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东北人的梦里水乡——乌镇东栅印象

2020-12-03 12:45:01
相关推荐

好在年夜饭还有时间琢磨,先抓紧时间去东栅那边看看。在西栅景区里住宿的游客在履行完相关登记手续后,可以自由出入西栅。从西栅到东栅有免费的接驳车接送,单程时间大约20分钟。

东栅

东栅的游人显然要比西栅少许多,徜徉其间更有穿越到过去年代的感觉。河两岸的民居没有商业开发后的痕迹,虽然有些凌乱、破旧,但古镇人原汁原味的生活可能就在这里。沿河一路走去,店铺很少,即使有,也是当地人开的那种卖土特产的小铺。

拳船

一条大船停在河边,名曰:拳船。后甲板上,一个黄衣小伙子正在表演刀术,喧嚣的锣鼓声打破了古镇的宁静,也吸引了来往的游客。游客们在用眼睛看的同时,他们手里的相机或手机也没闲着。

太平桥

仁德桥

仁义桥

永安桥

挹秀桥

仁寿桥

桥是江南水乡的一道独特风景,其不同样式则让这道风景更加绚烂多彩。逢源双桥、仁惠桥、仁义桥、永安桥、太平桥、挹秀桥、仁寿桥,每一座桥都有一个吉祥、美好的名字,过这样的桥,心情都会格外舒畅。在一个地质、取材、需求等各方面条件都非常相似的地方建桥,建出的桥却千姿百态,不知道是建桥者有意为之,还是不经意间所产生的特殊艺术效果。

茅盾纪念馆

由仁寿桥跨过河去,西行不远,就是东栅最重要的文化名人纪念地——茅盾纪念馆。茅盾,姓沈,名德鸿,字雁冰,东栅本地人,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社会活动家,茅盾是他的笔名。纪念馆是在“立志书院”故址上建立起来的,而“立志书院”曾经是茅盾家的家塾,创立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立志书院”改为“国民初等男学”,茅盾1904年至1907年此读书。

立志书院

纪念馆门楣上悬“立志”二字匾额,两旁有联:“先立乎其大;有志者竟成”。

纪念馆主堂

穿过一个很小的庭院,即是纪念馆的主堂,也就是当年学校的讲堂。堂前擎檐柱上的对联“分水旧规模但愿闻风皆立志;殳山钟秀杰定知异日有成材”由清末国学大师俞樾撰题,门两侧的抱柱联:“历观文囿泛览词林此地读书寻旧历观文囿泛览词综此地读书寻旧躅;伏处蓬茅系怀民物几人学道继前贤”颇有深意,但不知何人所撰。

茅盾塑像

堂内正中为茅盾半身塑像,上悬时任浙江布政使杨昌浚所题“有志竟成”匾额,背后太师壁上的题字“文学巨匠茅盾”出自曾代理过文化部部长的著名音乐家周巍峙之手。

家塾

书房

客厅

纪念馆的左近即是茅盾的故居,茅盾13岁前一直生活在这里。故居经过修缮,基本恢复了从前的模样,客厅、厨房、家塾都重现了昔日的风貌。除客厅内悬有一块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叶圣陶题写的“茅盾故居”匾额外,故居庭院里还有两块“茅盾故居”刻石,分别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和邓颖超题写。

雕花大梁

十二弥勒摆件

从茅盾故居出来回转东行,左手边有一家“江南木雕馆”,里面有大量的木雕精品展出,非常值得一看。其中一根骑门雕花大梁用长达4米多的整根香樟木雕成,主图为“郭子仪七子八婿图”,人物众多,雕镂精细,栩栩如生。还有一个高达3米的“十二弥勒”雕件,12个弥勒姿态各异,憨态可掬,冷眼一看以为是铜雕,伸手一摸也确有金属感,但这其实是以银杏木雕成的,只是表面贴了金,又涂抹了金属感颜料。

晴耕雨读

接下来的一个景点,是当年电视剧《似水年华》的主要拍摄地——晴耕雨读。这“晴耕雨读”我估计是拍摄电视剧时特意打造的,应该不是一处有历史渊源的古迹。门头除了那块观众非常熟悉的匾额“晴耕雨读”,还有一副木刻对联:“云气春霖月华炼水;清光淑景芳草远山”。一把破旧的躺椅放置在门旁,介绍说,这就是当年朱旭扮演的齐叔经常用来休息的那把躺椅。

道具书架

屋内书架上依然摆放着拍摄电视剧时的那些道具书,尘土落在上面,已然有了满满的年代感。刘若英正是因为拍摄《似水年华》而与乌镇结下了不解之缘,进而成为乌镇的形象大使。她的那句“来过,便不曾离开”广告词早已深入人心。

蓝印花服饰

晾晒蓝衣花布

染色

“宏源泰染坊”是乌镇东栅的一个网红景点,是女游客的最爱。“宏源泰染坊”历史悠久,开办于宋元时期,原址在乌镇南栅,清光绪年间迁移至此。在这里你不仅可以了解到蓝印花布的纺织、印染过程,买到自己心仪的蓝印花布产品,更可以和院子里晾晒的蓝印花布尽情地拍照。有史料证明,乌镇是我国蓝印花布的原产地之一,更是蓝印花布的重要集散地。

三白酒

酒瓮

酿酒作坊

离开“宏源泰染坊”东行不远,是乌镇最著名的酒作坊——公生糟坊。公生糟坊创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为典型的前店后坊经营模式。游客可以穿过铺面进到后面的酒坊里参观酒的整个酿造过程,并可以随意品尝这家酒坊出产的三白酒、米酒和乌酒。乌镇历史上曾经拥有20多家酒坊,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地的富庶程度。

雕花大床

雕花大床

继续东行,是“江南百床馆“和“民俗馆“两个传统文化展示馆。百床馆里展出了数十张明、清及近代的雕花床精品,其用材、做工、雕镂都非常考究,让人叹为观止,以至于有爬上去躺上一躺的冲动。

年俗

婚俗

民俗馆则通过人物蜡像和实物,再现了乌镇在晚清、民国时期的衣俗、节俗、婚俗、寿俗和丧俗。

逢源双桥

逢源双桥是东栅景区最东边的一座桥。桥为石板三跨,上有悬山顶风雨棚。这座桥最大的特点,是在桥面中间有一道石栏,类似道路中间的隔离栏杆,将桥面分成左右两部分,使来往的行人分道而行,避免人流冲突。我想,这座桥如此设计,方便交通可能仅仅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设计传递了一种左右逢源、面面俱圆的理念。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运动会作文500字 描写水果的作文 我爱我家的作文 感谢父母的作文 节约用水的作文 亲情的作文600字 描写事的作文 责任作文600字 关于桥的作文 我的收藏作文 传统美德作文 小学同步作文 最美逆行者作文 初二作文大全 知己作文 打羽毛球作文 500字作文大全 中考作文题 机遇作文 秋的作文 昆虫作文 作文我的理想 亲人作文 高中作文范文 中考语文作文 学生作文 我家的春节作文500字 新学期新计划作文 成长类作文800字 赏花灯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