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周易》· 谦卦第十五读后感:才高而不自恃 心高而不自傲……

2020-11-30 20:10:02
相关推荐

一、正文、结构及释义

地山谦

谦逊的美德

坤上

艮下 (六爻,从下至上,依次为初六、六二、九三、六四、六五、上六)谦:亨(谦虚待物,必致亨通),君子有终(“小人行谦,则不能长久,唯君子有终也。”)。

《谦》卦象征谦虚:亨通,君子能够保持谦德至终。

《彖》曰:谦,亨。

天道下济而光明(《正义》:“下济者,谓降下济生万物;光明者,谓三光垂耀而显明也。”),地道卑而上行(《正义》:“地体卑柔而气上行,交通于天以生万物。”)。

天道亏盈而益谦(《集解》引崔憬曰:“若日中则昃,月满则亏,损有余以补不足,天之道也。”),地道变盈而流谦(即流散盈满以广布于虚处,含“充实”之义。

《集解》:“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是为变盈而流谦,地之道也。”),鬼神害盈而福谦(此谓骄盈者为鬼神所害,谦恭者为鬼神所祐。

《集解》引崔憬曰:“朱门之家,鬼阚其室;黍稷非馨,明德惟馨:是其义也。”),人道恶盈而好谦(《集解》引崔憬曰:“满招损,谦受益,人之道也。”以上四句,泛举“天道”、“地道”、“鬼神”、“人道”为例,说明宇宙间的事理无不抑盈扬谦,进一步申明卦辞“谦,亨”之义)。

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此谓谦虚者无论地位高低,均可受益,《集解》引孔颖达曰:“尊者有谦而更光明盛大,卑者有谦而不逾越。”):君子之终也(此句归结前两句之义,说明只有“君子”才能处尊、卑均不改其谦,并释卦辞“君子有终”。

此“终”字兼含两义:一、君子始终守谦,二、君子终获谦福。

《彖传》说:谦虚,亨通。

譬如天的规律是下降济物而天体愈显光明,地的规律是低处卑微而地气源源上升。

天的规律是亏损盈满、补益谦虚,地的规律是变易盈满、充实谦虚,鬼神的规律是危害盈满、施福谦虚,人类的规律是憎恶盈满、爱好谦虚。

谦虚的人高居尊位、道德更加光明,下处卑位、人们也难以超越:只有君子能够保持谦德至终啊。

《彖》传,统论一卦之义。

这里从“天道”、“地道”、“鬼神”、“人道”四个角度对谦虚的重要性进行了一再的强调,承接上一卦——“大有”卦,就是说,人在“富有”之后,就需要特别谦虚,即使是处卑位,谦虚也是能够给我们带来好处的。

由此可见,一个人再怎么谦虚都不过分,原因之一是骄盈则容易引起别人的嫉妒之心,原因之二是谦虚容易让人进取,不管是由于正面原因还是反面效果,以后都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才高而不自恃,心高而不自傲,功高而不自居,名高而不自夸。

它需要吃五谷杂粮的活人抵御各种欲望的诱惑和腐蚀,言谈举止小心谨慎,“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克己复礼。

这也算是“内圣外王”的境界之一吧。

我们要达到这个水平,是挺难的,但是把这个作为我们修身养性方面追求的目标还是可以的,最终,即使没有达到这个目标,我相信我们离这个目标也不会太远了。

《象》曰:地中有山(释《谦》卦上坤为地、下艮为山之象),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这是说明“君子”观《谦》卦之象,悟知事物不可盈满,故取多益寡、均平施物)。

《象传》说:高山低藏在地中,象征“谦虚”;君子因此引取过多、补充不足,权衡各种事物、公平地施予。《大象传》谓“地中有山”,似又含有外虽谦卑而内实高大之意。程颐指出:“不云‘山在地中’,而曰‘地中有山’,言卑下之中,蕴其崇高也。”

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初六,谦而又谦的君子,可以涉越大河巨流,吉祥。

此谓初六阴柔谦逊,低处下卦之下,有“谦谦”之象;以此涉难,所往必“吉”。

《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象传》说:“谦而又谦的君子”,说明初六用谦卑来制约自己。

此爻处《谦》卦之始,其位最下。能以“谦谦”获“吉”,即《彖传》“卑而不可逾”之义。但若没有厚实的“道德”基础和必要的“克己”精神,是难以做到的。

爻辞称“君子”、《象传》谓“自牧”,正寓此理。

六二,鸣谦,贞吉。

六二,谦虚名声外闻,守持正固可获吉祥。此谓六二柔顺居中,谦声外闻,以守正获吉。

《象》曰:“鸣谦贞吉”,中心得也。

《象传》说:“谦虚名声外闻、守持正固可获吉祥”,说明六二靠中心纯正赢得名声。

《周易口义》:“言君子所作所为,皆得诸心,然后发之于外,则无不中于道也。故此谦谦皆由中心得之,以至于声闻流传于人,而获自正之吉也。”

谦虚的美德,因纯诚积于中心所致;越享有名声,越须保持“中正”的内质。

故爻辞强调“贞”则能“吉”。

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

九三,勤劳谦虚,君子保持谦德至终,吉祥。

此谓九三为卦中唯一的阳爻,居下卦之终,以刚健承应于上,犹勤劳而有谦虚,故以“有终”获“吉”。

《象》曰: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象传》说,勤劳谦虚的君子,广大百姓都服从他。

九三居下卦高位,以“劳谦”服众。

此即爻辞“有终,吉”之义。

九三位处上、下之际,行事颇多艰难。

故既要守谦不骄,又要勤劳不息。

我们现在创业,思想可以说是处于我们这个阶段的人群中的“高位”,但是我们现在处于创业初期阶段,所以,行事也是颇多艰难的。

因此,我们既要守谦不骄,又要勤劳不息。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点依然需要强调的,就是我们首先需要有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来指导我们接下来的工作;

其次,在人群中态度要非常谦虚,不能因为我们要开始创业就觉得高人一等,更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不然的话,容易惹来嫉妒之心,也不利于别人帮助我们达成目的;

再次,在此艰难阶段,我们需要非常勤劳来推动我们的创业计划,我们的执行力必须要能个使得我们没有都能有进步,即使业务上没有成绩,我们的经验、能力方面也必须要有进步,因此,每天的反省是非常必要的。

六四,无不利,(扌为,hui)谦。

六四,无所不利,发挥扩散谦虚的美德。

这两句说明六四处三之上、五之下,柔顺得正,无论对上对下,均能发挥“谦”德,故“无不利”。

这在兵法中,也可以说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状态。

人际的奥秘:曾仕强告诉你如何搞好人际关系¥33.7京东月销190购买

也就是说,不管我们是做人还是处事,保持谦虚的态度,那么在态度上就能处于比较合适的水平,这样的话,不管是与什么样的人打交道,我们即可以以柔克刚,又可以以刚济柔,最终能够一往直前、无往而不利。

《象》曰:“无不利(扌为)谦”,不违则也。

《象传》说:“无所不利、发挥扩散谦虚的美德”,说明六四不违背谦虚的法则。

《程传》:“凡人之谦,有所宜施,不可过其宜也。”

“惟四以处近君之地,据劳臣之上,故凡所动作,靡不利于施谦,如是然后中于法则。故曰‘不违则’,谓得其宜也。”

六四处“多惧”之位,乘三承五,其“利”在于敬慎自修、努力(扌为)谦。

六五,不富(谓六五阴虚失实,此处喻“虚怀谦逊”之义),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

六五,虚怀不有富实,与近邻一起都利于出征讨伐,无所不利。

这两句说明六五柔中居尊,既能广泛施谦于下,又能协同居上者共伐骄逆,使“天下”尽归“谦”道;故爻辞先言“不富”,再称“以其邻利用侵伐”,如此则“无不利”。

再次强调态度上的谦逊,以柔克刚、无往不利。

《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

《象传》说:“利于出征讨伐”,说明六五是征伐骄横不顺者。

有谦必有骄,有顺必有逆。

六五以“谦”德居尊位,对顺从者自然施之以谦,但对骄逆者却不可一味用谦姑息,而要以“侵伐”制服。

此与《大象传》“裒多益寡,称物平施”之义正合。

此处强调的意思就是说,我们要以谦虚待人接物,但是对待不值得这样对待的人、即使谦虚对待而不知好歹的人,那么我们就要想办法达到目的,同时也要让其得到教训,算是教化人的一个方面,不管是供应商还是客户,或者是员工,都需要这样对待。通过这样的教训之后,我们就可以用谦逊的态度来对待他们了。

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

上六,谦虚名声远闻,利于带兵作战、征讨相邻四方小国都邑。

这两句说明上六居《谦》卦极位,有谦极而名声远闻之象;以此“行师”讨逆,所征仅限于“邑国”,故所行必“利”。

象曰:“鸣谦”,志未得也(上六位高谦极,足以感化众人;但毕竟还有骄逆不顺者,故其安定“天下”之志尚未完全实现);“可用行师”,征邑国也。

《象传》说:上六“谦虚名声远闻”,是说其心志尚未完全实现;“可以带兵作战”,是说只征讨四旁都邑。

上六有“鸣谦”之德,顺从者必众,背逆者必寡,这是利于“行师、征邑国”的重要条件。

这里给我们创业的启示是:以后不管我们有多么成功,我们总是需要谦虚谨慎的,因为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是向着我们这方的,时间久了、世界大了,总会有那么一些事情是与我们的意愿相反的、是“骄逆”的,可能是供应商、客户,或者是我们的员工。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都需要各方检讨,小心谨慎,不断努力,“谦以待人”的同时注意“征伐骄逆”,这样的话,等到这些与我们的意愿相违背的事情、情况出现的时候,我们就不至于慌了手脚、甚至功败垂成。

所以,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管是对事还是对人。

《尚书.大禹谟》称“满招损,谦受益”,自古以来被人奉为至理名言。

《谦》卦大义,即主于赞扬“谦虚”美德。

卦辞指出“谦,亨,君子有终”,正表明“谦”道美善可行。

周公旦曾经借此告诫伯禽曰:“《易》有一道,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其国家,小足以守其身:谦之谓也。”

全卦六爻,一一揭示行谦必益的道理:初六卑下“谦谦”,无往不吉;六二谦德广闻,中正获吉;九三勤劳谦虚,“有终”致吉;六四发挥其谦,无所不利;六五居尊行谦,亦“无不利”;上六谦极有闻,利于“形师”。

胡一桂曰:“《谦》一卦六爻,下三爻皆吉而无凶,上三爻皆利而无害。《易》中吉利,罕有若是纯全者:谦之效故如此也。”

然而,“谦”与“骄”又是相对立而并存的现象,欲使“天下归谦”,必当平“骄”去“逆”。

五、上两爻有“侵伐”、“行师”之象,正见此义;《大象传》谓“裒多益寡,称物平施”,亦寓此旨。

马振彪云:“君子以德服人,然有时亦不得不用兵”,“周公东征,四国是皇”;“其用行师,志虽未得,所以济谦德而妙其用,平天下之不平者一归于平,故五、上两爻言‘征伐’也”。

可见,《周易》作者在强调“谦”的思想的同时,还注意到排除“骄逆”的一面:这又是本卦辩证观念的体现。

二、总结推广

本卦主要是多方面强调我们待人接物要谦虚,同时对于“骄逆”要有征伐的能力。

要做到谦虚,就需要做到以下四点:才高而不自恃,心高而不自傲,功高而不自居,名高而不自夸。

而做到这四点,有个前提,那就是时刻要谨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不管一个人多么厉害,总会有那么一些事情是其无法解决的,总会有那么一些人是其无能为力的。

而当一个人处于谦虚的状态时,总会给人一种其处于不强势、甚至是“弱势”地位的感觉,因此,当遇到难题的时候,人们出于“侠义”之心,总是愿意施以援手的,这对于“谦虚”的人无疑是巨大的生产力。

同时,我们还要有“征伐骄逆”的能力,因为这个世界上不可能全部的人都是谦虚的人,总有那么一些“骄逆”者。

关于“征伐骄逆”的能力,最行之有效的莫过于“不战而屈人之兵”,而要达到这个效果,攻心为上。

如果通过交流之后,能够通过个人魅力的展示来收服的话,那就直接收服;

如果收服不了的话,那就用相关利益引诱;

如果利益无法引诱的话,那就用其“软肋”威胁;

如果威胁没有的话,那就通过公司制度进行约束;

如果制度无法约束的话,那就只能是保持在法律上不违法的强制;

如果强制也没有效果的话,那么,最好以后避免发生其他的任何关系——一旦发生任何关系,那就意味着损失。

一切无法约束控制的都是风险、甚至是危险。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给自己画张像作文 英语作文固定句型 那天如果作文600字 初二必考作文大全 英语作文mydream 令我开心的一件事作文 我被同桌那个了作文600字作文 文艺唯美作文题目 关于过中秋的作文 天晴了作文600字 以坚强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12年语文高考作文 有关清明节的作文 感同身受作文 法制安全作文 关于元旦的英语作文 夏之美作文 初中作文评语 游桃花源记作文 以动物为题的作文 乡情作文600字抒情初一 关于钢笔的作文 不能缺席作文 难忘的暑假200字作文 家乡的景色作文400字 特殊的鲜花作文 教师节作文500字 贪吃的国王作文 生活中的音乐作文 写校园景色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