树德

在石蟆小学科普种植基地里,孩子们既是园艺师,学会了浇水、施肥、插花等技术;也是小当家,每人都能学会一道家常菜;还会化身艺术家,创作版画、线描、编织、泥塑等作品。

劳动教育,被石蟆小学视为推进以劳树德,提高学生综合核心素养与学业能力的突破点。

除了在科普种植基地里开展学农实践活动外,学校还通过主题班队会、节日宣传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渗透教育。同时充分发挥家校共育作用,与家长配合开展劳动活动,共同引导学生会劳动、爱劳动。

如今,石蟆小学正计划开展中小学劳动教育改革试点工作,协作打造石蟆现代农业博览园和现代农业劳动实践基地,努力构建起打通校园内外、衔接中小学段的劳动教育体系,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尊重劳动、独力自主、自力更生的合格接班人。

引入科技手段

实现以劳增智

语文课以“文”劳动,引导孩子们撰写农谚、春联;体育课以“武”劳动,开展田间劳作活动等。这是石蟆小学结合学科知识打造而成的特色劳动课程,以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对其他课程的掌握,实现以劳增智。

石蟆小学提倡:“崇自然之道,育完整之人,让每个生命皆绽放。”学校将自然的带动转化为劳动教育,根据各年段学生的特征和学科特征,打造独具特色的劳动课程,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增长。

劳动课的最大特点还体现在智能化,利用了劳作与科技的结合,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利用简易的物联网云管理平台,实现了智能监控、智能灌溉,让学生体悟到环保、节能的可能性及优越性;利用电商平台推介产品,让学生在网络销售、理财等方面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的互联网思维、创新实践能力。

文秀月 许珊 黄丹 图片由各学校提供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爱心墙作文 三年级作文火龙果 我学会了坚强作文600字 命题作文的写作技巧 友情的作文 写椰子树的作文 关于感动的作文 小金鱼童话作文 我学会了作文500字 积极乐观的作文题目 足球比赛作文400字 诚信作文的题目 作文岁月的礼物600字 宽容之心作文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 六年级作文教案 拼搏精神的作文 家乡环境作文 作文中秋趣事 关于秋天的作文150 广州陈家祠作文 友谊的天空作文 关于乡村生活的作文400字 我是谁我要成为谁作文 关于真诚的作文800字 工匠精神作文300字 心灵的选择作文 生活中的仿生学作文 家乡的大海作文400字 介绍一种东西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