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外卖平台的价值 在哪里?

2020-12-04 17:05:01
相关推荐

关注并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设为星标

每天早 07 : 45 按时送达

《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一文让外卖骑手和平台受到了各方关注,引发了网友对外卖平台只追求效益不顾骑手安全的讨论,一时间众说纷纭,争论激烈。但外卖骑手的困境,只是系统算法的问题吗?本文作者对外卖平台的价值进行了深度分析和解答,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对这个问题作出回答,与大家分享。

作者:青十五,《策略产品经理:模型与方法论》作者

题图来自网络

全文共 6167 字,阅读需要 13 分钟

—————— BEGIN ——————

上周,大家都沉浸在《外卖骑手,困在系统中》这篇万字长文(以下简称《系统》)及其余波之中。

对外卖小哥的同情、对算法的批判,对两家平台声明的支持与反对;朋友圈的表达、社区的争论,再加上各路媒体们的推波助澜。一时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好不热闹。

让包括我在内的每个人,都仿佛能以置身事外的身份指点江山,却又颇有代入感地参与其中。

如今热点退去,让我们有时间沉下心来思考一个问题:美团、饿了么这些外卖平台的价值,究竟在哪里?

回答这个问题很重要,它决定了平台存在的必要性,否则外卖平台就只是一个大家口中所说的“剥削者”,在用“算法”这种所谓的无情工具,压榨着外卖小哥们的劳动价值。

从校园创业开始说起

外卖平台是怎样诞生的呢?

我相信,在饿了么、美团等平台诞生以前,外卖平台这个创业idea,一定排在所有大学校园创业idea的Top3(饿了么本身也是从校园创业中走出来的成功案例)

那时校园里有许多不安分的大学生,他们可能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和想法:

我上铺那头“猪”,每天都要我给他带饭;而每一层寝室甚至每个寝室,都至少有这么一头“猪”;那么,全校至少就有成百上千头“猪”;如果我做一个外卖平台,把周边的饭店、小餐馆,甚至是食堂菜单都搬到线上,一定很有市场。

想百步不如走一步,那我们就开始干吧!

搭建一个外卖网站,说简单也不简单,说难也不难:

那个年代没有成熟的公有云,网站开发可以外包,但服务器硬件、运维都得自己解决;

不过,那时大家也都还在用诺基亚,不用考虑Android版、iOS版,更不用考虑什么小程序版,只需要一个B/S架构的Web网站就可以;

运营方面,校园周边的商家就那么些,和他们谈妥合作模式后把菜单拿来,录入到网站后台;

一切准备妥当,印上那么几千份传单,在学校里扫楼塞到每个宿舍的门缝底下;

一个大学校园外卖网站就这样上线了。

当然,很快这样的一个外卖团队会开始遇到各种问题:

例如支付方面,那个时候在线支付方式是相当匮乏的,大部分时候还得依赖货到付款或者预充值;例如用户习惯方面,许多用户还是更习惯于过去的电话预定,所以网站仍然需要准备坐席来承接这部分订单;例如菜单更新方面,商户端几乎没有用电脑的习惯,菜单的更新依然需要定期地依靠运营团队线下接触来完成;……

这些问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时间的推移,可能到现在已经不再是问题了。

最终留下来的,也是最棘手问题只有一个,这个问题能否解决,决定了外卖平台最终能否持续生存:配送问题。

外卖平台的本质:配送业务

2011年,一篇知乎回答登上了当时的知乎日报,文中描述了当年外卖网站运营的三种模式:

为自家餐饮品牌提供外卖服务,例如KFC网上订餐;从事第三方配送,例如点我吧、饭易得;仅提供订购平台,配送由店家自己配送;例如129T;

做外卖平台创业的大学生们很快发现,自己陷入了两难境地:

要么,完全不碰即时配送(模式1&3),做一个纯粹的所谓互联网创业者;这种模式好处是比较轻,但有自己配送能力的商家少之又少,大多是大型连锁品牌,面对他们可能连见面谈判的机会都没有;

要么,自建即时配送体系(模式2),能够容纳更多商家餐食更丰富,但是这样一来,要么一上来就得雇佣员工,要么自己就得亲自上阵;无论如何都要重很多,把一个“性感”的互联网创业做成了不那么“性感”的“跑腿公司”。

对于用户来说,你是哪种模式并不重要,用户只是单纯地希望商家/餐食种类多、配送速度快,然后总价稍微比堂食多那么一点点就好。

我们事后从美团、饿了么等公司入局后的结果来看,显然是能够控制配送交付质量、同时解决大部分商家配送问题的模式2笑到了最后。

也正如那篇文章中,作者最后总结的那样:

第三方外卖订餐网站本质不是网站,而是一个跑腿配送公司。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作为一个跑腿(即时)配送公司,美团、饿了么等存在的意义在哪里呢?不就是雇人送个外卖,然后从配送费里抽成、压榨配送员吗?

或者,我们提出一个更General的问题:配送业务要如何创造价值呢?

即时配送业务的优化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时麦当劳、肯德基这些专送的配送费都是固定的,20元/单。

——这个配送费可真是太贵了,都赶上一个鸡腿堡+一对鸡翅了。

所以,如果要点餐的话,最好是问问室友要不要一起点,这样平摊下来每人就至多只需要10元/单的配送费了。

“20块钱的配送费太贵了,要单独点的话我肯定不点”,室友说。

然而,并不是每次运气都这么好能够找到认识的人拼单——同时间下单的,有可能是隔壁老王、楼下小黑这样的陌生人。

这些新订单产生的前提,是配送费的下降,例如从20元/单降到12元/单。

这样一来,配送平台就能安排配送员两单并做一单送,并且从不抽成改为每单抽1元。

我们会发现,经过这样调度之后,配送员提升了一倍的效率;而与原来单个订单相比,配送员跑的路程不变,但各方都获得了更多利益:

如果只是这种简单的合单,麦当劳、肯德基这样的品牌商家自配送也可以做到,外卖平台的优势在哪呢?

我们曾经聊过这个话题,事实上,品牌商家的自配送模式有一个天然的缺陷,那就是返程是空载的,配送员的负载率上限就只有50%。

而平台配送模式本身决定了,配送平台有机会进行全面调度,从而能够将全程都利用起来,即让配送员返程时携带另一商家的订单进行配送:

当然,实际情况很少有像上图那样完美的情况,能够达到接近0%的空载率。大部分时候,骑手都是在身上已有多个订单的情况下,在一个片区内不断地接单、取餐和送餐:

这个过程中的效率改进,本质上还是来自上面的两种优化方向:骑手同时配送多个订单(合单)增加负载率,以及通过调度减少骑手空载率。

整个物流行业的优化方向,也是如此。

正如前面合单案例看到的那样,效率优化后各方都会从中获益,在这个过程中平台提升的效率越多,所有参与方分享的收益就越多。

ETA(送达时间预估)的由来

总的来说,外卖平台的作用,并不只是简单地进行利益的分配。

如果我们只是将外卖配送视为一个零和游戏,当希望增加骑手收入时,想的方案都是让用户多付配送费,或者让商家和平台补贴配送费,这样的思考方式只会让我们停滞不前。

外卖平台真正的价值,在于利用物流行业的规模效应,用尽可能优化的调度方案完成配送,挖掘和获取效率差。

而这种效率差带来的收益,实际上是由用户、商家、骑手、平台共享的。

共享的比例,则取决于骑手求职市场供需、用户与商家在外卖市场的供需、外卖平台之间竞争等各个均衡点中,每个角色所处的位置。

当然,这种调度方案是非常复杂的。

美团的首席科学家夏华夏,在今年极客公园的一次分享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如果一个外卖骑手,接到了5个配送订单(即5组从不同商家到不同用户的配送任务),那么这5个订单可能的配送方案就多达10!/2^5=113400种。要在短时间内从这113400种配送方案中找到最优的一组,这还只是一个骑手接5单的调度任务;美团外卖目前有上百万骑手,日订单突破了4000万,调度方案可能性的数量级可想而知。

这样的调度规模远远超出了人类的能力范围,因此机器与运筹优化算法当仁不让地接下了这份工作。

而让算法能够完成调度的前提,就是在《系统》一文中被诟病最多的、也是这套算法的核心部件之一:ETA(Estimated Time of Arrival,送达时间预估),即给定一个订单,预估其送达时间。

为什么说ETA如此重要?因为它不仅影响着用户体验,也是后续调度算法和定价模型的核心输入参数。

如果ETA高估了配送时间(预估时间大于实际时间),那么骑手会有一段时间的空载或载重不足;如果ETA低估了配送时间(预估时间小于实际时间),那么不仅这一单会延迟送达,后续已分配的其他订单也受影响。

所以ETA需要对配送时间进行一个准确地预估,无论是高估还是低估,都会对整体配送调度方案的效率产生影响。

美团技术的《机器学习在美团配送系统的实践:用技术还原真实世界》这篇文章,详细地解答了在ETA这个模块中,都有哪些工作(例如用户地址解析、交付点聚类、路径规划等)、考虑了哪些因素(如写字楼电梯、定位地点、传感器数据、商家历史数据等),以及还面临哪些挑战(天气、交通变化等)。

这里我们就不展开聊了。

两个回应:冰火两重天

ETA系统当然不是完美的,其中有很多预估不准确的badcase,也包括《系统》一文提到的路径规划问题、高峰电梯问题等。

这里面有数据采集的因素、数据稀疏的原因,也有模型本身的不足。

例如对部分商家数据的缺失,影响对商家出餐速度的预估准确性;或者系统可能没有识别到骑手的骑行状态,所以按照步行推荐了一条逆行的路线等。

美团在随后的回应中没有详细解释这些原因,而是大方地承认了自己系统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多项举措进行改进。

这样的回应可以说是中规中矩,可圈可点。回应发出后,也赢得了大部分人的赞许。

不过我倒是觉得这份回应之所以被认可,更大的原因是同行衬托得好。

因为在此之前,饿了么抢先发出了一份回应:

这样的回应初看没什么问题,甚至有那么一些人性化;

但细细琢磨,这其实是一下子把“催促骑手准时送达,导致骑手安全风险增加”的帽子扣到了用户头上:

未来骑手要是在配送我的订单时发生安全事故,是不是就是因为我不点这个按钮导致的呢?如果我点了这个按钮,那是不是骑手就先送其他单去了(反正我晚到一会儿没关系)?甚至我是不是从此被打上一个“老实人”的标签,在未来点外卖的时候都排在后面配送?……

可想而知,这样的回应发出后,是怎样被回过神的用户们骂上了热榜热搜。

虽然我们常说,公关行为本质上是态度大于内容,不过这样未经深度思考的解决方案,还是不发的好。

还是那句话:我们不能一直局限在零和游戏的思维当中。

想让骑手配送时间不那么紧绷,不能仅仅依赖用户在配送时间上的“施舍”,或者是平台在规则上的让步。

困局何解?

解决方案,其实并不一定局限于更好、更精准的算法。

骑手的配送时间如此紧绷,究其根本,源自外卖需求的峰谷效应,即我们之前聊过的:外卖需求真正的高峰,只是在中午和傍晚各两个小时的时间里。

在高峰期,每一个骑手都是满负荷、超负荷状态,身上都有多个订单,如果遇上恶劣天气还容易爆单,这种情况下超时在所难免;

但在闲时,骑手的配送时间就相对充裕,有时想接单都不一定有单,你甚至会看到骑手在路边刷手机。

所以,对于《系统》一文中骑手被时间追赶的情况,如果我们只关注外卖配送调度的算法优化,那么它总归有一个极限,而且优化的难度会越来越高,边际效用递减。

同时,无论算法怎么优化,都改变不了外卖需求的客观分布规律,高峰期的运力紧张情况在所难免。

只有在高峰期增加运力,才有机会缓解或改变这种状况。

有哪些方法可以增加运力呢?

《系统》一文中,展示过这样一张骑手排队等电梯的动图:

我们会看到,每个骑手都拿着自己的订单,需要配送到这个大厦的不同楼层的用户手中;

如果这时,能够有一台室内配送机器人,将这些外卖归集到一起,接下来再通过电梯或楼梯依次配送给每个用户,考虑到多人等电梯的时间损耗,这样的方案可能会更优:

这种挖掘效率差的逻辑与之前的合单也是类似的,同时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些机器人就相当于额外增加的运力,这些运力在高峰时期的效率提升会更加明显。

事实上,美团在两年前就发布了无人配送平台MAD,同时美团也投资了研发无人配送机器人的一些公司。

只不过这些并没有体现在上周的回应当中。

还有读者会问,何必弄得这么复杂?既然高峰期骑手数量这么紧张,那多招点骑手不就好了?

如果从整体去思考骑手供需的话,就会发现:要不要多招骑手,其实是由市场决定的。

假设现有其他环境变量不变(外卖单量、每单配送费等),骑手的整体收入不变,如果直接增加骑手的话,也就意味着骑手的平均收入将会下降;

如果骑手的平均收入下降,就会有骑手退出这个工作,骑手的供需又会回到之前的均衡点。

由此可见:如果不增加骑手的整体收入,单纯地招聘骑手并不能解决高峰时期运力问题。

那么,怎样增加骑手的整体收入呢?

回到之前的外卖需求分布图,在需求低谷区,我们看到了大量的闲置运力,如果这些运力能够更多地投放到其他一些非外卖的配送业务(如商超类、跑腿类,甚至是同城快递等),骑手的整体收入会得到提升。

如果骑手数量不变,整体收入提升也就意味着骑手的平均收入上升,从而让更多的人加入这份工作,直到骑手供需达到新的均衡点。

在这个过程中,运力得到了新的补充,一定程度上也能缓解高峰期的供需压力。

外卖业务困局的纾解有赖于非外卖业务的发展,骑手接更多的单反而能够缓解外卖高峰时的压力。

怎么样?这样的结论是不是有一点反直觉?[笑]

我们还在担心什么?

最后,我们还是回到最初的文章与事件。

《系统》一文发酵了一周,在看都有10万+了;

人们的声援究竟是一种廉价的同情,还是出于对自己未来职业生涯的担忧,又或者是发现自己职场的处境与骑手无二的共情?

我想可能三者皆有吧。

除此以外,从公共安全的角度看,我们还有一件值得关心的事情——负外部性。

什么叫负外部性?

这是一个经济学中的概念,反映的是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经济主体的不利影响。

例如,水源上游的工厂排放污水,对下游居民的生活产生不利影响。

在外卖这个事情上,外卖平台、平台上的用户和商家、骑手共同组成了一个经济主体,所有这些角色都在这个经济行为中获益;但这个事情对公共交通却有越来越不利的影响,也让无关行人暴露在更大的风险之中。

负外部性的问题,没有办法仅依赖市场解决。

常见的处理办法,是政府对向社会产生这种负外部性的行为征税或者罚款,通过这种增加额外成本或成本转移的方式,敦促前者改进自己的行为,减少或消除负外部性。

但不知道外卖平台们,是否意识到了,自己作为获益一方的一部分,也是最有能力做出改变的一部分,应该为减少和消除这种负外部性做出努力。

还是只是把来自交警的罚单,简单粗暴地转移给了骑手、城市代理商;

把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也简单粗暴地转移给了保险公司?

有没有可能,在监测到骑手行驶数据的情况下,对于不超速、不逆行、不违章的骑手给予一些奖励或补贴呢?

哪怕只是把它当做雇主责任险中的优选体呢(类似车险中的零出险次年优惠)?

结语

是的,我们当然可以怪罪算法。

毕竟算法不会说话,还不了嘴。

但算法本身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获取更多效率差、创造更多价值,让一个零和游戏,变为一个多方共赢的游戏。

同时,也没有哪个算法是完美的,随着它在如今工作生活中应用占比越来越高,许多缺陷也会被不断放大,哪怕是千分之几的异常率,在海量业务量的情况下也有可能是每天上万人受到影响,需要我们时刻关注和解决。

算法优化本身带来的收益,是边际递减的;

有时我们不妨看向算法之外,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寻找更多元化的解决方案。

—————— / END / ——————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心愿作文500字 中考高分作文 初二英语作文 我的寒假英语作文 亲情类作文 窗外 作文 关爱作文 理想的作文 母亲的作文 童年趣事作文400字 神奇的探险之旅作文 战胜自己作文 关于未来的作文 作文开头优美句子 四级作文 这就是我作文300字 高考英语作文万能模板 环境保护英语作文 家的味道作文 我的故乡作文 菊花 作文 滋味作文 期待作文 半命题作文 发现作文 初一的作文 变形记作文500字六年级 关于梅花的作文 作文大全400字 感恩父母 作文