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韩东在湖北:“现学现卖”不可能造就文学的奇观|疫时口述系列

2020-11-30 11:00:01
相关推荐

记者 | 陈佳靖编辑 | 黄月1

“韩东,男,1960年代生,写作者,题材为诗歌、小说、散文、格言、剧本等等,凡文学类无所不写。也拍摄电影和导演舞台剧。主业或者专业还是诗歌和小说吧。”

在3月7日接受艺术家吴幼明采访时,韩东如此介绍自己。他说自己目前人在湖北,被封闭于某酒店房间内,已经45天没出门了,这一数字比正常的隔离时间14天多出两倍。韩东所在的酒店并不是此次新冠肺炎的指定隔离点,只是刚好将一批住客集中在了一起,因为大部分酒店在疫情爆发后都停止营业了。

韩东告诉界面文化(ID:BookdsAndFun),目前他所在地区的确诊人数已经“清零”多日,但酒店并没有给出何时解禁的声明,他们只能等待。在过去两个月里,无论是患病者、疑似者、接触者,还是其他处于安全状态的人,都在某种程度上接受着或主动或被动的隔离。这种经验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或许比疾病本身更为漫长。

身为一个写作成瘾的人,韩东在疫情期间既没有写作的工具,也没有写作的心情。与此相对的,是社会上频频出现的对作家缺席的指责,以及一系列以描绘和记录疫情为主题的创作。在韩东看来,这些作品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属于文学,或者至少不是杰出的文学,它们只是当事人的“及时反应”。站在多远的距离、写什么样的作品以及如何去写,这些都是文学家在处理现实题材时需要考虑的问题。而在眼下,我们仍需时间来认识疫情,文学不应该也不可能为“应景”而作。

韩东

两个“瘾”突然被掐掉:一个是写作,一个是吸烟

我岳母住在湖北,我和夫人这次是来过年的。我们1月21日飞到宜昌,因为岳母家比较小,不太方便,我们就住到当地的一家酒店。后来这家酒店要清空,我们被赶了出来,又在1月25日转移到了另一家条件比较好的酒店。没想到疫情爆发后,其他地方的住客恰好也被陆陆续续集中到这家酒店,于是这里越来越吃紧。最初几天我们还能去岳母家团聚,但到了1月30日左右,就不允许出酒店,也不允许出房间了。一直到现在我们都没有出去,什么时候能离开湖北也不知道。

关键问题是,这不是我们一家的事,酒店里还住着很多人。我们在相关政府部门的微博上看到,通告规定湖北境内各个城市现在还不能开放通行。下面的留言非常多,大家都被憋坏了。我们的情况还算好,是住在酒店里,还有一些人住在亲戚家,另外一些小企业的工人可能真的自身难保。目前舆情很严重,但没有任何办法。酒店只是按照上面的规矩办事,一层层一级级。今天我还去问,能不能出去走一走?不行。因为他们没有接到上面的指令,到现在电梯还是封着。

住在这里,我们每天测两次体温,上下午各一次,会有人送饭到房间,很有规律,40多天都是如此。早就过了隔离的14天,我不明白为什么还要测体温。这里已经被定为低风险区,六十几个确诊者全部出院,零死亡,而且已经过去了很多天。我想有两种可能,一个是考虑到大局,完全听上峰的指令,指令没到,不管舆情怎么样都不能动,另一个就是酒店本身过于谨慎。

我接受吴幼明的采访后,湖北和江苏的文化部门,包括作协、文联,他们都很关心我。后来当地的文旅局局长(或者是宣传部部长)来了,但她来了之后也只能站在门口,大家戴着口罩,把门打开说了几句客气话。她不断问我需要什么?需不需要电脑?有什么困难?还送来水果、蔬菜、牛奶、火锅餐……其实我们都不需要,这些物资我夫人可以从网上订。我们最迫切的需要就是离开,但这确实也不是他们能决定的事。就连我们能不能下楼到酒店大堂或者院子里换口气,他们也决定不了。

韩东在酒店房间内(图片由本人提供)最开始实行管制的几天,形势很紧张,没有任何公共交通,私家车也不能通行,所有的商店、企业都关着,就像死城一样。这家酒店本身就是一个单位,并不是一个隔离点。据我了解,我岳母现在仍然不能出小区,但可以下楼到大院里散步了,可我们还不行,不知道为什么。酒店从来没有宣布过什么情况,我们也问过酒店的住客,没有任何人感染,也没有疑似病例。

我本来心里估计被隔离的时间没有这么长。这期间对我来讲比较困难的是两个“瘾”突然被掐掉,一个是写作,还有一个是吸烟,这让我非常不适应,但现在也适应了。我想也行,隔离也是一种财富,毕竟这辈子还没坐过牢,坐一次也挺好。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做好身心调节就不错了。每天做操,吃饭,看看手机和电视,但正儿八经的事做不起来。即使有电脑,我也没心情写作,因为写作需要一些苛刻的条件。前一阵为了消遣,我读了一些何袜皮对案件的分析,读得挺上瘾。另外就是在网上搜一些感兴趣的东西来看。

每天我也会看有关疫情的报道,跟踪这个事情很有意思,因为身在其中你会思考、观察和判断,会有很多想法。

至于其他封城、断路等举措,大家各有各的想法,但不管是哪种观点都很难说是正确的,因为这件事还在进行。中国虽然好像已经开始收尾,但国际上疫情还在蔓延,最后怎么评定这件事,包括在疫情中各个国家的举措,还是很复杂、很立体的。

恐慌启动了人身上最原始的、恶劣的东西

“身在其中”和“听说”是两种感觉,我就是不知不觉隔离了这么久。吴幼明采访我之后,朋友和媒体都很关心,大家觉得这个事很严重,至少对于我个人是比较严重的。我表弟一开始给我打电话就说:“哥,你遭大罪了。”但我当时想,我真的受了很大的罪吗?当然这很难熬,但还是和外界的想象不同。当我身处其间的时候,感觉没有那么明确。

有一点是,我对时间的感觉变了。时间变得很快,每天慌慌张张就过去了。感觉快是因为生活当中没有新的内容,没有什么有意义的事,所以就一天天重复,“混日子”混得非常快。同时我又觉得时间特别慢,当你把所有东西都忽略,去想象解禁这一天,你就会觉得怎么还不来?在这种参照下,日子过得很慢。这种感觉跟平常生活时不太一样。

窗外,冬景变成了油菜花盛开的春光。韩东/摄我比较典型,就在酒店隔离,但实际上这次不仅是湖北人被隔离,全国人民都被隔离了。有的是和别人一起隔离,有的是自己隔离,有的更惨,比如在车上隔离,因为哪个地方都不收容他。从道义上讲,你当然可以说你是出于自愿——我愿意把自己隔离是为了抗疫。但从心理上讲,没有人是突然自己想隔离,想找个地方清静一下。所以全国人民都进行了一场被动的隔离,这种被动的感觉会很强烈——突然有一个不由分说的东西摆在你面前,你必须这样做。

我是和我妻子在一起隔离,这会考验夫妻关系。两个人在同一个空间里时刻相处,如果夫妻关系不好就会很可怕,好在我们关系很融洽。不是有很多地方解禁以后,离婚率突然上涨了吗?佛教里讲“怨憎会”,就是说两个人本身性格冲突或者关系不好,但由于某件事必须待在一起。“怨憎会”是八苦中的一苦,如果是这样,可能一个人更好,一个人不过就是孤独感的问题。我们也听到住在旁边的邻居吵架,有时吵得很激烈,好像后来他们又要了一间房。所以隔离会给人的心理造成很多影响——被动的,还有和什么人隔离在一起——这些都是问题。

酒店房间一角。韩东/摄滞留在外地的湖北人更惨,因为在前期,湖北人到哪里大家都很恐惧。湖北人到一个地方,即便被接纳到最大的酒店,被隔离起来,但只要说你是湖北的,大家都退避三舍。湖北牌照的车在街上一走,大家都像看见瘟神一样,唯恐避之不及。

从人性的角度来讲,我觉得可以理解(歧视的问题),因为在紧急关头,人启动的是求生本能。在恐惧的萦绕下,人们自保的、自私的本能都出来了。所以湖北各地的人都怕武汉人,全国人民都怕湖北人,全世界人民都怕中国人。之前由于新冠肺炎,我们也看到一些中国人遭到国际上非理性待遇的报道。我想首先要理解这是人的一种本能,如果不去用理性引导,不用文明的、长时间灌输的道德意识去克服,那么危机关头人的本能反应就会是这样。

所以我认为无论如何都不能恐慌,因为恐慌是很有传染性的。这次疾病在武汉爆发,一方面是新的病毒我们没有接触过,另一方面是由于制度和言论管制上的一些问题,没有及时将疫情控制好。突然的封城断路造成了人们的心理恐慌,而恐慌启动了人身上最原始的、恶劣的东西,我认为这与此次事件的措手不及和处置方式有很大关系。但话说回来,如果没有这种极大的恐慌和“防卫过当”,可能也无法彻底消除疫情,所以很多事情都很难说。

在大灾大难面前,文学太小了

疫情发生后,有人指责文学的缺席,其实杰出的文学从来在社会巨变和自然灾害面前就是缺席的。像《汤姆叔叔的小屋》这种配合时代的作品非常少,而且它在文学上的价值也很有限。要求文学去反映社会上的变化,让二者嵌合在一起,这种思路违背了文学的本质。

我们现在所遭遇的事情都可能成为文学素材。作家的经历,他的感同身受,可能是写作好文学的一个条件,但是必须离开这个时空。“现学现卖”是不可能的,你可以这样做,但是你不可能造就文学的奇观,因为文学的奇观不可能在这么近的距离内出现。这种及时反应——无论是作为个人、公民,还是知识分子——都没有问题,但如果你要以一个文学家的身份去对这件事进行高屋建瓴的发言,我觉得既不可能,也没必要。

像方方或小引的日记,我觉得很好,很及时,但是我们不应该把它理解成文学作品。也许他们在遣词造句方面比别人好一点,看的东西比别人多一点,但是最真实的部分还是他们作为当事人的第一反应,这是可贵的,也是必要的。你可以说一些有影响力的人缺席,因为他的发言——不管是科学家、社会名流、政界名流,还是企业名流——会让这件事往不良的方向发展。但你说文学家艺术家不发言是他们的过失,这就是胡扯了。

另外,还有人去写应景的东西,那就更不用谈,我们谁都知道那是垃圾。这些人的心理大家也知道,他们并不相信(自己写的东西),只是想借机混一下。还有一部分人身为写作者,没有在大事面前写出东西来,因而感到内疚,我觉得没必要。你有写的自由,也有不写的自由,这是顺其自然的一件事。在大灾大难面前,文学太小了。

“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这种说法好像在谴责写诗没有力量。但不是的,只是那个时间太近。文学的声音在一个频道内才会出现,它不是一个无限宽阔的频率。我觉得讨论在什么距离内、写什么样的东西、怎么写,才谈得上艺术性的处理、文学化的处理,这也是文学艺术和现实之间恰当的关系。所以在现有阶段,我们要认识这次事件,各种资讯对认清这场灾难有更切实的帮助,但文学不是用来干这件事的,它不是应景的东西。

“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出自德国哲学家西奥多·阿多诺文学的作用不是对灾难的认识,而是对人类命运的认识。它不是对具体环境的认识——比如地震时,我们就要看地震题材的书,那太直接了——它关注的是人在极端处境下的人性,这也是文学永恒的主题。灾难可以引发写作的欲望,但即使写了,也落不到文学身上。你有真实的感受,引起了创作冲动,没有问题,可如果你的目的是为了解释、思考、描述,甚至是记录灾难,你指望它有多大的文学价值?我觉得这是冲突的。比如最近出现的“疫情诗”,它的动机是真实的,但从文学价值的角度来评判,这样的东西十有八九不成立。因为从某种角度讲,诗是一个酿造的过程,需要提取、锤炼、修改,不是那么轻而易举就出来的。

我一直主张短诗,不喜欢看长诗。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去写史诗,我百思不得其解。当然我有一个解答:史诗至少是一个个人的纪念碑。譬如庞德的《诗章》、艾略特的《荒原》,我们经常听说这些大诗人的大作品,但恰恰是这些大作品无人问津,除了专家和研究者。大作品对于诗人的文学地位有帮助,就像一篇学术论文虽然没人看,但必须发表到顶级刊物上一样,它是一个指标,一个说明,在诗歌圈同样如此。

T.S.艾略特《荒原》

我对诗的个人认识是“少即是多”。与其他文体相比,诗的不同就在于它能量的级别不同。寥寥数行之内,它的能量是惊人的。在这样一个少即是多的艺术里,追求多和庞大没什么意义,因为史诗的功能如今已经被替代了。在最原始的时代,类似《荷马史诗》那种诗,我认为实际上是韵文。在文字比较缺乏的时代,它作为口口相传的一段历史,有韵脚,便于朗诵和流传,所以才有创作的需要。

有人曾说,小说就是资本主义时代的史诗。有了散文和小说的叙事之后,史诗已经没有必要了。到今天更多影像的东西出现后,小说也走到了尾声。极端一点说,电视剧就是这个时代的史诗。所以我认为诗歌承担“大块头”的史诗的功能是历史的遗韵,也是诗人的纪念碑,对个人的意义比较大。诗人追求“纪念碑”——塑造对自己有意义、对文学史有意义、对专家有意义的东西——这种情况还是很普遍。但在我看来,诗人也罢,小说家也罢,唯一的任务就是写杰作,不在乎长短和规模。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仙人掌300字作文 春天的公园600字作文 享受生命中的温暖作文 我不怕因为半命题作文 身边熟悉的人的作文 糖果节作文600字 童年作文题目 关于坚持理想的作文 我的精神小屋作文 一个夏天的早晨作文 立意作文 关于微笑的作文600字 垒高自己作文800字 我的老师三百字作文 初中暑假作文600字 走着走着花就开了作文 禁毒安全作文 今天我很高兴作文 这也是一道风景作文 小白兔作文五年级 什么情结作文600字 关于惊喜的作文 关于诚信的高考满分作文 我与朋友再见时作文 长隆野生动物园游记作文 立春作文 20年后再相会作文 做与不做作文 作文华为 我的表弟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