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面对别人的聘请 我们是否应该接受呢?这是一个入世做事的大问题

2020-12-01 21:55:01
相关推荐

有一天,孟子的弟子陈子问孟子:“古之君子,何如则仕?”古代的贤德之人,在什么情况下才肯出来做官呢?

这看似是一个很平常的有关君子之道的请教,但实际上陈子有自己的小心思。

陈子知道老师周游列国多年,不论是梁惠王还是齐宣王,都没能让老师真正入仕做官去施展抱负。

所以陈子就好奇这到底是为什么,但又不好意思直接问,所以就假借请教老师古之君子的入仕之道来探探老师的底。

此等小伎俩孟子自然是知道,他索性将计就计来对弟子说教一番,他回答道:

“所就三,所去三。”

孟子认为君子的入仕之道有三种情形,第一种是

“迎之致敬以有礼,言将行其言也,则就之。礼貌未衰,言弗行也,则去之。”

古代的社会阶层是按照士、农、工、商来进行划分的,士就是这里的古之君子,也就是参与国家政事的士大夫们。

士大夫的地位是排在第一位的,因而士大夫们也非常看重自己的地位。

所以,孟子认为一个君子是否选择入仕,第一要看当权者是否能够亲自来聘请自己;第二对自己的态度是否足够恭敬;第三对自己的聘请是否合乎礼法。

因为这关乎到自己身为士大夫的尊严问题。

比如刘备想请诸葛亮出山,当时的诸葛亮不过是隐居茅庐的一介草民,愣是让刘皇叔来了个三顾茅庐。

因此很多人觉得诸葛亮架子太大了,但其实诸葛亮并不是真的有架子,而是故意摆出架子来试探刘备的。

刘备自然也是明白这请才之道,所以三次拜访都是亲自带着兄弟去的,这就符合这第一条“迎之”;

其次,刘备第三次到达茅庐的时候诸葛亮正在午睡,刘备就在门口守候不去打扰,这就是“致敬”,表示出对贤者的尊敬;

而张飞脾气暴,看不下去诸葛亮的架子,要强行闯入,但被刘备制止,依然规规矩矩求见,这就符合最后一点“以有礼”。

结果诸葛亮一看,这个刘备还不错,于是掏出《隆中对》,出山跟着刘备走了。

这就是君子入仕的原则,而且这种聘请人才的观念其实一直延续至今。

比如高层领导亲自谈话、下聘书、表彰等等,虽然很多形式有所改变,但大体的精神是不变的,即一种对人才的尊重,也是权位间的一种平衡。

之后孟子说如果当权者对自己的礼节没有问题,也很恭敬,但就是不实行自己的主张,那么就应当离开了。

其实这一句就是孟子在解开陈子的疑问,因为孟子就是如此,无论到了哪国都受到了君王的礼待,但哪国君王都不愿采纳孟子仁政的政治主张。

所以孟子告诉陈子面对这种虚伪的面子文化,实在没什么意思,不如索性离开。

之后孟子又继续总结:

“其次,虽未行其言也,迎之致敬以有礼,则就之。礼貌衰,则去之。”

还有一种情形是当权者并不提是否采纳自己的政治主张,但礼节各方面都做的很到位,面对这种情况就可以暂且相信这个当权者去试图辅佐,看他之后的表现。

如果出仕之后他的礼节变差了,那么就果断离开。

这是一种带有考察性质的相对灵活的入仕思路。

最后孟子总结:

“其下,朝不食,夕不食,饥饿不能出门户,君闻之曰:‘吾大者不能行其道,义不能从其言也,使饥饿于我土地,吾耻之。’周之,亦可受也,免死而已矣。”

最差一种情况是穷困潦倒快要饿死了,当权者虽然不准备采纳自己的意见,但却认为如果在自己的土地上饿死了士大夫,是十分羞耻的一件事,所以有心周济一下。

那么这个时候也是可以入仕的,但此时入仕不为别的,只为了不被饿死的权宜之计。

孟子此篇为我们总结出古代士大夫的入仕之道,可以看出在孟子眼中,士大夫当以受到当权者礼待且善言能够被采纳、政治抱负得以实现为最佳情形。

而屈身人下只为了混口饭吃或是为了名利财货趋炎附势是士大夫的最下等状态。

孟子就是一直在坚守这种入仕原则,心怀以救天下苍生于乱世的情怀游走于各个国家,面对各路诸侯的名利财货始终能够做到“不动心”,一心只想着推行仁政思想,施教于民。

这种伟大情怀非常值得我们敬佩。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艾滋病的作文 大学生作文竞赛 欢聚作文 遗憾的事情作文 义卖作文开头 作文绿萝 春天的作文三年级 我的愿望作文画家 生活就是如此作文 我的爷爷600字作文 衬托作文 去烈士陵园的作文 落叶的作文400字 因为心中有爱作文 遗憾为题的作文 张继科作文 让我欢喜让我忧的作文 西红柿炒鸡蛋作文500字 我喜欢的一种食物作文 我最喜欢作文 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作文 改变自己作文600 夏天作文 我的忧愁作文 我帮助了别人作文 英语作文主题 卖书活动作文 储蓄罐作文 440字作文 跳舞跳的不好被打屁股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