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诗词格律与写作」孤平 拗救

2020-12-01 23:30:01
相关推荐

犯孤平

孤平在古代用得较多,但没有明确的定义。王力先生说:在五言“平平仄仄平”句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果用了仄声,就是犯孤平,因为除了韵脚之外,只剩一个平声字了,就形成了犯孤平。

拗救的律法

相对而言,诗律上对韵句(平声收尾的句子,必须押韵)的要求比出句(在一联中通常以仄声收尾)更严格。韵句中,又由左向右至韵字,一字比一字严格。所以出句可以宽一些,允许有拗句,即使有犯孤平也不算严重。这种出句犯孤平的情况虽然不严重,但也不能完全被忽视,所以就出现了救,救不光是救孤平,但救孤平的情况占了很大比例。

于是就有了一种说法,既然叫拗句,就不叫犯孤平。这其实是一种混淆的说法, 因为犯孤平其实只是拗句中的一种而已。只是不用很严格的限制出句中的犯孤平,条件是有足够的补救。补救的方法有同句补救,如:平仄仄平仄;对句补救如: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或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出句犯了孤平可以用对句补救,而对句犯了孤平仄无法用出句补救,这就是为什么对句要比出句的孤平更严格。

王力先生所说的“平平仄仄平”这种句子最容易犯孤平,因为五言律句通常第一个字也是可平可仄的,唯独平平仄仄平这种句型第一个不好随意用仄声,如果用了仄声第三个字一定要还它一个平声,这就是拗救。如果拗了不救,就会成为“仄平仄仄平”,除去最末一个押韵的字,就只剩一个平声字,就是犯孤平了;如果第三个字补一个平声字,就变成“仄平仄平平”这就不是犯孤平了。

王力先生曾组织学者在《全唐诗》中寻找犯孤平的律句,结果只找到了两个例子:

“醉多适不愁” 高适《淇上送韦司仓》

“百岁老翁不种田” 李颀《野老曝背》

所以,按照王力先生的定义,孤平是不多见的。

此外,关于出句仄仄仄平仄的句式,赵执信在《声调谱》里这样说:“起句仄仄仄平仄和平仄仄平仄,唐人亦有此调,但下句必须用三平或四平,如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平是也。”这就涉及到一个对句拗救的问题。

赵执信《四声谱》:“上句第三字平,下句第三字可仄,若上句第三字仄,下句第三句断宜平。此在首联,唐人亦有不拘者,若二联则必不容不严矣。”

值得注意的是:五言平起出句第三字如果用仄声,则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如“潮平两岸阔”;七言仄起出句第五字如果用平声,则第三字必须用平声如“怅望千秋一洒泪”。

为什么说平仄仄平仄仄平也属于犯孤平呢?一首合律的七言律诗,只要去掉前面两个字从格律上来讲就应该是一首合律的五言律诗。根据这一理论,平仄仄平仄仄平显然是不合律的,是孤平句。

拗救

拗句: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就叫拗句。

拗句有时可以采取补救的办法,就是在本句或邻句中,改变其他字的平仄安排,这种方法称为拗救,凡经过拗救的句子,就算合律。

准律句实际就是一种拗救的句子

在“(仄仄)平平平仄仄”的句式中,因为仄声字在句末,所以这句诗肯定是出句,这种格式又可编变成“平平仄平仄”,即第三字位置该用平却用了仄,于是在第四字位置上补回一个平声字,叫做“三拗四救”(如果是七律就是“五拗六救”。)

本句自救、孤平拗救

在该用“平平仄仄平”的地方,第一字用了仄声,则在第三个字补偿一个平声。如此就变成了“仄平平仄平”,如果是七言则由“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变成了“仄仄仄平平仄平”,这种情况也叫孤平拗救。

孤平拗救的例子很多:

比如杜荀鹤《春宫怨》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第二句“欲妆临镜慵”本来应该是“平平仄仄平”的句子,但是第一个字用了仄声字,所以第三个字还了一个平声,变成了“仄平平仄平”的句子。

第六句“日高花影重”也是如此。这种为挽救孤平而采取拗救的办法,就叫本句自救,是拗救的第一种方式,在格律诗中非常常见,往往是第三个字救第一个字。

对句相救、大拗必救:

出句为平仄脚句型(仄仄平平仄),五言第四字拗,七言第六字拗,必须在对句的五言第三字、七言的第五字用一个平声字作补偿。

比如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

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

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第一句第四个字拗,下一句用第三个字补救,并不是完全在相应的位置上,就属于大拗必救。

又比如白居易《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第三句“不”字用拗,用“吹”字补救,都属于对句相救。

小拗可救可不救:

指出句平仄脚句型,五言第三字拗,七言第五字拗,可以在对句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用一个平声字作补偿,这种小拗可以不救,但诗人往往都救的。

为什么“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样的句式又必须要救呢?因为它是上句第四字拗,这个位置要求是很严格的,所以必救。

除此外,还有第三种情况:

大拗与孤平救拗同用

比如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在这首诗中,“往来成古今中”第三字“成”既救上句大拗,也救本句孤平。

律诗最基本的要求是尽可能多用平声,少用仄声,以使诗读来高亢清朗。这个基本要求不仅对整首诗而言,而且也对单句而言。所以犯孤仄可以,犯孤平不行。比如平平平仄平是合律的;而仄仄仄平仄是出律的。需要注意的是,在律诗当中允许出现三仄尾,但绝不允许出现三平尾比如“仄仄平平平”。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捕捉幸福作文600字 近三年高考满分作文 窗外的风景作文600字 成长的快乐作文400字 挠妈妈脚心作文 哈尔滨之旅作文 写景的作文400字左右 写物的作文450字 感悟自然作文600字 找春天作文400字 写人的作文600字初中 介绍自己的家人英语作文 难忘的经历作文600字 堆雪人作文600字 消防安全作文400字 作文好词好句摘抄积累 描写乡村美景的作文 我长大了作文450字 我的梦想作文350字 小学生三年级作文300字 读书感悟作文600字 有关家国情怀的作文 描写春节的英语作文 六下第二单元作文 我能行作文500字 我的乐园作文100字 我的梦想作文450字 关于龙的英语作文 我的未来作文600字 那盏灯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