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22中考语文复习之现代文阅读题考点及答题技巧

2020-12-02 00:30:01
相关推荐

2020中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考点1.情节梳理

考点2.句子赏析

考点3.段落作用

考点4.标题含义

考点5.人物形象分析

考点6.谈观点、看法、启示

考点7.信息提取与概括

考点8.词语赏析

考点9.标题含义、标题赏析、标题作用

考点10.人物形象分析

考点11:概括文章主旨(主要内容)

考点12:详略安排及作用

考点13:词语含义

考点14:文章线索

考点15:记叙顺序及其作用

考点16:句子含义

考点1:情节梳理

【解题方法】

(1)分析行文思路的方法有:

①抓住时间标志。

②抓住地点转移。

③抓住情节转移(开端发展—高潮一结局或起因一经过结果)。

④抓住描写的不同对象或内容。

⑤抓住描写角度的变化。

⑥抓住作者情感的变化。

(2)寻找文章线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看标题。有的文章的标题,既是文章的主要写作对象,也是文章的线索。如果全文始终围绕标题来写,标题用语贯穿文章始终,那么,标题就是文章的线索。

②有些文章会始终围绕一个具体的事物来写。如《紫藤萝瀑布》,“紫藤萝”便是文章的线索。

③有些文章,往往以作者的视线或游人的行踪为线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④有些文章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故事或安排材料的,这类文章就是以时间为线索的。

⑤有些文章始终围绕着某一矛盾来写,这些矛盾就是文章的线索。

⑥寻找感情线索。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其中一条线索就是“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就是以感情为线索。

注意:填写的内容要与所给情节的句式相似、字数相近。

例题:《时光秋衣》1.文章以“书衣”为线索展开叙述,理清文脉,在空白方格内依序填写相应的内容。(3分)

( A )---精制书衣----( B )----爱满书衣----( C )---怀念书衣

答案:A.翻出书衣 B.睡压书衣 C.书评书衣

考点2:句子赏析

当题干未给出赏析角度时,可从以下四个角度进行赏析。

(1)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

①先判断该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再结合具体语境,根据该修辞手法的作用进行具体赏析。

②若没有运用修辞,则看句中有无典型的、有特点的修饰词,如果有,则从词语的角度赏析。

(2)从表达方式角度赏析。①描写句:根据语境分析描写对象的特征和作用。②抒情句:联系全文情感,结合语境,分析句子表达的情感。③议论句:联系全文主旨,结合语境,分析句子所表达的基本意思。

(3)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 常用的表现手法:托物言志、侧面(正面)描写、借景抒情、借物喻人、欲扬先抑、象征、反衬、烘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小见大、通感、白描、对比、联想、想象等。

(4)从结构作用角度赏析。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常见的有总领全文、承上启下(过渡)、为下文作铺垫、前后照应、总结上文、总结全文、升华主旨等。

(5)看是否蕴含哲理。如果句子富有哲理,那就可以从启发读者思考的角度赏析。(哲理就是指那些有关珍爱生命、感悟人生、感悟生活,有关亲情、友情、做人道理等的感悟。)

(6)看是否属于特殊句式。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设问句、反问句加重语气;感叹句抒情强烈;排比句句式整齐,层层深入,增强语势。

(7)看是否有表现力强的动词。

【答题格式】

(1)从句子的修辞角度赏析: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有力地)表现了(强调了)……的特点,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2)从句子的描写角度:运用了(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景物)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形,表现了……的心理(心情、情感),刻画了……的人物形象(或推动了事件的发展),表达了对……的……情感。

(3)从句子的表现手法角度:运用了……的表现手法,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或形象。

作用可以从结构上和内容上两方面作答:

(1)从表达方式入手:

①议论,可以点明和加深所写事物的意义,起到统领全篇或画龙点睛的作用。

②描写,可使人、景、物栩栩如生,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③抒情,使文章具有感染力。

(2)从段落位置入手:

开头段

结构上:开篇点题,统领全文;照应标题;引领下文。

内容上:开头常设悬念埋伏笔、为下文作铺垫或开篇点题、开门见山;奠定文章感情基调、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中间段

结构上: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内容上:为下文作铺垫(或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

结尾段

结构上:结尾呼应开头;照应上文,点明、深化主题,总结全文。

内容上:点明主旨,令人深思,给人启示,强化作者感情,强化作者感情。

例题:《时光秋衣》2.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的画线句子。(3分)

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我”对母亲给“我”包的书衣的喜爱珍惜之情。

考点3:段落作用

作用可以从结构上和内容上两方面作答,需依据题干要求明确答题方向,具体方法如下:

(1)从表达方式入手:①议论,可以点明和加深所写事物的意义,起到统领全篇或画龙点睛的作用。②描写,可使人、景、物栩栩如生,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③抒情,使文章具有感染力。

(2)从段落位置入手:

【答题模板】

(1)语段为下文……(埋下伏笔/做铺垫)。

(2)语段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承接了上文的……内容,引出了下文……内容。

(3)语段在结构上,照应开头并总结全文;内容上,升华主旨,表达了……的思想感情(赞赏和追求/喜爱/钦慕)。

考点4:标题含义

(1)表层含义:根据字面意义分析表层含义,或点明文章的写作对象,或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深层含义:①分析标题的修辞义。将标题中运用的修辞还原后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有些文章题目运用了修辞手法,这就需先将它的本义还原后再作分析。②分析标题的双关义。③分析标题的象征义。④分析标题和文章内容、作者所表达情感之间的关系。

例题:《相遇》2.结合小说内容,理解题目“相遇”的含义。

答案:标题一语双关,表面指退休的老刘与年老的小偷耗子在公交车上相逢,暗指代表以警察为代表的正义与以小偷为代表的邪恶的较量。

考点5:人物形象分析

(1)仔细审题,明确方向。看清题干要求概括的是人物形象还是性格特征。“形象”一词应大于“性格”,它以性格为中心,兼及人物的外在特征、身份地位等。答题时切记结合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等因素来回答。

(2)回归原文,逐段找与核心人物相关的内容。①关注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等描写。②赏读环境描写,自然环境一般烘托人物内心;社会环境一般则是人物性格、命运及最终结局的外因。

(3)若原文中有一些定性类的词语,那么可圈画关键词,筛选作答;若原文中没有定性的词语,则需理清重点句,归纳总结。

考点6:谈观点、看法、启示

第一种:谈观点看法

(1)读懂原文大意和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及思想情感,总结文章主题。

(2)以文章主题和思想感情作为依托,联系生活实际表明自己的观点或态度,赞同哪种做法,同意哪种观点,切忌模棱两可。

(3)为自己的观点找寻支撑力,如事理、道理、生活实例、所赞同的做法的优点,对立做法的缺点等。

(4)总结答案,做到观点明确,语言流畅,层次清晰。先表明态度,再阐述理由。

第二种:谈启示感悟

(1)仔细审题。如2016钦州24题“联系全文并结合社会现实谈谈她的行为给你的一点启发”就要针对文章人物的行为、形象、品质等来阐述,同时注意题干中“一点”的要求。

(2)善于提炼。如2013钦州22题“谈谈你从雨中的凌霄花中领悟到哪些‘精神味道’”,要注意阅读全文,抓住中心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来领会其“精神”,并能将其够准确提炼出来。

(3)所谈启示、感悟要符合文章主题和情感,并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内容要积极乐观。

表明自己的看法+结合原文内容进行阐述,对自己的看法提供支持+结合个人的知识经验展开联想(三者顺序可根据题目问法而进行调整)

例题:《时光秋衣》认真思考第⑦段加点句“它是在无言地向人们诉说”,结合文意,想一想,如果书能说话,它会说些什么?并联系生活,写一写你的类似体验。(4分)

答案:示例:有了书衣的保护,我的生命将会更加健康和久远,我将更好地为主人提供服务;今生相遇,是一种缘分,珍惜了我,便是珍惜了你自己;有书相伴的日子,有书衣在,书香便在,温馨便。

考点7:信息提取与概括

(1)审清题干要求,带着问题通读全文。

(2)在原文中找到与题干有关的内容,根据题干要求,对其进行概括。其方法如下:

①要素归纳法:提取四要素,即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组织语言归纳。

②抽象概括法:若题干给出具体范围,则从该范围中找出相关内容进行概括;

若没有给出范围,则抓住重点段落、主要事件内容进行概括。

③组合法:将每一段的段意概括后合并或组合文中的关键词句来进行概括

④摘录法:提取原文中的总结句、中心句、过渡句、议论抒情句等。

例题:《故乡的密码》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②至④段的内容。(16个字以内)

答案:隐藏在方圆几十里的盐湖下的故乡密码。

考点8:词语赏析

(1)定位词语所在句子在全文中的位置,结合具体语境(即具体的句、段、上下文),分析词语的含义。若运用修辞,则分析词语的比喻义、象征义(象征的对象是什么)、双关义(谐音双关或是语意双关)等。

(2)选择赏析角度。

①看是否是具有表现力的词语,以下列举几种常考词性的作用:

动词:①准确地描写人(事物)的形象、动作;②使人物生动真实。

副词:①表现事物的特征;②表现出作者的情态、语气等的细微变化。

叠词:①使语言富于音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②使表达的意象更加生动、确切;③使人物、景色更加形象。

形容词:①准确、生动形象地描绘人(事物)的特征;②表达作者的感情。

②结合语境看是否使用了修辞手法,如常考的比喻、拟人等。

③结合语境看是否有人物描写。

④结合语境看词语的感情色彩(褒义词、贬义词)。

(3)结合语境内容谈表达的情感,指出人、物或作者的情感。

(4)表述表达效果。

①词语本义+语境义+(修辞)+(修辞作用)+人物/作者情感。

②词性+词语特点+词语作用+人物/作者情感。

③××词原指……,这里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描述了)……(内容)+表现(表达、抒发了)……情感。

例题:《故乡的密码》2.阅读下列语句,按句子后面括号内的要求作答。

①秋日的夕阳把上等的胭脂涂抹在苹果、梨子、杏子上。(请从修辞的角度加以分析)

②日复一日,脚下的雨靴被盐渍浸得发白。发白的,还有她们头顶的黑发和额角的皱纹。(两个加点词表达的意思是否完全相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描绘了这些瓜果在夕阳下都镀上一层金色的情态,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喜爱之情。

②表达的意思不尽相同。前者表现了雨靴因为长时间浸泡在盐水里的老化现象。后者表现了人因为过于的操劳而显得苍老的样子。

考点9:标题含义、标题赏析、标题作用

标题含义

标题赏析

标题赏析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从修辞角度赏析,比喻、拟人生动形象,设问、反问引起读者的思考。

(2)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象征寓意深刻,双关巧妙,制造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3)从语言风格赏析,可用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幽默、辛辣、自然、简明、深沉等词语来表达。

(4)从标题在文中的作用方面赏析: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②点明文章线索;③作者感情的出发点;④揭示文章中心;6表明写作对象。

标题的作用

(1)从修辞手法看:是否运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反语、反问、双关)及其带来的艺术效果。

(2)从标题作用看:表明写作对象;揭示主题,点明主旨;标题新颖,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作者感情的出发点。

指出运用的修辞手法+修辞作用+表达效果。

例题:《故乡的密码》3.文章以“故乡的密码”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引起了读者阅读兴趣,充当线索,贯穿全文,点明中心,表现了作者以家乡的思念之情。

考点10:人物形象分析

(1)仔细审题,明确题干要求。看清题干要求是要概括人物的整体形象还是性格特征。(注意:整体形象包含了性格特征)

(2)回归原文,借助情节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3)借助人物自身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分析人物,注意结合人物的身份、年龄、地位、职业等因素。

(4)通过烘托人物形象的环境描写来分析。自然环境一般烘托人物的内心,社会环境一般暗示人物性格、命运及结局等。

(5)通过文章中的其他人物或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来分析。

①人物+是+……(性格特征/精神品质等)+……(身份/职业/的人)

②概括人物性格+情节内容分析。

例题:《相遇》1.老刘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老刘是一位虽已退休但依旧心系工作,勇敢、正义、机智的老警察。

(1)读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明确作者记叙,议论了哪些方面的事。

(2)由表及里,整体把握文旨。明确文中想要说明的道理,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情感,文中人物的思想品质,作者对某种社会现实的看法等。

(3)归纳要点,按要求整理答案。

答题格式: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景物),抒发了作者……的感情/揭示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

详写是指对能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加以具体的叙述和描写;略写是指对虽与表现中心意思有关但不是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少用笔墨,进行概括式的叙述。

详略得当的作用有:(1)突出重点;(2)主次分明;(3)面结合;(4)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注意:详略的安排都是为文章主旨服务的,分析具体的作用时可结合相应段落或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分析。

(1)确定词语在文中的位置。

(2)解释词语的本义。思考这个词语的本义是什么,联系上下文看在文中是在什么语境中使用的。

(3)结合文章思考这个词在文中的含义(词语在文中某种情况下的特殊意思、隐含义、引申义等)、特殊作用(词语在内容上的作用、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比如说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衔接了上下文、转折了前后句等)以及所表达的情感(词语对表达中心思想所起的作用,从作者的思想倾向感情色彩等方面来理解)。

答题格式:××的本义是××,在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表达了……)

(1)从文章的体裁和内容入手。①记人散文或小说,主要以人物为线索,要找准中心人物。②叙事散文或小说,主要以时间、人、事、情感或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

(2)从标题人手。文章的标题往往就是文章的线索。

(3)从文中反复出现的事物、词语入手。有时文章中的某个词或某个事物会从头至尾反复出现,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

插叙:

特点:①叙述中断,插入相关情节;②叙述的内容是一个片段③叙述不在一条线上,至少有两故事。

作用:①交代了……内容(概括内容);②解释了……的原因;③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作铺垫或埋伏笔;④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⑤突出人物性格(形象);⑥突出文章主题;⑦丰富文章内容,使文章情节完整;③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倒叙:

特点:①时间上错落;②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情;③有一条线索,只有一个故事。

作用:①开篇点题;②制造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使读者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留下深刻印象;③引出下文;④使结构更加紧凑。

顺叙:

特点: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

作用:①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②使文章层次井然有序,脉络分明。

(1)结合上下文理解:理解句子含义,首先要将句子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去分析。

(2)看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如果是总领句,必须从下文搜索相关信息;如果是总结句,就需从上文中寻找相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如果是过渡句就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内容,准确理解它的内涵。

(3)抓住关键词理解:关键词,是在句子中起关键作用、核心作用的词语,它常常是揭示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重要信息。理解句子可通过抓关键词,替换词语的方法来揣摩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和目的。

(4)联系文章的社会背景、人物的身份和思想,思考作者在句子中想要表达的信息。

(5)确定句子中的修辞手法,思考其运用的目的、作用或效果。

(6)抓住句中语序特殊处和上下句之间关系的特点,思考其效果及目的。

(7)如果包子能体现文章主旨,则需结合主旨来理解。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9)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3-04-21 11:10落字成殇[四川省网友]IP:2343205095
    看了这个帖子之后,我觉得自己对于现代文阅读题能够更有把握了。希望在考试中能够取得好成绩。
    顶1踩0
  2. 2022-12-04 05:03wulaokang[湖南省网友]IP:1707851545
    楼主辛苦了!这个帖子非常详细地介绍了现代文阅读题的考点和答题技巧,对我这种对这个题型不太熟悉的同学来说真的非常有帮助。
    顶4踩0
  3. 2022-07-18 22:56↘、后续[湖北省网友]IP:1731139224
    这些考点和答题技巧真的太实用了!我一直觉得现代文阅读题很难,但是通过这些知识,我对答题时该注意的地方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顶28踩0
  4. 2022-03-02 16:49宇祯[国外网友]IP:1744782869
    很喜欢这个帖子,对于现代文阅读题的考点和答题技巧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我会把这些知识牢记在心,争取在考试中拿高分。
    顶17踩0
  5. 2021-10-15 10:42思念的爬山虎[火星网友]IP:3401406255
    作为一名中考考生,现代文阅读题一直是我的短板。看了这个帖子后,我对答题技巧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希望能在考试中有所突破。
    顶8踩0
  6. 2021-05-30 04:35云儿飘飘[安徽省网友]IP:3406763359
    这个帖子写得很清晰,对于现代文阅读题的考点和答题技巧进行了详细的解析。感觉自己受益匪浅。
    顶2踩0
  7. 2021-01-11 22:29微笑,點燃陽光[辽宁省网友]IP:1731146671
    @迷茫不朽看完文章之后,我对现代文阅读题的考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通过多做一些练习题来提高自己的答题能力。
    顶35踩0
  8. 2020-08-26 16:22迷茫不朽[福建省网友]IP:3416982003
    感谢楼主分享这个复习帖子!现代文阅读题对于很多同学来说都是一个难点,希望通过这些考点和技巧能够在考试中更好地发挥。
    顶0踩0
  9. 2020-04-10 10:15⭐嘿,ηιの鞋僀掉暸[黑龙江省网友]IP:3397926865
    这篇文章真是太有用了!现代文阅读题一直是我的弱项,看了这个帖子后对考点和答题技巧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顶8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以手机为题的作文 最熟悉的人作文三年级 那一幕让我感动作文 杜鹃花作文 关于成功的作文题目 作文精彩开头结尾 劳动的颜色作文范文 快乐的游戏作文 成考专升本作文 写作文的三要素 留心观察作文 洗手绢作文 作文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国庆小事作文 作文批改系统 小猪佩奇作文 调整心态作文 小学生优秀满分作文 流行音乐英语作文 生日感谢信英文作文 我的未来作文600字初一 夏天写景作文 我的哥哥作文600字 什么的一件事作文 谦让作文600字 高中作文人物素材摘抄 感恩母亲作文300字 知识面前人人平等作文 希望作文600字初中 真情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