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有关新时代研究生教育 一份文件 一场发布会传递重磅信息!|特别关注

2020-12-02 17:25:01
相关推荐

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有哪些关键举措?今天(9月22日)上午,教育部举行第三场教育金秋系列发布会,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正式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六个方面提出关键改革举措。

“70多年来,我国累计培养了1000多万博士、硕士,今年在学研究生将达300万人,已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指出,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仍然存在“对研究生教育规律的认识还不到位”“对紧缺人才培养和‘卡脖子’技术突破的支撑不够有力”等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7月29日,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召开,孙春兰副总理出席会议并讲话。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制定《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今天正式发布。

1

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

六大关键举措

洪大用介绍,聚焦中央关心、战线关切、社会关注的问题,《意见》明确“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的工作主线,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关键改革举措。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意见》强调发挥导师言传身教作用;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健全“三全育人”机制,将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结果作为“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的重要内容,把政治标准、政治要求落实到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

二是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意见》提出建立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分类发展和动态调整新机制。

三是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意见》指出要更加注重分类培养,进一步深化科教融合,加强学术学位研究生知识创新能力培养;强化产教融合,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增强研究生招生计划等资源调控的精准度,实施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计划。

四是提升导师队伍水平。《意见》提出强化导师岗位管理,明晰职责边界,将政治表现、师德师风、学术水平、指导精力投入、育人实效等纳入导师评价考核体系。支持导师严格学业管理,给负责任的导师撑腰。

五是严格质量管理。《意见》提出严把入口关,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严把过程关,落实全过程管理责任。严把出口关,敢于让不合格的学生毕不了业。用好学位授权点评估、学位论文抽检等手段,加强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监督检测。将学位论文作假行为作为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六是加强条件资源保障。《意见》提出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确保正确办学方向。完善差异化投入机制,加大博士生教育投入,加大对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支持,改革完善资助体系。

2

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

十大专项行动

为确保文件及时落实、取得实效,教育部综合提炼《意见》等系列文件的重点工作,研拟“十大专项行动”,重点推进,以更好地发挥指导督导引导作用。

一是着眼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的行动,包括三项。

第一,学科专业建设改革行动。构建设置规范、动态调整的学科专业目录管理新机制;提升专业学位培养能力和培养规模;建立国家重点支持的学科专业清单,健全国家急需学科专业的引导机制。

第二,交叉学科高质量发展行动。完善交叉学科门类发展机制。

第三,产教融合建设行动。与国家发改委联合打造国家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完善产教融合联合培养质量评价机制。

二是着眼于战略支撑和高端引领的相关行动,包括两项。

第一,一流学科培优行动。进一步支持和促进“双一流”建设高校,进入并保持在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学科,以及服务治国理政新领域新方向上,取得创新性特色性成果。

第二,关键领域核心技术高层次人才培养行动。聚焦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组织“双一流”建设高校和一流企业(院所),以超常规方式加快培养一批紧缺人才,为国家解决“卡脖子”问题和推进科技创新做出贡献。

三是着眼于夯实基础,培育核心竞争力的相关行动,包括两项。

第一,基础学科深化建设行动。支持一批事关原始创新支撑的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基础学科,以及具有极高保护传承价值的“绝学”、冷门学科,改善相关学科发展生态。

第二,博士生教育提质行动。超前布局博士生教育,差异化扩大博士生规模;探索建立招生计划管理负面清单制度,对问题突出的培养单位予以必要限制;优化布局结构,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健全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扩大直博生招生比例;加大投入力度,改革完善资助体系,优化资源配置机制,为博士生教育持续发展营造更好支撑环境。

四是着眼于固本培元,深化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的相关行动,包括三项。

第一,导师指导能力提升行动。强化育人导向,发挥导师言传身教作用,做研究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建立国家典型示范、省级重点保障、培养单位全覆盖的三级导师培训体系;规范导师指导行为,明确指导行为“十不得”;加强博士生导师岗位管理;推动评选优秀导师和导师团队,激发研究生导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导师队伍水平。

第二,课程教材建设质量提升行动。发布《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构建研究生课程知识体系;推进研究生课程思政,推动“四个一批”建设(即建成一批课程思政示范高校,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选树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建设一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规范教材建设,评选优秀研究生教材,提升研究生课程教材建设质量;试点打造研究生精品示范课程,推动优质资源共享。

第三,质量提升和管理行动。印发相关文件,强化全过程培养质量管理;开展研究生教育质量专项巡查,检查结果与资源投入形成联动;完善学位论文抽检制度,强化抽检结果反馈使用;开展就业状况跟踪调查,为学位授权点评估、“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等提供参考;完善监督惩戒机制,提高学位授予单位质量保证的底线思维和自觉意识。

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介绍《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和“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加快高层次人才培养十大专项行动”有关情况。(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摄)

3

发改委:研究生教育支持方向

从“盖房子”向“强内涵”转变

“发改委努力推动研究生教育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蔡长华介绍了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动研究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工作情况。

蔡长华指出,发改委坚持内涵式发展,改善办学育人条件,2016年以来,主要针对基础学科、交叉学科、特色优势学科以及关键领域等,安排中央投资530亿元支持高校建设。“支持方向从‘盖房子’向‘强内涵’转变,重点加强科研平台、教学设施和创新创业能力建设,有效提升高校办学育人的保障水平,为补齐科研设施短板、厚植发展基础提供有力支撑。”蔡长华说。

“面向经济转型升级,发改委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增强未来发展动力的需要,科学调整研究生培养规模和结构。”蔡长华介绍,研究生招生规模从2016年的约80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110万人左右,招生增量主要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倾斜,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公共卫生等服务国家战略、社会民生急需领域相关学科倾斜。目前理工科博士占79%,硕士占57%。

在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目前专业学位硕士生招生超过60%,形成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分类发展、齐头并进的格局”。蔡长华介绍,发改委以深化产教融合为突破口,加强学科专业与行业企业、区域发展的对接联动,在集成电路等领域建设一批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加大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

此外,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培养高层次人才方面,蔡长华指出,发改委大力支持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海南自由贸易区等,在建设研究生教育高地的基础上,实施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加快培养紧缺人才,为解决“卡脖子”问题和科技创新作出贡献。围绕人民生命健康,加大对生物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等领域的人才培养力度,扩大高素质人才供给,更好地服务疫情防控、疾病救治和人民健康。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蔡长华介绍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摄)

4

财政部:安排增量资金

支持硕士研究生扩招工作

“各级财政深刻认识研究生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加大投入,重点保障。2012至2019年,高等教育阶段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累计投入5万亿元,年均增幅达7.9%。科技经费也对研究生开展科研活动给予大力支持,有力推动研究生教育迈上新台阶。”发布会上,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副司长吕建平介绍,今年,在财政平衡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中央财政通过优化支出结构,安排增量资金支持硕士研究生扩招工作。

“中央财政切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健全机制、加大投入、优化结构、加强管理,有力促进了研究生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吕建平介绍,近年来,财政部、教育部逐步建立并完善高校预算拨款制度和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优化基本支出体系,设立研究生生均定额拨款,保障研究生培养基本需求。重构项目支出体系,强化政策和绩效导向,引导高校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完善研究生多元奖助体系,并不断提高标准,改善研究生学习、生活和科研条件。

与此同时,支出结构持续优化,包括强化对人才培养的支持,加大基本支出保障力度,倾斜支持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紧缺研究生培养,鼓励高校引进“高精尖缺”人才。强化对“双一流”建设的支持,设立“双一流”建设引导资金并提高资金额度,支持高校通过学科建设推进研究生培养。强化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增加高校基本科研投入,支持高校青年教师和研究生自主开展基础性、支撑性和战略性研究。强化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支持,增加教育教学改革专项支持力度,引导高校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中央财政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改进资金分配和管理方式,不断加大中央高校按规定统筹安排使用资金的自主权。同时,指导地方改革完善预算拨款制度,扩大地方高校经费使用自主权,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落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将绩效管理贯穿于财政教育资金投入、使用、监督的全过程,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吕建平说。

吕建平介绍,下一步,中央财政将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体系和培养成本分担机制,研究建立差异化生均拨款机制,加大对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研究生培养的支持力度,改革完善研究生资助体系,同时积极配合教育部大力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培养质量,推动研究生教育更加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

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副司长吕建平介绍中央财政支持研究生教育有关情况。(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摄)

5

教育部:将出台

《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

发布会上,在回答记者关于导师与学生的“导学矛盾”现象的提问时,洪大用表示,将出台《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规范导师指导行为,依法依规建立师德失范责任认定和追究机制。

“目前全国共有研究生导师46万人,长期以来,广大研究生导师立德修身,严谨治学,潜心育人,为国家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但是也确有部分导师指导精力投入不足、指导方式方法不科学、质量把关不严,甚至有个别导师出现师德失范问题。”洪大用介绍,下一步拟从五个方面入手,确保导师队伍质量,不断提升导师队伍水平。

第一,加强导师培训,建立国家典型示范、省级重点保障,培养单位全覆盖的三级导师培训体系。

第二,强化导师岗位管理,明确指导教师的岗位职责和岗位素质,健全岗位选聘制度,完善评价考核办法,将政治表现、师德师风、学术水平、指导精力投入、育人实效等纳入导师考核评价体系。

第三,规范导师指导行为,导师既是学生的学术导师也是人生导师,研究生不简单是学生的身份,也是导师的合作伙伴,将出台《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依法依规建立师德失范责任认定和追究机制。

第四,建立健全激励示范机制,鼓励各地各培养单位评选优秀导师和优秀团队,加大宣传力度,推广导师成功的指导经验。特别是注重发挥优秀导师和优秀团队在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第五,支持导师严格学业管理,引导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充分尊重导师在研究生招生培养指导方面的权利。

6

教育部:对学术不端、

学位“注水”零容忍

“教育部对学术不端、学位注水的问题,一直坚持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露头就打。我们要坚决确保学位授予的含金量。”洪大用说。

洪大用介绍,2016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2019年组织进行了专项检查。下一步,要从四个方面加强这方面工作。

一是重视“教”。从教师的角度来讲,对于学生的培养要严格学业管理,导师自身要以身作则,秉持严谨、求实的学术态度,要将更多的时间用在育人上,加强对学生的学业指导。

二是重视“学”。学生要有学业的投入,要严格执行学业过程规定,认真落实学习的各种环节。要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报效国家、报效社会,养成严谨自律的行为习惯。

三是重视“评”。在学位论文、答辩的各个环节,相关评审专家要真正硬起来。要切实负起责任,认真评审,把好学生培养各个环节,特别是把好毕业审核、论文答辩等关键环节。

四是重视“管”。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强管理规则完善,加强学位论文抽检,加强对各个培养单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检查和诊断,同时健全处理学位“注水”、学术不端行为的机制,推动分类评价,对于不同类型、不同学科和不同层级的学位,制定更加科学的评价标准。

“总而言之,我们一定要确保中国学位的品牌,确保我们学位没有任何‘注水’。”洪大用说。

来源 :中国教育报记者 林焕新 王家源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描写放风筝的作文 失败的滋味作文 云南之旅作文 我为你喝彩作文 春风拂面作文 优美作文500字 写海景的作文 过年的作文200字 幸福的颜色作文 滑雪作文500字 我得到了表扬作文 校园生活作文400字 国庆节作文350 四年级上册作文题目 读书使我快乐作文 包粽子的过程作文 厚积薄发的作文 我和我的朋友英语作文 描写雪花的作文 作文题记摘抄大全 作文提纲例子 愧疚作文600字 阅读作文800字 打光屁屁作文 上善若水作文 我好想什么什么作文 最宝贵的财富作文 我被什么作文 我不再胆小作文 防侵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