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躺赢”的小米 真棒

2020-11-30 22:20:01
相关推荐

8月28日,沉沦多年的小米集团“竟然”迎来连续两个交易日的大涨,其总市值突破5600亿港元,上市时隔两年,小米“跌跌不休”的股价终于回到发行价上方。

而偏弱的财报,难以完全解释小米集团二级市场短期上涨近50%原因。

财报显示,2020年上半年,小米集团总收入达到人民币1032亿元,同比微涨7.9%,经调整净利润达到人民币57亿元,同比减少7.2%。

当前市场充满不确定性,买入中国核心资产已经成了投资者的共识,不过这并非是小米股价上涨的深层次原因。

根据半年报透露,这次小米业绩报出乎意料主要是其海外市场收入占比增加以及高端手机市场出货量增加。而这无疑与全球智能手机销售“禁止令”解封,以及其最大的竞争对手——华为手机芯片断供预期的影响。

创立初期小米以领先的性能以及低于外资品牌的价格,赢得了“性价比”的标签,但过于强调性价比让“性价比”这种颇具理想主义的商业理念渐渐演变成“低价”,即便后期先后几次冲击高端手机市场,都在华为手上败下阵来。

而华为芯片的断供,可能意味着未来高端手机市场将留出空白,小米可能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华为芯片的“沦陷”与小米的“躺赢”

2019 年开始,受 “实体清单”和 GMS 禁用的影响,华为从海外掉头,猛攻国内市场,小米手机的国内市场受到急剧挤压。

Canalys公司发布中国2019智能手机市场数据 ,小米手机2019年的出货量同比下降高达21%,同期华为公司智能手机出货量增幅35.5%。

Counterpoint 发布 的 Q2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分析报告显示,华为智能手机市场份额达到 46%,排名第一位,小米和苹果市场份额 9%,并列第四,而且从增速上来看,小米下跌最严重,同比下跌了35%。海外市场也并不乐观,尤其是对小米海外市场营收贡献占比一半的印度。根据 Canalys 的数据,受疫情影响,第二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市场整体萎缩 48%,小米出货量几乎腰斩。

而如果不是芯片断供将华为逼到墙角,小米似乎并不会获得如此强烈的预期反转。

就在财报发布之后,包括中金公司,交银国际,摩根士丹利,高盛与中信集团五家顶级外资投行或海外券商分支给小米打出买入评级,三份买入评级的目标价分别达到23元,24元,22.5元,最为“激进”的中金甚至给到了30元,其较本周初时小米集团的股价高100%。

而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评级均提到一点:“小米的全球手机市场份额会持续提高”,这种整齐划一却看似毫无根据的判断,与调研机构的出货和占有率数据完全背离——中金甚至看好公司未来将成为全球第三大手机制造商,至于谁是前两大,中金并未直说。

显而易见的是,在国内市场份额不断上涨的华为,由于美国封杀而在欧洲市场失去众多份额,这给包括小米在内的其他厂商带来了机会。而根据第二季度的数据,小米在欧洲地区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64.9%。有机构还认为,得益于欧洲和其他地区市场份额的增长,到2021年小米将成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由于目前国际局势前景的不明朗,将给予小米拓展中国市场占有率的良好机会,因目前华为更多使用第三方芯片的可能性,将使小米在手机业务上迎来机会。

一旦华为智能手机业务因芯片沦陷,空出的近2亿部市场份额将成为小米与OV竞争的焦点,进而获得业绩增长,这也是小米市值突破、资本对其更高预期的体现。事实上,今年二季度小米手机销量下滑,但其高端业务却出现了增长的势头。在中国大陆地区,在京东618购物节期间,Redmi K30 Pro和小米10分别為京东平台上5G手机销量前两名。

在境外市场,小米定价在300欧元及以上的高端手机出货量在二季度同比增长99.2%。虽然上半年小米手机销量下滑,但小米手机平均售价同比大涨11.8%,创下新高。虽然当前资本层面看好小米,但其自身的智能手机销量与市场份额下滑、冲击高端市场等方面的压力仍将长期存在。华为芯片问题短时间内不会显现,因此小米手机目前仍面临低市占率等压力。

高端化之路的桎梏

2020年第二季度,小米境外市场收入为人民币240亿元,同比增长10.0%,占总收入的44.9%。此外,2020年第二季度,其智能手机出货量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的市占率为30.7%。半年报显示,小米东欧、西欧的出货量有所增长,但印度仍被小米定为中国之外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即便是后期oppo和vivo靠着对路的产品、凶悍的营销抢下部分印度市场,小米仍占据印度手机市场份额第一。但印度市场份额,并不能缓解小米国内手机销量掉队的焦虑,尤其是疫情下叠加反中印度市场受到冲击明显。

海外主要市场受到冲击,国内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流失。

据市场调研公司Counterpoint最新调查显示,由于疫情影响,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销售同比下降22% 。此时的小米在市场份额上的占比仅有9%,较高峰时期的占比减少了6个百分点,相当于失去了40%的江山版图。今年第二季度小米营收535.4亿元,小米超过预期的业绩主要来自互联网服务的增加。疫情对小米智能手机的影响最大,这个季度小米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11.8%,手机业务收入也同比下滑1.2%。国内市场份额的流失,同其高端化不顺有很大关系。

在全球前五大手机厂商里,小米的利润是最低的,而占据更高利润的往往在高端手机市场有所作为。

小米自然也想在这个市场中分一杯羹,为发烧而生,是小米从诞生以来的口号,但性价比战略就是,以更低的价格采用和高端旗舰基本一样的配置。在小米创业初期,性价比策略的确让小米引领了一阵潮流,也让小米成为最快销售破百亿的公司。2014 和 2015 年,小米连续两年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销量排名第一,在全球市场成为仅次于三星和苹果的第三大厂商。

但彼时沉浸在成功喜悦中的小米很快就迎来了隐忧的时刻。2014年12月29日,雷军发出公开信,正式宣布小米融资11亿美 元,估值达到450亿美元的消息,这轮融资引发了资本对互联网手机的狂热追捧,热钱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这个领域。同时,过度强调性价比的小米,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失去了高端化市场的最好进入时机。对于小米而言,即便是紧贴成本的定价,1999元的价格也再无法满足一款真正旗舰手机的成本需求。

而当年在手机市场上,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正在飞速成长。华为Mate7的成功,让华为开始快速夺取这一年三星丢失的中国中高端手机市场,并收编了三星退场留下的手机渠道,为华为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调。而魅族和阿里巴巴开始战略合作,双方号称要建立更开放的系统。乐视手机也在暗流涌动之中酝酿着并准备用非常规的价格体系对市场进行打击。同时,酷派、奇虎等公司也在手机市场开始了抢夺份额的烧钱行动。而小米的高调融资则带动了热钱进入这个行业的野心。在这一年不容忽视的还有OPPO和vivo两个品牌的成长。

红米将山寨市场终结之后,OPPO和vivo凭借较高的产品毛 利与较大力度的渠道投入,吸引了大量经销商与之合作。通过在线下地毯式铺设大量门店,他们的品牌从三线城市更加下沉到五六线城市,夺取了这些曾经被山寨机占据的线下份额,这让他们的总盘子都得到了提升。

2015年1月,小米又发布了小米Note系列手机,分为标配版和顶配版两款。这是小米手机第一次冲击3000元档位,目的是在高端市场立足。但是这两款手机并没能赢得以往小米旗舰手机那样的成功。尽管这是小米前五年做出的最漂亮的产品之一,并且承担着小米在3000元这个价位的市场进行的冲锋。然而尽管开局不错,但各种各样问题的出现,让小米没能完成高端化的进阶。最终,这款售价为2999元的小米Note顶配版以降价1000元清仓收场。

然而有能力的竞争对手却在快速成长,凶猛地夺取着手机的市场份额。到2015 年10月时,荣耀已经提前实现50亿美元的年度销售目标,在阿里巴巴完成对魅族6.5亿美元的注资之后,魅族在这一年也实现了2000万部的手机销量,而罗永浩的锤子科技依然用它独有的感召力和强大的宣传攻势,在手机这个红海市场上继续发力,其坚果手机售价是899元,凭借颜值和价格俘获了不少年轻用户的心。在资本的推波助澜之下,一个极具杀伤力的品牌也在这一年以搅局者的姿态出现了,它就是乐视。

2015年4月,乐视超级手机首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覆盖高、中、低三个档次的乐视手机是以低于成本的定价进行销售,每销售一部手机,乐视将亏损200元左右,这让整个市场都处于一种疯狂的状态,再加上乐视积累的多媒体资源以及生态补贴硬件的销售手段给所有的互联网手机品牌都带来了压力。小米当时已经是采用贴近BOM(Bill of Material,物料清单)的方式定价了,这让小米的利润率非常低。

而蒙眼狂奔的小米,却在随之而来的 2016 年跌了把跟头,供应链危机,快速成长背后的管理缺陷都在这一年砸向了小米。当年,小米被华为、OV 反超,手机销量同比下滑 36%,掉出了全球前五。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小米在江湖上正在被围剿的事实,随后其他品牌的威胁。直到2017年小米黑科技的发布,解决了供应链问题,小米才终于回归了全球智能手机出货前5名的阵营。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小米没有被围剿成功,还有幸运的成分,此前同其抢占份额的乐视“倒闭”了,金立老总赌博赌光十几亿,导致金立破产消亡。

从宏观环境来说,十年之后的今天,智能手机市场已经进入存量时期,在人人都买得起的智能手机时代,再拼性价比手机已经不是划算的买卖。

当华为凭借自主研发技术笑傲全球;当OV在下沉市场如鱼得水,在高端市场也动作频频时。显然,单纯的 “性价比”策略已然失效。过去小米手机凭借“性价比”的产品策略迅速打开了智能手机市场,但是同样是由于“性价比”的光环成为自身发展的绊脚石。为了挽救小米手机的颓势,近两年,雷军一方面打出手机双品牌,升级 “手机 + AIoT”战略。此外,将小米品牌过去成功的性价比基因转移到红米品牌上,小米品牌则欲在高端市场重塑金身,将高端化的重任交给了小米10。

天公作美,当华为腹背受敌之际,小米的高端化进程,成为了没有对手的对弈。

价值重估的契机?

那么,这次华为芯片沦陷带来的机会,是否是小米价值重估的契机呢?

小米上市前的最后一轮估值还是在2014年进行的那次巨额融资上,价值为450亿美元,是仅次于蚂蚁金服(600亿美元)和Uber(480亿美元)的全球第三大独角兽公司。而第一拨约见小米的券商就把估值锁定在了 750亿美元,此后估值又被抬高到1000亿美元,最后在一份标书里券商已经给出了2000亿美元的天价估值。

然而据媒体报道,小米IPO在价格区间17-22港元的低端定价,即每股17港元,对应小米市值约540亿美元。大约只是年初媒体传闻所说的1000亿美元估值的一半。在招股书中,小米将业务分为“硬件、新零售和互联网服务”三大类,其中硬件保持低利润率,那么小米的成长就放在了其他两类上面,尤其是互联网服务。

而有媒体认为,小米若以硬件厂商为参照,市值最多100美金,即便以腾讯和阿里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为参照,市值最多到500亿美金,这背后纠其原因是小米硬件厂商的形象“深入人心”。但其实小米在硬件、技术方面其实并不是最擅长的,如今小米已经将未来的利润空间成长性寄托于AIoT领域,提高互联网业务的收入占比。

若根据基于分业务的分部估值法,小米的估值=手机利润*10倍PE+IoT消费品利润*30倍PE+互联网服务利润*36倍PE。选取与小米互联网服务可比度最高的5家公司采用PE估值,给予互联网服务业务36倍PE,对应市值8165.5亿元。

IoT及生活消费品业务估值,选取白电的代表公司格力,美的,以及小家电的代表公司新宝股份,小熊电器以及小米生态链企业石头科技作为可比公司,给予IoT生活消费品业务30倍PE,对应市值1484.7亿元。

智能手机业务估值,考虑到小米的模式不靠硬件获取主要利润,参考技术硬件与设备行业的平均估值,保守给予手机业务10倍PE,对应市值238亿元。综上,预计小米2023年总市值达到9888.3亿元,对应11101.7亿港币,以2023年综合净利润300.1亿元计算,对应整体32.9倍PE。那么,按照分布估值法来看,小米上市时450亿美元的估值显然偏低。

半年报公布后,小米股价创下了历史新高,截至8月28日,市值一举超过网易,最新市值730亿美元,若基于半年报业绩,互联网业务的利润空间以及手机高端化的契机,小米也许有望“摘掉”性价比的帽子,成为那个代表中国手机行业的中国核心资产。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去旅游的英语作文 我去北京旅游英语作文 拖地板的作文 我依然自信作文600字 开心的事的作文 七年上册第一单元作文 开学第一天感受作文 我心中的一个秘密作文 写运动会拔河的作文 母亲节作文400字 我有我的骄傲作文300字 哲理作文 看电影写作文 前半学期的总结作文 作文二十年后的我 关于生活的作文400字 写同学的作文600字 我对什么入迷作文 有关安全的作文400字 写班主任的作文500字 打篮球的好处作文 二年级上册作文 myproblem作文带翻译 人物类作文 观察小动物作文400字 这游戏真好玩作文300字 人性作文素材 30岁的我作文 童年的乐趣作文400字 一篇运动会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